查看原文
其他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

       唐诗的天空,群星灿烂,诗人们写出了诸多优美的作品。作为读者,本当用心去读,致力于成为理想的读者。但是有人在阅读之余,偏要选出桂冠之作,于是便有了不少纷争。

       严羽认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自此,七律桂冠便言人人殊,莫衷一是。明代胡应麟认为《登高》一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笫一也”唐人绝句,明代李攀龙推王昌龄《出塞(其一)》为压卷之作,王世贞也认为:“若以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间求之,不免此诗第一耳。”当代学者孙绍振则认为王昌龄《出塞(其二)》,“不论从意象的密度和机理上,还是从立意的精致上,都不是前述‘压卷之作可以望其项背的。”

       在这些评价中,第一都是唯一的;然而对于唐诗的评价,也有多元第一的观点。

       对于唐代律诗,明代杨慎认为崔颢的《黄鹤楼》和沈佺期的《独不见》难分优劣,认为它们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诗法上,王世贞指出崔颢《黄鹤楼》与沈佺期《独不见》,“要不得为第一也”,他认为杜甫诗歌虽未尽善尽美,但是堪称笫一,故隆重推出了《秋兴八首》中的四首。

       对于唐人绝句,也有多个第一的主张。明代王世懋对王昌龄《出塞》为压卷之作颇不认同,认为不过是“击节‘秦时明月’四字耳”,指出“必欲压卷,还当于王翰‘葡萄美酒’、王之涣“黄河远上’二诗求之。”相较于王昌龄《出塞(其﹣)》,明代敖英指出“王之涣《凉州词》神骨声调当为伯仲,青莲泂庭西望’气概相敌”,所以他认为这三首诗呈鼎足之势,都堪称第一。

       胡应麟不认同永恒笫一的观点,他提出了分期的冠军之说。他在《诗薮》中指出:“初唐绝,‘葡萄美酒’为冠;盛唐绝,‘渭城朝雨’为冠;中唐绝,‘回雁峰前′为冠;晩唐绝,清江一曲’为冠。”

       当然,也有人认为不必角逐出桂冠诗作。明代钟惺、谭元春指出:“诗但求其佳,不必问某首第一也”其实,但凡好诗都可以予人以艺术的享受和启迪,所以我们在接受唐诗时,大可不必在意哪首诗堪称第一,哪首诗可谓压卷,能够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理想的读者便足够了。

(摘编自朱美禄《哪首诗是唐诗压卷之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羽认为崔颢的《黄鹤楼》应当是唐人七律的桂冠。

B.胡应麟认为杜甫的《登高》是古今七言律诗的桂冠。

C.王世贞赞同王昌龄《出塞(其一)》为唐绝句压卷之作。

D.孙绍振认为《出塞(其二)》比不上《出塞(其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重点阐释了“唯一第一”及“多元第一”这两种关于唐诗桂冠的不同观点。

B.文章大量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为读者理解不同观点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C.文章在分析关于唐诗桂冠的不同观点时,均使用了律诗和绝句两个方面的例证。

D.文章主体部分围绕唐诗桂冠之争展开论述,阐述前人观点之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桂冠的论争集中在律诗和绝句,可见这两种体裁是唐代最有代表性的诗体。

B.唐诗压卷之作的纷争中,评价诗歌的标准不一,有意象、立意、声韵、情感等。

C.好的诗歌给予我们艺术的享受和启迪,进而帮助我们成为古典诗歌理想的读者。

D.明代钟惺、谭元春主张读好诗,不必角逐出唐诗的桂冠,作者也认可这一观点。

一、(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

材料一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报告《新技术与21世纪儿童:最新趋势与结果》,总结了新技术的获得与使用的最新趋势,以及21世纪儿童(0~18岁)面临的网络机会与风险。

       当前儿童的机会正越来越取决于互联网。新技术为21世纪儿童的生活带来了根本变革,扩大了儿童的学习机会,增加了对儿童的个性化支持,儿童有很多机会去探索、表达并获得自主权,儿童接触数字设备及上网机会日益增加,儿童使用新技术呈现低龄化趋势。儿童的自由时间正日益变成屏幕时间,越来越多的儿童在不能上网的时候感觉很不好,降低了幸福感。

       儿童上网时间越长,他们的机会与风险也就越大。儿童获取丰富信息的同时缺乏对信息的批判评价,而且社交媒体日益成为信息来源,儿童有可能囿于相似的信息中,无法进行批判性思考并核查信息源。网络增加了对儿童的个性化支持,但一些攻击性的、色情的、商业化的或其他危险的内容正给儿童带来巨大冲击。社交网络平台日益受欢迎,儿童的网络安全与网络隐私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

       报告强调,“数字韧性”( Digital Resilience)是21世纪儿童必须拥有的一项重要技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认为,风险本身不一定不好,儿童需要接触风险以增强“数字韧性”,与成人相比,儿童面对网络风险更加脆弱,然而他们花在网上的时间比成人更多。因此,培养儿童的“数字韧性”,学校和家庭都有重要责任。

(摘编自《OECD报告:21世纪儿童必须具备“数字韧性”》,《上海教育﹣环球教育时讯》2019年5月)

 

材料二:

       韧性( Resilience),原本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指物体受到外力挤压时回弹。近年来,大陆学者将 Resilience译为“韧性或心理韧性”,学者认为,生命体不像物理材料那样被动地接受外力随后回复,而是具有主动适应及自我调整的本能。从心理学意义上看,韧性不仅意味着个体能在重大创伤或应激之后恢复最初状态,在压力的威胁下能够顽强持久、坚忍不拔,更强调个体在受挫折后的成长和新生。

摘编自崔文香等《韧性( Resilience)的概念分析》,《护士进修杂志》2008年3月)

材料三:

       首先,众多家长对数字化成长的认识不足,导致他们缺乏正面引导的能力。当前家长中确实存在对数字化成长持恐惧心理的现象,他们可能潜意识认为接触数字化产品的时间越短越好,甚至认为数字化产品容易使中学生变坏。而且他们更多是从知识吸收的角度去认识数字化,并不关注中学生在数字化成长中的心路历程。

       其次,目前社会给予学生数字化成长的正面引导力量也有限。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在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等数字化技术方面所做的工作不够,网络环境净化、网络行为立法、网络文明建设等诸多方面都缺乏富有成效的行动。另一方面,一些商业机构和个人在利益的驱动下给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诱导青少年成为暴力游戏的玩家和低俗数字文化产品的消费者。

       最后,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应该引导学生好好珍惜数字化成长的时代机遇。但学校有关数字化成长的教学内容往往是计算机以及网络应用,注重的是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自我完善不仅仅关系到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更关乎到人的各种素质在人的自我建构中的实现。数字化时代,教育关于知识传播的功能固然被确认,但教育的其他功能并没有充分显示出来,我们还在为非知识领域的教育如何实现而不知所措。

(摘编自肖凯《数字化成长中的自我完善及其教育一一以中学生为例》,2014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儿童获得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表达的机会正越来越取决于互联网。

B.新技术为儿童带来根本变革的同时,也使儿童因被新技术掌控而降低了幸福感。

C.社交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给儿童带来了巨大冲击,使儿童置身于危险之中。

D.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理性认识风险,建议用网络风险来增强儿童的“数字韧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儿童作为信息获取者,被相似的信息限制,以致无法进行批判性思考并核查信息源。

B.由于儿童比成人花在网上的时间更多,所以,儿童比成人更需要培养“数字韧性”。

C.“数字韧性”可理解为在数字时代遭遇网络风险时表现出的适应、调整和发展的技能。

D.中学生的数字化成长不是知识与技能的增加,而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素质的完善。

(3)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怎样做才能使儿童在数字化时代具有更强的“数字韧性”?

一、(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

沙地(节选)

贾平凹

       男人叫刘诚,河南人。正赤身趴在沙地上做俯卧撑,三伏天的太阳很焦,沙烫得像炒了一样,他浑身泛着汗油,黑黝黝地放光,撑起来,腔子陷下一个大瓢抗,卧下去,满身就隆起了黑肉疙瘩,如此功夫了半个时辰,末了瘫在那里,像一条掠上滩的鲸鱼,懒懒地向远处看起来。

       冷不丁,他安静下来,死眼盯着前边一丛草下的一群蚂蚁,黑乎乎地爬在一只软虫的身上。虫在挣扎着,百般扭动,却被蚂蚁驮着慢慢往前去了。他扑了近去,用手捏死了蚂蚁,将那软虫儿放在手里;吹着气,走了回来,放在一丛毛柳里去了,还作起那么一个笑笑得十分生动。有五分是小孩的纯真,那五分则是做大人的可笑了。

       他这种秉性,列湾人见得多了,却都猜摸不透。一半年前,他领着女儿叶叶,卖艺来到列湾村,手脚上麻利,口舌上话大,亏得女儿又十分人才,生意很红。可是,叶叶却得了暴病,突如其来地死了。他大哭了一场,掩埋了女儿,也再不去流浪,想从此在这儿落脚入户,守叶叶的一颗孤魂。

       列湾村有两个队长,一个姓李,一个姓谢。他备了一席酒菜,将老李老谢请到一起,两人满脸酒红,哈哈一笑:“这是好事嘛,何况你这么一身本事,我们是同意了!可一个大村,百人百心,我们再开个社员会,给社员做做工作吧,”一月一月过去,社员会却迟迟不开。

       刚进门,有人大声喊他了:

“河南旦!河南旦!”

       村里人一向是这么叫他的,那里边意味着一种鄙夷,他没有恼过,也没有改正过自己的真名实姓。

       当下走了出来,看见是列湾村的来举,来举身上的衣服已经破了,满脸的血道,气喘着说:“队长叫你哩!”

“是落户的事吗?”他边跑边问。

       叫你去打架!”来举说。

“打架?”他愣了。

“南村又来欺负我们了,我们赶去说理,两厢就打起来了。

       当下他不走了;他知道列湾和南村的矛盾,他是不好去参与的。来举见他不走,就说:“快去呀,用得上你的拳脚了!

“是叫我去行凶吗?”他吼叫起来,“我又不是列湾人,我打人家什么的?”

       来举说:“你这“河南旦’,你要打赢了,列湾能不让你入户吗?难道光让你入户种我们的地,吃我们的粮?!”

       他突然大动肝火,一把揪住了来举的领口,提起来,叫道:“你也敢说这话吗?你再说一句!”

       来举吓得变了嘴脸。他手却松下来了,一扭头,独自走了。走了五步外,回过头来,来举还待在那里,他叫道:“你这个窝震坯子!还等着列湾人都被放了血吗?!”

       南村人很厉害,追逼了过来,列湾人心不齐,终有两个人被围住,打得趴在地上了。

       他一时看得火起,当下将两个奉头提在腰间,一阵风卷了过去。

“盐里没你,醋里没你!”南村人说。

“我抱打不平!”他黑着脸说。

“你个野猫子种,快滚开!”

“要不滚呢?”

       一个小伙子扑了上来,他只扬手一推,仰八叉倒在水里;他便哈哈大笑了。南村一伙人扑上来,压住了他。列湾人一见,就又哗哗后逃。突然,他手脚四边一蹬,一扬,立即有四个人飞出了一丈来远,还未爬得起来,他早反身一弹,跳出了二尺远近;剥了褂子,圆睁双眼,叫道:

“好啊,有本事的都上来!”

       老李老谢跑过来,喜欢地说:“你应该再卸掉他们几条胳膊啊!”

       他却恼了:“你让我去蹲牢房?!”

       他捡起褂子,斜披在身上,向一个还倒在地上呻吟的受伤者走去;站住了,冷冷地看着,末了,从兜里掏出一个小瓶来,丢在怀里,说:

“拿回去温了,敷敷,那个青块就会下去的。”

       南村人吃了大亏,老实起来。他声名便抖开来,很快入了列湾户籍。

       从此,他不是个流浪人,村里人却依然不大叫他的名字,老小还叫着“河南旦”。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叙述刘诚赤身趴在沙地上做俯卧撑,又营救软虫儿,为后文他替列湾人抱打不平埋下了伏笔。

B.列湾村民来举以入户要挟刘诚,要他跟自己去和南村人打架,刘诚恼羞成怒,但为了落户不得不去。

C.小说描写生动形象,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的简单描摹,活画出列湾村两位队长自私狡黠的形象。

D.小说结尾,列湾村里人依然叫刘诚“河南旦”,虽然称呼没变,但其中的情感已有了微妙的变化。

(2)小说中的刘诚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贾平凹在小说创作中特别讲究语词的精(简洁)、准(准确)、狠(独到,有力度),请结合文中画线语段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答题。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捋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节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项羽入屠咸阳,立沛公为汉王。汉王赐哙爵为列侯,号临武侯。迁为郎中,从入汉中。从高祖击项籍,下阳夏,虏楚周将军卒四千人。围项籍于陈,大破之。屠胡陵。项籍既死,汉王为帝,以哙坚守战有功,益食八百户•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直排闼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其后卢绾反,高帝使哙以相国击燕。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灭威氏、赵王如意之属。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至则高祖已崩,吕后释哙,使复爵邑。孝惠六年,樊哙卒,谥为武侯。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

B.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

C.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

D.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

(2)对下列选项中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按剑而跽”的“跽”意指“跪而挺腰直身”,这里指项羽准备出击。

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中,“参乘”指在车右侍卫的人,又叫陪乘。

C.“迁为郎中,从入汉中”中,“迁”意即调动官职,一般指的是升职。

D.“谥为武侯”的“谥”,指古代帝王及官僚死后所给予的表示赞颂的称号。

(3)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英武果决。面对危急形势,樊哙无所畏惧,“带剑拥盾入军门”,侧盾以撞卫士,强行进入帐内,以保护沛公。

B.樊哙勇而有谋。樊哙怒斥项羽时,先以秦滥杀无辜而亡的前事警告,后以道义谴责,让项羽无言以对,可见其智。

C.樊哙力谏尽忠。高祖患病,拒见群臣,樊哙径直闯入宫中,甘冒触怒高祖之险,声泪俱下劝谏高祖,极显忠诚。

D.樊哙结党毁誉。高帝病重,樊哙与吕后结党谋反,高帝听闻以后大怒,从此樊哙遭到人们厌恶,一世忠名被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遺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

一、(二)古代诗歌阅读

5.(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答题

溪上作(其二)

陆游

伛偻溪头白发翁,暮年心事一枝筇

山衔落日青横野,鸦起平沙黑蔽空。

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

东山七月犹关念,未忍沉浮酒盏中。

【注】筇(qi6ng),竹杖,东山七月,指《诗经•豳风》中的《东山》《七月》两篇,《东山》写周公东征后战士归途思乡的情绪及凯旋的喜悦,《七月》写西周时期农夫们一年的劳作活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老翁手拄竹杖伛偻临溪,此场景看似寻常,实则意蕴深沉。

B.颔联以山衔落日、鸦起蔽空之景,着青黑二色,渲染黯淡萧索氛围。

C.“白发翁”流露出垂暮之年的沉重,而“书生”则暗指壮年的豪迈。

D.人生暮年,诗人仍然不愿沉浮酒盏,体现了他一以贯之的爱国情怀。

(2)这首诗用多种抒情手法巧妙地传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一、(三)名篇名句默写

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屈原《离骚》)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写出了刘裕北伐叱咤疆场的雄姿。

(3)《赤壁赋》中,指出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万物与我都无穷无尽的语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7.(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打败了上海队的广东队如今得陇望蜀,充满信心地期待着与新疆队的决赛

B.教育部门责无旁贷地要对创造良好教育环境负责,做好各方面的引导工作

C.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也不应把传统美德束之高阁,而应让其润泽更多心灵

D.本场辩论赛上,双方辩手振振有词,展现了他们出色的逻辑与过人的口才

8.(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公众按自身的知识经验和兴趣去解释黑洞,各大媒体和报社积极跟进和宣传,促成了这次全民黑洞狂欢节

B.一些培训机构以“国学班”替代义务教育非法办学,学龄儿童参加义务教育是法律规定,我们应坚决抵制

C.随着各种各样“榜单”的出现,替代了我们的感官与思考,进而接受所谓的权威,这何尝不是一种自我的丧失?

D.元宵节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氛围,更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放射出新的光芒

9.(3分)将下列句子填入语段的横线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                    ,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发扬伟大五四精神,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新时代中国青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发扬五四精神的重要要求

高度评价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极大鼓舞了广大青年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的坚定信心

深情寄语当代青年(  )

A.①④②③B.②①④③C.④③②①D.②④③①

八、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1分)

10.(5分)下面是李华同学写给班主任的请假条,其中格式、内容、用词、得体等方面存在五处错误,请指出并修改。

请假条

李老师:

       本人因身体欠安,需前往医院就诊,特向您请假。请务必批准。

学生:李华

11.(6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特殊的天赋,我只是极度地好奇,”我们有理由相信,儿童时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特别强。但是随着受教育的增多,   ,这是因为,知识体系都是有框架、有假定的,   ,当然这些挑战和批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正确,所以会被否定,   ,在我们的应试教育下,情况会更糟。当学生学习的唯一目的是获得好成绩,当教师教书的唯一目标是传授标准答案,那么很可能的结果就是,受教育年限越长,教师和学生越努力,好奇心和想象力被扼杀得越系统、越彻底。

四、写作(60分)

12.(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广东省新高考方案正式公布,高一的同学要选科了。是选物理还是选历史呢?同学们各抒己见。

       小吴说:“我决定选物理,我发现选物理可以选择的大学和专业比选历史的多。”

       小李说:“我也选物理,我舅舅是核物理研究专家,我们都觉得国家发展很需要物理专业的人才

       小栗说:“我觉得物理太难学了,我选历史吧,学起来容易一些,说不定高考分数能高一些。”

       小史说:“我也选历史,纯粹是因为我真的喜欢历史,我想到大学研究中国历史。”

       小郑说:“我妈说,选科一定要考虑以后的就业,别选了一个以后找不到工作的学科。”

       ……

你作为高一的学生,面临选科,肯定也听了不少建议,有过很多体验,作过很多思考,形成了你的认识。请根据材料内容,或记叙你的经历和体验,或表达你的思考和心得,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解答】(1)D.“比不上”错,第二段是“当代学者孙绍振则认为王昌龄《出塞(其二)》,‘不论从意象的密度和机理上,还是从立意的精致上,都不是前述‘压卷之作可以望其项背的。’”,是指前面的作品,不是专指《出塞(其一)》。

(2)D.“主体部分围绕唐诗桂冠之争展开论述”错,由“唐诗桂冠之争”引出“在这些评价中,第一都是唯一的;然而对于唐诗的评价,也有多元第一的观点”,重点阐释了“唯一第一”及“多元第一”。

(3)A.“可见这两种体裁是唐代最有代表性的诗体”太绝对,还有其他体裁,例如古体诗等。

2.

(1)A

(2)C

(3)家长要正确认识数字化成长的价值,正面引导儿童。

社会要给予青少年数字化成长的正面引导力量,应研发适合儿童使用新技术的指引或工具。

学校要改变数字化教学中只重视知识与技能教育的现状,引导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种素质的建构。

儿童自身要加强对信息的批判性思考和核实的能力。

一、(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3.【解答】(1)B.“但为了落户不得不去”错误;从情节来看,要挟他去的时候他并没有去,直到“列湾人心不齐,终有两个人被围住,打得趴在地上了”“他一时看得火起,当下将两个奉头提在腰间,一阵风卷了过去”,正如他自己所说,是“抱打不平”,不是为了落户;

(2)虽然身怀绝技,却绝不恃强凌弱,喜欢扶弱济困,抱打不平;面对老李老谢要他卸人家胳膊,他说“你让我去蹲牢房?”可见他有法制道德观念,对被打趴的人,还给了药膏让别人治伤,富有同情心,一副侠义心肠;对来举要挟他帮忙打架就入户,他坚决不去,性格耿直,不受威胁;

(3)修饰语精准,如形容太阳用一个“焦”字,形容疲惫用一个“瘫”字,形容聚精会神用“死”来形容“眼”,能用一个字不用第二个字,可见简洁;

比喻精准,如“沙烫得像炒了一样”“泛着汗油”写灼热,“像一条掠上滩的鲸鱼”写疲惫,“一阵风卷了过去”写速度之快,形象生动,令人赞叹;

句式长短有致,如“撑起来,腔子陷下一个大瓢抗,卧下去,满身就隆起了黑肉疙瘩”,长短错落同时又上下句对称,富有力度。

动词运用精准,如“撑”“陷”“卧”“隆”“提”“卷”等,把人物的动态写的栩栩如生;

人物语言精准;“盐里没你,醋里没你”简洁明了,充满讽刺;“我抱打不平!”简短而干脆利落。

(答案仅供参考)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

4.【解答】(1)C译文:况且陛下病重,大臣都很担心,不见您与我们谋划国事,难道要独自一人和一个宦官一起过到最后吗?

(2)D.“表示赞颂的称号”错误;谥号有褒有贬,看人生前功过而定;

(3)D.错误;原文“人有恶哙党于吕氏……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至则高祖已崩,吕后释哙,使复爵邑”,并没有提到“从此樊哙遭到人们厌恶,一世忠名被毁。”

(4)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于是就让陈平载着绛侯前去代替樊哙,到军中斩杀了樊哙。陈平畏惧吕后,抓捕樊哙到了长安。

 

译文:

      于是樊哙拿着剑,持着盾牌,冲入军门。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樊哙侧着盾牌撞去,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掀开帷帐朝西站着,瞪着眼睛看着项王,头发直竖起来,眼角都裂开了。项王握着剑挺起身问:“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王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就递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后,起身,站着把酒喝了。项王又说:“赏他一条猪的前腿。”左右就给了他一条未煮熟的猪的前腿。樊哙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上,拔出剑来切着吃。项王说:“壮士!还能喝酒吗?”樊哙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怀王曾和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王。’现在沛公先打败秦军进了咸阳,一点儿东西都不敢动用,封闭了宫室,军队退回到霸上,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只是灭亡了的秦朝的继续罢了。我以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项王没有话回答,说:“坐。”樊哙挨着张良坐下。

  舞阳侯樊哙是沛县人,以杀狗卖狗肉为生,曾经和汉高祖一起隐藏在乡间。项羽进入咸阳屠杀,立沛公为汉王。汉王赐樊哙爵位为列侯,封号临武侯。升任为郎中,樊哙跟从高祖进入汉中。跟从高祖攻打项籍,攻克阳夏,俘虏楚周将军和士兵四千人。在陈地围攻项籍,打败了项羽。屠杀胡陵城。项籍死后,汉王称帝,因为樊哙坚守作战有功,增加封邑八百户。起初黥布反叛的时候,高祖曾经病得很严重,讨厌见人,躺在宫中,给守门的太监下诏不能让群臣进宫。群臣都不敢进入。十多天后,樊哙于是打开宫门径直闯入,大臣跟随他一起进入。皇上独自枕着一个宦官躺着。樊哙流着泪说:“起初陛下与我们在丰沛起兵,安定天下,是多么地壮烈呀!如今天下已定,又是多么地衰颓呀!况且陛下病重,大臣都很担心,不见您与我们谋划国事,难道要独自一人和一个宦官一起过到最后吗?况且陛下看不见赵高的事情吗?”高帝笑着坐了起来。后来卢绾反叛,高帝让樊哙以相国的身份攻击燕国。这时高帝病得很重,有人说樊哙和吕氏勾结,假如皇上一旦驾崩,那么樊哙就会率领军队全部杀尽戚夫人和赵王这些人。高帝听说了以后非常生气,于是就让陈平载着绛侯前去代替樊哙,到军中斩杀了樊哙。陈平畏惧吕后,抓捕樊哙到了长安。到了以后高祖却已经驾崩,吕后释放了樊哙,让樊哙恢复了官爵与封邑。孝惠六年,樊哙去逝,谥号是武侯。

一、(二)古代诗歌阅读

5.【解答】(1)C.“而'书生'则暗指壮年的豪迈”分析有误,这里“书生”应指自己,并不是指壮年的豪迈,而是带有一种凄凉之感,有感于自己只是一介书生,虽然心怀国家,却报国无门,满含辛酸之感。

(2)颔联移情于景,通过写山衔落日、鸦起蔽空之景,着青黑二色,渲染黯淡萧索氛围,书写自己内心的伤感与凄凉。尾联用典与对比,书写古人古事,借古而讽今,抒发自己的耿耿忠心却报国无门的愤恨,对朝廷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之情。

 

6.【解答】故答案为: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重点字:犹)

(2)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重点字:戈)

(3)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重点字: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7.D。

8.D。

9.B。

八、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1分)

10.

(1)“欠安”改为“患……病”

(2)“请假”改为“请假……天”

(3)“务必”改为“恳请”;

(4)格式缺少“此致”“敬礼”应该加上;

(5)缺少请假时间,应该注明。

11.好奇心和想象力很有可能会递减;好奇心和想象力往往会挑战这些假定;但是这在客观上就容易产生压制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效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