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7-2018学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
1.按要求填空。
(1)执手相看泪眼, 。(柳永《雨霖铃》)
(2)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3)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有“接天莲叶无穷碧, ”两句。 《苏幕遮》中写荷花的句子是“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
2.以下句子不适合表达惜别情感的一项是( )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
3.填入下列语段[甲][乙]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菜瓜,[甲],茎蔓生,叶子心脏形,花黄色。果实长形或椭圆形,皮白绿色,[乙]。
A.[甲]一年生草本植物[乙]是一种蔬菜
B.[甲]是一种蔬菜[乙]一年生草本植物
C.[甲]一年生可食草本植物[乙]是一种蔬菜
D.[甲]是一种蔬菜[乙]一年生可食草本植物
E.[甲]
二、阅读
4.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学问的技艺
徐贲
①人们在讨论“学问”问题时,总是强调学问的学识,而忽视学问的技艺,在论及学问的时候,关注的是学识的积累(阅读、思考、见解)和学识的文字产品(著作,授业,演说),但是,在学识积累和文字产品之间,在阅读和写作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近几年来,西方对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一17世纪)人文学者的研究中,形成了一种对他们学问技艺的关注:他们是怎么处理和管理知识信息的,怎么记笔记和做评注等。
②学识积累既是一个获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消化知识的经历。在这个过程和经历中,关键是如何处理和管理知识。从阅读的文本中提取选段或要点,用某种方式储存起来(记忆或笔记)。储存知识需要学识与技艺协调配合,方才能够有效地储存有价值的知识,排除掉无价值的,有了妥善的储存,才能在需要的时候信手拈来,或者至少知道到哪里去搜寻,不至于“书到用时方恨少。”
③中世纪(5世纪﹣15世纪)的学者大多每读一本书都会做这本书的私人笔记。15世纪以后,由于印刷术的推广,这种笔记方法还成为一种在学校里传授给学生的学习技能。怎么做笔记并没有一定的成规,那时不同的教师对学生有不同的建议。有的教师建议,阅读书籍时先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下评注(自己的理解、看法、联想等等),然后再在笔记本里整理成比评注更完整、连贯的笔记。但是,也有的教师认为不一定要这么做,只要在书页上留下评注即可,不必再誊写到笔记本上,16世纪卖得最好的是给学生用的笔记集萃和文摘汇编,教师拿这些书“做课外指导”,整个20世纪,都在不断引进新型存储介质﹣﹣录音带、录像带、缩微胶卷、复印机、计算器,电脑磁盘等,这些存储介质极大地拓展了‘人工记忆’的范围和可用程度。把信息装进自己脑袋的重要性似乎越来越低。今天,重申记忆对于学习的关键作用,也就有必要重新认识历史上曾经被学者们重视的笔记技艺。然而,笔记毕竟只是帮助记忆,训练记忆,而不能代替记忆。笔记的意义在于,它是一种记忆辅助,一种工具性技艺,其用途是帮助管理个人记忆本身难以独立处理的大量知识信息。如果用笔记来帮助记忆,而不是弱化记忆,那么笔记就不仅有助于学习,而且也有助于写作。
④在过去,笔记本里的知识内容是个人自己储存的,但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网络保存着由无数他人共同聚集的许多知识内容。记忆不是不再重要,而是作用发生了变化,这就好比许多原先要你自己做的事情,现在可以交给秘书,这并不意味着你现在无事可做,而是说,你现在要做的是与以前不同的事情。
⑤学会如何在互联网的知识海洋里找到和运作自己需要的知识内容,成为一种重要的有效求知方式。它特别取决两项能力,第一是辨别信息的真伪,那需要运用批判性的思维。第二是确定信息的相关性,那就需要选择与解决问题有关的知识信息,排除干扰和非相关的知识信息(哪怕那是真实的知识信息),这对于做学问的写作者尤为重要,因为互联同能够为这种写作所能提供的全部信息便利都是以他是否能够运用批判思维和判断知识相关性为前提的,否则太多的信息反倒会成为一种累赘和妨碍。但是,光有这两项能力还是不够的,那些只是关乎逻辑思考的能力。全面的思考还需要在写作或讨论具体问题时,能够在头脑里激活大量的个人知识记忆。互联网不应该是个人记忆的代替品,而应该提供上网者与它互动的良机,刺激他的智力兴奋点,激活他的个人知识记忆,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个人必须拥有用某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储存的知识记忆。这种记忆对一个写作者来说,尤其重要。
(选自《随笔》2018.1有删改)
(1)第②段画线词语“信手拈来”在文中指: 。
(2)请概括第③段的主要内容。
(3)对第④段画线处“秘书”作用理解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互联网时代,“秘书”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搜索整理资料。
B.互联网时代,“秘书”可以帮助我们管理资料并处理日常事务。
C.互联网时代,“秘书”可以建立资料库并能完全代替我们工作。
D.互联网时代,“秘书”可以帮助我们处理管理知识信息。
(4)第⑤段作者是如何层层推出自己观点的?
(5)结合本文观点,举例谈谈你学习语文的有关体会。
5.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两株玉兰树
陈忠实
①几年前我重回原下小院读书写字,我便在大门右侧的围墙根下挖坑栽下了玉兰花幼苗。为了便于浇水和保护,我在玉兰幼苗四周用砖箍了一圈护栏,得到我的用心守护和浇灌,玉兰树苗日见蹿高,分枝,加粗,蓬蓬勃勃,生机盎然,我便期待花苞的出现。恰好盼到玉兰树应该发苞开花的规定期树龄,不仅没有开花,失望且不论,等到叶子成型,我发现了非常的征象,本应是深绿色的叶子,却呈现着浅黄;即使到盛夏烈日暴晒的时候,各种树叶都变得深绿近青的颜色,我的玉兰树叶反而由浅黄变得几乎透亮了。任谁都会看出这是一种病态的表征。
②等到第二年,玉兰树仍然是满树病态的黄叶,自然不会开花了,我便有所动摇,这株病态的树会不会自愈?需得几年才能缓解过来?如果等过几年不仅缓解不了反而病情加重以致枯死了,那我就会白等了。我便想挖掉它,重植一株。拿着银头刨挖的一瞬,却似乎听到一种凄婉的求生的哀声,那一片片透亮的黄叶似乎也幻化成哭相,我便举不起镢头来。突然想到,任它继续存在着,如果真的挨过了病患,当一树健康墨绿的叶子呈现在小院里的时候,我会获得一种别样的欣慰和鼓舞;如果万一病患发展到发生枯死,再换植一株也无妨,这株玉兰树便保存下来,约略记得去年夏天回家,玉兰树的叶子变绿了,尽管仍不像正常的叶子那么深色近青的绿,却不是往年那种透亮的黄色了,我不由得庆幸,它的病情缓解了,更庆幸我握在手里的镢头没有举起来……今年,这株玉兰树开花了。尽管只有两朵,却是一种美的生命的胜利。遭遇过生存劫难之后开放的这两朵洁白如玉的玉兰花,就不单是通常对所见的玉兰花的欣赏的愉悦了,多了一缕人生况味的感受。
③我之所以喜欢广玉兰,不全在它的各种颜色的花朵,更偏爱它的四季常青的绿叶。这种广玉兰在干燥缺雨的西安依然蓬蓬勃勃,有紫红的花,也有雪白的花;尤其是那浓密的深绿色叶子,在最难熬的冷风刺骨的三九寒冬里,依然蓬勃着一道绿色,为天灰地枯的冬天的西安增添了一种生命的活力。我就在第一眼看见这道风景时,便想给我家屋院栽植一株广玉兰,冬日回到老家,开门进院能看到一株绿树,当会是另一番生动情怀……这株广玉兰的幼苗终于载到中院了。
④我对这株广玉兰的管护,远不及前院那株玉兰树。然而,这株广玉兰生长的欢实简直令我不可思议,每隔二三月回家看到它时,又冒高了一大截,树干也变粗了许多,且又伸出二三条横枝来,不过二三年,树梢已经高过房檐了,树干也有我的胳膊粗了,我便想到它该开花了。
⑤这株连管护粗疏都说不上的广玉兰,就这样茁壮起来蓬勃起来。就在我盼着它开花的期待心绪里,灾难却不期而至。那是三年前的隆冬季节,一场多年少见的大雪降至。雪后多日我回到乡下老屋,便看到一副惨不忍睹的场景,广玉兰的主干从高处折断了,颇为庞大的枝叶躺在尚未融尽的残雪上,我看着主干折断处白色的断茬,再看看脚旁的断枝,一种隐痛久久难以化释,这是太浓密的树叶上积压的雪所导致的惨相。无论怎样惨不忍睹怎样心疼,却无可奈何,我只能弥补,便用水在地上和了一团泥巴,涂抹到白色的断茬上,这是乡村里抚慰断枝的传统技法,当我涂抹着泥巴的时候,心情渐渐缓解了,相信到来年春天,断茬处肯定会发出新芽来,这是我种树的生活经验。去年夏天回家时,从断茬处长出的主枝支,已经和主千浑然一体了,初看竟看不出曾经让我心疼的断折的痕迹,凑近了才能看到重新弥合后的新枝与老千树皮颜色的差异,我便有了灾难之后的完全的欣慰。我栽广玉兰的着意处,原本是为着冬日的小院有一派绿色。
⑥山枯水瘦万木萧条的隆冬季节,回到祖屋小院,我能看到蓬勃的绿树绿叶。
⑦初春的刚刚明媚的阳光里,回到祖屋小院,我可以尽情观赏洁白如玉的玉兰花。
⑧这方久蓄着许多代先人命运的沉重气氛的小院里,平添了绿叶的鲜活和王兰花的柔媚,我回归的向往便铸成永久。
(选自陈忠实《生命对我足够深情》有删改)
(1)第①段画线词语“非常的征象”文中是指: 。
(2)请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请根据重点词句概括两株玉兰树的共同点。
(4)根据全文内容,评析第⑧段画线句“我回归的向往便铸成永久”的思想情感。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这首诗从体裁上看是 。
(2)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A.瑰丽峭拔 B.清新质朴
C.宛转蕴藉 D.沉郁悲壮
(3)请赏析诗中颈联两句。
三、阅读
7.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黠,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②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阳笑曰:“盗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赀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③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女多不举。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选自《明史•张淳传》)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两造如期至 ②御史以属淳
③民有睚毗嫌 ④浮验无实即坐之
(2)第①段[]括号处的虚词应是
A.却 B.竟 C.因 D.且
(3)第②段画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已出营费以偿
B.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费以偿
C.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费以偿
D.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费以偿。
(4)下列选项中与第③段画线句“何神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D.木直中绳,以为轮。(《荀子•劝说》)
(5)用四字短语概括文中第③段事例体现张淳 和 的特点。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石钟山记
苏轼
①《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②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③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南声函胡②自以为得其实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噌肱如钟鼓不绝
A.陡峭的 B.横渡 C.消失 D.断绝
(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A.先前 B.假使 C.面对 D.临近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5)赏析第2段中你认为描写最精彩语句的表达作用。
三、作文
9.在自我探索和成长的过程中,有人认为审视自己跟身边他人的关系重要;有人则认为自己跟自己相处坦然安心重要。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17-2018学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应用
1.【解答】故答案为:
(1)竟无语凝噎(重点字:竟)
(2)假舟楫者(重点字:楫)
(3)映日荷花别样红 周邦彦 一一风荷举(重点字:映)
2.
D.我的胸中郁闷,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茫然,表达人生的苦闷,不合惜别的感情。
3.A。
二、阅读
4.
(1)随手拿来;文中指自由熟练地运用自己记忆储存的有效知识。
(2)笔记技艺的演变以及笔记和记忆的关系。
(3)C
(4)第⑤段先从互联网时代有效求知方式需要批判性思维和判断知识相关性两项能力谈起,接着用“但是”转折,强调全面思考激活大量的个人知识记忆重要性。最后阐释互联网和个人记忆的关系,推出“拥有用某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储存的知识记忆是运用互联网有效求知的前提”的观点。
(5)韩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语文就是一门学习汉语,运用汉语的基础课程,它帮助我们理解汉语语言运用的规律,从而利用文字解决疑惑,从小学到大学,甚至到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我们都得益于语文的学习,它培养我们的感性,增强我们对于情感的体验,可以说是一门不可或缺的人生的基础课。
5.
(1)玉兰树叶子,呈现着浅黄并由浅黄变得几乎透亮的病态表征。
(2)通过“凄婉的求生的哀音”和“透亮的黄叶似乎也幻化成哭相”拟人化手法的形象描述,生动地呈现了“我”不忍挖掉玉兰树的心理活动和怜惜之情。
(3)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玉兰树“叶子变绿了”“玉兰树开花了”,“两朵洁白如玉的玉兰花”,广玉兰“从断茬处长出的主枝,已经和主干浑然一体了”。两棵玉兰树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在灾难面前努力生长,呈现了美的生命的胜利。
(4)两株玉兰树“劫后新生”的鲜活的绿叶和柔媚的玉兰花,使作者汲取到生命美的生长力和智慧,更加坚定对小院这一象征顽强不息生命力所在的向往,抒发了回归生命故土的浓郁而深沉的情感。
6.
(1)五言律诗
(2)C
(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以浮云飘无定迹喻游子的四方飘游,对朋友牵挂之情跃然纸上;以落日徐缓西沉喻彼此依依难舍但又不得不惜别的场景,对仗工整,比喻贴切自然,情感含蓄。
译文: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7.【解答】(1)①诉讼双方按照预先约定的日期到官府。造:诉讼双方;
②御史把这件事交给张淳办理。属:通“嘱”,嘱咐;
③百姓之间有一点小小的怨恨。睚眦:极小的怨恨;
④张淳查验发现不属实就定诉讼者有罪。坐:定罪。
(2)C.“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呼为张一包”,根据理解前后是因果关系,所以此处应该填写虚词“因”。
(3)C.翻译:张淳暗地叫来这官吏用勾结大盗犯死罪来责罚他,再叫他请求让妻子代替自己坐牢,自己出去借钱来偿还。“通盗死罪”偏正短语,不可断开,排除BD.“请以妇代系”状语后置,应该“以妇代系请”,所以中间不可断开,故选C。
(4)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应为“不知句读,不解惑”。翻译:不知道句读,不能解答疑惑。例句“何神之有!”宾语前置句,应为“有何神”。翻译:有什么神明呢。A.判断句,“……也”表判断,翻译:项脊轩,是旧的南阁子。B.被动句,“见……于”表被动。翻译:我将常常被博学多才的人嘲笑。D.省略句,应为“鞣之以为轮以为轮”,翻译: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它把烤弯煨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
(5)善良仁爱、料事如神
参考译文: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中进士,任命为永康知县。(永康)官吏和百姓平时太多*猾,接连告官有七个县令被罢免。张淳到任,日夜翻阅公事文书。(当 时)打官司的有几千人,(张淳)判决像流水一样迅速顺利,官吏百姓大为吃惊,叹服不已,官司日渐减少。凡是前往官府申诉的,张淳当即定下审判日期,(到 时)诉讼双方按照预先约定的日期到官府,很快审决案件没有拖延积压的。农民带一包饭就能结束诉讼,于是称他为“张一包”,是说他像包拯一样快速断案。
有个大盗叫卢十八的抢劫库藏的金帛,过了十多年还没俘获,御史把这件事交给张淳办理。张淳限定三个月一定抓到大盗,并请求御史在一个月内下达数以十计的缉捕公文。等到公文接连下达,张淳故意讥笑说:“大盗逃跑好久了,到哪里去抓捕呢。”搁 置着不去办理。有个官吏的妻子与卢十八暗中勾结,那官吏很留心案情,听到张淳的话告诉了卢十八,卢十八心里安稳许多。张淳于是让差役假装告这位官吏欠人银子,把官吏关入狱中。张淳暗地叫来这官吏用勾结大盗犯死罪来责罚他,再叫他请求让妻子代替自己坐牢,自己出去借钱来偿还。卢十八听到以后,急忙来探望这位 妇人,(张淳等人)趁他喝醉酒将他捉拿。等到上报御史,(俘获大盗)只有两个月。
百姓之间有一点小小的怨恨,常常夸大成人命案一般的大案来诉讼。张淳查验发现不属实就定诉讼者有罪,从此没有诬告者。永地人贫穷,生下女孩大多不抚养。张淳规劝非常耐心,贫穷而无力抚养的就捐献俸禄供应物资,保全姓名活下来的无以数计。大旱之年,抢劫公然发生,张淳下令抢劫者处死。有人抢了五斗米;张淳故意 把死囚用杖打死,张贴告示上定罪名为“这是抢夺米的人”,众人都因恐惧而顺服。过了许久,凭执政成绩第一的身份前往应召,离开永地,刚上车,回头对下属说:“盗贼某人已经回来,离开此地只数里地,你们可以替我捉拿他。”根据他的话追寻,发现盗贼正在河里洗脚,拘捕到官府,盗贼服罪。永地人对这件事感到惊奇,认为有神明告知。张淳说:“这个盗贼追捕得急就逃走,现在听说我离开就回来了。以道理推断,有什么神明呢。”
8.【解答】(1)①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含糊;
②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其实:事情的真相。
(2)C.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绝:消失。
(3)A.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向:先前。
(4)①现在把钟磬放在水里,即使有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来,何况石头呢?
②事情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凭主观推测断定它有还是没有,可以吗?
(5)用猛兽奇鬼比喻侧立千尺的山石,表现阴森骇人的景物特点,又用拟声词“磔磔”等模拟鸟叫的声音,烘托了神秘的环境,表现了令人惊恐的心理。“余方心动欲还”,“舟人大恐”的心理描写,更是让人紧张到极点,不由产生联想,就是常跟水打交道的“舟人”都“大恐”可见水声异乎寻常令人极度恐惧!“徐而察之”的动作描写,显示了我的镇定和探究的决心。总之,通过描写,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实地夜探石钟山命名原因之险,从而展示了实事求是精神的难能可贵。同时为后面亮出观点做了生动的铺垫。
参考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