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浙江、江苏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国的冬天,人们围炉煮茗,或吃(shuā)羊肉,或(bāo)花生米、饮白干,因为有地炉、暖炕,即使外面雪深几尺、风大若雷,也可以躲在屋里,过一段有劲的蜇居生活。

B.现在在表面(zhān)上繁笔的铜丝图画,实际上就是把表面分成无数小块,小块面积小,无论热涨冷缩都比较细微,又比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

C.肮脏的工业脚步使瓦尔登湖的水(hùn)浊了,原先黑(xū)魆的林木不见了,震耳欲聋的机器喧嚣声打破了这里的宁静,铁路线已经侵入了它的边境。

D.这时,我再也按(nài)不住,一面吩咐赶快备马,一面跑到池塘边去洗脸。池塘边柳丝上(xiān)细的树叶几乎全部落光,柳枝下的池水已变得清澈见底,冰冷砭骨。

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6分)

2.(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写作,要向经典作品学习语言。经典作品之所以千古传诵,不但因为它们是一个时期人文文学的最高成就,也在于它们为后人提供了优秀的语言范式。【甲】《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一节中宝玉黛玉初次见面时的对话,《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节有关雪的描写,巴尔扎克在《欧也妮•葛朗台》中对老葛朗台见到金子时眼神的描绘,托尔斯泰在《复活》开始时对法庭陪审团人物的介绍,等等,都是运用语言的典范。这种语言往往极为精粹形象,【乙】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写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极简洁的一个排字,既刻画了人物的动作,又通过这个动作,点出了人物的境况和性格。

       经典作品的语言有借鉴价值,但如果只会借鉴不思创新,语言修养也很难提高。【丙】有创新意识的作者,才有可能让笔下的文字散发出无穷的魅力,或遣词造句让人拍案而起或场景描写让人刻骨铭心,或叙述抒情让人感同身受……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        B.精粹        C.拍案而起       D.感同身受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三、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

3.(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学是从恢复和重评现实主义走向“无边的现实主义”之“新现实主义”,是在实践上推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蜂起的时代。

B.人类是一个大家庭,人类如果只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组,那么它就需要大家一起来保护,而且它的“知识产权”也是全人类所有的。

C.十八大以来,我国“小粉红”“小青马”群体蓬勃兴起,他们以年轻人特有的方式把国家荣誉与自己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弘扬正能量的生力军。

D.经历过大痛苦的人会变得空灵,变得圣洁,变得心胸宽宏。不论在何种风浪中,周广仁都坚守住纯善的心,通过钢琴来诉说对人生的热爱。

4.(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静与空是相联系的,                                                 。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

空作用于视觉                 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

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      静作用于听觉

A.④①②③B.①④③②C.④②①③D.①③④②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

5.阅读以下三个案例,请分条概括“当下年轻人社交”特点,并对这种“社交”现象作简要点评,其中点评不少于60字。

       某95后姑娘上周末刚参加了一场校友群的狼人杀“轰趴”,和旁边一个陌生女孩倾盖如故,玩游戏的间隙里聊兴趣聊学习聊感情,临走前还依依不舍地相互加了微信。可等回到宿舍,那个不久前还相互叫“宝贝”的微信名便从未点开,两人如同平行线再无交集。

       某00后女生因为追星加入了一个粉丝群,大家在群里聊爱豆聊得火热,分享每天的生活亲如姐妹。可热闹了一周,微信群便沉寂在几千行的列表里,只有偶尔的英语打卡和外卖分享。

一位正在读研的00后男生曾在银行做过短期实习,起初,和比他大不了几岁的银行大堂经理聊得十分投缘。经理告诉他工作经验,他给经理分享大学趣事。不过实习期一结束,经理就变成了微信列表从未点开过的名字。

(1)社交特点:   

(2)点评: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为“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朱光潜《咬文嚼字》(节选)

【材料二】

       有一天,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黄庭坚)三人在一起谈论诗句。苏小妹为了显示她的才华,抢先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请哥哥在这两句各自的中间加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成为五言联句。”苏东坡略加思索,随即说道:“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即前句加了一个“摇”、后句加了一个“映”。苏小妹不屑地说:“还尚好。不过,只能算为下品,这个‘腰’不够美。”那么,怎样的“腰”才算美呢?苏东坡认真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即分别加了“舞”与“隐”这两个“腰”。苏小妹笑道:“好是好,但仍不属上品。”坐在一旁的黄山谷也认为加这样的“腰”很好,心想,是不是苏小妹在故弄玄虚?于是忍不住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得意地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三谷拍手称绝。

﹣﹣清•褚人获《坚瓠集》

(1)下列有关“推”“敲”二字优劣的理解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   

A.“敲”“推”二字在意境上是有分别的,“推”字给人冷寂之感,更能表现僧人独来独往,兴尽而归的情境。

B.“敲”“推”二字所用的场景是不同的,“推”字表明寺门是自掩的,更能表现僧人来去自如的潇洒气度。

C.“推”是无声的,“敲”是有声的,“敲”字打破夜的岑寂,以动衬静,更能表现僧人孤独、寂寞情怀。

D.“推”“敲”二字各有妙处,诗中用哪个字更恰当,关键要看作者当时所处的情境和当时的心境。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借文字表达思想情感,要想把思想情感表达得透彻和凝练,就得咬文嚼字,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好习惯。

B.一句话换一种说法意味就可能不一样,所以我们写文章在换一种说法时,一定要弄清两种说法的意味有什么不同。

C.朱光潜结合“鸟宿池边树”一句,以为“推”要比“敲”要更调和,因此认为韩愈的修改并不像古今称颂的那样妥当。

D.“咬文嚼字”看起来是斟酌文字,实质是推敲文字所表达的意味,如苏小妹认为“摇”“映”二字为下品,即这两字没能很好表达诗句的意味。

(3)根据朱光潜的理论,分析材料二中“扶”“失”二字的妙处。

7.(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如意楼和得意楼

汪曾祺

竺家巷是一条不很长,也不宽的巷子,巷口就有两家茶馆。一家叫如意楼,一家叫得意楼。

如意楼的生意很好。一大清早,小徒弟就把铺板卸了,把两口炉灶升起来,﹣﹣一口烧开水,一口蒸包子,巷口就弥漫了带硫磺味道的煤烟。一个师傅剁馅。茶馆里剁馅都是在一个高齐人胸的粗大的木墩上剁。师傅站在一个方木块上,两手各执一把厚背的大刀,抡起胳膊,乒乒乓乓地剁。一个师傅就一张方桌边切干丝。另外三个师傅揉面。包子皮有没有咬劲,全在揉。他们都很紧张,很专注,很卖力气。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如意楼的胡二老板有三十五六了。他是个矮胖子,生得五短,但是很精神。双眼皮,大眼睛,满面红光,一头乌黑的短头发。他是个很勤勉的人。每天早起,店门才开,他即到店。各处巡视,尝尝肉馅咸淡,切开揉好的面,看看蜂窝眼的大小。我们那里包包子的面不能发得太大,不像北方的包子,过于喧腾,得发得只起小孔,谓之“小酵面”。这样才筋道,而且不会把汤汁渗进包子皮。然后,切下一小块面,在烧红的火叉上烙一烙,闻闻面香,看兑碱兑得合适不合适。其实师傅们调馅兑碱都已很有经验,准保咸淡适中,酸碱合度,不会有差。但是胡老二还是每天要视验一下,方才放心。然后,就坐下来和师傅们一同擀皮子、刮馅儿、包包子、烧麦、蒸饺……茶馆的案子都是比较矮的,他一坐下,就好像短了半截。如意楼做点心的有三个人,连胡老二自己,四个。胡二老板坐在靠外的一张矮板凳上,为的是有熟客来时,好欠起屁股来打个招呼:“您来啦!您请楼上坐!”客人点点头,就一步一步登上了楼梯。

胡老二在东街不算是财主,他自己总是很谦虚地说他的买卖本小利微,经不起风雨。他和开布店的、开药店的、开酱园的、开南货店的、开棉席店的……自然不能相比。他既是财东,又是要手艺的。他穿短衣时多,很少有穿了长衫,摇着扇子从街上走的时候。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手里很足实,这些年正走旺字。屋里有金银,外面有戥秤。他一天卖了多少笼包子,下多少本,看多少利,本街的人是算得出来的。“如意楼”这块招牌不大,但是很亮堂。招牌下面缀着一个红布条,迎风飘摆

相形之下,对面的得意楼就显得颇为暗淡。如意楼高朋满座,得意楼茶客不多。上得意楼的多是上城完粮的小乡绅、住在五湖居客栈的外地人,本街的茶客少。有些是上了如意楼楼上一看,没有空座,才改主意上对面的。其实两家卖的东西差不多,但是大家都爱上如意楼,不爱上得意楼。这真是没有办法的事。

得意楼的老板吴老二有四十多了,是个细高条儿,疏眉细眼。他自己不会做点心的手艺,整天只是坐在帐桌边写账,﹣﹣其实茶馆是没有多少账好写的。见有人来,必起身为礼:“楼上请!”然后扬声吆喝:“上来×位!”这是招呼楼上的跑堂的。他倒是穿长衫的。账桌上放着一包哈德门香烟,不时点火抽一根,蹙着眉头想心事。

得意楼年年亏本,混不下去了。吴老二只好改弦更张,另辟蹊径。他把原来做包点的师傅辞了,请了一个厨子,茶馆改酒馆。旧店新开,不换招牌,还叫做得意楼。开张三天,半卖半送。鸡鸭鱼肉,煎炒烹炸,面饭两便,气象一新。同街店铺送了大红对子,道喜兼来尝新的络绎不绝,颇为热闹。过了不到二十天,就又冷落下来了。门前的桌案上摆了几盘煎熟了的鱼,看样子都不怎么新鲜。灶上的铁钩上挂了两只鸡,颜色灰白。纱厨里的猪肝、腰子,全都瘪塌塌地摊在盘子里。吴老二脱去了长衫,穿了短袄,系了一条白布围裙,从老板降格成了跑堂的了。他肩上搭了一条抹布,围裙的腰里别了一把筷子。﹣﹣这不知是一种什么规矩,酒馆的跑堂的要把筷子别在腰里。这种规矩,别处似少见。他脚上有脚垫,又是“跺趾”﹣﹣脚趾头摞着,走路不利索。他就这样一拐一拧地招呼座客。面色黄白,两眼无神,好像害了一种什么不易治疗的慢性病。

得意楼酒馆看来又要开不下去。一街的人都预言,用不了多久,就会关张的。

吴老二蹙着眉头想:我怎么就这么不走运呢?

他不知道,他的买卖开不好,原因就是他的精神萎靡。他老是这么拖拖沓沓,没精打采,吃茶吃饭的顾客,一看见他的呆滞的目光,就倒了胃口了。

一个人要兴旺发达,得有那么一点精气神。

(选自《汪曾褀小说》有删改)

(1)第段说胡老二是个“勤勉的人”,他的“勤勉”表现在哪里?请分条简要概括。

(2)结合上下文,分析划线句子的含义。

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如意楼”这块招牌不大,但是很亮堂。招牌下面缀着一个红布条,迎风飘摆。

(3)多角度对比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分条概括出文中的对比,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4)有人建议删去结尾⑩⑪两段,也有人认为保留更好,请你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并给出理由。

三、古诗文阅读.(40分)

8.(22分)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太史公自序

西汉•司马迁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

       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

       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子,大夫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余闻之先人曰:‘《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于是论次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有删改)

注:先人:指司马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能明世、正《易传》

绍:继承

B.诸侯害子,大夫

雍:通“壅”,排挤

C.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

整齐:整理

D.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发愤:下定决心,努力进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小子何敢让

激于义而死者也

B.垂空文断礼义

垣墙周庭,当南日

C.君比之于《春秋》

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

D.于是论次

奔车朽索,可忽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篇引述父亲的话,借以表达自己撰写《史记》既是父亲的殷切期望,也是出于一种神圣的历史使命感。

B.司马迁认为孔子编纂《春秋》是为了阐明三代的政治原则,辨明为人处事的纲纪,判明是非,褒善贬恶等王道的重要内容

C.上大夫壶遂认为孔子编纂《春秋》是为了针砭现实,判明礼义,并用它来代替周王朝的法典,司马迁完全否定了这一观点。

D.本文在构思上借鉴了汉赋主客问答的形式,作者在和上大夫壶遂的一问一答中阐明了自己编纂《史记》的缘由和目的。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9.(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咏史(其二)

魏晋  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注:金张,指西汉贵族金日磾和张汤两家族。七叶,七代。冯公,指冯唐。

(1)诗中“涧底松”比喻   ,“山上苗”比喻   

(2)这首诗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10.(1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1.2)

 

材料二: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3.3)

材料三: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礼记•曲礼上》)

(1)根据材料三,用自己的话概括“礼”的作用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简要分析“礼”与“仁”的关系。

七、默写题(共1小题,满分8分)

11.(8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听得道一声“去也”,      ,减了玉肌。(《长亭送别》)

(2)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滕王阁序》)

(3)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氓》)

(4)执手相看泪眼,   。念去去、千里烟波,   。(《雨霖铃》)

四、作文(60分)

12.(60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没规划的人生叫拼图,有规划的人生叫蓝图;没目标的人生叫流浪,有目标的人生叫航行。

﹣﹣网络流行语

       不要过度规划你的未来。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理查德•瓦格纳

读了以上两段话,你有什么感悟?请就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C。

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6分)

2.【解答】(1)C.“拍案而起”意思是“一拍桌子猛地站起来,形容非常愤慨”,与“遣词造句”语境不相吻合,应改为“拍案叫绝”。感同身受: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像亲身经历过一样。

(2)B.“极简洁的一个排字”中“排”应加引号。

三、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

3.D。

4.A。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

5.

(1)社交特点:目的性强。迅速熟络又迅速冷淡。分开后不愿花心思维护关系。

(2)这种社交现象反映了当下年轻人追求一种实用、轻松、随意、简单的亲密关系的社交观念。现代生活节奏快,经营一段亲密关系意味着越来越高的经济及时间成本,而各种便捷的交往平台刚好迎合了他们的这种社交需求。这种交往虽省时少力,但唯有长久而美好的联系才能真正给人以幸福感。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6.【解答】(1)D

(2)C.原文用“似乎”“很怀疑”等表揣测的语气,这里变成肯定语气。

(3)“扶”字运用拟人化手法,写出了风之轻与柳之细,风与柳因亲昵而相扶,何其生动感人。“失”字,让月光之皎洁与梅花之皎洁融为一体,既突出了月光的明亮,又考虑到梅花的高洁、素雅,符合“淡”字的诗意。

7.

(1)每天一早到店巡视、视验师傅们的工作;

视验完了就和师傅们一起干活;

亲自坐在靠外的一张矮板凳上招呼客人。

(2)如意楼每天都在紧张、忙碌中开始,暗示如意楼生意兴隆。

指“如意楼”这块招牌不大,但很醒目,很显眼,有生气;暗示如意楼生意做得明明白白,很“亮堂”,因而生意兴隆。

(3)对比:肖像(外貌)对比。胡老二矮胖,穿短衣;吴老二细高,穿长衫;

动作语言对比。如同样是招呼客人,胡老二“欠屁股”、说“您”,显得真诚、随和;吴老二“起身为礼”、说“请上楼”并吆喝,显得生分、傲慢;

经营方式对比。胡老二做生意亲历亲为,吴老二则管账不管事;

经营状况对比。如意楼生意很好,店里高朋友满座;得意楼生意暗淡,茶客不多;

名实对比。“如意楼”,名“如意”,生意如意;“得意楼”,名“得意”,生意不得意。

作用:对比中突出人物个性,让读者鲜明地感受到胡老二的精神、勤勉、认真、谦虚和吴老二的萎靡、多虑、拖沓、傲慢;

对比中引起读者对两个茶馆命运的关注,进而去思考这一盛一衰局面的原因。

(4)建议删去。结尾两段把吴老二生意不好的原因点了出来,太过直白,让小说缺少韵味;从小说前面的描写中,读者完全可以总结出吴老二生意失败的原因,结尾再点出来有画蛇添足之嫌;删去后,以吴老二自怨自艾的感叹﹣﹣“我怎么就这么不走运呢?”作结,既突出吴老二缺乏自省、不懂生意诀窍的特点,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又给读者留下思考空间,耐人寻味。

保留更好。结尾点出原因,卒章显志,既能让读者充分、准确地把握主旨,又能在结构上收束全文。以“一个人要兴旺发达,得有那么一点精气神”作结,从做生意上升到人生的高度,拓展、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而且对读者起到警策的作用。

三、古诗文阅读.(40分)

8.【解答】(1)D.大多是古代的圣贤之人为抒发胸中的愤懑之情而创作的。发愤:抒发愤懑之情。

(2)B.两个“以”都是连词,表目的关系。A.两个“焉”分别为“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和“兼词,相当于‘于之’”;C.两个“而”分别为“连词,表转折”和“连词,表并列”;D.两个“其”分别为“指示代词‘那’”和“副词,加强反问语气,难道”。

(3)C.“完全否定”一说不正确,从“唯唯,否否,不然”及引述父亲的话说《春秋》“非独刺讥而已也”可知,司马迁对壶遂的论断持部分否定。

(4)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5)再说士贤能却不被任用,是做国君的耻辱;君主明圣却功德不能广泛传扬使大家都知道,是有关官员的罪过。

这些人都是心中聚集郁闷忧愁,理想主张不得实现,因而追述往事,使未来的人思考。

 

参考译文:

       太史公说:“我的父亲生前曾经说过:‘自周公死后,经过五百年才有了孔子。孔子死后,到今天也有五百年了,有谁能继承圣明时代的事业,修正《易传》,续写《春秋》,本于《诗经》、《尚书》、《礼记》、《乐经》的吗?’”他老人家的意思是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呀!寄托在我的身上呀!小子怎么敢推辞呢!

        上大夫壶遂说:“从前,孔子为什么要写《春秋》呢?”

        太史公说:“我曾听董生说过:‘周朝的政治衰落破败之时,孔子出任鲁国的司寇,诸侯害他,大夫们排挤他。孔子知道他的建议不会被接受了,他的政治主张再也行不通了,于是评判二百四十二年历史中的是非非,以此作为天下人行动的准则,贬抑天子,斥退诸侯,声讨大夫,以阐明王道。’孔子说:‘我想把我的思想用空话记载下来,但不如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来表现更加深刻、明显。’《春秋》,从上而言,阐明了夏禹、商汤、周文王的政治原则;从下而言,辨明了为人处事的纲纪,分清了疑惑难明的事物,判明了是非的界限,使犹豫不决的人拿定了主意,褒善贬恶,崇敬贤能,排抑不肖,保存已经灭亡了的国家,延续已经断绝了的世系,补救政治上的弊端,兴起已经荒废的事业,这些都是王道的重要内容。”

      壶遂说:“孔子的时代,国家没有英明的国君,下层的贤才俊士得不到重用,孔子这才写作《春秋》,流传下这部用笔墨写成的著作来判明什么是礼义,以代替周王朝的法典。现在,您太史公上遇英明的皇帝,下有自己的职守,万事已经具备,都按着适当的顺序进行着,太史公所论述的,想要说明什么宗旨呢?”

  太史公说:“对,对!不对,不对!不是这样的。我曾从先父那里听说:‘伏羲最纯朴厚道,他创作了《周易》中的八卦。唐尧、虞舜时代的昌盛,《尚书》上记载了,礼乐就是那时制作的。商汤、周武王时代的兴隆,古代的诗人已经加以歌颂。《春秋》歌颂善人,贬斥恶人,推崇夏、商、周三代的德政,颂扬周王朝,并非全是抨击和讥刺。’自从汉朝建立以来,直到当今的英明天子,捕获白麟,上泰山祭祀天地之神,改正历法,更换车马、祭牲的颜色。受命于上天,德泽流布远方,四海之外与汉族风俗不同的地区,也纷纷通过几重翻译叩开关门,请求前来进献物品和拜见天子,这些事说也说不完。大臣百官尽力歌颂天子的圣明功德,但还是不能把其中的意义阐述透彻。况且,贤士不被任用,这是国君的耻辱;皇上英明神圣而他的美德没能流传久远,这是史官的过错。况且,我曾经做过太史令,如果废弃皇上英明神圣的盛大美德不去记载,埋没功臣、贵族、贤大夫的事迹不去记述,丢弃先父生前的殷勤嘱托,没有什么罪过比这更大了。我所说的记述过去的事情,整理那些社会传说,谈不上创作,而你却把它同孔子作《春秋》相提并论,这就错了。”

      于是编写《史记》。过了七年,我因“李陵事件”而大祸临头,被关进了监狱。于是喟然长叹:“这是我的罪过啊!这是我的罪过啊!身体被摧毁了,不会再被任用了!”退居以后又转而深思:“《诗经》和《尚书》辞意隐约,这是作者要表达他们内心的思想。从前文王被囚禁在羑里,就推演了《周易》;孔子在陈国和蔡国受到困厄,就写作《春秋》;屈原被怀王放逐,就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这才有了《国语》;孙膑遭受膑刑之苦,于是研究兵法;吕不韦谪迁蜀地,后世却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子被囚禁在秦国,《说难》、《孤愤》才产生;《诗经》三百零五篇,大多是古代的圣贤之人为抒发胸中的愤懑之情而创作的。这些人都是意气有所郁结,没有地方可以发泄,这才追述往事,思念将来。”于是,终于记述了唐尧以来的历史,止于猎获白麟的元狩元年,而从黄帝开始。

9.

(1)才能出众的寒门子弟;才能一般的贵族之弟。

(2)借物抒情,仅有一寸粗的山上树苗竟然遮盖了涧底百尺长的大树,借此表达对不合理的社会的强烈不满之情;在对比中抒情,如“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因地位、权势不同,贵族子弟才华不出众居高位,寒门才俊居下位,鲜明的对比中揭露了当时社会世族权贵依仗祖业窃居高位、寒微子弟虽有才能却只能屈居下位的社会现象;借典抒情,诗的最后两句用贵族金日磾、张汤和冯唐的典故,前者凭祖业七代做高官,后者才能出众却终老在家,不同的际遇中寄寓了作者无限的感叹和强烈的不满。

 

译文:

       茂盛的松树生长在山涧底,风中低垂摇摆着的小苗生长在山头上。

       由于生长的地势高低不同,凭它径寸之苗,却能遮盖百尺之松。

       贵族世家的子弟能登上高位获得权势,有才能的人却埋没在低级职位中。

       这是所处的地位不同使他们这样的,这种情况由来已久 并非一朝一夕造成的。

       汉代金日磾和张安世二家就是依靠了祖上的遗业,子孙七代做了高官。汉文帝时的冯唐难道还不算是个奇伟的人才吗?可就因为出身微寒,白头发了仍不被重用。

 

 

10.(1)让自己谦逊地对待他人,让地位高贵者不骄奢,让地位低下者获得自信。

(2)从材料一“克己复礼为仁”可知“礼”是实践仁的手段,它们是手段与目的关系;材料二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就不可能认真对待“礼”,可见“仁”是“礼”的基础、内核,它们是表里关系。

 

参考译文:

       颜渊向孔子请怎么做到。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孔子说:“人如果没有仁爱,讲什么礼?人如果没有仁爱,讲什么乐?”

       具备了礼仪的人,自我谦卑而尊重他人,即使是一个背负担子的商贩,也一定有值得尊敬的地方,而何况一个富贵的人呢?富贵而知道喜礼,就会不骄纵不过分;贫贱而知道喜好礼,志向就不会怯懦。

七、默写题(共1小题,满分8分)

11.【解答】故答案为:

(1)松了金钏     遥望见十里长亭(重点字:钏)

(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重点字:潦)

(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重点字:沃)

(4)竟无语凝噎   暮霭沉沉楚天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