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2019学年山西省运城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山西省运城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小说阅读(本题共1小题,14分)

1.(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守望

叶敬之

 

       泗阳人把用芦花编织、冬天穿了取暖的鞋子叫“毛窝子”,其他地方则称之为“芦花鞋”。毛窝子制作方式简单,用泪草编织鞋底,引出几根鞋茎,再以芦花编织鞋帮,最后拿鞋茎收口。穿的时候,用旧布缝鞋口,以防伤脚;鞋底垫上麦秸,以保暖和防水。

       十多年前,每到冬天,农民们几乎个个穿毛窝子。赶上逢集,半条街都是卖毛窝子的。农民们走来串去,一家家挑着、拣着,都想买一双既便宜,又结实、漂亮的毛窝子。

       小时候,母亲也带着我买过毛窝子。记得有一年冬天,逢集,天很蓝,母亲来到李大爷那儿,拿起一双毛窝子,左看看,右看看,付了钱。李大爷红脸膛,尖下巴,眼睛下面各有两道深深的皱紋,像两道垄沟。他接钱、逆毛窝子,脸都带笑,順便夸我两句:“这是你家大少爷啊?一脸福相!”嗓音清亮。

       现在想起来,李大爷的毛窝子质量的确属于上乘。鞋型漂亮,不歪不针,还结实;芦花磨光了,鞋茎还在,依旧端端正正。

       毛窝子,最适宜陪伴山芋稀饭和威菜。当人们的碗里有了大米饭、猪肉的时候,毛窝子渐渐被棉鞋取代,消失了踪影。有一年寒假,我带着孩子到街上闲逛。少有的寒冷,风呼呼地吹着,无意中看见李大爷还在卖毛窝子,但人们匆匆从他面前走过,没有一个人停下来,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

       李大爷还是红脸膛,尖下巴,只是眼睛下面的皱纹变成三道,而且更深了。他坐在地上,眼晴眯缝着,像在打盹,又像在思考着什么。

       我在他面前停了下来,问:“大爷,还有人买毛窝子吗?

       他睁了睁眼睛,咳嗽一声对我说:“还是有人买的,我也放不下这门手艺。过去会打毛窝子的,一个个都走了;在的,也打不动了。我还能走能动。唉,现在的小年轻,没有人愿意学这个手艺了。”

       李大爷眼睛没有了早年的光亮,变得泛红和灰暗。

       临走时,我买了一双毛窝子。路上,我告诉孩子:“这叫毛窝子。过去一到冬天,爸爸就穿着这个……”

“毛窝子…”儿子听了一阵大笑,多难听。这也能穿吗?不扎脚啊?”

       有一年暑假,我又上街闲逛,惊讶地发现,竟然有人在卖毛窝子!天啊,有夏天卖毛窝子的吗?很快,我认出了,卖主就是李大爷。不过,他的脸色已经变得黑紫,眼睛下面有四道皱纹了;整个脸盘好像被风干了一样,比过去缩小一半。眼睛半开半闭,眼睑有点渍烂泛红。

“夏天怎么卖起毛窝子啦?”我招呼道。李大爷没有反应。

       边上一个卖猪肉的中年人朝我摇摇手。“这个,听不见了,”他指指耳朵。“这个,有毛病了。”他指指脑袋。

       中年人说:“前几年,乡长带几个人逛街,说是省里的。其中一个像是当官的,指着毛窝子说:这个可以中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李大爷高兴了,从那以后就整天惦念这件事情。以前光是冬天出来卖,现在夏天也来卖。他说:“要是人家省里的人来找我找不到呢?”几年过去了,也没见人来过。李大爷不甘心,一年四季,逢集就来。

       散集了。李大爷拎起毛窝子,要往肩上挂。胳膊抖抖的,挂不上去;中年人搭了把手才挂上,中年人又把拐杖递给他。李大爷拄着拐杖,佝偻着身体,左脚往前迈一步,停下;等右脚上前,跟左脚平齐,才把左脚再向前迈一步…

       赶集的几乎走光了,只有李大爷的背影在街心摇晃。

       望着李大爷的背影,我心里酸酸的。

       暑假快结束了,我和孩子一起,骑着自行车上洪泽湖玩。走到东沙村,忽然看见不远处腾起一股浓烟。

“该不是失火了吧?”我们急忙赶往冒烟的地方。

       只见一个空旷的场地,堆满了毛窝子﹣足有几百上千双毛窝子!正被人点着了火焚烧

       一个中年男人,还在不停地从一间屋里往外面扔毛窝子。

“你们烧这个干吗呀?”我马上想起了李大爷,他就是东沙村的。

       边上一个看热闹的说:“李大爷活着的时候,谁都不许进他的屋子。前几天死了,儿子打开门一看,一屋毛窝子。没法处理,就烧了。”

       我捡起一双毛窝子。鞋型漂亮,不歪不斜,结结实实,芦花还在散发着清香。摸在手里毛茸茸的,柔软舒适。

       到了洪泽湖边,回望东沙村上空,烟雾已经散尽,叶晖脉脉,蓝天澄碧。

       我带走了那双毛窝子。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7年第1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小说开头介绍了毛窝子用料普通、制作方式简单,但用途很大,曾经很受欢迎,引出后面所写的内容。

B.小说开端部分写二十年前农民都穿毛窝子,结尾写人们烧毛窝子,前后对比,旨在说明时代在进步,毛窝子已经过时了。

C.小说的结尾富有象征意蕴,烟雾散尽、斜晖脉脉,这一美好的景象暗示出“我”对未来依旧充满希望。

D.小说综合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了一个对毛窝子感情深厚、手艺精良、做事用心、一心要传承手艺的民间老艺人形象。

(2)小说三次集中描写李大爷的外貌,请找出来,分析各表现了李大爷怎样的生存状态?其中的变化又说明了什么。

(3)小说通过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解答】(1)B.“旨在说明时代在进步,毛窝子已经过时了。”的表述错误,根据文章的主旨,这篇小说的主旨应该是对随着社会发展传统技艺无可挽回地流失的深深遗憾与慨叹。

(2)第一次描写:“李大爷红脸膛,尖下巴,眼睛下面各有两道深深的皱紋,像两道垄沟”,李大爷心情愉快,生活满足;第二次描写:“李大爷还是红脸膛,尖下巴,只是眼睛下面的皱纹变成三道,而且更深了。他坐在地上,眼晴眯缝着,像在打盹,又像在思考着什么。”“李大爷眼睛没有了早年的光亮,变得泛红和灰暗。”李大爷心情沮丧,逐渐衰老;第三次描写:“他的脸色已经变得黑紫,眼睛下面有四道皱纹了;整个脸盘好像被风干了一样,比过去缩小一半。眼睛半开半闭,眼睑有点渍烂泛红。”李大爷为了传承毛窝子,精疲力尽,鞠躬尽瘁。李大爷生存状态的变化说明了随着社会发展传统技艺无可挽回地流失,表达了作者的深深遗憾与慨叹。

(3)运用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对李大爷及传统技艺无可挽回地流失的深深遗憾与慨叹,给读者以真实感。

(二)散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4分)

2.(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曾经有过的落日

陆平

 

不经意间,望着天际那一轮正在沉沉下坠的落日,忽然心头怦然一动,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很遥远,很亲切,好像在潜意识中已经驻留了好久,感受着一种靠近归宿的温暖,就像个疲惫的行人,终于在滕胧的暮色间看见了远处可以落脚的村落。

记忆中确实有过那样一刻,扶着把铁锹,痴痴地望着遥远的那轮落日,大地是一片温和得无法表达的金黄。一只不安分的鸟在盘旋在空中,叫着“归去,归去”催人回归应该拥有的那处蜗居。而那里,炊烟早已经袅袅飘起,一盆清冽的凉水,小桌上一海碗汤面,一盘浓浓酷味的洋芋丝,还有一夜不需要再有约束的五彩的参。

那回出差回来,邻座的小女孩奶身奶气地唱起一支熟悉的儿歌,童稚的歌声天真、质朴。车窗外又是那一轮亲切的落日。年的落日,跟晚年的落日,应该是同一个太阳。那刻的落日随着长途行驶的列车久久不肯离去。一种不舍的柔情,一种神秘的饥渴,一种久远的感动,更有一种回归的安谥,充盈在帝的心头。落日实在并不比东升的旭日和朝霞低下尽管人们习惯于对朝阳的赞美。

几年前,在西双版纳的一个傍晚,一车游人已经疲惫地靠向庄背,连导游也恢恹地不再放出百灵鸟一般动听的喉舌。这时,落日在凤尾竹编织的绿色网隙展开一幅迷离的情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正如朦胧之中的月牙,还如闪闪烁烁的星辰,那是一种实在不能太多暴露的意境。而一种幸福淌向心底,这种得天独厚的大自然的赐予,这种灵犀相通的感应,在这个小小的空间,只是属于我的一个人的专利,因为同行者沉溺于旅途的田顿,不再生成这种雅兴。

落日没有太多的记忆,落日下的世界却已走过千年万年。

二千多年前的屈原,在找到最后归宿地汩罗江之前,在感慨“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的同时,无疑也经历过太多的日出日落,也承受过落日的沐浴,他在《天问》中感喟“日月安属?列星安陈?自明及晦,所行几里?”。日出日落也给他的心灵带来深长的震动。

当乔尔丹诺•布鲁诺被捆到那高高的十字架上,木柴在他的足下熊熊燃烧起来时,殉道者吐出的最后一的话是:“火焰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而当他最后一次在阴暗的牢房里看到落日的余晖,一定在心里想着:明天的旭日就是今天的落日。

落日的故事太多,没有人能够记得住每一个发生在落日下的故事。

可是每个活着的人都会面临落日,即使千百年以后的日子里,落日依旧。后人无法记得太多的前人,哪怕最亲爱的长者,可是每一个后人都将经历落日,都会想到曾经有过的落最美、最热烈地燃烧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文章第一段中加点的词语“遥远”和“亲切”,都是就“似曾相识的感觉”而言的,但两者位置上不可互换。

B.第自然段承接上文“我”对落日的记忆,引出下文屈原和乔尔丹诺•布鲁诺的例子,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C.屈原、布鲁诺这些人类历史上的先贤,他们充分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如同最辉煌、最壮丽的落日。

D.纵观全文,作者通过人生落日与自然界落日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主题;语言典雅含蓄充满诗情画意。

(2)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3)文章引用屈原的诗以及布鲁诺的话,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些引用的作用。

【解答】(1)D.“人生落日与自然界落日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主题”错误;人生落日与自然界落日并非对比,而是烘托;

(2)“今天的落日”和“明天的旭日”其实是同一个太阳,只是形态不同而已。这句话表现布鲁诺心中的坚定信念:今天(现在)在火刑架上的布鲁诺和明天(未来)得到认同的布鲁诺其实是同一个生命,只是存在方式不同而已,应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不要悲观。

(3)引用古人的诗句,是为了说明无论古今将来,人们都曾沐浴落日,也曾被落日引发心灵的震动,如同屈原,如同如今的作者,也如同每一个后人;

引用布鲁诺的语言,体现出作者对人生价值的领悟:落日与旭日并无差别,仅仅因为所处的时间(时代)不同,而使人们有了不同的感想,但就像太阳永远只有一个,每个人的价值无论是被否定还是被肯定,其本质是不会变的。

(答案仅供参考)

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一)文言文阅读(28分)

3.(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语段一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元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篮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中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语段二:

 

       孟子曰:“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日幽、厉’,虽孝子悬孙,百世不能改也。《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百亩之田,勿其时    夺:改变

B.涂有饿莩而不知     发:打开粮仓

C.二者皆尧舜而已矣   法:效法

D.不,则身危国削      甚:严重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填然鼓/此谓也

B.则无望民之多邻国也/是何异刺人而杀之

C弃甲曳兵走/狗彘食人食不知检

D.请战喻/不舜之所以事尧事君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

【解答】(1)B.“发”解释为“打开粮仓”有误,应解释为“打开粮仓,赈救灾民”。译文:路上有饿死的人官服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济灾民。

(2)D(A.第一个“之”,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不译;第二个“之”,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B.第一个“于”,介词,表比较,比;第二个“于”,介词,同,和;

C.第一个“而”,连词,表修饰,不译;第二个“而”,连词,表转折,却;

D.两句里“以”都是介词,用。)

(3)七十岁的人可以穿上丝绸做的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冻受饿,能做到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自古以来没有这样的人。

不用尧治理百姓的方法来治理百姓,就是残害他的百姓。

 

语段一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也算)是尽心啦!黄河以北遭遇荒年,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黄河以东遭遇荒年也是这样。察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但邻国的百姓并不更少,我的百姓并不更多,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比喻。咚咚地击鼓进军,兵器刀锋已经相交撞击,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凭借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嘲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您以为)怎么样呢?”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不违背农时,粮食就吃不完(这句指在农忙季节不应让人民为公家服役)。密网不进池塘捕鱼,鱼鳖就不会吃完(古时曾经规定,网眼在四寸[合现在二寸七分多]以下的为密网,禁止下池沼内捕鱼)。按照季节砍伐树木(指在草木凋落的时候,那时生长时节已过),那木材便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使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没有什么不满。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都没有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在五亩(五亩:合现在一亩二分多)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五十岁的时候就可以凭此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畜养鸡、猪、狗等家禽、家畜(豚:小猪。彘:大猪),不要错过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时候就可以吃到肉了。百亩的耕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数口人的家庭就不会有挨饿的情况了(数:几)。认认真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庠序: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者顶着东西奔走在道路上了。七十岁的时候都能穿衣吃肉,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却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的,是不曾有过的事。”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贵族们)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造成的。’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区别?王不要怪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指别的诸侯国的人)都会前来归顺了。”

 

语段二译文:

    孟子说:“圆规、曲尺,是方和圆的最高标准;圣人,是做人的最高典范。想成为好君主,就要尽到做君主的道理;想成为好臣子,就要尽到做臣子的道理。二者都效法尧、舜就行了。不用舜侍奉尧的态度来侍奉君主,就是不敬重他的君主;不用尧治理百姓的方法来治理百姓,就是残害他的百姓。孔子说:‘道路只有两条,仁和不仁罢了。’对百姓残暴太厉害,就会自身被杀、国家灭亡;即使不太厉害,也会自身危险、国家削弱,死后被加上‘幽’、‘厉’这类恶谥,即使他有孝顺的子孙,一百代也无法更改了。《诗经》上说:‘殷朝的借鉴不远,就在前代的夏朝。’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4.(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翟方进,字子威,汝阳人。年十二,失父,好学,为小史,数为掾史所苦。蔡父奇其貌,曰“有封候骨,当以经术进。”遂辞后母,欲西至京师受经。母怜其幼,随之长安,织屡以给。

       积十余年,经学明习,徒众日广诸儒称之。后以射策甲科为郎。二三岁,举明经,迁议郎。是时,宿儒有清河胡常,与方进同经,害其能,非之。方进知之,逢门下诸生至常所问大义疑难,因记其说。如是者久之,常知方进之宗让己,内不自安,其后常称述方进,遂相亲友。

       数年,迁朔方刺史,居官不烦苛,所察应条辄举,甚有成名。再迁丞相司直。初,方进新视事,而涓勋亦初拜司隶,不肯谒丞相,后朝会相见,礼节又倨。方进阴察之勋私过光禄勋辛庆忌又出逢帝舅成都侯商道路下车立俟其过乃就车。于是举奏其状,曰:“臣闻国家之兴,尊尊而散长,爵位上下之礼,王道纲纪,勋不尊礼仅,轻设宰相,邪谙无常,不宜处位。”上以其所举应科,遂贬勋。

       会丞相薛宣坐广汉盗贼群起及太皇太后丧时三辅史并征发为奸,免为庶人,遂擢方进为丞相。时后母尚在,方进内行修饰,供养甚写。丁母此,既莽三十六日,除原起视事,以为身备汉相,不敢逾国家之制。

       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初,定陵候淳于长虽外成,然以能谋议为九卿,新用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及长坐大逆诛,诸所厚善皆免,而上以其重臣,为隐讳。方进内惭,上疏谢罪乞骸骨。上报曰:“定陵候长已伏其阜,君虽交通,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君何疑焉?其专心一意毋怠,近医药以自持。”其见任如此。

       和二年,薨。赐乘舆秘器,柱槛皆衣素。天子亲临吊问,谥曰恭候。

(节选自《汉书•程方进传》,有删改)

 

【注】汉文帝道诏将三年之丧制度变成36天,并垂为定制。

(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

A.方进阴察之/勋私过光禄勋/辛庆忌又出逢帝舅成都侯商/道路下车/立俟其过/乃就车/

B.方进阴察之/勋私过光禄勋辛庆忌/又出逢帝舅/成都侯商道路下车/立俟其过/乃就车/

C.方进阴察之/勋私过光禄勋辛庆忌/又出逢帝舅成都侯商道路/下车立/俟其过/乃就车/

D.方进阴察之/勋私过光禄勋/辛庆忌又出逢帝舅成都侯商道路/下车立/俟其过/乃就车/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翟方进志于经学,为人谦恭。方进学习经术十多年,备受称费。在受到老儒士胡常诋毁时,他派遣门下诸生虚心求教,胡常最终被感动。

B.翟方进忠真直言,维护朝纲。涓勋身为司求,对丞相轻慢无礼,但对成都侯礼让有加,方进认为这不合礼法,于是上奏皇上降了涓勋的官。

C.翟方进注重修养,事母极孝。年少为学,后母赴京陪侍,织鞋供读。后官至丞相,供养母亲十分真诚。后母去世,守丧期满才又回来做官。

D.翟方进智能有余,深受倚重。程方进与淳于长交好,等到淳于长触罪被杀,方进感到惭愧,上疏请罪辞官,但皇上宽宏大量,从不怀疑方进。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初,方进新视事,而涓勋亦初拜司隶,不肯谒丞相,后朝会相见,礼节又倨。

及长坐大逆诛,诸所厚善皆免,而上以其重臣,为隐讳。

【解答】(1)C.译文:方进暗中观察他,涓勋私下拜访光禄勋辛庆忌,出来时在道路又遇到皇帝的舅舅成都候王商,涓勋下车立待,等王商走过了才上车。

(2)D.“等到淳于长触罪被杀,方进感到惭愧,上疏请罪辞官”分析有误,据原文“及长坐大逆诛,诸所厚善皆免,而上以其重臣,为隐讳。方进内惭”可知,他是因为皇帝有意替他隐瞒此事,内心惭愧,而不是因为淳于长触罪被杀,方进感到惭愧。

(3)当初,方进刚任职,而涓勋也刚授予司隶一职,不肯拜见丞相,后来在朝廷聚会相见,礼节又傲慢。

等到淳于长犯大逆之罪被杀时,和淳于长相好的众人皆因淳于长免官,而皇上因为方进是重臣,替他隐瞒此事。

 

译文:

    翟方进,字子威。汝阳人。十一岁时,父亲去世,爱好学习,做了一个小官吏,多次被缘史责骂。蔡父认为他的形貌不同一般,说:“你有封候的相貌,应该研究经术得以发展。”于是辞别他的后母,想要西行到长安学习经学。后母可怜他年纪尚小,随他到长安,织布做鞋供方进读书。

    过了十多年,方进在经学方面精通熟悉,徒众一天天多起来,诸儒称赞他。后来因参加射策甲科考试做了郎。这时候,有清河县老儒生胡常,和方进共同学习经学,内心妒他的才能,诋毁他。方进知道这件事,派遣门下诸生到胡常的住所询问疑难问题,并记下他的说法。像这样久之,胡常知方进的宗旨在谦让自己,内心不安,那之后便常常称颂方进,于是相互亲近友善。

    几年后,升迁做朔方刺史,为官没有繁杂的法令,所考察的只要符合律条的就办,很有威名。再升任做丞相司直,当初,方进刚任职,而涓勋也刚授予司隶一职,不肯拜见丞相,后来在朝廷聚会相见,礼节又傲慢,方进暗中观察他,涓勋私下拜访光禄勋辛庆忌,出来时在道路又遇到皇帝的舅舅成都候王商,消勋下车立待,等王商走过了才上车。于是方进检举他的情况,说:“我听说国家的兴盛,要尊敬费者、敬重长者,爵位上下的礼仪,是王道纲纪,涓勋不遵礼仪,看不起宰相,奸邪谄媚无常,不应该处在这个位置上。”皇上因为霍方进所检举符合条律,遂贬涓勋。

    恰逢丞相薛宜因广汉地区盗贼群起和太皇太后丧葬之时三输官吏一起征发徭役犯科作奸的事获罪,免去职位贬为百姓。于是提拔方进为丞相。当时后母还活着,方进加强自身品德修养,供养后母十分真诚。遭逢母亲去世,守孝三十六日,宁丧期满才治理国事,自己作为汉相,不敢逾越国家的制度。

    翟方进智慧才能有余,兼通法律条文吏事。当初,定陵侯淳于长虽是外戚,然而凭借才能谋划做了九卿,刚任职,方进独和淳于长交往,称赞举荐他。等到淳于长犯大逆之罪被杀时,和淳于长相好的众人皆因淳于长免官,而皇上因为方进是重臣,替他隐瞒此事,方进内心惭愧,上疏谢罪请求免职还乡。皇上答复说:“定陵侯淳于长已认罪,你虽然和他交往,但是早上犯错晚上改正,我不且怀疑了。”方进像这样被器重。

     绥和二年去世,赐乘车棺材和丧葬用品,房柱轩栏皆挂白素,天子亲自几次吊丧,谥号曰恭候。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8分)

5.(8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由于新旧党争,秦观先贬杭州通判,再貶监州酒税,最后又被人罗织罪名,贬徙郴州,并削去了所有的官爵和俸禄。这首词正是他寓居郴州旅舍时所写的。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中有“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鱼传尺素:(古诗中有“客从远方来,造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A.起笔三句描写夜雾笼罩下一片凄迷的景象:楼台消失,渡口隐没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更是云遮雾障,无处可寻,表现词人内心的怅惘和迷茫。

B.“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两句用“可堪”二字领起,选取典型意象“孤馆”“杜鹃声”“斜阳暮”等描写词人不胜其悲的羁旅生活

C.“驿寄梅花”三句连用两则友人投寄书信的典故,极写思乡怀人之情,但亲友的馈赠和来信并不能给他带来心灵上的安慰,只能增加离愁别恨而已。

D“祁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词人无理而问,郴江之水已经注入了词人离乡远谪的深长怨恨,直接表达了对不幸命运及现实政治的不满

(2)“砌成此恨无重数”一句,“砌”字使用精妙,请分析“砌”字的表达效果。

【解答】(1)D.“直接表达了对不幸命运及现实政治的不满”错,“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寄托了词人不愿流落异乡、想有所作为的愿望。

(2)“砌”化无形之愁为具体可感之“砖石”,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生动表现了愁绪之多,之浓,之不可化解。

 

 

译文:

  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

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氓》用桑叶的枯黄飘落,来比喻女子容颜憔悴的句子是“ 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 ”。

(2)面对浩浩江水,古代文人会生发无限感慨,如李煜《虞美人》中的“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感叹愁绪之多,杜甫《登高》中的“ 艰难苦恨繁双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感叹韶光易逝,苏轼《赤壁賦》中的“ 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感叹人生短暂。

【解答】故答案为:

(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重点字:陨)

(2)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重点字:似、江)

(3)艰难苦恨繁双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重点字:鬓、潦倒)

(4)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重点字:樽、酹)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向王洛宾告别的灵堂里,没有低沉的哀乐,回响在那里的是一曲 ______的《在那遥远的地方》。王洛宾改编的第一首维吾尔族民歌是《达坂城的姑娘》。1939年,王洛宾在兰州适见一位维吾尔族司机,从他嘴里听到一首很新鲜的曲调,便上前和他攀谈。司机说,开车跑长途,为了不打瞌睡,自己就瞎编乱唱,反正戈壁滩上除了石头没有人会笑话他。王洛宾说:“你就把我当成戈壁滩上的石头吧,想怎么唱就怎么唱。”果然,司机 ___地唱了起来。王洛宾一边跟着哼唱,一边快速记语,“新疆有个达坂城,姑娘长得美……“(  )

       那时候,他还没到过新疆,更没见过达坂城的姑娘。他就凭借自己的想象,填写了生动、调皮的歌词,从此,这首歌像插上了翅膀,___

       王洛宾的歌,是民歌,又不像民歌。他已把民间歌曲和艺术歌曲,融合到一种___的境界。他的歌之所以久唱不衰的原因,是因为他将自己真正融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唱出了他们最真、最美的心声。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D

A.脍炙人口  油然而生  不翼而飞  浑然一体

B.口碑载道  情不自禁  不胫而走  浑然天成

C.口碑载道  油然而生  不翼而飞  浑然天成

D.脍炙人口  情不自禁  不胫而走  浑然一体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A.王洛宾在这些原始乐句中筛选、提炼,编成了一首简洁、流畅的曲谱

B.王洛宾在这些原始乐句中提炼、筛选,编成了一首简洁、流畅的曲谱

C.一首简洁、流畅的曲谱就是王洛宾从这些原始的乐句里筛选、提炼出来的

D.经王洛宾的筛选、提炼,一首简洁、流畅的乐谱从这些原始的乐句中产生了

(3)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B

A.他的歌之所以久唱不衰,原因是他将自己真正融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唱出了他们最真、最美的心声造成的。

B.他的歌之所以久唱不衰,原因在于他将自己真正融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唱出了他们最真、最美的心声。

C.他的歌之所以久唱不衰,原因在于他自己将真正融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唱出了他们最真、最美的心声。

D.他的歌之所以久唱不衰,原因在于他将自己真正走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唱出了他们最真、最美的心声。

(1)D。

(2)A。

(3)B。

8.(5分)下面是一家快递公司搬迁新址说明的初稿片断,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因业务大了,原有地方狭小,咱们公司白即日起搬迁到风凰路72号。新址位于县二中东侧500米处,欢迎新老客户上门。询问电话:1234567

“大了”改为“扩大”;

“地方”改为“场地”;

“咱们公司”改为“本公司”;

“上门”改为“惠顾”;

“询问”改为“垂询”。

9.(6分)如图是根据重复次数与效果之间关系形成的“倒U曲线”,按要求回答问题。

 

       在生活学习中都经历过父母“苦口婆心”式的说服教育,假如你正面对一位“苦口婆心“地救育自己孩子的母亲,你想对这位母亲说什么?要求:运用”“倒U曲线图”的道理,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不超过100个字。

【解答】

说服教育要把握好度

四、写作(60分)

10.(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互联网时代,信息越来越多,处理信息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知识只需要搜索一下就能知晓,人不需要费劲去记住一些东西了。但也有人认为,记忆是一种能力,是深度学习的基咄,也是分辨纷繁芜杂的网络信息的前提。那么互联网时代人脑记忆是否还具有重要意义?对此,班级组织了一场辩论晨开讨论。假设你是其中一方的辩,请写一篇立论陈词,阐述己方立场。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