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2019学年天津市七校联考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天津市六校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天津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2018-2019学年天津市七校联考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1.(3分)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càn)头     暮(ǎi)        悲天(mǐn)人      暴戾恣(suī)

B.(bó)脚      屋(chuán)   (jié)然一身       (zì)铢必较

C.执(niù)     关(qiǎ)       (yú)飞鱼跃       残(gēng)冷灸

D.(shè)服     (bìn)弃       以(jǐng)效尤     (guān)寡孤独

2.(3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目睹这一情景的仙女们,身着           的盛装,手捧金光闪闪的钵盂,又一次来到泉池旁,            着神水翩翩起舞,            从钵盂中取出五颜六色的花瓣,           向池塘,那花瓣如飞雪一般,漫空乱舞,然后漂浮在水花飞溅的水面。

A.五彩缤纷    围     不时     撒

B.色彩斑斓    绕     随时     扔

C.繁花似锦    环     定时     掷

D.姹紫嫣红    圈     及时     抛

3.(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光明日报》作品屡次入选高考题成为人们最近谈论的话题,细细数来该报的四篇作品成为2017年浙江卷、山东卷、北京卷的试题。

B.文明是一种修养,这种修养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有时生活习惯中的细节才是一个人是否文明的最真实表现。

C.许多国家元首亲自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肯尼亚总统肯雅塔刚到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时,许多人还不认识。

D.廖俊波同志的事迹真实质朴,感人至深,体现了他为民服务、清正廉洁、勇于担当的精神品格,成为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

4.(3分)下列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情节采取双线交替推进的方式,一条由刘兰芝、焦仲卿夫妇两人之间的关系构成,另一条线索由刘焦夫妇同焦母刘兄之间的关系构成。该诗比兴手法和浪漫色彩的运用,对形象的塑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B.《老人与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小说的主人公是桑地亚哥;《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作者是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小说的主人公是别里科夫。

C.《史记•鸿门宴》里“使子婴为相”中的“相”与《后汉书•张衡传》里“出为河间相”中的“相”是同一种官职。

D.明清时期的小说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其显著标志是创出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多部长篇小说。

二、现代文阅读

5.(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随着移动端和网红经济的迅速崛起,一种新型品评大众文艺的标准正在兴起,那就是“有趣至上”。在拥挤的地铁车厢内,在人群熙攘的街头,在外卖小哥聚集的商场门口,甚至于在大学课堂上,当越来越多的人依赖手机软件寻找片刻乐趣时,这个标准正变得通行无阻。一方面“有趣”被摆放到了异常醒目的位置,在浏览、点赞和弹幕中显示它巨大的威力,进而成为人们争先恐后、竞相追逐和品评的对象;另一方面,它对这个社会的实际作用,反倒被忽视而得不到真正讨论和有效定位。

       广播电视等现代大众媒介诞生以来,针对普通人势必“娱乐至死”的告诫就不绝于耳,“有趣”基本成为低俗和无聊的同义词。“有趣至上”也被看作文化平庸的新一轮表现。然而另一方面,趣味在商业逻辑中迅速膨胀,不仅成为绝大多数现代教育和商业的出发点,也成为人们自我辩护、伸张生活的重要依据。在此背后,则是对生活枯燥无聊,消费文化看似丰富多样、实则千篇一律的巨大不满和反感。

       可以说,当人们被手机、网络以及背后涌动的数据流包围时,我们正充分暴露在一种叫作“有趣”的空气中。如何审视和评判它的任务却就此搁置,无从展开。对大众文化来说,这个问题却是必须面对和回答的。

       不难发现,几乎所有文艺样式,在最初出现时往往需要显出某种“有趣”特质,以便引起人们关注,构成后续观察、思考和参与的重要动力。在这一意义上说,“有趣”意味着各色各样的好奇心与无限可能性,是人们在深度认知和浅度关注之间的转换阀,连接和推动不同类型注意力之间自由转化,从而将日常生活中各色状况转化为深入思考对象。就此而言,“有趣”,不但不低俗,反而是一个社会得以继续生长和进步所必需的酵母。

       当资本在网红经济上高度聚焦,由注意力经济和网络直播合力构成的,却是对“有趣”这个转换阀的无限放大。在利益驱赶下,“有趣”被迅速扩展为笼罩一切的评判标准。而这一驱赶和放大最终会导致深度认知和浅度关注间的交流无法顺利展开,一切理应由“有趣”得以转化、从而展开的有意义思考就此停滞。大多数文艺被限定在最低程度的新奇好玩之中。此时的“有趣”也就一跃成为“有趣至上”,垄断人们理解和转化日常生活中各色喜怒哀乐的可能,成为一种情感和智力上的专制。

       如果说,现代之初随着出版印刷兴起,普通人需要随之确立能读会写的意识和技能,以便参与和主导这一重要社会文化变迁,那么现在,在网络经济时代,我们显然有一系列新的技能和常识有待确立、急需推广。其中,如何定义和捍卫“有趣”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使之既免于径直等同于低俗无聊的无视,也摆脱资本任意控制和无限膨胀,便是重要一项。至此,将资本操控的“有趣至上”与普通人由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有趣”积极区分开来,也就成为当前这一轮文化形势中普通人应该具有的新常识。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2月27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趣至上”这种品评大众文艺标准正在兴起,深受移动端和网红经济的发展的影响。

B.“有趣”的空气弥漫在我们身边,是手机、网络及其数据流的发展而导致的必然结果。

C.“有趣至上”成为民众情感和智力上的专制,也将垄断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快乐与幸福。

D.在当前这一轮文化形势中,普通人应该具有的新常识,即将资本操控的“有趣至上”与普通人由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有趣”积极区分开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重点阐述普通民众重视手机带来的“有趣”,却忽视了它的真正价值。

B.文章指出现代媒体大众普及的“有趣至上”娱乐,多是文化平庸的一种表现。

C.文章提出“有趣”意味着各色好奇心,吸引人们深度认知,会促进社会发展。

D.文章强调,在利益驱使下,“有趣”成为一切的评判标准,文艺也就被限定于低俗好玩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追求趣味,是人们对无聊枯燥、千篇一律生活不满,从而寻找生活中的快乐。

B.为引起人们关注,很多文艺出现时,都要借助“有趣”来吸引注意、思考和关注。

C.网红经济和网络直播的合力发展,是“有趣”这一社会现象成为大众要思考的问题。

D.社会日常中,很多人把无聊庸俗当“有趣”,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必多虑。

三、文言文阅读

6.(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萧至忠,沂州丞人。少与友诸路,会雨雪,人引避,至忠曰:“宁有与人期可以失信?”卒友至去,众叹服。仕为伊阙、洛阳尉。迁监察御史,劾奏凤阁侍郎苏味道赃贪,超拜吏部员外郎。中宗神龙初,为御史中丞。始,至忠为御史,而李承嘉为大夫,尝诸御史曰:“弹事有不咨大夫,可乎?”众不敢对,至忠独曰:“御史,天子耳目也,其所请奏当专达,若大夫许而后论,即劾大夫者,又谁白哉?”承嘉惭。至是,承嘉为户部尚书,至忠劾祝钦明、窦希玠与承嘉等罪,百僚震悚。

       节愍太子以兵诛武三思而败,宗楚客等谂侍御史冉祖雍上变,言相王与太子谋。帝欲按之,至忠泣曰:“往者天后欲以相王为太子而王不食累日独请迎陛下其让德天下莫不闻陛下贵为天子不能容一弟受人罗织耶窃为陛下不取。”帝纳其言,止。寻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俄为侍中、中书令。韦后尝为其弟洵与至忠殇女冥婚。唐隆元年,至忠后党应坐,而太平公主言,出为晋州刺史,治有名。太平浸用事,至忠乃自附纳,且丐还。主以至忠子任千牛死韦氏难,意怨望易动,能助己,请帝。拜刑部尚书,复为中书令,封酂国公,乃参主逆谋。先天二年,主败,至忠遁入南山。数日,捕诛之,籍其家。

       至忠始在朝,有风望,容止闲敏,见推为名臣。外方直,纠擿不法,而内无守,观时轻重而去就之。始为御史,桓彦范等颇引重。五王失政,更因武三思得中丞,附安乐公主为宰相。及韦氏败,遽发韦洵垄,持其女柩归。后依太平,复当国。尝出主第,遇宋璟,璟戏曰:“非所望於萧傅。”至忠曰:“善乎,宋生之言。”然不能自返也。娣嫁蒋钦绪,钦绪每戒之,至忠不听。叹曰:“九世卿族,一举而灭之,可哀也已!”不喜接宾客,以简俭自高,故生平奉赐,无所施,及籍没,珍宝不可计。然玄宗贤其为人,后得源乾曜,亟用之,谓高力士曰:“若知吾进乾曜遽乎?吾以其貌言似萧至忠。”力士曰:“彼不尝负陛下乎?”帝曰:“至忠诚国器,但晚尔,其始不谓之贤哉?”

       赞曰:异哉,玄宗之器萧至忠也,不亦惑乎!至忠本非贤,而帝以乾曜似之,遽使当国。或称帝不以罪掩才,益可怪叹。

 

(《新唐书•萧至忠传》,有删改)

 

[注]谂:sh‡n,唆使。上变:向朝廷告发谋反等非常事变。浸用事:逐渐掌权。垄:坟冢。娣:妻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忠少与友诸路

期:约定

B.尝诸御史曰

让:责备

C.故生平奉赐,无所

遗:遗留

D.至忠诚国器,但晚

谬:错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卒友至去,众叹服

尔其无忘父之志

B.至忠后党应坐

险衅,夙遭闵凶

C.而太平公主言吾属

之虏矣

D.请帝则无望

民之多邻国也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萧至忠投机势利的一组是   

太平浸用事,至忠乃自附纳

意怨望易动,能助己

始为御史,桓彦范等颇引重

更因武三思得中丞

及韦氏败,遽发韦洵垄,持其女柩归

娣嫁蒋钦绪,钦绪每戒之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④⑤D.②③⑥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往者/天后欲以相王为太子/而王不食累日/独请迎陛下/其让德天下莫不闻/陛下贵为天子/不能容一弟/受人罗织耶/窃为陛下不取。

B.往者天后/欲以相王为太子/而王不食/累日独请迎陛下/其让德天下莫不闻/陛下贵为天子/不能容一弟/受人罗织耶/窃为陛下不取。

C.往者/天后欲以相王为太子/而王不食/累日独请迎/陛下其让德天下莫不闻/陛下贵为天子/不能容一弟/受人罗织耶/窃为陛下不取。

D.往者/天后欲以相王为太子/而王不食累日/独请迎/陛下其让德天下莫不闻/陛下贵为天子不能容/一弟受人罗织耶/窃为陛下不取。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至忠年轻时正直守信,升任监察御史后,敢于弹劾凤阁侍郎苏味道,顶撞御史大夫李承嘉,表现出他方直严明的职业气节。

B.宗楚客等人唆使冉祖雍向朝廷密告相王参与谋反大案,皇帝打算审明此事,萧至忠从情理上作了分析,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停止审查相王。

C.萧至忠富有才干,为人却极其势利,他善于投机,不断攀附权贵。尽管他机关算尽,最终还是落得个“九世卿族,一举而灭”的可悲下场。

D.萧至忠善于伪装,蒙骗了不少人,时人都很器重他。即使在负罪被杀后,玄宗仍然赞赏他的为人,以至爱屋及乌。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大夫许而后论,即劾大夫者,又谁白哉?

若知吾进乾曜遽乎?吾以其貌言似萧至忠。

或称帝不以罪掩才,益可怪叹。

四、诗歌阅读

7.(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春日怀秦髯

李彭

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流莺。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一场潇潇小雨过后,天气很快就放晴了。诗人来到小园漫步,不仅空气显得格外清新,而且景物更明洁秀美令人赏心悦目。

B.“晚节渐于春事懒”一句,是说人们因春天的到来心情欢畅,诗人虽年事渐高,但游兴不减。

C.“病躯却怕酒壶倾”一句,“却怕”二字,既是对病体的客观描述、又带无心饮酒的主观情感。心情抑郁、颓唐,已得到具体说明。

D.“睡余苦忆旧交友”一句,写对友人的思念,不是“长忆”而是“苦忆”,用字分量极重,表现了友情之深。

(2)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3)这首诗在使用手法上最突出的特色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五、默写

8.(6分)按序号在对应横线上补写空缺部分。

(1)《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女孩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两句诗是:“      

(2)《赤壁赋》中,苏轼用大胆的想象来描绘箫声超强感染力的两句是:“      

(3)杜甫的《登高》中“   ,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从时空的角度,表现了自己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处境。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且挥霍无度之上的诗句是“   ,用之如泥沙”。

六、现代文阅读

9.(21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看山

苏学文

 

       傍晚,火球般的日头还在山峰上滚动的时候,兵们就吃过了晚饭,三三两两地在房前的石桌上下棋、聊天。正是初夏,风从山谷里吹过来,丝丝凉意掠过兵们的身子,兵们就忘记了白天的酷暑。

       列兵一个人坐在石凳上,愣愣地望着日头沉没的地方出神。列兵看到日头在山峰上滚动的时候,像是一个熔化的铁球,向下滴着火焰,越滴越多,慢慢地,就融进了山峰,只留下一抹红光。

       此时的山峰笼罩在一片云霞里,变得缥缈起来。列兵一边看一边想,却怎么也看不出

       那座高耸的山峰有什么特殊的“味道”来。只是感到石凳被日光晒了一天,滚烫,烙得屁股痒痒的。

       列兵被分配到这儿才十多天。列兵是从平原入伍的,入伍后的营房也在平原。因此,列兵长到十八岁都没有见过真正的山。一日,连里要挑选一个新兵到几十里外的团弹药库值勤,列兵就报了名。列兵想,到山里守弹药库多有意思。最高领导是中士班长,比在连队里轻松多了。

       于是,列兵就怀着好奇的心思来到了山里。开始,列兵看着周围连绵的群山,就觉得自己走进了画里。可看着看着,心里就毛躁起来,整日看山,就有了整日看平原的感觉。

       班长发觉了列兵的惶惑,就问:“看出啥味道没有?”

       列兵茫然地说:“没看出啥味道。”

       班长指着起伏的山峦中一座高峰说:“那座山峰你仔细瞧瞧!”列兵顺着班长指的方向,又认真地看了看:“那是最高峰,也是落日的地方。”

       班长朝列兵瞅了瞅:“就没看出那山峰味道来?”

       列兵摇了摇头,不安地说:“还没看出。”

“那就继续看,啥时看出味道来,啥时你就是山里的兵了。”

       班长说完话后,诡秘一笑,哼着小曲就去下棋了。

       一连几日,列兵吃完晚饭后,只要不值班,就坐在门前的石凳上看。

       这日,班里的老兵看见列兵望着山峰出神,便问:“想家了?”

       列兵说:“不想。”

“是想对象了吧?”

       列兵说:“我还没对象呢!”

       老兵就一笑:“看那山峰挺过瘾吧?”

       列兵不解:“看一座山峰有啥过瘾的?”

“不过瘾,你老盯着干啥?”

“班长说能看出味道,才是山里的兵。”

       老兵说:“别看啦,咱俩下棋去。”老兵朝列兵灿然一笑,又说,“慢慢地你就能看出味道了。”

       列兵依旧茫然,茫然的列兵就不再去看山,每日和其他兵一样忙碌着。日子一晃就过去了,列兵成了下士。下士闲时就想起了班长说过的话。再去看山,就觉得那山峰渐渐清晰起来,像是一个石匠还没凿成的人像。

       转眼又过了一年,下士成了中士,中士年底就要退伍了,就要退伍的中士,在一个雨后的傍晚,看见西边山峦上的天空,铺满了锦缎般的云霞,那座高高的山峰在云霞中像一个欲飞的仙女悬在空中。

       中士立时激动起来,眼前的山峰渐渐幻化成似曾相识的美丽少女,红润的脸颊,飘逸的彩裙,似有两只明亮的眸子深情地俯视着他……恍惚中,中士张开双臂,诗人般地“啊”了一声。和中士一起看山的列兵、下士们讶异地看着中士沉醉的样子,就问:“班长,怎么啦?”

       中士满脸绯红,从沉醉中醒转过来:“你们看那山峰像什么?”

       兵们茫然地说:“就像山峰呀。”

       中士粲然一笑:“再看看。”

       兵们又看,却看不出什么来,就说:“高高的山峰,满天的云霞。”

       中士摇了摇头。中士望着山峦上渐渐褪色的彩云和看了三年的山峰,脸上慢慢平静下来。中士说:“你们能把那山峰看出‘味道’来,就算这兵没白当!”

(略有改动)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讲述了列兵当初只是期望看到真正的山而报名去了山里守弹药库,却整日看山,就有了整日看平原的感觉,渐渐心生惶恐之感。

B.班长觉察了到了列兵的心理变化却不动声色,而是让列兵看山,啥时能把那山峰看出“味道”来,啥时就是山里的兵了。

C.小说在刻画人物心理时,用词贴切又富于变化,如表现列兵先是“愣愣地”望着,然后心里就“毛燥起来”继而感到“茫然”,后又“讶异地”看着。

D.小说优美的景物描写,如“此时的山峰笼罩在一片云霞里,变得缥缈起来”,让略为枯燥的军营生活顿时笼罩在一片神奇朦胧般的意境中。

E.小说最后写“中士”退伍前与战友们看山,突然“展开双臂”,“诗人般地‘啊’了一声”、“满脸绯红……,这一连串描写表现出了“中士”看出山峰“味道”后的激动与忘情。

(2)小说以“看山”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对军旅生活的叙写颇具特点,请简要赏析。

(4)小说写列兵在军营生活三年,三年看山,在他的眼中山峰产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写有怎样的用意?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七、语言文字应用

10.(4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秋高气爽,月朗星稀,感秋的人心中便生发出“月当中秋圆”的慨叹。在我们的尘世愿望中,既喜见阖家欢聚的中秋圆满,   。关于咏月,人们耳熟能详的有李白“床前明月光”的清冷,有苏东坡   ,还有张若虚   。这些诗读在心里,   ﹣﹣诗与画的结合正是中国文人画的特点。

11.(6分)中华民族的文化史群星璀璨,每当我们想起这些群星就怦然心动,充满自豪和感慨。他们的作品对后世、后人产生巨大影响。请从下面备选人物中选择他们的代表作品,写一段感言。

       要求:能表现作品的特点和影响,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60字左右。

       备选人物:屈原、司马迁、杜甫、苏轼、曹雪芹、鲁迅、毛泽东

答:   

八、写作

12.(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一位旅行者艰难地跋涉在道路上。一颗小小的沙粒掉进了他的鞋子里,他起初并不在意,因为沙粒实在太小了,除了一点轻微摩擦,没有别的什么感觉。他继续前行,但砂粒对脚的摩擦越来越严重,最后他不得不停下来查看,才发现脚底已经磨破了,他已经没有办法继续赶路,最后只好放弃了这次旅行。望着其他旅行者前行的背影,他懊悔极了……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除诗歌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8-2019学年天津市七校联考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D。

2.A。

3.B。

4.【解答】C.“同一种官职”错,前一个“相”是丞相,后一个“相”是地方王国的下属,职权相当于郡的太守。

二、现代文阅读

5.【解答】(1)C.“也将垄断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快乐与幸福”错,根据第五段内容“各色喜怒哀乐的可能”可知选项过于绝对。

(2)D.“文艺”以偏概全,原文第五段是“大多数文艺”。

(3)D.“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必多虑”错,根据原文最后一段“使之既免于径直等同于低俗无聊的无视,也摆脱资本任意控制和无限膨胀,便是重要一项”可知,文中对把无聊庸俗当“有趣”是持批评态度的。

三、文言文阅读

6.【解答】(1)C.遗:赠送。句子翻译为:因此生平得到的俸禄赏赐,没有赠送施舍。

(2)B(A.第一个“乃”是副词“才”,第二个“乃”是代词“你的”;B.都是介词“因、因为”;C.第一个“为”是介词“替”;第二个“为”是介词,表被动;D.第一个“于”是介词“向”,第二个“于”是介词“比”。)

(3)B(①④⑤全部直接体现萧至忠投机势利。是说太平公主因韦后作乱萧至忠的儿子被杀事件,拉拢萧来帮助自己;是说萧至忠做御史,桓彦范等人十分器重他;是说萧至忠的妻妹嫁给蒋钦绪,蒋钦绪常劝诫他。)

(4)A.句子翻译为:从前,天后想以相王作为太子,而相王几天不吃饭,一心请求迎立陛下,他辞让的美德天下无人不知,陛下贵为天子,不能包容一个弟弟,使他受人陷害吗?臣私下认为陛下不应该这么做。

(5)D.“时人都很器重他”错,因当时宋璟、萧至忠的连襟蒋钦绪都曾讽刺或劝诫过他。

(6)如果要经过大夫允许以后论奏,那么弹劾大夫时,又该报告给谁呢?

你知道我进用源乾曜为什么这样快吗?因为他的相貌言谈举止很像萧至忠啊。

有人说皇帝不因罪而埋没人才,更令人感到疑惑而叹息。

 

参考译文:

       萧至忠是沂州丞人。萧至忠少年时与友人约定在路上相会,正遇下雪,人们劝他躲避,萧至忠说:“难道与人相约可以失信吗?”直到友人来了他才离开,众人叹服。出仕任伊阙、洛阳尉。升任监察御史,上奏弹劾凤阁侍郎苏味道贪赃,破格授任吏部员外郎。中宗神龙初年,萧至忠任御史中丞。起初,萧至忠任御史时,李承嘉任大夫,曾斥责各位御史说:“弹劾上奏有人不向大夫请示,这样做 可以吗?”众人不敢回答,惟独萧至忠说:“御史,是天子的耳目,他们的请奏应当独自上达,如果要经过大夫允许以后论奏,那么弹劾大夫时,又该报告给谁呢?”李承嘉惭愧。至此,李承嘉任户部尚书,萧至忠弹劾祝钦明、窦希玠与李承嘉等人的罪责,百官震惊害怕。

       节愍太子发兵诛杀武三思而事情败露,宗楚客等 人唆使侍御史冉祖雍向朝廷密告谋反大案,说相王与太子通谋。皇帝打算审明此事,萧至忠哭着说:“从前,天后想以相王作为太子,而相王几天不吃饭,一心请求迎立陛下,他辞让的美德天下无人不知,陛下贵为天子,不能包容一个弟弟,使他受人陷害吗?臣私下认为陛下不应该这么做。”皇帝采纳他的意见,停止审查相王。不久授任萧至忠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不久萧至忠任侍中、中书令。韦后曾为她的亡弟韦洵与萧至忠亡女缔结冥婚。唐隆元年,萧至忠因为是韦后党羽本应获罪,而太平公主替他说情,出任他为晋州刺史,(他因)善于治理有名声。太平公主逐渐掌权,萧至忠便主动依附,并乞求返回京城,太平公主认为萧至忠的儿子任千牛死于韦氏之难,猜想他因怨恨而容易拉拢,或许能够帮助自己,便向皇帝请求。授任萧至忠为刑部尚书,再次任中书令,封酂国公,于是他参与了太平公主谋反。先天二年,太平公主失败,萧至忠逃入南山。几天后,被捕捉诛杀,没收了他的家财。

       萧至忠起初在朝中,很有声望,容貌举止闲雅机敏,被推为名臣。表面正直,纠举不法行为,而实际上没有操守,观察当时权势轻重而背弃或依附。开始担任御史,桓彦范等人十分器重他。五王失势,他又依附武三思任中丞,投靠安乐公主做宰相。等到韦氏失败,他立即打开韦洵坟墓,取回女儿的棺柩。后来依附太平公主,再次主持国政。他曾经从公主宅第出来时,遇到宋璟,宋璟讽刺他说:“对于萧傅来说这样有负众望。”萧至忠说:“宋生的话说得对啊。”但是不能自行改过。萧至忠的妻妹嫁给蒋钦绪,蒋钦绪常劝诫他,萧至忠不听。到这时蒋钦绪感叹说:“九世卿族,一举而灭亡,真让人感到哀伤啊!”萧至忠不喜欢交接宾客,以简约自爱,因此生平得到的俸禄赏赐,没有赠送施舍,等到被抄家时,珍宝不可胜计。然而玄宗赞赏他的为人,后来得到源乾曜,玄宗立刻任用他,玄宗对高力士说:“你知道我进用源乾曜为什么这样快吗?因为他的相貌言谈举止很像萧至忠啊。”高力士说:“他不是曾辜负陛下吗?”皇帝说:“萧至忠确实是国器,只是晚年有错罢了,他开始难道不能称为贤能吗?”

       赞曰:奇异啊,玄宗器重萧至忠也,不也是昏惑吗!萧至忠本非贤者,而皇帝因为源乾曜长相与他相似,立即让源乾曜主持国政。有人说皇帝不因罪而埋没人才,更令人感到疑惑而叹息。

四、诗歌阅读

7.【解答】(1)B.“诗人虽年事渐高,但游兴不减”错误,诗人年事渐高,游兴阑珊。

(2)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美丽明媚的春天景象。花朵好像听懂了人的语言一样对着人笑,不知名的草随意地生长。

(3)运用反衬的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诗人极写春 日的美好,反衬自己心情的苦闷;又以自己心情的苦闷,反衬对友情的执着。

 

译文:

       身在山乡,怀念在京城的友人。时近清明,雨天放晴;郊野中花如美人笑脸迎人,不知名的草木自由生长。

       年高懒于春游,身病不喜饮酒;梦醒后苦忆老朋友,此时应在日丽莺啼的京都郊游尽兴。

8.【解答】故答案为:

(1)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重点字:葚)

(2)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重点字:壑、潜、嫠)

(3)万里悲秋常作客 (重点字:作)

(4)奈何取之尽锱铢 (重点字:锱铢)

六、现代文阅读

9.

(1)BE

(2)以“看山”为线索叙写内容,便于贯穿全文。情节集中,便于结构安排。情节都是围绕“看山”来安排。抓住“看山”细节,便于刻画人物。主题突出。通过写“看山”这一小事来表现新兵的逐渐成长这一主题。

(3)角度独特,以小见大。以“看山”为线索和叙述内容,通过写“看山”这一件小事来表现新兵的逐渐成长,使单调、平凡的军旅生活蕴含深厚、神圣的独特魅力。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通过描写一个新兵从列兵到下士再到中士的成长过程,以及军人挑战自我、战胜单调枯燥生活的精神风貌;既着重写“列兵”个体的成长,又写出军人群体的风采。

(4)列兵初看山,“山峰笼罩在一片云霞里,变得缥缈起来。”列兵已是下士,再看山,“山峰渐渐清晰起来像一个石匠还没凿成的人像。”下士成为中士,年底即将退伍的中士看山,“那座高高的山峰在云霞中像一个欲飞的仙女悬在空中。”三年看山,山没有变,变的是兵。作者借写眼中山峰变化,生动而形象地隐喻了一个兵在部队三年的成长变化从初来部队的青涩茫然,到心智的历练成长,再到成熟的人格素养。

七、语言文字应用

10.也可见独对明月的吟咏 “明月几时有”的洒脱  “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壮丽 自然会有一幅不朽的画面

11.

(示例)曹雪芹:“生于繁华,终于沦落”。曹雪芹的家世从鲜花着锦之盛,一下子落入凋零衰败之境,使他深切地体验着人生悲哀和世道的无情,他的悲剧体验,他的诗化情感,他的探索精神他的创新意识,全部熔铸到《红楼梦》里。如同瑰宝一般,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