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文拾遗——杯且停

张继彦 彦师语文课堂 2022-05-09

古文拾遗——驴叫不改

古文拾遗——鱼肉bai  xing


一、窃糟

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①,必以其说驾②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郁离子③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为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④,弗得。有仕⑤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今子以佛夸予,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注释】①道理:这里指宋元道学、理学。 ②驾:驾驭、统摄。 ③郁离子:原为刘基所著的书名,这里借为作者自称。 ④方:酒方。⑤仕:做官。
       译文:
       客人中有一个喜好佛教的人,每当和人们谈论道理,必定用他那一套佛家的说教凌驾于人,欣欣然自以为有独特的心得了。郁离子对他说:“从前鲁国人不会酿酒,只有中山人善于酿造千日的好酒,鲁国人寻求酿酒的方法,没有得到。有个在中山国做官的人,从酿酒作坊里,窃取了那里的酒渣拿回家,用鲁国的酒浸泡那酒糟,便对人夸耀说‘这是中山的好酒啊。’鲁人喝了它,都认为真是中山的酒了。一天,中山酿酒作坊的主人来了,听说有了酒,便索要来,喝了一口,吐出来笑着:‘这是用我的酒糟泡过的酒啊!’现在,你在我面前炫耀佛家的道理或许可以,我恐怕真佛会笑话你窃取了他的酒糟。” 


二、为身弃酒

说苑 敬慎
齐桓公为大臣具酒,期以日中,管仲后至,桓公举觞以饮之,管仲半弃酒。桓公曰:“期而后至,饮而弃酒,于礼可乎?”管仲对曰:“臣闻酒入舌出,舌出者言失,言失者身弃,臣计弃身不如弃酒。”
译文:
齐桓公为大臣准备了酒席,约好中午开席。结果管仲迟到,于是桓公举杯罚他喝酒,管仲就把杯中酒倒掉了一半,桓公就问道:“有约却迟到,罚杯又倒掉酒,从礼节上讲能说得过去吗?”
管仲回答说:“臣听说酒进了嘴舌头就伸出来,舌一伸出来就会说错话,说错话的人就会惹来杀身弃尸之祸。臣算计了一下,与其身遭弃尸,不如弃掉些酒。


三、造酒误事

造酒忘米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①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②,加二斗水,相参③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参和,七日而尝之,犹④水也,乃往诮⑤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⑥不循⑦我法耳。”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么?”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⑧米!”
噫!并⑨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⑩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11)!
——选自明·江盈科《江盈科集》
【注释】:
①于:向,从。②曲:酒曲,酒母,酿酒所用的发酵剂。③参:通“掺”。④犹:还,还是。⑤诮(qiào):责备,讽刺。⑥第:只是,一定。⑦循:按照,遵循。⑧下:状语做动词,放下,放进。
⑨并:连。⑩于:在。(11)何异于是:跟这个人相比有什么区别。
【翻译】:
有一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请教酿酒的方法。酒家告诉他:“一斗的米,加上一两酒引(酒药子),再加上二斗的水,三样相互掺和,这样过了七天,就变成酒了。”然而这个人容易忘记,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两酒引,这样掺和起来做酒了。过了七天后尝一尝,还跟水差不多,于是就跑过去责怪酒家,说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酒家说:“你一定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呀。”这个人说:“我是按照你说的做的:用二斗水,一两酒引子。”酒家问他:“米放了没有?”他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哎!连酒最基本的东西都忘了,想要自己酿酒却酿不出酒,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好。当今世上的不少求学的人,忘记去打基础,而想着一步登天,结果什么也学不到,跟这个人有什么区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