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练习26
12.(8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各题。
(1)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2)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3)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1)上述材料都涉及君子所要具备的风范,结合已学内容,请写出作为君子还应具备的一项品质:
(2)材料一中孔子所说的“勇者不惧”和材料三中所提的“君子有三畏”是否矛盾?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
13.(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日:“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
(1)两段材料都提到“君子”,第一个“君子”指 ,第二个“君子”指 。
(2)这两段材料体现了儒家“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结合材料对此作简要的分析和评价。
14.(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篇》)
材料二: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篇》)
(1)孔子说的“文质彬彬”中的“文”在材料一中具体表现为 、 和讲诚信。
(2)结合材料二,评析君子“修己”的积极意义。
12.(1)“人不知而不愠”
(2)不矛盾。“勇者不惧”,有勇气的人,不会畏惧任何困难。“君子有三畏”,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德行高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勇”与“畏”相伴相生。勇者有所畏,是因为他能审时度势,权衡利弊。有所畏惧,才会更勇敢。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客观、深入、辩证看问题。
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的自我表述啊!”
子路说:“君子尚勇乎?”孔子说:“在位的君子以义为上。如果在位的君子只有勇而无义,便会作乱。如果有勇无义,他们虽然无力造成祸乱,但会作盗贼。”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
13.(1)统治者(国君、上位者),品德高尚的人。
(2)内涵:统治者尚德向善、以身作则,关注民生、造福百姓。(答出“崇德向善”或“以身作则”“关注民生”或“造福百姓”也可)
评价:①用“为政以德”的理念治国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②过于强调统治者个人的道德自律,忽视了刑法的约束作用,是它的不足之处。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南宫适向孔子问道:“羿擅长射箭,奡善于水战,都没有得到善终。禹和稷亲自耕作庄稼,却得到了天下。”孔子没有回答。南宫适退出去后,孔子说:“这个人是君子啊!这个人崇尚道德啊!”
14答案:(1)要守礼、要谦逊。
(2)“修”指修养自己,做到以义为根本,按照礼的标准来实践,使自己具有谦逊、诚信等高尚品德,这是君子立身处世的关键所在。“修己”的目的不仅在于提升自己,更在于为他人、为天下着想。
译文:孔子说:君子把义作为本,依照礼来实行,用谦逊的言语来表述,用诚信的态度来完成它。这样做才是君子
材料二: 子路问怎么才是君子,孔子说:“用敬来修己。”
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己可以安人。”
子路又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己可以安群众。若说到安群众,就连尧舜也还怕力量不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