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胡菊人《小说红楼》

古文拾遗、文言文古诗常识、常识汇编(持续更新)

古人出行带什么样的包
文化的开新与守成
儒家是哲学还是宗教?----李泽厚
古人出行带什么样的包
孙季萍《封建帝制下吏治的努力与无奈》
纪亚芸《<论语>视角下的工匠文化观》
远离优雅写作,直面疼痛现实
时间——季羡林
鸡汤与囚笼  羽戈
杨明刚《文心玩趣话“文玩”》
艾永明《传统监察制度展现中国古人智慧》 
中国古代监狱演变——据王志亮《中国监狱史》整理
徐茂明《文化世族在社会变迁中转型》
冯峰《义利相兼,以义为先》
林剑《论文化创新与创新文化》
汤拥华、朱国华《诺贝尔时代的终结与文学世界共和国的重建》
《关于中国茶文化的历史由来》
以“师道尊严”挺立民族信仰
宋朝国富军弱的原因
当代文学创作的“轻”与“重” ---谭皓珺
彭勇《活跃在明清时期的那些民间组织》
文化与代沟
吃饭  钱锺书
胡晓明《“江南”文化再发现》
王永波《从时空维度看巴蜀文学》
帝王排场虚荣政治学
张贺《公共文化服务需要“精准供给”》
中国道德的重建
唐诗中的边关意象  邢宇晨
张世明《文如其人乎:人格观念与中国考据学方法》
十一贝子《大家·中国建筑如何免于沦为西方建筑的翻版》
我的四个假想敌——余光中
刘文嘉《美好生活的中国表达》
假如你是一头大象
《红楼梦》共有五个书名:《风月宝鉴》《情僧录》《金陵十二钗》《石头记》和《红楼梦》。《风月宝鉴》代表道学眼光,《情僧录》代表痴男怨女的口味,《金陵十二钗》代表“写女儿之书”的看法。《石头记》和《红楼梦》是两个最好的名字,也是读《红楼梦》最深入的两个角度。
把眼光局限于“道学”,便把《红楼梦》当成“劝世文”或“意淫书”来读。以“情僧”来看的人,就把苏曼殊个人的遭遇告诉他,相信也会得来与读《红楼梦》同样的满足了。以“女儿之书”来看,大可以说它是《镜花缘》,不过文字写得好、人物画得真、结构更紧密。但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不也文字好、人物真、结构严吗?她是聪慧明智的女作家,在包涵广摄的意旨上,却无论怎样都不够与曹雪芹相比了。
《石头记》原是此书的本名,能代表《红楼梦》的中心意旨之一——欲望之斗争与生灭,但为什么曹雪芹终于选定了《红楼梦》为此书正名?第一,《石头记》此名好是好了,但读者无法一见此名,就可“望文”而“生义”,必须要读了此书,知道了关于那“石头”的寓言,方可略明。由石变玉、由玉变石的象征意义,亦不容易从此名而一目了然。第二,《石头记》一名,单调、无色彩,不大能表现出现实与空幻、入世与出世这正反两方面的涵旨,更不能显呈此书在“时间”上的主题。
《红楼梦》却不同,“红”是颜色,“楼”是建筑,“梦”是虚幻,三字合在一起,把所有内容都尽包进去。“红”可以表示万花千彩的女子,见得到“色”。“楼”是现实中的“相”,摸得着的实体,有人工在其中而建成的“楼”,代表现实世界。“红楼”两字合起来,是“千娇百媚所居的世界”——大观园,或“金粉繁华”的世界——书中所云“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或如一位译者所说的,“红楼”就表示佛家所指的“红尘”——现实世界。这就有“色”有“相”了,是此书“实”“成”“有”的“正”的一面。
“梦”却是虚也、空也,这是“反”的一面。“红楼梦”三字合起来,乃有实、有虚,有成、有幻,有有、有无,而“梦”又表示事物之易变。佛家说现实世间的“色”与“相”都是“幻”(梦),正因为一切都“无常”;何以无常,因有死、有灭、有散——都由时间的大限所决定。此名一看之下,可给人这三方面的意旨,所以最好、最切。
(节选自胡菊人《小说红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