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与类比论证的区别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与类比论证的区别
一、比喻论证
1 、比喻论证法。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
2 、比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的修辞方法。被比方的事物叫 “ 本体 ” ,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 “ 喻体 ” ,联系二者的词语叫 “ 喻词 ” (像、是、如等)。
3 、比喻论证的几种方法 :比喻描绘,比喻评价,比喻说理。
二、类比论证
类比论证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其逻辑形式为:A具有a、b、c、d的属性,B具有a、b、c的属性,所以,B可能具有d的属性,属于形式逻辑中的归纳推理。类比论证属于或然性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方式,其结论不一定为真,只有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在某些情况下,有时无法获得更确切的论据。运用类比论证,有时是有效的。
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专家回复:对比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
1、对比论证:
这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也称比较法。事物的特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
例如,《纪念白求恩》一 文,先正面介绍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表现:“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又指出“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通过对比,突出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的伟大,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精神的高度赞扬。
今年高考一则优秀作文题为《四幕剧》,其中的第二幕剧写了这样一个内容:
背景:一个小餐馆中,一张桌子,面对面坐着两个人,他们面前的盘子里各有半个甜面圈。
A:唉!天哪!只剩下半个甜面圈。(A一脸的无奈)
B:上帝!真是太好了,还有半个甜面圈。(B一脸快乐状 )
文章中写的这段话对比鲜明,对待生活的悲观和乐观跃然纸上,正如该文作者说:乐观的人在被玫瑰刺伤后仍会说多美的花,悲观的人在看到刺时就会说多糟啊。我选择玫瑰的美,因此我选择前者。
对比论证: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论证的鲜明性,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2、类比论证:
对比重在对事物间的差异性的揭示,而类比则着重于对事物间共性的展现。类比法是将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从而引出结论的方法。
例如,火星与地球均有水,空气,及泥土等有利生物生存的因素。在某程度上支 持火星上也有生物这结论。
然而,如果我们其后发现火星与地球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差异,例如,火星上氧气稀薄,气压低,及气候不稳定等,在某程度上不支持火星上有生物这个结论。
不管哪种结论,都是根据和地球相类似 的情况来推断的。在论证方法上,就是类比。
又例如:《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辩论太阳什麽时候离人近,
什麽时候离人远:小孩甲观点:早晨太阳离我们远一点。理由:如果物体离我们近一点,那麽看起来就大一点。太阳是物体,在早晨看起来大一点。结论:早晨太阳离我们近一点。
小孩乙观点:早晨太阳离我们远一点。理由:发热的物体离我们远一点,我们就会感到凉快一点。太阳是发热的物体,在早晨时,我们会感到凉快一点。结论:早晨的物体离我们远一点。
两个孩子在申述理由时都用了类比法,都把自己的观点讲得很清楚,都具有说服力,
因此谁也没有被对方说服,连孔子也无法判断谁是谁非。当然太阳离我们远近这个物理问题在孔子的时代是没有办法解决的,我们这里只讨论类比的论证方法。
类比论证,是根据一种事物的某些特征来证明另一种事物也有类似特征的论证方法。它抓住两种事物相同或相似的特征进行类比推理,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以启发人思考。这种论证,一定要找准类比点。不管是自然现象的类比,还是古今中外事实的类比等。都要找出类比事物和所要证明道理 之间的共性。
3、比喻论证: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从这个角度讲,议论文中运用比喻,是以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地表达出来,借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因而又常借用比喻的方法来进行论证
例如中考题《 说嫉妒》中有这样一段话“:嫉妒不但害人,而且害己。从心理上分析,嫉妒犹如毒虫,常常会把妒者自己的心灵啃啮得满目疮痍”,“整天处于一种既不舒畅、极不安宁的境况中难以解脱”。这里把嫉妒比喻成毒虫,有力的论证了嫉妒害己的观点。生动而形象富有感染力,增强了说服力。
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及区别
统编高中语文课本选入了《吕氏春秋》中《察今》一文,此文在议论中插入了“循表夜涉”“刻舟求剑”“引婴投江”三个小故事来阐明和证实“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深刻道理。这在写法上的显著特点就是比喻论证。
何谓比喻论证? 就是通过打比方,深入浅出地阐明事理、证明思想的论证方法。又如统编初中语文课本所选的《全唐文》中的刘禹锡的《陋室铭》一文,开篇设喻,表明主旨。用“山不在高”“水不在深”铺垫“陋室”;用“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比附“德馨”。
我们知道,比喻是常用的一种修辞格,它是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通俗易懂的事理来说明抽象的事物和事理的。然而我们还知道,议论主要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来阐述事理、证明观点立场,从而反驳谬误或者伸张正义,而不是借助形象思维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正是因为为了把抽象的事理变得容易让人接受,故完全有必要把比喻这种修辞格引入一个议论过程中,使抽象的议论因之生色,把事理难知的变为易知的,深奥的变为浅显的,隐晦的变为鲜明的,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何谓类比论证呢?就是从已知的一种事物(或事理)推论相类似的另一种事物(或事理)的论证方法。它是根据两个(类)事物在某些属性上相同,进而推出它们在其属性上也可能相同的逻辑思维形式。例如:刘禹锡的《陋室铭》的结尾写道:“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此处用诸葛亮的茅庐和杨子云的小亭与其陋室相类比,唤起读者对德才出众的历史名人的联想,以便有力地证实“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的观点。再如鲁迅先生的《对左冀作家联盟的意见》一文,在论述“要在文化上有成绩,则非韧不可"的观点时,曾用“敲门砖”这个传统比喻,把前清文人做八股类比推出新文化运动中的某些文人作诗歌和小说,一旦功成名遂,便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借文学以营私的行径,进行揭露和批判,从而指出了当时文坛建树不丰的一个重要原因。这里类比的双方是人所共知的客观实在,作者只将他们的近似点稍加类比,那些在文化运动中的退伍者的庐山面目就暴露无遗了。由是看来,类比论证的妙处就在于善于启迪人们的思路充分利用逻辑思维的力量,使人举一反三,广求甚解,触类旁通。
如果把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稍加比较的话,其区别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采用的方式极不相同。比喻论证即是运用打比方的方式进行论证,而类比论证则是运用参同类比较的类比推演进行论证的。其次是要求不同。类比论证的要求是用来进行类比的两个事物或两种事理在其本质上相同或者相同属性较多。比喻论证则是与它们所要论述的事理的性质往往很不一致,其属性与本体有的甚至截然不同,只是在某一点上是相似的(大多是含义上的相似),比喻论证的材料还可以是虚假的,象“揠苗助长”等。再其次是效果不同。类比论证是通过已知推出未知,逻辑力量强。因为相类比的对象所具有的共同属性越多,则结论的可靠程度愈大;相同属性与类推属性的关系愈密切,则结论可靠程度愈大;相同属性类推属性的关系愈密切,则结论可靠程度愈大。比喻论证以“喻体”去证明“本体”,主要是起着说明的作用,目的是让人们容易理解和接受其理,它在论证过程中往往只是辅助性的,究竟不是事实上的证明,不能代替对论点本身的辩证的分析研究。
【附 分类解说】
议论文论证手法--类比论证1
类比证论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其中,"相同特点"是这种论证方法能够成立的前提,没有它,就无法进行类推;"比较类推"是这种论证方法的根本标志,没有这个推理过程,就达不到证明论点的目的;"已知事物"是这种论证方法的一个重要条件,它是为所要论述的主体事物服务的客体事物,没有这个条件,不能使类推的道理明显化,不易为读者接受,在某些情况下也不能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这种论证方法通过客体事物与主体事物相同特点的比较,把客体事物的性质类推到主体事物上,由此揭示出主体事物具有客体事物同样的性质,从而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作者把邹忌受到不切实际的赞美即受蒙蔽的这一性质类推到了齐王的身上,生动地证明了"王之蔽甚矣"这一论点。
辩士通过比较两种相似的事物,主张因为两事物相似,因此在其中之一成立的现象,在另一事物身上也应该成立的推理过程。
类比证论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其中,"相同特点"是这种论证方法能够成立的前提,没有它,就无法进行类推;"比较类推"是这种论证方法的根本标志,没有这个推理过程,就达不到证明论点的目的;"已知事物"是这种论证方法的一个重要条件,它是为所要论述的主体事物服务的客体事物,没有这个条件,不能使类推的道理明显化,不易为读者接受,在某些情况下也不能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这种论证方法通过客体事物与主体事物相同特点的比较,把客体事物的性质类推到主体事物上,由此揭示出主体事物具有客体事物同样的性质,从而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作者把邹忌受到不切实际的赞美即受蒙蔽的这一性质类推到了齐王的身上,生动地证明了"王之蔽甚矣"这一论点。又如: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中,以尼采不是太阳,也没有无尽的光和热,类推到中国也不是太阳,也没有无尽的光和热,不可能一味的给予,除非中国像尼采那样疯掉。由此可见,客体事物在论证中起着印证主体事物所具有的某些性质,进而证明论点的作用。所以,实质上是一些特殊的论据。
类比论证法在表现形式上,有各种不同的情况。从主、客体事例的数量看,在同一论证过程中,主体事例只能是一个,而客体事例则不受限制,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如《察今》里就有"荆人涉雍"、"刻舟求剑"、"投婴于江"这三个客体事例,每一个客体事例后面都有一段比较类推的文字,起着反复论证反复强调的作用,从而形象地揭露了"今世之主"一成不变地"法先王之法"的荒谬。客体事例的来源,可以是生活中的真实事例,也可以是假设的事例;可以是一个包含科学原理的事例,如《晏子使楚》中的因水土不同而橘变为枳,也可以是寓言故事,如《察今》中的三个事例;还可以是成语典故,如《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中的滥竽充数。在同一论证过程中,主体事物与客体事物之间的相同特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许多个。如《察今》,主体事例"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与它的三个客体事例之间,就只有"主观的做法不适应客观的变化"这一个相同的特点;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主体事物齐王与客体事物邹忌之间,在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对齐王的态度及妻、妾、客对邹忌的态度上,均表现为"私""畏""有求"这三个方面的相同特点。相同的特点越多,主体事物就越具有客体事物的性质,越能暴露主体事物的本质。类比论证法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着不同的情况,有的通篇都用这一种论证方法,类比到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有的只在文章的某一部分运用这种论证方法,并把它与其他论证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如《公谏》就是把类比论证与演绎推理结合起来运用的。
演讲与口才中的类比论证技巧
类比论证是演讲与口才中一个比较常用的技巧,严格定义是:从相同属性的两类事物出发,由已知的判断来推断未知的新的判断,透过比较两种相似的事物,主张因为两事物相似,因此在其中之一成立的现象,在另一事物身上也应该成立的推理过程。通俗的来说,就是由已知推未知,以具体推抽象等。
类比论证要注意几点:
1)类比论证的两件事物不同。
2)类比论证类比的两件事物要有相同或相似属性。
便于理解,下面为大家介绍几个类比论证的例子:
1)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中,以尼采不是太阳,也没有无尽的光和热,类推到中国也不是太阳,也没有无尽的光和热,不可能一味的给予,除非中国像尼采那样疯掉。
2)《晏子使楚》中的因水土不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就是类比论证的经典之作。
3)儒士张倬与僧人辩论。
僧人宣称:“儒教虽正,却不如佛学玄妙,我们僧人能读儒教的书,你们却不能通晓假佛家的经典。”
张倬回答道:“不对吧,比如饮食,人可以吃的狗也能吃,狗可以吃的,人却决不能去吃了。”
4)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碰到这类诡辩。
售货员:“买点笋吧!”
女顾客:“不要,笋没有营养。”
售货员:“谁说笋没有营养?动物园里的熊猫吃竹子还长那么胖哩!”
在客观世界中,每个事物都有着与其它事物不同的独特的个性,也有着与其它事物相同或相似的属性,即存在着共性。类比论证术就是在考察两类事物某些相同或相似属性的基础上,推断出它们另外的属性也相同或相似的论辩方法。这种论辩方法如果在演讲中能灵活、机动地运用,一定能使你的演讲变幻无穷精彩万分,并能极大程度地表现一个人的雄辩才能。
议论文论证手法--类比论证
以2019年高考北京卷材料作文“文明的韧性”为例讲解如何类比论证,让说理更形象
涂韶华
2019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文明的韧性
北京一考生
推开孤城万里,不见春风吹度盛世几千载;听凭朔风卷尘,唯见中华文明立风雨安如山。何以?中华文明藏有无尽韧性也。正是因为有深厚的文明之韧、悠远的历史之韧和无数伟人先辈的品格之韧,中华文明才独树一帜、悠远绵长。
在中华文明的灿烂星河里,有《山海经》里游龙灵眸初启扶摇而去的古人想象的wangyang恣肆,亦有《齐民要术》“耕而不耢,不如作暴”的百姓智慧润物无声;有明君大殿上“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飞檐,亦有江南水乡粉墙黛瓦的马头墙;有塞北高原上腰鼓阵阵激荡黄河之水,亦有幕春深处玉笛声声唤起故园之情。茶马古道上,驼铃声声,新摘的茶叶,新染的绸缎交到异乡商人手中。官廷之内,塞外名曲悠扬婉转,贵妃弄胡旋舞醉了君王。
包罗万象,海纳百川,这是中华文明的柔软。它敢于扬弃,善于包容,总能以博大的胸襟接纳各种文明并内化为自身血肉,因此能不断革故鼎新,焕发新的生机。
多少次野火纷燃,狼烟四起;多少次危在旦夕,国如累卵,中华人民也曾畏葸不前,一溃千里,却始终不敢苟且。一声“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呐喊使他们汇成燎原之火,他们将生死安危置之度外,坚韧不屈,终得以重整家国,光复中华文明。中华人民用血肉之躯筑成铜墙铁壁,守护着中华文明的内核——那是一颗跳动不息的心,这颗心用它的血液滋养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
岿然不動,坚不可摧,这是中华文明的坚实。这份坚实烙印在中华人民心上就成了顽强不屈的品格,有如汉字里的“人”,只是站着,便可力扛江山万万年。这份坚实让中华文明五千年一脉相承,不改本色,亦能够步履铿锵,迈入新时代世界文明的殿堂。
丘吉尔曾说:“不伴随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将成为灭绝的文化。”柔软而坚实的人性力量哺育了中华文明五千年。面对各国文明互相竞逐的新时代,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历史车辙下没落文明的遗骸,时刻警惕头顶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当以蒲苇之柔软包容,以磐石之坚实捍卫,坚守韧性,护中华文明之河生机盎然,万世流长。
我们生于斯,长于斯。中华文明用她特有的“韧性”绵延整个民族,养育一代代精魂。我们的民族复兴之路已然越走越宽,作为青年的我们,不如先从以身传承这种民族韧性开始,向着心中的理想迈进……
点评:文章立意精准,主旨句鲜明突出。文章先论述中华文明的柔软,再转论中华文明的坚实,最后论述中华文明韧性的独特之处:以柔蕴刚,以刚蓄柔,刚柔并济,不折不崩。文章开篇最大特点是善于运用类比方法,并结合设问,引出中心论点,即“中华文明藏有无尽韧性”总领全文。类比方法的使用,使文章的说服力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