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0 届高三二模范文(黄浦)
高考作文写作讲解:让议论文有“据”可依可用、议论文写深刻八法
上海市虹口区2020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 高三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7年金山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8年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一模作文(7篇)
2018年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20 届高三二模范文(黄浦)
25 作文: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上述四句话,展现了云与山的关系;也能引发我们对自己与其他人、事、物关系的思考。 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山拥云,云润山
一类上
云来,则山雾飘渺,仙境似幻,云去,则豪华落尽,青山常青。山影晦明,云同高下间, 是山云的羁绊,更是人与世界万物的联系。
可以说,我们自身便如这山一般,生命中相逢的人便是这云。人之一生,来往无数客, 有人塑他梁骨,有人改他江河,有人使日月生辉,有人使星辰无色。不可否认地,每一个人, 每一件事都在无时无刻地改变着我们的想法。万物可为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因人自身视角的狭隘,与他人的相交能提供我们更多看待事物的新视角,或是知识的分享,前人的忠告,可使日月增辉。同时,亦有云来夹杂着恶意的暴雨,使他星辰无色,但须知,山屹立于世间不倒,自有其脊梁与思考。除却无意义的中伤,应思考背后可取的意见,风雨过后,山如洗而更青。
而云去之后,山色如画,包含着云的洗礼,更有山自身的常青如画。立足于世,我们不 能总期盼着依靠他人的推力前行,有时历经必须独行的路,是历练如画景色的机会。只因我 们生来是独立于世的山,而非枝蔓相交的藤草。聚作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山无云时有其傲 世筋骨,云无山时亦有绵亘万里之胜景。山与云,相交时晦明相投,试问,谁能知山未曾对 云有所影响呢?只需换位来看,在他人生命中,我们亦为一朵流云,风吹过后的擦肩,相互 添彩却又彼此独立。
然而,我们却又不完全是这山。山屹立巍然不动,我们的一生却都在行走。奔跑在世间的我们与万物相遇、相知、向别,挥手自兹去的同时,难免喟叹一句此生或许再不相见。山常青,而我们终有一天会老去,死亡。逐渐停下脚步,葬身于脚下不知何处的疆土,再不复见世间流云飘然而动,不见晦明苍穹,不见日月朝夕。这是千古之悲叹,不可扭转的结局。
但,山也好,云也罢,归结到底,人是人,是随历史奔走千万年的人。纵有离别之痛, 亦有天涯若比邻的胸襟,纵有沧海一粟的渺小,生命摇摇欲坠的脆弱,也有酾酒临江,精神、 灵魂与天地万古长存的壮志。非但与人相遇如此,与物,与事皆如此。
所以,去做山罢,去做云罢,不动于一处也好,游荡世间也罢,数十载年岁所逢的多彩, 足以在弥留之时感怀良久。且踏上脚下的征程,以青云之姿接受浮云的停留,以浮云之态拥抱满山苍翠。山云交汇,亦梦亦幻,山云别离,洗去如新。
不一样的风景
一类上
云和山可以称得上是诗中的常用意象,有诗云:“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其中深意,值得细细品味。
如若将诗中的“山”喻指我们自己,那么“云”就是世上其他的、事或物。我们同这些人和 事之间的关系,就像山和云一样互相影响,共同生活,最终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晦明风景。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自降生起就开始不断和世界进行联系,我们不断地对这个世界进 行学习,慢慢地积土成山,使自我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来自他人的陪伴和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发生使我们各自的人生发展出不一样的面貌来。
他人和其他事、物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我们是不会脱离环境的,因此这些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正如不动的山无法离开流动的云一样。从小,我们就受到父母的言传身教,学习如何看待身边的事物;稍长,书本带给我们以指导。在我们的一生中,来自朋友、家人、 师长、书本的引导数不胜数。事件也会影响人生:在 1929-1933 经济危机中,以罗斯福为首的美国选择国家干预来度过危机,最终和平化解;而德国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政权上台, 以发展军事的道路化解危机,最终滑向二战深渊。可见,人受外部人事物的影响,正如“山因云晦明”一样。
他人和事物也会受到来自我们的影响。我们自身的行为准则,也会让他人或事物发生改 变。在今年疫情在家期间,罗翔讲法的许多视频火了。其中有一条视频他明确表示,在刑法 中,是存在教唆或帮助他人自伤、自杀这样一种行为的即我们的话语和行动,会对外部世界 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拿破仑滑铁卢之战中,就因为一个小兵士未选择传达情报而以失败告 终。外部人事物受到我们的影响,就如“云共山高下”一般。
但在这种互相影响之中,我们要寻找到自己坚持的东西。“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 在我们身上,本就存在着能让我们自己“如画”的品质,从而在云来时达到“更佳”而非“佳”的境界。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就已经拥有其仁义待人的人文光辉,在云来之时
——汉董仲舒的发挥和合适的时代背景下,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成为“官学”,达到了“更佳”
的境界。
云和山互相影响,而山自有其坚守,因此有不一样的风景。王维言;“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想来是所言非虚。我们与外部世界一同生活着,有不同的云,不同的山,有不同的晦明、高下风景。
云卷云舒,巍然不动
一类中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这是云和山之间的关系。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像山那样具有比起飘渺流云更为稳定而静止的社会属性,我们身边的人、 事、物便像流云一般不断更迭、移动,与相对稳定如山的个体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
“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社会状态。外人、外在环境对我们必 然会造成一定影响。当我们浏览新闻、阅读书籍时会被其中的价值导向影响,当我们在社群 中与别人相处时,与他人不由自主的比较会使我们晦明不定。处于这种避无可避的生活状态 下,通常我们只能“与云晦明,共云高下”。
然而难道只有与云偕行,随云流转才是正常的生活状态吗?不是这样的。“云来山更佳, 云去山如画”。真正的高山不会因流云的来去减损它的巍峨美丽。而人如高山,真正使个体有其独异于他人的就是其个体的努力与自由意志的体现。梁漱溟有“任尔密雨斜侵,我自坐拥皇城”的底气是来自于他多年的研究和努力,心血才会有像屠呦呦这般在大环境不信任中医、实验条件艰难、经费难批的浮云遮掩日光时完成青蒿素的研究,积土成山,成为一座真正的高山,而非轻易被浮云遮去身影的小土坡。
而自由意志则是在成为高山后巍然不动的精神源泉。所谓自由意志,即不受外物影响控 制,明悉自己的心意、思想并躬行之、笃行之。古有太史公不畏强权编写《史记》,站成了中国史上顶天立地的标杆;近代有马寅初拒绝收回《新人口底论》时说的那句“一人也,吾往矣。”他们将强权的压迫、外人的质疑通通视作浮云,他们把他人的赞扬和褒奖也视作浮云,他们从头到尾都认认真真地走自己的路。钱钟书夫妇被关牛棚时人人喊打,《管锥编》与《唐吉诃德》译本面世时人人追捧,也未见其一惊一乍,而是从容地读自己的书,做自己 的学问。这便是独立意志“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最佳体现。
山有云无云仍是山,山方为山。我们依寓在世间,与世间其他诸物、诸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的社会属性使之成为客观事实,这就导致了人与人、人与物的相互影响。然而真 正理想的人与外物关系是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巍然不动,从容地面对流云来去,站成有独 立意志的高山,活成我们自己。这才是与流云共生共处的最佳方式。
任尔云卷云舒,我自巍然不动。
山云之思
一类下
前些年家中亲人去寻赏泰山,归来后曾说:“泰山的山实奇,怪而不妖。云也是如迷蒙一般,千姿百态。如若少了这云,山便缺点灵性。”便有“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 晦明,云共山高下。”句。细想其中缘由,人之主观意志与外物的关联似也可窥得一二。
所谓云来山更佳,便是客观外物对人自身的效用。正所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只追寻自身的增益却不与外物相联结,想必是不可能的。便纵是先哲老子等人,也是在自然中感悟天地运行之道,从而悟出人世真谛的。人应更多地与客观的人、物、事相联系,在实践中为自己的心性有所补益,不仅“相得益彰”,更是增添一分灵性,达成更有现实意义的主观精神。
那便投身于客观世界中,顺应客观世界中他人的走向,便是可以了吗?这似乎又从虚无主义的极端走向现实功利主义的极端了。前者过于出世而封闭,后者则又过于入世而俗不可耐。所谓“云去山如画”,泰山之所以为泰山,必然有云的灵动;但云总是有的,泰山却独一无二。自身主观世界的丰富有趣,才是作为健全生命与独立人格的必需,才能矗立天地之间。 孔子的儒家思想济世却不忘修身,因而润养了中华千年文明;相对的,法家那过度入世的思想却缔造了一个残暴功利的政权,短命而亡可知矣。
因此,人自身与外界恰如山云之联系,应在自身修为与入世建功之间寻求平衡。
更进一步,则是将自身与外物达到统一之境界。我以为,“山因云晦明”便是一种在与外人、外物的互动之间认知自我的方向指导。山正因云而有晦明的不同状态,形成不可分割的 整体。宋明时有“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之说,想来是一种互动,更是一种统一。如梭罗在瓦 尔登的湖畔一般,我不禁会想,在山湖的沉静之外,他一定还会有什么体悟的。工业文明塑造了他的现世追求,而自然文明又将他拉回精神世界的平静,恰似一种如山间晦明的完美的 平衡统一。在瓦尔登湖畔,这种矛盾的平衡完成了,便成了一种和谐,用在客观世界的体验来认知提升自己,便是主体与客体的完美统一。
因此,人的主体与世界客体之间是以一种整体性存在的。“云共山高下”,不能夸大任何一端的效用而行事,应当坚守自身的意志,并尊重他人、事物,在其中寻求和谐与自身的价 值,便是山云之间最高境界。
做一朵能“卷”能“舒”的云
有诗云:“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从云与山之间的紧密联系中,我们或许能更加深入思考自身与其他人、事、物的关系。
当云靠近时,山被映照得更加青翠苍郁;当云褪去时,山则在自己的那片空间成画;山因云的来去遮蔽时明时暗,变化万千;最终云与共同成就了高下。可见,山与云相互维系, 相互影响,而又能在各自天地协同发展。云卷云舒,山云百态,尽显其中。
“山因云晦明”,正如“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所说,我们就像那片常常靠近他人, 利用事物的云,给予了他人、他事、他物不同的影响,覆盖了“晦”与“明”于其上。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这种我们与外界产生的这种关系往往被赋予了功利心态,现代人在利用他人他事他物中促成自我目标,实现自我发展,却忽略了这对外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认为“云来山更佳”或许更加可贵,这不再是无意识的“山因云晦明”,而是更加 深刻地、积极主动地认识到,云需要为山增添色彩。我们自身与其他人、事、物相处时,除 了利用外界成就自己,同时也应当成就他人,增值他物,这是一种基于互相成就的信任与尊 重的协同共进,从而最终才能实现“云共山高下”。
而在这种认识中,本质是需要我们懂得“己所欲”有时也要“勿施于人”,这是周国平对现代人的号召。当我们只想着利用外界时,将渐渐忘了给他人、他事、他物留一片自我发展的天地,留下自成一画的可能,最终造成一种社会“死态”。但若我们学会了这种信任与尊重, 云将有了来去自如的潇洒,山亦有了成画成景的空间,人与他人他事他物得以发现无限发展, 从而达到“共求高下”。
于个人成长来说,每个人如云一般利用山构建更美好的景致,达成目的,也给了他人他 事他物利用自己这“云”的机会,在和谐中探寻自我生命价值。于这个时代来说,云与山是基 础,这种和谐互利,共求高下的关系,促进了世界多元化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做一片能“卷”能“舒”的云,能“卷”是一种利用外物的能力,能“舒”则是与外界各成一体, 各有一方天地的开阔胸怀。我们现代人,在全球化浪潮中,是时候从云与山之中认识到自己与其他人、事、物的关系,放下固有的功利心态,给予外界一点信任与尊重的空间,在构建 “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上,构建罗素所说的“参差百态”,形成“幸福本源”。
云与山
一类下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云来,山景迷蒙,是一美景;云去,山亦独自成画,山因为云的来去时而阴,时而晴,云和山在几乎同一高度,相互掩映、 彼此相融。我如山,而外人外物如云,我不能控制云的云留,但我亦能独自美丽。
生活中的其他人、我所处的社会环境、身边的事物,它们都是飘忽不定的云,这些客观 条件时而能帮助我认识自己、在生活中达成目标、实现自我价值,时而也会抽身而去,独留 给我自己探索和发展的空间。
当云去,我们要把握机会,自我提升。这个过程可能无助,可能孤独,但我们要珍视“独自美丽”的契机,完成自我实现,每一个时代的伟人都无法脱离时代的影响、社会的激发, 但他们正是伟大在以个体的姿态进行自我审视和突破,最终成就了自己,尼采是山,他的思想哲学、先进、开明又超越时代,但当时却无人理解,让他在孤独中怀疑与煎熬;梵高是山, 他遭受爱情与友情的苦难,悲惨却激发他艺术上的冲动与灵感,他在人生的最后时期自我封闭,创作名画,而在画幅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的是他自我斗争、独身在黑暗中寻找出路的决绝。
我是山,我在云散去后,变得清晰,我失掉了朦胧的美感,但我更珍惜这自我审视的机 会人总要学会独自成长,我把它叫做“独自美丽”。
但云来了,我不会排斥云的存在:云是外物,是我成长的阶梯,我无法忽视外界环境、 外部人物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将它们看作一种“引领”。
我生在现代化的社会,因此我被赋予了利用现代化工具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权利;我生在一个世界走向整体化的浪潮下,我萌生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尽一己之力维护社会安定、 国际和平的志向,都是应运而生、自然而然的。外物对我们,是“润物细无声”,我们应当重视社会中其他人和社会大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我们同在高处…
疫情当前,相比于美国政府更关心美国的伟大而不是关心人类的未来,我对于中国团结 互助的做法感到无比自豪和认同,经过抗击疫情一事,中国的责任和担当在我的人生轨迹中 留下痕迹。我是山,我享受被民族自豪感包围的时刻!
云与山,时而相离,时而相融……二者相互磨合,体现出一种伟大的自我成就。
不忧风雨不忧晴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这一短短的小诗,展现了云与山时而映衬、时而遮掩的变化关系。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 都频频地将云与山视作共同出现的整体。苏轼曾言“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杨万里曾放言”一峰忽被云偷去,留得峥嵘半截青”。云为山时而增添了隐晦,时而又突显其峻拔。
然而,我们都知道,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士人笔下的云山,其醉翁之意想必并不在此。 云是什么?是变化,是无常,是未知,是难以逆料:又是素雅、是高洁、是锦上添花。而被云频频遮掩的山,犹如我们自己。我们在云雾相缭的未知中前行,时而豁然开朗,时而跌宕起伏,我们在看那云与山,心里呈现的却是在人生的未知中踽踽独行的自己。
人是厌恶未知的。虽然未知有时会带来朦胧之美,开启我们的遐想,所谓“云来山更佳” 是也。可大多数时候,未知带来的是迷茫,是手足无措,在阴翳的云雾中,我们忘记了从何 而来、又要前往何处。我们只能拔剑四顾心茫然,茫然中淡忘了自己的志向、退化了自己的 才能,在一日又一日确定而短暂的快乐中麻木地度过自己的年华,沉浸在低级趣味与消费主 义的狂欢中。
可我们终究不要忘记自己也曾向往成为崔嵬的大山。未知很多、很长,而云雾终究要散 去;未知很昏、很暗,却并非不能给自己的人生增色。壮年被贬至岭南的苏轼,来到了七里 濑,他虽然看到了“云山乱”,可他的内心却不乱;他在人生变数的未知中选择知足常乐,却 未曾屈服于阴云的重压之下。最终,他以古稀之年,再度越过了大庾岭,回归到他应有的位置。而杨万里呢?面对满朝或是对外敌委屈求和、或是鼓吹北伐不顾实际的奸臣,他没有倒 向任何一方,在满堂的阴翳之下茕茕孑立,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峥嵘”。
未知固然令人心生恐惧,可更令人恐惧的,是稍微面对一点点变数,便打起了退堂鼓的 内心。面对阴云,我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静待其消散之时,将它作为人生的一处“锦上添花”,坦荡而自如地面对。在坚毅的内心之下,云来也好,云去也好,都是自然中、人生中的常态,又有何瞻前顾后的必要呢?
唯有青山无一事, 不忧风雨不忧晴。
来者不迎,去者不恋
一类下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由此可见,我们似山,外物似 云,云来来往往,但山却长期保持巍峨独立。
云来来往往,故有“过眼云烟”一说,诚然云雾缭绕使山更显神秘秀丽,但面对来往的人或事物,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自我本身,像山一样,即便云飘然而走,也依然保持如画一般的景致。云飘忽不定,正如在生命中来往的所谓过客,未曾有能够长期坚持停留的人、事、 物。但我们若是努力发展自己,无论过去的,留下的是什么,都可以欣然接受,一如云与山一样组成美丽的画卷。
曾国藩有言:“未来不迎,当下不辞,既往不恋。”我们无需保有过多对回忆的怀念或是 对未来的期待,过好当下才是首要选择。毕竟飘走的云再也飘不回来,而未来的云也又远在 天边皆无定数。云团无时无刻不在千变万化,我们到不必过多挂心陪伴的云什么时候走,只 享受每一刻的陪伴便罢了。活在昨天的人迷惘,活在明天的人懈怠,不如活在当下,成就每 时每刻的美景。
“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这两句体现了我们与外物的相伴关系,我们彼此相顾一程, 陪伴一程,更应该感谢这份势均力敌的陪伴。加缪说:“请不要走在我的后面,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也不要走在我的前面,因为我可能不会追随,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 这句话体现了友谊的平等性,我们互相陪伴,也是互相走过对方的人生,像云彩一样装点了沿途的风景。正是因为这种陪伴的势均力敌,我们才更应努力完善自我。高山仰止,低矮的山丘聚不起山腰上的烟云,也看不到山中雨形成的彩虹。
对即将离去的不作过多的怀念,因为陪伴的日子已经足够快乐;对还未到来的不作过多期待,毕竟终有一天,会到挥手告别的时候。珍惜陪伴,丰富自己,让自己足够配得上来往的人、事、物吧。青山巍峨,云雾朦胧。你可曾听见它们相互说过告别,来便来,去便去, 如此而已。
来者不迎,去者不恋,珍惜当下的人、事、物。即使没有人会长久驻足,人生也应是一 张绚烂的泼墨山水画。
云与山的智慧
一类下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自然界中云与山相辅相成、互相 映衬,组合成美丽的图景,两者之间来去自由的联系以及相互影响、和谐相处的模式也可以运用到我们待人处事上。我愿将其称之为“云与山的智慧”。
智慧之一在于互促进步,懂得放手。“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指的是云与山互相成 就、共同进步,云的到来绝没有对山的外形造成恶意的抹黑。类比到人际关系上也是如此。与人相处时,我们要做“云”,要能带给他人积极的影响,始终以自己的优秀来感染他人共同 进步。同时,当一段感情结束或关系破裂时,我们也应以祝福的姿态离开,不过分纠缠,不 恶意诋毁,让山仍有继续美丽的机会。这看似是一种卑微,实则却是一种品格与风度。试想, 云能装点山峰使之更美的前提是这片云洁白无暇、仙气缭绕,而不能是一朵散发着敌意与不 满的乌云,因此我们要成为那朵善良宽厚的白云,凭此格局,我们也能到达更高的山峰。处 理事、物时我们要学习“山”,山不因云的到来或离开而发生性质的根本变化,即从“佳”到“劣”, 从好到坏,它始终美如画。由此我们要学会放手,给自己留有空间。周国平先生说,沉溺于 过去的人未足与言未来的美好。可见,经历的事情应让人生阅历更加丰满,而不应成为一种让自己沉溺于过去的阻力。
智慧之二在于享受变化,积极面对。“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指的是山因为云的遮蔽而或明或暗,云也因为山的缘故而上下不定。山晦明的不同景色、云所处的不同高度其实都象征着变化。对于处世态度来说,这也是极重要的一课。我们每个人每天必然会遇到新的人、事、物,这些新鲜的体验也必将会带给我们一些改变。正如“晦”与“明”、“低”与“高”存在差异,我们所面对的改变也有失败与成功之分,但难道只有“明”、“高”时才风光,“晦”、 “低”时就不能有自己的一番独特风味了吗?人生因有变化而多彩,在无尽的变化中生存也是人活着的意义,所以我们要怀着广博接纳的态度,去欣赏晦明时的不同风景,享受人生低谷与巅峰的别样滋味,然后再回到奋斗的状态下积极面对。
云始终会伴随着高山,我们也始终会遇到来自他人与外物的各种影响,但如何处理这些影响以及如何带给他人影响便是我们的选择。愿我们能感悟云与山的相处智慧,接纳有益影 响,传播有益影响,同时享受影响带来的变化,始终乐观坚定。
生活是河底的淤泥
生活是河底的淤泥,我们人类就像潜藏淤泥里的微生物,毫不起眼,却又渴望像天空中 的星星一样找到自己 的轨道——生命的意义,然后闪闪发光,至此终年。
我以为,怀有良好的愿望,是通向成为星星的前提条件。就客观环境而言,我们这个时代是相对平稳,风平浪静的,如何在河底的淤泥中发现自己独特的生命意义确实是个难题。
甚至人们由于过分强烈的愿望,带来了隐患,这种追寻变成了廉价的自我感动。这样一种“意义溢出”的观象曾出不穷:一个研究茶文化的课题竟与人类生存挂钩!拯救了一只小猫就是全喵星人的救星?苦咖啡式的文学成了大众的普遍取向,托尔斯泰得大部头的“史诗” 被拒之门外……我们不难看出人们为了一种所谓“重”的意义,而使自己的生命愈发的轻、微、 小了!这也就是说他们错过了问题的?心——如何真正认同自我的生命价值。
我们不妨继续反思我们为什么会产生廉价自我感动的原因,显然我们缺乏来自外界对我 们举动的认同,只好卑微地自我感动。那么,这就是生活的全貌吗?我们只能百赖于外界的 认同来逃避自我感动,寻找自己的生命意义吗?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平凡人生中也一直致力于寻找生命意义。身为贵族,他却一直为农民阶级出声,他在自己的庄园实行改革,却没有农民买他的帐;他放弃自己的财产想分给农民,与自己妻子不和。他听见了许多反对,却 一直坚持追求行善者的幸福。可见,外界的准则未必重要,坚持内心的声音自有其价值。
但是,如何使内心的声音帮助我们寻找到生命的意义,而非廉价的自我感动呢?客观而真实的自我评估,不过分夸大自己的价值而沾沾自喜,也不必为自己平凡而垂头丧气。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认清生命所处的位置,我们都认为生活是河底的淤泥,是平凡的,可是淤泥依然能开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荷花,即生活没那么平凡。生命并非一个封闭的果子,而是处于不断的联系之中,茶文化陶冶了华夏民族几千年,拯救一只小猫亦有人道精神。 一个人追寻生命意义的道路绝不是孤寂的,我们可能短暂地不被人认可,当我们的行为真真正正对他人产生了积极意义,我们自会被认可,不必着急。
生活是河底的淤泥,我们是河里的微生物,聆听内心的声音,努力向前,终有一天找到自己的轨迹,闪闪发光,至此终年。
在平凡中寻找真正的意义
每个人都有一个英雄梦,希望在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但这种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往往会找错了方向,成为一种形式主义的廉价自我感动,疏不知看似平凡的生活, 其实并不平凡。有很到力所能及的小事,也可以让你找到生命的意义。
不难发现,我们从小到大的假期活动中永远少不了一项假期志愿者活动。一到寒暑假, 各大敬老院,幼儿园总能迎来一波又一波中小学生,当然其中不伐认真陪伴老人,认真工作的人,但更多的只有摆拍照片,完成任务,假期一过,这里便又恢复冷清。没错,在我们看来,我们确实做到了陪伴老人,帮助他们,让他们快乐,找到了我们生命中的意义,但我们是否有从那些老人的角度思考过?每天强挤着笑容迎接一波又一波来“看往”他们的学生,他们是否真的有被帮助到?当有人自从某些行为中追寻到了生命的价值,赢来更多人的模仿。 但逐渐地,模仿就变了味,变成了一味刷存在感的形式主义,而自己的做为并没有对他人对社会做出任何贡献。这种追寻便变成了廉价的自我感动,自认为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仅满足了自己内心的那种存在感。
其实,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不平凡,只是我们往往不能发现别人真正需要什么,发现真正 能实现人生价值的事,在有些人看来,只有在战争年代,我们才能找到生命中的意义,认为 林则徐背负英国列强压力,虎门消烟;抗日战士身附国家希望英勇杀敌等才是实现生命的意 义,但是在这和平年代,平凡的日常生活也并不平凡。那些为了疫情援助武汉的著名医务人 员是英雄。同样,每天守在小区门口控制人流的志愿者也是英雄,那些为病人贡献抗体的?? 者是英雄,同亲,每天待在家里不为国家添乱的我们每个人也都是英雄。即使我们的生活再平凡,我们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追寻生命的意义。
在平凡的生活中追寻生命的意义,找寻自我价值,首先要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决定着我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让我们能清楚判断所做之事是否帮助他人帮助社会, 并不断通过劳动和奉献在平凡中寻找自己的人生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