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东省青岛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9年山东省青岛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解答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媒介融合时代,由于新媒体的迅速成长,传统主流媒体的发展遭遇困境。面对新的、复杂、多变的舆论特征,主流媒体需要肩负传媒、社会、国家发展的重任,因此提升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显得尤为重要。
从渠道来说,必须加强主流媒体的网络传播能力建设。在舆论事件出现后,主流媒体最直接、最有效的舆论引领方式便是“网络发声”。因此,必须着力加强主流媒体的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自办媒介融合产品的建设。 一方面,在平日里,上述网络传播渠道需要尽可能积累订阅、关注、下载的用户,这样舆情一旦出现,便有更多民众能关注到该媒体的发声;另一方面,在事件发生时,这些主流媒体的网络渠道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尽最大可能使得自己所发之声被最大量的民众分享、传播,形成微博、朋友圈、微信群等的“刷屏”之势,以实现网络舆论正向引导。
从功能来说,必须加强主流媒体的舆情矫正方式建设。当前主流媒体除了利用网络传播渠道,还需要利用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等传统媒介矫正舆情,聚焦于如下三种方式:一是对舆论事件进行深度的全面、拓展报道,矫正网络信息的碎片化、零散化;二是对舆论事件进行深度评论,以诚心正意的正向观点,矫正网络舆论的负面导向;三是对舆论事件进行信息核实,务求客观、公正,矫正网络舆论散播的谣言和不公正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主流媒体将公正、客观、深刻的观点尽全力传播开来,同时又要避免制造主流媒体与网络舆论场的观点对立,避免出现可能供网络舆论批驳、消费的“槽点”。
从时机来说,必须加强主流媒体的舆情应对策略建设。主流媒体需要认真研究传播规律,提高选择“适当”传播时机的能力。具体而言,根据事件的不同,主流媒体要么第一时间进行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强调“快”;要么找准适当的时间点出击,强调“巧”。同时,在后续的不同时间节点结合“巧”传播,跟踪各传播阶段的舆论动向,以持续巩固传播效果。
从内容来说,必须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艺术思维。主流媒体要努力提高舆论引导时的“贴近性”,更加接地气,祛除宣教气,切实将民众视为“对话”主体,使信息包装和传播更加符合民众的心理接受机制。例如,注意提供丰富而可信的信息,进行公正而客观的解读,引领积极而有益的思考,回归常识,走向亲润。
从机制来说,媒体监管部门需为主流媒体提供舆情引导空间。在新的传播环境中,建议监管部门以更宽松的姿态、更开放的政策、更包容的规则,监管并服务主流媒体。首先,就提升传播时效性而言,媒体监管部门亟需提高信息审核速度,避免由于层层把关而导致传播时机的丧失。其次,就提升传播透明度而言,媒体监管部门需要提高对内容审核的宽松度,避免由于传播内容过于保守和有限,而导致舆论引导效果的微弱。总之,政府传媒监管服务需要逐渐走向一种“自觉”,需要更清晰地认识到融媒时代主流媒体社会角色的变化,勇于革新。
(摘编自刘俊、胡智锋《媒体融合时代主流媒体如何提升舆论引导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主流媒体发展面临困境,新媒体发展迅速,新旧媒体的融合应运而生。
B.加强主流媒体的网络传播能力建设,“网络发声”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C.网络舆论的负面导向、散播的谣言和不公正信息都需要主流媒体的舆情矫正。
D.提高舆论引导的“贴近性”,就是切实将民众视为“对话”的主体,走向亲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主流媒体肩负的责任入手,论证了媒介融合时代提升舆论引导力的路径。
B.文章从功能角度提出的主流媒体舆情矫正的三种方式,是按照并列顺序展开的。
C.文章指出主流媒体选择传播的时机要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关系进行了论证。
D.文章从机制上阐述媒体监督部门应勇于革新的立场,运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流媒体发声受到民众关注并呈“刷屏”之势,网络舆论正向引导就可能实现。
B.主流媒体矫正舆情过程中,应该避免出现可能供网络舆论批驳、消费的“槽点”。
C.主流媒体第一时间“快”且“巧”进行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以持续巩固传播效果。
D.监管部门如果以“自觉”的方式监管并服务主流媒体,就承担了应有的社会责任。
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3.(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戏
杨轻抒
园子里安静得像一支蓝调的曲子,像一个人死去了一般。夕阳淡黄,越过老墙,左一划右一拉地抹在只剩下一片半片青瓦的屋顶上。
台子是水泥的,但已经看不出水泥的痕迹了,因为上面积了厚厚的一层灰。灰尘这东西很有意思,就像时间一样,一层一层堆上去,要不了多久就有了层次和分量。其实,才多久没打扫呢?好像时间并不长,老邓认真想了一会儿,似乎就在昨天,或者前天。但这又怎么可能呢?
看一个人有没有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这个人是不是开始怀旧,是不是喜欢念叨过去的事情。老邓明白这个理。但老邓觉得自己好像并不怎么喜欢怀旧,不喜欢在人面前念叨过去的事情,比如老邓就很少提起过去在戏台上的情形,或者跟那些戏迷的故事。老邓只是经常发现自己眼前会晃悠着一些人,那些人都是从古代来的,他们是长坂坡前的赵子龙,是虎牢关前的吕布,是江东的周瑜……那些人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老邓眼前,他们威猛、精神,一抬手,长江风起,一睁眼,河水倒流。他们的声音响亮高亢,直迫云天:自古英雄有血性,岂能怕死与贪生?此去寻找无踪影,枉在天地走一程……①
老邓认为自己并不老,刚才用铁钳拧园子门锁时,居然一下就拧开了。那锈黄了的铁锁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发出铁锈特有的沉闷的声音,十分的悦耳,很有点像戏剧的开场锣鼓。拧开铁锁那一刻,老邓从腿肚子往上蹿起一股让人战粟的激动,浑身那个爽啊,真想大叫一声:啊……
老邓从灰色的楼梯拐角踏着一级一级的台阶上的灰尘,一步一步往台上爬。每上一级台阶,老邓都会停一小会儿。老邓回头,看见自己的脚印印在一级一级的青灰色的台阶上,像朝珠一样,像时光一样,一直串到台子正中央。
这时候,老邓抬起头,看见了墙头外的夕阳正啪啦啦地烧。
老邓站到了台子中央﹣﹣老邓觉得这个情景很熟悉,老邓记得很久以前,自己也曾经站在这个台子中央。那时候,老邓觉得这个台子就是天地,自己是站在天地的中央的,四面霞光升腾,自己的影子映在身后没有背景的白墙上,如同庙里的菩萨,光芒万丈。
台子正对面刷过石灰的墙已经斑驳了,掉了皮,露出下面的青砖。园子的地面是青灰色的,至于泥土为什么是青灰色的,老邓有些迷惑。青灰色的泥地上乱七八糟地扔着几条长短不一的木棍,那其实是长凳子的腿。之前,园子里摆着一排一排的长条凳,每一条凳子上都紧紧地挤着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其中一个女人每次演出都来,每次都坐在那个固定的位置,眼睛盯着老邓,眼中水波四起。现在,那儿人没了,老邓觉得自己眼中唰地生出了厚厚的青苔。
夕阳下去了,稀落的青瓦由黄变蓝,变黑。老邓站在台子中央,像风中的一片叶子。老邓努力站得稳当些,而且老邓很想走个圆场,但试了一下,才发现自己的腿已经抬不起来了。抬不起来腿的时候,老邓心里突然觉得有一丝酸。
老邓看见一只麻雀突然落在对面的墙头上,满眼的迷惑,一声不吭。
那个下午,在老邓的印象里,一切都很安静。但是,那只是老邓的感觉,事实上,那个下午,有一个人偶然走过院墙外边,听见了很久都没打开过的园子里传出了一个嘶哑的声音。那个人站在乌桕树下仔细听了一会儿,听出了断断续续的句子:只见那番营蝼蚁似海潮,观不尽山头共荒郊,又只见将士纷纷一字乱绕,队伍中马嘶兵喧闹吵吵…,.②
早就没人了的园子里怎么会传出唱戏的声音?那人想了半天,还是没想出个所以然来。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就算了,于是,那个人拍拍屁股上的土,走了。
后边的事情比较玄,说是周围好多人都听到了老园子里有人唱戏,但园子里怎么会有人唱戏呢?那座曾经的戏园子已经被关了很久了一一这没啥奇怪的,一座上百年的戏园子,也曾多次被关过,被做过其他用途﹣﹣不同的是,听说这回不久就要拆掉了,拆掉干什么,谁都说不明白,就像不明白当初为什么要把园子关掉一样。更玄的是,说有好事的听见声音还专门跑去看了,看见门锁掉在地上﹣﹣门实在太破了,破得已经挂不住一把锁﹣﹣园子里边空空荡荡,一个人都没有,连只麻雀都没有。
但的确是真的,好多人都说听到了园子里清越的唱戏的声音。而且,还听见了河水一样澎湃的叫好声。
(选自2018年4月《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注】①出自京戏传统剧目《长坂坡》。②出自京戏传统剧目《挑滑车》。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足
A.小说中,老邓不确定多久没打扫台子上那厚厚的灰尘,可以看出老邓离开戏园时间太长,对此并不知情。
B.从戏台对面的石灰墙到戏园地面,再到青瓦屋顶,此部分运用定点换景的写作方法,展现了戏园子的破败。
C.“夕阳”这一物象在小说中反复出现,既是故事情节展开的时间线索,又渲染了主人公老邓的复杂情绪。
D.“戏园子”是老邓的活动场所,小说从“戏园子”切入来叙写故事,通过人物回忆再现了他昔日名角的形象。
(2)小说折射出多样的情感态度,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3)小说是怎样叙写老邓的故事的?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刘掞,密州安丘人也。少事青州王敬武。敬武卒,子师范立。棣州刺史张蟾叛师范遣指挥使卢洪讨蟾洪亦叛师范伪为好辞召洪洪至迎于郊外命掞斩之座上因使掞攻张蟾破之师范表掞登州刺史,以为行军司马。梁太祖西攻凤翔,师范乘梁虚,阴遣人分袭梁诸州县,它遣者谋多漏泄,事不成。独掞素好兵书,有机略。是时,梁已破朱瑾等,悉有兖、郓,以葛从周为兖州节度使,从周将兵在外,掞乃使人负油鬻城中,悉视城中虚实出入之所。油者得罗城下水窦可入,掞乃以步兵五百从水窦袭破之,徙从周家属外第,亲拜其母,抚之甚有恩礼。太祖已出昭宗于凤翔,引兵东还,遣朱友宁攻师范、从周攻掞。掞以版舆置从周母城上,母呼从周曰:“刘将军待我甚厚,无异于汝。人臣各为其主,汝可察之!”从周为之缓攻。掞乃悉简妇人及民之老疾不足当敌者出之,独与少壮者同辛苦,分衣食,坚守以待。外援不至,人心颇离,守陴者多逸。师范兵已屈,从周以祸福谕掞,掞报曰:“俟吾主降,即以城还梁。”师范败,降梁,掞乃亦降。太祖即位,累迁左龙武统军。刘知俊叛,陷长安,太祖遣掞与牛存节讨之,知俊走凤翔,太祖乃以长安为永平军,拜掞节度使。末帝即位,领镇南军节度使,为开封尹。兖州张万进反,拜掞兖州安抚制置使。万进败死,乃拜掞泰宁军节度使。朱友谦叛,陷同州,末帝以掞为河东道招讨使,行次陕州,掞为书以招友谦,友谦不报,留月余待之。尹皓、段凝等素恶掞,乃谮之,以为掞与友谦亲家,
故其逗留以养贼。已而掞兵数败,乃罢掞归洛阳,鸩杀之,年六十四,赠中书令。
(节选自《新五代史•梁书•刘掞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棣州刺史张蟾叛师范/遣指挥使卢洪讨蟾/洪亦叛/师范伪为好辞召洪/洪至/迎于郊外/命掞斩之座上/因使掞攻张蟾/破之/
B.棣州刺史张蟾叛/师范遣指挥使卢洪讨蟾/洪亦叛/师范伪为好辞召洪/洪至/迎于郊外/命掞斩之座/上因使掞攻张蟾/破之/
C. 棣州刺史张蟾叛/师范遣指挥使卢洪讨蟾/洪亦叛/师范伪为好辞召洪/洪至/迎于郊外/命掞斩之座上/因使掞攻张蟾/破之/
D.棣州刺史张蟾叛师范/遣指挥使卢洪讨蟾/洪亦叛/师范伪为好辞召洪/洪至/迎于郊外/命掞斩之座/上因使掞攻张蟾/破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外第,指大户人家正宅外的宅邸,也指帝王后妃家住宅。文中取后者之意。
B.版舆,古代老年人所乘坐的交通工具,是一种木制的轻便坐车。
C.末帝,亡国之君的称号,与“废帝、先主、后主”等同为俗称,不是谥号。
D.中书令,汉武帝时始置,至五代时只为亲王、使相的兼官,无职事。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掞有勇有谋,屡屡建有大功。先后追随王敬武、王师范父子两代人,在与梁国的战斗中表现突出,尤其是兖州之战,巧用谋略找到破城之法。
B.刘掞宅心仁厚,体恤周围之人。夺取兖州之后,礼遇葛从周的母亲,缓解了葛从周的猛攻;防守兖州时,能够与士兵同甘苦,让老弱者逃亡。
C.刘掞知时达变,仕途屡有升迁。生逢乱世,刘掞先事唐朝,杀张蟾,取兖州,升任刺史;后事梁,为梁国征讨刘知俊、张万进等,终升任开封府尹。
D.刘掞忠心事主,后为政敌所害。葛从周劝其投降,刘掞直到王师范兵败投降后才降梁;征讨亲家朱友谦时,被政敌诬陷,后被毒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刘将军待我甚厚,无异于汝。人臣各为其主,汝可察之!
②掞为书以招友谦,友谦不报,留月余待之。
5.(3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江上吟
李白
木兰之枻①沙棠②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伎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注】①枻,同“楫”,船桨。②沙棠,一种名贵的树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描绘了一个超世绝尘、自由美好的理想化世界,令人向往。
B.五、六句诗人自比海客,堪称仙人,借黄鹤之典,表达陶然忘机之情。
C.七、八句将屈原、楚王的两种典型人生做了鲜明的对比,语有警意。
D.九、十两句,表现了诗人摇笔赋诗时藐视一切、傲岸不羁的形象。
(2)本诗最后两句,有人认为有消极之嫌,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郦道元《三峡》中侧面烘托三峡山势险峻的句子是:“ , 。”
(2)杜甫《登高》中“ , ”两句从时空角度着笔,将老病孤愁的情感融入雄阔高浑的对句之中,情景交融。
(3)《阿房宫赋》中作者用“ , ”两句给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良好的家风能够以_______的方式对家庭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正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十分重视家风,流传着许多有美家风的感人故事。孟子成为一代旷世大儒,离不开孟母“三迁其家”“断机教子”的教育;陶侃一生清白做人、廉洁为官,离不开陶母“截发延宾”的用心。关于家风的典籍_______,如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明朝吴麟征的《家诫要言》、清朝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等。这些中国古人留下至理名言和感人故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诚然,如今的家庭模式与历史传统已_______,但今天我们所推崇和坚守的家风,也正是那些不因时间流逝而失去现实价值的家风。近年来,家风建设被不同程度忽视,甚至出现了断层。这种家风断层现象的严重后果就是:一些手握公权之人缺失“勤政为民”情操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普通民众对缺失“为人处世”基本操守的做法_______.因此,在社会快速转型时期,我们更要努力抓好家风建设,让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家风代代相传。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耳濡目染 比比皆是 相去甚远 司空见惯
B.耳濡目染 鳞次栉比 大相径庭 司空见惯
C.耳闻目睹 鳞次栉比 大相径庭 熟视无睹
D.耳闻目睹 比比皆是 相去甚远 熟视无睹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人留下这些感人故事和至理名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B.中国古人留下的这些感人故事和至理名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C.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中国古人留下的至理名言和感人故事,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D.这些中国古人留下的至理名言和感人故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深受影响。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历史启迪我们要正家风,正家风也是现实的召唤
B.正家风是历史的启迪,现实也召唤着正家风
C.正家风是历史的启迪,也是现实的召唤
D.历史启迪我们要正家风,这也是现实的召唤
8.(5分)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学校决定举办五四青年节联欢会,由你担任主持人。请根据节目需要,写一段开场白的正文。 (80字左右)
9.(6分)某中学高二(6)班王雪4月7日上午在学校操场上丢失黑色钱包,内有写着自己名字的校园卡一张、新华书店借书证一张和150元人民币。有人告诉她,学校校工李伟的朋友捡到一个钱包,委托李伟寻找失主。4月8日上午,王雪去找李伟,李伟不在。请你替王雪拟一张留言条给李伟。要求语言简洁明确,表达得体;只写正文,不超过80字。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精致华美的睡袍,他感到非常开心。回家后他迫不及待地穿上睡袍,在书房里走来走去,想要体验穿新衣的快乐。可是,很快他就快乐不起来了,家里的旧式家具、污糟地板以及各种陈设在新袍子的衬托下显得十分不和谐。他再没有心思去感受袍子的舒适和华贵,而是赶紧把家里的陈设都换成新的,以求跟新袍子相匹配。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9年山东省青岛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
1.【解答】(1)C(A.“传统主流媒体发展面临困境,新媒体发展迅速”因果颠倒,原文第一段为“媒介融合时代,由于新媒体的迅速成长,传统主流媒体的发展遭遇困境”。B.理解错误,原文第一段为:在舆论事件出现后,主流媒体最直接、最有效的舆论引领方式便是“网络发声”。D.“就是”表述绝对化,原文第五段为:主流媒体要努力提高舆论引导时的“贴近性”,更加接地气,祛除宣教气,切实将民众视为“对话”主体,使信息包装和传播更加符合民众的心理接受机制。例如,注意提供丰富而可信的信息,进行公正而客观的解读,引领积极而有益的思考,回归常识,走向亲润。)
(2)C.“并就二者关系进行了论证”无中生有。
(3)C.“以持续巩固传播效果”与前文不构成因果关系。原文第四段为:具体而言,根据事件的不同,主流媒体要么第一时间进行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强调“快”;要么找准适当的时间点出击,强调“巧”。同时,在后续的不同时间节点结合“巧”传播,跟踪各传播阶段的舆论动向,以持续巩固传播效果。
2.【解答】(1)D.“只要……就……”绝对化。
(2)C.“生物制剂能够使患者得到及时和规范的治疗,最大限度地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错误,原文是“患者如能得到及时和规范的治疗,就会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
(3)①不断优化医保药品目录,将更多符合条件的救命救急的好药按照规定的程序纳入医保药品目录。②通过准入谈判、以量换价,降低抗救命救急的好药的价格。③严厉查处打击欺诈骗保的不法分子,保证好药能够惠及真正的患者。④激励罕见病治疗药物研发,便利新药上市。
3.【解答】(1)A.“可以看出老邓离开戏园时间太长,对此并不知情”错误。结合“灰尘这东西很有意思,就像时间一样,一层一层堆上去,要不了多久就有了层次和分量”“才多久没打扫呢?好像时间并不长,老邓认真想了一会儿,似乎就在昨天,或者前天。但这又怎么可能呢”“那座曾经的戏园子已经被关了很久了”等分析可知,“可以看出老邓离开戏园时间太长,对此并不知情”理解不准确,于文无据。故选A。
(2)①对时下状态的迷惘和昔日生活的留恋;②对英雄的崇拜和自身价值的追求;③对忽视传统文化的反思,对传统文化的呼唤。
(3)①小说以戏为线索,将不同时空的人、事串联起来,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②在老邓视角与他人视角之间转换,呈现了更加完整的人物经历和戏园的变迁,使主题更加丰富、深刻;③现实与回忆交织,使老邓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呼唤传统文化的主题更加鲜明。
4.【解答】(1)C
整句译为:棣州刺史张蟾反叛,王师范派指挥使卢洪讨伐张蟾,卢洪也反叛了,王师范假装好言好语召卢洪前来,卢洪到达,在郊外迎接,命令刘掞在座位上将他杀死,于是派刘掞进攻张蟾,并打败了他;
故选:C;
(2)A.“文中取后者之意”错误;原文“徙从周家属外第,亲拜其母”,可见是前者之意;
(3)C.错误;“为梁国征讨刘知俊、张万进等,终升任开封府尹”错,原文“末帝即位,领镇南军节度使,为开封尹。兖州张万进反,拜掞兖州安抚制置使。万进败死”可见其升任开封尹在讨伐张万进之前;
(4)①厚:优厚,好;甚:非常;无异于:和……没什么不同;为:替,给;察:明察,明白;
整句译为:刘将军对我非常好,和你没有什么不同。臣子们都是各自为自己的主人做事,你要明白这个道理。
②为书:写信;招:招安;报:回复;待:等待;
整句译为:刘掞写了一封信招安朱友谦,朱友谦没有回复,留在原地一个多月等待事情的变化。
译文:
刘掞,密州安丘人。年轻时跟随青州王敬武,王敬武死后,儿子王师范继位,棣州刺史张蟾反叛,王师范派指挥使卢洪讨伐张蟾,卢洪也反叛了,王师范假装好言好语召卢洪前来,卢洪到达,在郊外迎接,命令刘掞在座位上将他杀死,于是派刘掞进攻张蟾,并打败了他。王师范表奏刘掞为登州刺史,任命为行军司马。梁太祖向西进攻凤翔,王师范趁梁内部空虚,秘密派军队分别袭击梁的各个州县,其它被派遣的人多泄露计谋,没有成功。只有刘掞一向好读兵书,有谋略。这时,梁已打败朱瑾等人,全部占据充、郓二州,任命葛从周为兖州节度使,葛从周在外带兵,刘掞于是派人担着油在城中卖,详细侦察城中虚实和进出要道。卖油的人发现罗城下水洞可以进入,刘掞于是派五百步兵从水洞进城袭击,攻破充州,迁移葛从周的家属到城外府宅,亲自拜见葛从周的母亲,很有礼节地安抚他们,照顾十分周到。梁太祖把唐昭宗迁出凤翔后,率兵东归,派朱友宁进攻王师范,葛从周进攻刘郭。刘掞用板车将葛从周的母亲抬到城墙上,葛母对葛从周喊道:“刘将军待我很好,和你没有什么不同。臣子各自为其主,你要仔细考虑!”葛从周因此暂缓进攻。刘掞于是挑选出所有妇女和百姓中老弱病残不能够抗敌的人,疏散他们出城,他只和年轻力壮的人同甘共苦,平分衣食,坚守待援。城外援军未到,人心很涣散,副使王彦温越城而逃,守城的人很多也逃跑了。王师范的军队已山穷水尽,葛从周用祸福得失开导刘郭,刘掞回答说:“等我的主人投降了,就把城归还给梁。”王师范被打败,向梁投降。刘掞于是也投降。梁太祖登位,刘掞屡经升迁任左龙武统军。刘知俊反叛,攻陷长安,梁太祖派刘掞和牛存节讨伐他,刘知俊逃到凤翔,梁太祖于是将长安改焉永平军,拜刘掞为节度使。 梁末帝登位后,领镇南军节度使,任开封尹。充州张万进反叛,拜刘掞为兖州安抚制置使。张万进失败死去,于是拜刘掞为泰宁军节度使。朱友谦反叛,攻陷同州,梁末帝任命刘掞为河东道招讨使,行进到陕州,刘掞写信招降朱友谦,朱友谦没有回音,在此停留一个多月等待他。尹皓、段凝等人一向讨厌刘掞,于是诬告他,认为刘掞和朱友谦是亲家,因此才逗留不前以便贼军羽翼丰满。不久刘掞的军队多次被打败,于是罢免刘掞,让他返回洛阳,用毒酒杀了他,时年六十四岁,赠官中书令。
5.【解答】(1)B.“堪称仙人”错误。是比“神仙”还要“神仙”的,不是堪称“仙人”仙人有待乘“黄鹤”,即使修成神仙,仍然还有所待,黄鹤不来,也上不了天,到了这种境界,人世间的功名富贵,荣辱穷通,就更不在话下了。故选B。
(2)①这两句诗是李白对于功名富贵的鄙薄,表达的是诗人淡泊清净的人格追求,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②功名富贵在诗中指的是楚王的“台榭”,而诗人推崇的是屈原的积极人生。③诗人醉心于眼前的游乐,表达的是对现实失望后,对自由美好生活的追求,并不是消极颓废。
译文:
在木兰为桨沙棠为舟的船上,箫管之乐在船的两头吹奏着。船中载着千斛美酒和美艳的歌妓,任凭它在江中随波逐流。黄鹤楼上的仙人还有待于乘黄鹤而仙去,而我这个海客却毫无机心地与白鸥狎游。屈原的词赋至今仍与日月并悬,而楚王建台榭的山丘之上如今已空无一物了。我兴酣之时,落笔可摇动五岳,诗成之后,啸傲之声,直凌越沧海。功名富贵如果能够长在,汉水恐怕就要向西北倒流了。
6.【解答】故答案为:
(1)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重点字:曦)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重点字:作)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重点字:鉴)
7.【解答】(1)第一空,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耳闻目睹:亲耳听到,亲眼看见。结合“良好的家风”方式对家庭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分析,选用“耳濡目染”;
第二空,比比皆是:表示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产。结合如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明朝吴麟征的《家诫要言》、清朝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分析,主要讲关于家风的典籍到处都是,选用“比比皆是”;
第三空,相去甚远:指互相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和距离;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结合“如今的家庭模式与历史传统”分析,选用“相去甚远”;
第四空,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熟视无睹:看惯了却像没看见样。形容对事物漫不经心或不重视。结合“屡见不鲜”“对缺失为人处世基本操守的做法“分析,选用“司空见惯”。故选A。
(2)A.结构混乱偷换主语,“影响”的主语应该是“这些感人故事和至理名言”而不是“中国古人”;
B.正确;
C.语序不当,“这些”应该修饰“至理名言和感人故事”,而不是“中国古人”;
D.结构混乱,偷换主语,前面主语为“至理名言和感人故事”,后句主语为“一代又代的中国人”。
(3)结合“中国古人留下至理名言和感人故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但今天我们所推崇和坚守的家风,也正是那些不因时间流逝而失去现实价值的家风”分析,此处主要讲正家风,排除AD项;位于语段开头,需要承上启下,应该先讲“历史的启迪”,后讲“现实的需要”,而且前后句式应该保持一致,排除B项。故选C项。
答案:
(1)A
(2)B
(3)C
8.
一百年前,爱国青年们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播撒下勇于探索、追求民族独立的精神火种;五四的火炬,燃烧着百年青春的热情,肩负强国重任,我们始终站在时代的峰顶浪尖!
评分标准:①
9.
我昨天上午在操场丢失一个黑色钱包,内有写着我名字王雪的校园卡。听说您朋友捡到一个钱包,麻烦您抽空帮我问问。如果是我的,请您联系我。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