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广东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广东省梅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广东省韶关市新丰一中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王世襄先生说:“宋代画者,最喜谈理。”可见“理”作为万物存在的法则,在宋代山水画中得到了较大的体现,具有普遍性。山水画创作中对于理的追求不同于理学对于天理的追求,而在于体现艺术特征、艺术创作规律的把握上。

       宋代山水画家对万物的描绘是最为丰富和细腻的,对于山水画创作理解也是建立在对于真实山水的把握,是最为接近写实主义的。但这种写实主义在中庸、不偏不倚、包容并蓄的思想影响下,没有一味的单纯的再现描绘风景,也没有完全脱离真山真水的情趣,而是强调对于山水程式化、规律化符号的总结。宋代理论家郭熙在其代表作《林泉高致》中就提出山水画创作将追逐自然万事万物的基本规律放在创作的第一位。他主张:“今执笔者所养之不扩充,所览之不淳熟,所经之不众多,所取之不精粹,而得纸拂壁,水墨遽下,不知何以掇景于烟霞之表,发兴于溪山之颠哉!”

       宋代山水画造型上的严谨性,其目的不仅仅是写形,在宋代山水画中实体之形是表层的,深层的是实体之形所内涵的精神原理和规律。宋代画家们表现自然山水的真实景观的同时,并不单单满足于逼真、写实,更希望发掘宇宙的生命精神,正所谓“澄怀观道”体验人与万物之理。

       宋代开始,审美趣味脱去繁丽,逐步转移为一种色调淡雅、用色单纯朴素的水墨。审美风格上倡导平淡天真,反对设色艳丽的青绿山水。宋代山水画在美术史上最有影响的还是“水墨为上”平淡天真的水墨淡色山水。“水墨为上”的色彩观的形成,得益于宋代理学的成熟构建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水墨山水淡泊朴素的画面一方面体现了道家思想中所蕴含的淡泊、平淡的审美境界。黑白交融所呈现出平淡幽远的水墨视觉意味,是道家审美中最为推崇的。另一方面也符合儒家思想中提倡的温文尔雅的儒生之气,也是所谓的中庸之道的“孔颜之乐”。

       宋代山水画中的意境之美很大程度上是由理学熏陶下的审美取向所决定。宋代的文人和画家十分推崇情景交融,山水画家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往往将个体生命意识融入绘画。这种宁静幽远的意境不是刻意的营造,而是画家的觉悟,使其笔下的画面表现出一种空灵的状态。郭熙在其著作《林泉高致》中首提“三远”的概念,是对意境最好的诠释。远是与近相对的概念。远是对于无限、缥缈境界的一种探求。中国山水画的写生和西方风景画的写生是不同的。西方风景画是焦点透视,而中国画的写生是散点透视。

       尽管儒道两家对道有着不同理解,但本质在于表现活泼的生命形态,吻合宋人散淡悠然的意境和美学标准。宋代山水画中的意境和空间造型都作为一种载体,将人的心性和自然事物所蕴藏的理连接起来,能滋养人的身心,熏陶人格精神。

(摘编自潘望森《宋代山水画的理学意涵》,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理”作为万物存在的法则,在宋代山水画中的体现较为普遍;山水画创作中对于理的追求,体现在艺术特征、艺术创作规律的把握上。

B.宋代山水画家的创作是建立在对于真实山水的把握基础上,倡导的是一种写实主义创作,对万物的描绘是最为丰富和细腻的。

C.《林泉高致》一文中,宋代理论家郭熙认为山水画创作要把追逐自然万事万物的基本规律放在创作的首位。

D.宋代的山水画家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往往将个体生命意识融入绘画,着力营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代山水画中的意境和空间造型都作为一种载体,将人的心性和自然事物所蕴藏的理连接起来,从而使儒家、道家对道的理解得以趋同。

B.宋代山水画家认为只有在长期对大自然观察体验后,才能对自然山水的规律做细致把握,以求再现自然之“理”。

C.“水墨为上”的色彩观的形成,得益于宋代理学的成熟构建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倾向影响下的宋代山水画在美术史上最有影响。

D.宋代开始,审美趣味脱去繁丽,转移为一种色调淡雅、用色单纯朴素的水墨,这与道家所追求的淡泊、平淡审美境界是一致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写生和西方风景画的焦点透视写生,尽管两者写生形式不同,但都是为了表现自然风景的真实景观。

B.程式化、规律化符号的提炼是出于对自然物象的高度概括和理性把握的要求,是山水画家对景物更高层次的把握与再创造。

C.“澄怀观道”体验人与万物之理,这符合宋代山水画家对理的追求、对艺术创作规律的把握。

D.郭熙主张的“远”是对于无限、缥缈境界的一种探求,这种“远”是寻求主观情与客观景的相互统一,最终归向对理的体悟。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东中西部的10个省份的调研结果显示,2005年﹣2015年间,近六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国家规定的9小时,造成学生休息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校内外的课业负担过重。“00后”小学生超过国家规定在校时间的比例达75%,平均在校8.1小时,比国家规定最高时间6小时超出2.1小时;“00后”初中生超标比例达85.9%,平均在校11小时,比国家规定最高时间8小时超出了3小时。

       与国家规定相比,学习日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小学生超出0.7个小时,超标比例达66.4%;初中生超出1小时,超标比例达78.5%.休息日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小学生超出1.8小时,超标比例达81.1%;初中生超出2.3个小时,超标比例达87.1%。

       过重的学业负担导致中小学生的休息权被剥夺,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新京报》2018年03月05日 朱永新:《要切实保障好学生和教师的休息权》)

 

       材料二:

“减负”最要紧的是做好五件事﹣﹣调结构、转方式、提质量、重个性、讲规律。

“调结构”,就是“减负”要做好加减法。具体而言,就是要适当减少文化课学习的时间,增加德育美育体育学习的时间;适当减少书本学习的时间,增加实践教育的时间;适当减少单纯知识技能训练的时间,增加学生综合素养培育的时间,等等。

“转方式”,就是适当减少教师不适应学生学情导致的学习负担,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更多的在激发学生兴趣、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下功夫,等等。

“提质量”,就是要减少重复、低效的机械训练负担,增加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重个性”,就是要减少学生同质化的学习负担,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差别化的教育;要适当减少统一的强制性的学习负担,增加学生多样化的自主性的学习活动。

“讲科学”,就是中小学教育要尊重规律,依靠科学。以考试评价为例,日常考试的功能不是要给学生排名排队,而是为了诊断和改进。

(《中国教育报》2018年03月05日《张志勇:别带着误解看“减负”》)

 

       材料三:

“减负”本身具有教育、心理、文化三重含义。从教育意义上讲,“减负”不是单纯的在校学习量的减少,不是学生学习需求的遏制,更不是学校推卸教育责任,将学生的学习需求转移到校外辅导班。“减负”减的是对学生发展而言过重的课业负担,减的是不合理的课业负担,减的是枯燥乏味反复训练,减的是过量的作业负担、频繁的考试负担;从心理意义上讲,减的是因超纲学习和超前抢跑而给学生带来的愈来愈重的心理负担,因竞争带给教师、家长的恐慌情绪和焦虑心理;从文化意义上讲,减的是功利性意图对教育环境的压制,减的是竞争意识对教育氛围的戕害,减的是毕其功于一役思维在基础教育领域的蔓延。

(《中国教育报》2018年03月07日 王凯:《扎实“减负”孩子才有全面发展空间》)

       材料四:

       减负,是肯定要减。

       但,关键是如何减、减哪些、减到什么程度。

       首先,要区分清楚哪些是“负”、哪些是“正”﹣﹣哪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知发展规律、成长成才规律,哪些不符合。这个是减负的基础。

       其次,孩子们各个不同(身心发展、认知发展等规律不同),需要针对不同类群的孩子,做出哪些是“负”、哪些是“正”的清晰区分﹣﹣这个减负的关键,因为对有些孩子是“负”的,对另外一些孩子可能就是“正”,因此,减负应该严禁一刀切!

       再次,减负应该减到什么程度,这也很关键,因为无论是知识掌握还是技能训练还是能力培养,都需要一定的“劳动”强度和广度;而且对不同的孩子,“劳动”强度和广度大不相同。这个也是一刀切不得!

       最后,减负不是目的,转变学习与成长模式才是关键﹣﹣变量的积累为质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减负=减量+增质。

(《新京报》2018年03月12日 张勇:《把减负落在“减量+增质”上》)

 

(1)下列说法,符合相关材料意思的一项是   

A.材料一的调查显示:“00后”初中生平均在校时间比国家规定最高时间超出85.9%。

B.材料二认为,为了诊断和改进的考试是科学的,为了排名排队的考试是不科学的。

C.材料三认为,从教育意义上说,“减负”并不意味着在校学习量的减少。

D.材料四认为,减负=减量+增质。“减量”所涉及的方式、内容、程度不能一刀切。

(2)下列判断,不符合相关材料意思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法律和规定的角度,指出要“减负”以保障学生和教师的休息权。

B.材料二所说的五件事,主要是从“减负”的心理、文化含义上来说的。

C.材料三从三重含义上谈“减负”,主要谈的是教育方面的含义,针对性强。

D.材料四所说的“减负”偏离了话题,跟其他三个材料所说的“减负”意思不同。

(3)“提质量”对“减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请联系原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

3.(15分)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在划分猪饲料地的时候,孙少安心想:队里种的庄稼地以外,还有不少荒地,干脆把这些闲地划给社员,就不要减少队里的现耕面积了。而这些闲荒地没有整块的,沟坡圪崂,零零碎碎,也没办法准确丈量,大约摸用眼睛估量一下就行了。他这意见全队没一个人反对的。因为大家知道,用眼睛“量”过的地,只能多不会少。孙少安也清楚这一点。他正是想用这种方法,给社员扩大一点自留地。这年头,个人的地多出一分,那就能给一家人解决大问题﹣﹣在这些精心耕种的土地上,往往一个小土窝就可能等于队里许多好地的收入。人们已经饿慌了,谁不想利用这机会给自己增加一点利益呢?

       但大家都知道,这事要瞒着书记田福堂和孙少安他二爸﹣﹣这两位“革命家”都在一队。

       等躲避开这两个人外出开会的时候,少安就和大家把地划分开了。田福堂和孙玉亭也沾了光,不过他们自己不知道罢了。也许以后他们在种地的时候,会感觉到地可能多划分了,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虽说整天喊叫批判资本主义,但对于实惠也从不拒绝……的确是这样。田福堂实际上早察觉了他们队的猪饲料地“有问题”,但他一直装得不知道这一点。他是个有头脑的人,知道这事众人拥护,他要是出面纠正,那肯定会惹得民情激愤,他何必做这种笨蛋事哩!再说,他自己也在其中沾了光,和众人过不去,也等于和自己过不去。退一步说,万一这事被别人告发,他田福堂划分地时又不在家,到时他手里仍然有批判权哩!

       可是那天他从县城回来,在石圪节碰上田福高,听了福高姨夫的事后,田福堂突然心一动,觉得他给孙少安找下一个让后生下不了台的好茬口。于是他调转自行车去了一趟公社,给徐治功露了话,让他去查一下他们村的猪饲料地。他并且提醒徐主任说,不要光查他们队的,其它村子也查一查,以免让人怀疑是他田福堂反映的。

       田福堂走了这一步“妙棋”以后,内心也倒有些矛盾。一方面他对少安有气,觉得让小伙子受点整,灰上一段时间,就顾不上骚情他的润叶了。另一方面,他又感到这种做法有些不太美气。这无论如何是一件亏心事,等于给自己心里放了一条虫子,骚扰得灵魂不能安宁。

       但他又想:好汉做事不后悔!既然已经这样了,那就没必要想得太多!也好,让孙少安乱上几天吧!最好是二队长金俊武也把猪饲料地扩大了,让公社查出来,把这两个蚂蚱拴在一根绳子上整治一通,叫他们再和我田福堂过不去!

       公社普查的结果明朗了,全社一共有五个生产队扩大了猪饲料地。让田福堂遗憾的是,二队没有扩大﹣﹣金俊武这小子终究年纪大一点,比少安的城府深,没有让抓住尾巴。

       这一天遇集,全公社的脱产干部和各大队、各生产队的主要负责人,都被调到公社院子里,批判五个“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生产队长。尽管不是群众大会,但阵势也不小,公社院子里黑鸦鸦坐了一大片人。批判会由徐治功主持,孙少安和另外四个人站在台子前。批判发言的人通过那个包一块红绸子的话筒,轮流上台照稿子念一遍﹣﹣话筒因为经常使用,红绸子已经被人试音时用手指头弹得稀巴烂了。此时,在石圪节的街上和全公社每家每户的喇叭匣上,都转播着这个批判会的实况。孙少安和另外这四个人顷刻间就成了全公社家喻户晓的人物。到处都有人在议论他们﹣﹣从本人议论到家里的其他人直至祖宗三代。

       在批判会场里,田福堂找了个很不起眼的角落坐着,一直低头闻手中的烟卷。往常如果开这样的会,他总是坐在最显眼的地方。但今天他似乎生怕别人看见他。他更不愿意自己的目光碰见少安的目光。

       少安站在台子前,尽管头低着,但他还是用眼睛的余光在一片人群中搜寻到了田福堂。

       少安看他坐在那么一个角落里,心里就更明白了。是的,他心亏,不敢正视他。他得到了一些安慰:从某种意义说,他和田福堂都在接受批判;他接受思想的批判,田福堂接受良心的批判。

       在确认了“犹大”以后,孙少安索性再不想这件事了。不管怎样,田福堂就是田福堂。

       他不这样就不是田福堂了。谁也不能改变田福堂,连他自己也改变不了自己。

       话说回来,少安知道田福堂对他和润叶那次的会面心中有气。平心静气地想,这种“报复”也情有可原。是呀,他那样体面的人家,自己如花似玉的工作女儿,怎么能让一个泥腿把子去沾染呢?

       少安现在感到欣慰的是,他对润叶的求爱采取了完全正确的态度。田福堂现在又用铁的逻辑进一步给他论证了这件事的不可能性……他现在感到难受和丧气的是,这个批判将会把他在全公社扬臭了。他别再指望在这个天地里给自己寻找一个媳妇。哪怕加倍地掏财礼钱,也不会有人把女儿嫁给一个丧失了名誉的人!

       使他更为难受的是,他担心由于他的这件事会影响少平和兰香将来的前途。他终归已经是农民,他不怕什么,难道连老镢把也握不成了吗?但少平和兰香与他不一样,以后要是有个出门的机会,会不会受这件事的“政治影响”呢?如果影响到他两个人,他就会痛苦一辈子的……少安难受地前前后后思量着这件事,在一片闹哄声中总算熬完了批判会。

(1)下列对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公社”“自留地”“生产队长”等词语都指向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现实,在今天又使小说具有记录历史的意味。

B.小说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人物,孙少安为社员着想,不惜违规给社员扩大自留地,而田福堂自始至终只考虑自身利益,两者形象对比鲜明,深入读者内心。

C.对于孙少安多划分猪饲料地一事,田福堂本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终改变主意选择告发的原因是他不愿意自己的工作女儿与农民孙少安谈恋爱。

D.对于孙少安及其他四个生产队扩大猪饲料地一事,此举虽符合广大百姓的利益但违反当时规定,最终以遭批判作为结果,说明前进的道路总是曲折的。

(2)请简要分析文中田福堂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情况。

(3)请简要分析本文叙事上的特点与作用。

(一)文言文阅读

4.(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其邻城营造,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皆歔欷流涕。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既至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逃窜之徒,归来如市。贵乡父老,冒涉艰险,诣阙请留德深,有诏许之。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以贵乡文书为诈。郡不能决。会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至,两县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贵乡吏人,歌呼满道,互相称庆。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宝藏深害其能。会越王侗征兵于郡,宝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东都,俄而宝藏以武阳归李密。德深所领皆武阳人也,念其亲戚,辄出都门,东向恸哭而反。人或谓之曰:“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岂以道路艰难乎!”其得人心如此。后没于阵,贵乡、馆陶人庶,至今怀之。

(节选自《北史•魏德深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B.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C.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D.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汉武帝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后来职权逐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B.受诏:指奉皇帝的命令。“诏”,是天子给臣属下达命令的一种文体,有手诏、遗诏等。

C.诣阙:指奔赴朝廷。“诣”是“至、前往”的意思,“阙”本义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后可借指朝廷。

D.持节:“节”也叫符节,古代使臣奉皇帝命令出使外国,执此以为凭证或信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德深体恤民情,深受百姓爱戴。辽东作战时期,朝廷向各方征税,只有贵乡县百姓不用竭尽全力就完成了朝廷的要求,百姓没有受到惊扰,对他感念至深。

B.魏德深管理有方,下属尽心竭力。修造城池期间,他约束负责的官员为避免使百姓劳苦,要求在建造上无须超过别的县,官员都竭心尽力,是各县中最好的。

C.魏德深声名远扬,奸邪之人震恐。他任职馆陶县后,员外郎赵君实因曾与郡丞元宝藏相勾结而心生恐惧,呆在家中不敢出门;四处逃窜的人也纷纷回家了。

D.魏德深才能卓著,遭到宝藏嫉妒。他率领武阳籍士兵赴东都,元宝藏却凭借武阳归顺李密,想借军士的恋家情绪使魏德深军队溃散,但士兵们都不忍离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

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岂以道路艰难乎!

(5)文中叙述郡丞元宝藏备办器械的狼狈情状,有何作用?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

5.(9分)(1)下列四首唐诗,对于人、事、物的评价不属于“唱反调”(翻案)的一项是   

A.雪  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B.赏春  罗邺

芳草和烟暖更青,闲门要路一时生。

年年点检人间事,唯有春风不世情!

C.西施滩  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D.汴河怀古(其二)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2)请赏析上一题(1题)崔道融《西施滩》诗中“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这两句。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

6.(5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宋荣子能做到明辨内外、荣辱之境,因此宋荣子才会“      。”

(2)杜牧《阿房宫赋》描写高耸的建筑不计其数的一句是“   ”。

(3)《赤壁赋》中“      ”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把凄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箫声表现得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下泪。

三、语言文字运用

7.(3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端午时节,珠三角各地都会            组织龙舟竞赛,惠州市也会举办龙舟邀请赛。邀请赛当日,竞赛河段封航,起点处的龙舟成队依次排列,等候比赛。一声锣响,早已            的龙舟如离弦之箭,向终点飞驰。河岸上锣鼓喧天,人们             ,好不热闹!

A.因地制宜  迫在眉睫  拍手称快

B.因地制宜  迫不及待  欢声雷动

C.因人而异  迫在眉睫  欢声雷动

D.因人而异  迫不及待  拍手称快

8.(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  )

A.应该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再加一大发明,那就是考试。最早的全国性考试确实由中国人开创,它的官方称呼是﹣﹣科举。

B.本书作者谨向本书提供资料和图片,参与编审、出版和发行工作,以及所有给予本书帮助的同志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C.括号里的话如果是注释整个句子的,这种括号叫句外括号;句外括号要放在句末的标点之后。

D.每节语文课都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作用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9.(5分)下面5句话,分别有一个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并提出修改办法。

(1)请假条:亲爱的老师,我身体偶染贵恙,不能参加今天的升旗仪式,特向您请假。

(2)倡议书:在5•15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学生会倡议大家热爱内人,传递好家风。

(3)公告:由于安保工作做得好,这次小偷入户光顾,不到五分钟就被抓捕。

(4)通知:夜间在小区行车时鸣笛,是一种坑爹行为,敬请各位司机师傅多加注意。

(5)书信:申老师您是我的偶像,您在朋友圈的每一个贴子我都仔细阅读,精心惠存。

              

10.(6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椅子出现之前,跪坐是社交场合的正坐,不论你是天子还是草民,必须跪坐。现在人恐怕难以想象,那时候,皇帝与群臣议事,大臣们向皇帝跪拜时,皇帝差不多也是在跪着,这种近似的平等,拉近了皇帝与臣民的关系,那时的君臣关系更像是合作伙伴,   ,而是一种恭谨虔诚的表现。   ,跪的意义在内涵上发生重大变化,皇帝坐在椅子上,居高临下,臣民们则跪拜在地上,   ,使臣民们潜移默化的奴颜婢膝起来,在心理上巩固了皇权至上,奴化了国人的心理。

四、写作(60分)

11.(60分)有句俗语说“人不为(wèi)己,天诛地灭”,有人说,其实这句话的“为”字本来应该读wéi。

还有一句俗语说“无毒不丈夫”,有人说,其实这句话的“毒”字本来应该是“度”。

请就这两句俗语或选择其中一句,写一篇文章表明你对其争议之处的看法。不少于800字。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

1.【解答】(1)B.“宋代山水画家的创作是建立在对于真实山水的把握基础上,倡导的是一种写实主义创作”表述错误,原文第二段“宋代山水画家对万物的描绘是最为丰富和细腻的,对于山水画创作理解也是建立在对于真实山水的把握,是最为接近写实主义的”,并非“倡导的是一种写实主义创作”,而是最为接近写实主义。

(2)C.“‘水墨为上’的色彩观的形成,得益于宋代理学的成熟构建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倾向影响下的宋代山水画在美术史上最有影响”表述错误,原文第四段“宋代山水画在美术史上最有影响的还是‘水墨为上’平淡天真的水墨淡色山水”,是“宋代山水画在美术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是“水墨淡色山水”,而不是宋代山水画在美术史上最有影响。

(3)A.“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写生和西方风景画的焦点透视写生,尽管两者写生形式不同,但都是为了表现自然风景的真实景观”于文无据,原文第五段只说“中国山水画的写生和西方风景画的写生是不同的。西方风景画是焦点透视,而中国画的写生是散点透视”,并没有提到二者都是为了表现自然风景的真实景观。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

2.【解答】(1)D(A.“平均在校时间”错误,材料一原文为“‘00后’初中生超标比例达85.9%,平均在校11小时,比国家规定最高时间8小时超出了3小时”;B.“为了诊断和改进的考试是科学的,为了排名排队的考试是不科学的”错误,材料二原文为“以考试评价为例,日常考试的功能不是要给学生排名排队,而是为了诊断和改进”;C.“并不意味着在校学习量的减少”错误,材料三原文为“不是单纯的在校学习量的减少”。)

(2)D.“偏离了话题”错误,都是围绕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表述的。

(3)“提质量”就是减少重复、低效的机械训练负担,这会从时间、内容上减少学生负担。“提质量”就是在减少学习负担的同时增加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比例,而这些活动可以在心理上增加学习的愉悦感,这是在心理上减负。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可以使学生有能力用更少的时间完成学习、作业任务,从而减轻了负担。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

3.【解答】(1)C.“最终改变主意的原因是他不愿意自己的工作女儿与农民孙少安谈恋爱”对情节理解不当。文中田福堂在听了福高姨夫的事后突然心动,这是改变主意的直接原因,除了反对润叶与孙少安谈恋爱以外,后文还提及田福堂希望公社一并查出金俊武和孙少安扩大猪饲料地,“叫他们再和我田福堂过不去”,由此观之,最终使他改变主意的原因有三个。

(2)告发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虽已察觉猪饲料地的划分“有问题”,但一方面自己也有受益,另一方面担心惹民愤,便装作不知道此事;

告发后,从内心矛盾转而肯定自己想法。矛盾的是,一方面,希望孙少安受点整,另一方面,感觉自己做了亏心事,灵魂不得安宁;后来认为告发既已成事实,就无须过多纠结;

举行批判会时,心亏。与平日不同,选择坐在不起眼的角落,一直低头闻手中的烟卷,不愿意碰见孙少安的目光。

(3)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叙事自由,将孙少安和田福堂的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告诉读者,使故事更加客观全面;

采用顺敘的方式讲述故事,按照田福堂告发孙少安多划分猪饲料地的先后顺序来叙事,情节发展脉络清晰;

采用对比的手法,在对待划分猪饲料地一事的态度上,文中将孙少安的无私与田福堂的自私进行对比,使两者形象更为突出有力地揭示了好的干部应该一心一意为人民着想、服务的主题;

全文围绕孙少安划分猪饲料地这一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紧凑完整。

(一)文言文阅读

4.【解答】(1)A

译文:他的父亲魏毗,作过郁林令。德深最初作文帝的挽郎,后来作过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因为才能卓著升任贵乡县长。他治理地方喜好清静无为,不采用严厉的办法而把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

故选:A。

(2)D.“古代使臣奉皇帝命令出使外国”错误,“持节”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未必是“出使外国”。

(3)C.“……四处逃窜的人也纷纷回家了”错误,原文“自德深至县……逃窜之徒,归来如市”,“逃窜之徒”指的是逃犯,“归来如市”是指这些潜逃在外的犯人因受到魏德深的影响,纷纷前来自首。

(4)各:分别;其:代词,大家;所欲:所想做的事;任:任由;随便:依循着方便的方式;恒:总是。

译文:魏德深只是分别询问大家各自想承担哪方面的任务,让大家看怎么方便就怎么修造,官府里很安静,总像是没事一样。

弃去:舍弃他离开;岂:哪里,怎么;以:因为。

译文:我们是和魏明府一同来的,不忍心弃他而去,哪里是因为道路艰难而难过呢!

(5)对比突出魏德深从容不迫而把器械备办完成的才能;为元宝藏嫉妒陷害魏德深的举动埋下伏笔。

 

参考译文:

       魏德深,本来是巨鹿人。他的祖父魏冲,在周作过刑部大夫、建州刺史,于是就在弘农安家。他的父亲魏毗,作过郁林令。德深最初作文帝的挽郎,后来作过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因为才能卓著升任贵乡县长。他治理地方喜好清静无为,不采用严厉的办法而把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正好赶上辽东作战,朝廷想出各种办法征税。当时,朝纲废弛,法治紊乱,官吏贪赃贿赂成风,到处横征暴敛,老百姓不堪驱使。只有德深所在的贵乡县,物资多寡能够调剂,不竭尽老百姓的全力,朝廷要求的全部满足了,百姓也没有受到惊扰。当时盗贼群起,武阳等城大多被攻陷,唯独贵乡得以保全。郡丞元宝藏接到朝廷命令逐捕盗贼,每当进剿失败,总是把军械丢得干干净净,就又从老百姓那里征调,动不动以军法要挟百姓,这种情况屡次发生。邻近的县城修造这些器械时,官吏们交替监督责令,无论白天黑夜都喧闹不止,但还是完成不了。而魏德深只是分别询问大家各自想承担哪方面的任务,让大家看怎么方便就怎么修造,官府里很安静,总像是没事一样。魏德深只管着负责营造的官吏,告知他们所修造的器械不必超过其他县,以免让百姓辛劳吃苦。然而因为他的部下各自尽心尽力,所修造的器械又常常是各县中最多的。不久魏德深调任馆陶县长,贵乡县的官吏和百姓听说之后,都叹息流泪。等到将要赴任时,全城的人都来送他,人们号泣的声音,在整条道路前后相闻。他到馆陶后,馆陶全境的百姓,不论老幼,都像是见了父母一样。有个奸人员外郎赵君实,他跟郡丞元宝藏深相勾结,前前后后的多任县长官,没有哪个不受他挟制的。但自从德深来到馆陶县,赵君实只能躲在家里,从未敢随便出门。那些逃亡他乡的人们,都回来了,人多得像集市里一样。贵乡县的父老乡亲不畏路途艰险,到朝廷去请求让德深留任本县,朝廷下诏书答应了他们的请求。而馆陶县的父老又来到郡里提出诉讼,认为贵乡县的文书是假的。郡里无法作出裁决。适逢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到来,两县的人们都来到使者这里提出诉讼,于是使者就作出判决,顺从了贵乡县的民意。贵乡县的官吏百姓满路歌唱欢呼,互相庆祝。馆陶全县的人们则全都悲伤痛哭,趁此搬到贵乡居住的就有数百家。元宝藏深深嫉妒德深的能力。适逢越王赵侗从郡里征兵,元宝藏于是命令德深率一千士兵前往东都洛阳。不久,元宝藏带着武阳县投降李密。魏德深所率领的,都是武阳人,这些人思念亲人,就走出都城门口,面向东悲伤哭泣,然后返回都城。有人对他们说:“李密的兵马就在金墉,很近,距离这里只有二十多里。你们如果想归附他,谁能制止你们?为什么要这样折磨自己呢!”这些人都落泪说:“我们是和魏明府一同来的,不忍心弃他而去,哪里是因为道路艰难啊!”魏德深深得人心的情形就是这样的。后来,在与贼寇的战斗中,魏德深死在战场上。贵乡、馆陶两县的人们到现在都还怀念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

5.【解答】(1)

B.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咏赞芳草和春风来讽喻世态人情。头两句说,芳草如烟,不管是贫家陋巷还是权门要路,处处长得青葱一片。后两句转入春风,点明主旨。以拟人手法,写春风年年都来查点人间万事,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春风身上看不出人情的冷暖与世态的炎凉。B项不属于“唱反调”。

(2)当年西施浣纱的溪里春水急湍喧哗,好像在为这不公正的说法表示不满。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观念投射到客观事物上,情景交融、抒情与议论相结合;(或: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水乳交融,收束诗歌,使“西施陷恶名”的议论显得自信确切,又为诗歌增添了文学韵味。)表达自己对西施身受恶名的同情,很有感染力。

 

《西施滩》译文:

奸臣伯嚭使吴国走向灭亡,却反而让西施承担这恶名。

想当年浣纱春水滚滚,声声好像在为西施述说身世的不平。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

6.【解答】(1)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重点字:誉、沮)

(2)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重点字:矗)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重点字:壑、嫠)

三、语言文字运用

7.【解答】“因地制宜”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措施。“因人而异”是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语境是珠三角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组织比赛,所以选用“因地制宜”。“迫在眉睫”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迫不及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语境是龙舟不能再等待,所以选用“迫不及待”。“拍手称快”指拍着手说痛快。多用来形容正义伸张、公愤消除时大家高兴满意的样子。“欢声雷动”指欢呼的声音像雷声一样响彻大地。形容热烈欢呼的动人场面。语境是人们热烈欢呼,所以选用“欢声雷动”。

故选:B。

8.【解答】A.正确。

B.成分残缺,“向”和“同志们”搭配,缺少另一个和“本书”搭配的“向”字,在“本书”前加“向”。

C.语序不当,“括号里的话”作主语,后面没有谓语,将“如果”放在句首。

D.句式杂糅,“这对提高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和“作用是巨大的”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删去“的作用”或将“大有裨益的”改为“巨大的”。

故选:A。

9.

(1)“贵恙”改为“微恙”或者“小恙”。

(2)“内人”改为“家人”。

(3)“光顾”改为“作案”。

(4)“坑爹”改为“不文明”。

(5)“惠存”改为“收藏”。

10.

那时的跪没有低下的含义等椅子出现后这种礼节上的不平等奴化了中国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