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近三年高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及部分作文范文

2020年全国Ⅰ(河北河南安徽山东山西湖南湖北江西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全国Ⅱ(内蒙吉林宁夏新疆甘肃西藏辽宁重庆)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全国Ⅲ(云南四川广西贵州西藏)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河北(邯郸)历年语文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2018-2019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河北省保定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河北省唐山市滦州一中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河北省邢台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衡水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全国1卷作文及示例

2020学年河北省沧州一中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河北省保定市2020年春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9-2020学年河北省保定三中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河北省石家庄二中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名校2020年春季期末高二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河北省邢台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河北省唐山市滦南二中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2020学年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四中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河北省唐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河北省邢台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河北省沧州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深州中学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河北省邢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河北省保定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0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A卷)

河北省保定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邢台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邯郸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唐山市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2021届高三8月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河北衡水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语文能力测试

2018-2019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邢台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长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邢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邢台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河北省邯郸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邯郸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0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新高二)暑假在线测试(一)语文试题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暮蔼     名钓誉(ɡū)    出类拔粹

B.)     聒噪     畏不前()    暴殄天物

C.suǐ)    觊觎     瘦不堪(xuē)    衔冤负曲

D.huò)    凝噎     栩如生()    瓮牖绳枢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近日,一名记者爆出足球名帅瓜迪奥拉将于今夏签约意大利尤文图斯俱乐部的消息。一时间,各大媒体纷纷跟进,种种报道沸反盈天

②“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这个节目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带动全民重温浩如烟海的古代诗词。

③大学毕业,倔强的我离开父母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慢慢地我明白了,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不应是孤立的,它与家庭、社会休戚相关

④现实中有些人自以为身份高人一等,说话咄咄逼人,根本不去考虑他人的感受,与其说这些人情商不高,倒不如说是自身素养不够。

⑤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为我们奉献了众多脍炙人口唱腔的评剧名家罗慧琴,利用业余时间将传承发展评剧艺术的课堂搬到了南湖景区。

⑥十九大报告清晰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中国和世界将会因之发生什么改变,让我们拭目以待

A.①④⑥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⑤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为第九届河北省图书交易展览会,唐山展区以鲜明的本土化主题,为本次书博会增添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吸引了大批读者的目光。

B.第二届“万人健步走”活动旨在以大众健步走的方式,激发市民发现唐山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共创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

C.担任“朗读者”制片的董卿说,有时候节目组经过反复的讨论,主题词才会被确定下来,但是“陪伴”是最早被确定下来的主题词。

D.在2017年纪念“世界环境日”会议上,市政府下决心加大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力度,9月底前要求相关部门拿出切实可行的治污方案。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通知:本校定于2月18日下午三点于校礼堂举行“成人仪式”典礼,请各位家长务必准时参加。

B.致谢:今天是犬子新婚大喜的日子,您能拨冗光临,我们不胜荣幸,在此我代表全家人对您深表感谢。

C.请柬:新居落成,搬迁已毕,为答谢您的鼎力相助,明天中午特于府上略备薄酒,敬请届时光临。

D.书信:毕业以来,学生垂念老师恩情,甚是思念老师,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恭祝恩师身体健康,笑口常开。

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丧死无憾 (《寡人之于国也》)     追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B.空以身野草     (《苏武传》)       且庸人尚之     (《廉蔺列传》)

C.道也          (《师说》)        左右欲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

D.妙尽璇机之     (《张衡传》)       輮以为轮,其中规     (《劝学》)

6.下列选项中,文言句式不同类的一组是(    )

A.何以汝见为     (《苏武传》)     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

B.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过秦论》)    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

C.句读之不知     (《师说》)       蚓无爪牙之利     (《劝学》)

D.而君幸于赵王     (《廉蔺列传》) 为天下笑者,何也     (《过秦论》)

7.下面的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跬步”指极短的距离。

B.长兄,对大哥的尊称。长君,对皇帝兄长的尊称,如“前长君为奉车”。

C.社日,祭祀土神之日子,立春后第五日为春社,立秋后第五日为秋社。

D.后土,指地神,与皇天相对。比如课文“从祠河东后土”中“后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全球化时代,资本的进一步扩张是消解文学传统的根本原因。詹姆逊曾经指出:“资本的势力在今天已伸延到许多此前未受到商品化的领域里去。”资本的势力逐渐成为支配一切文化活动的决定因素,詹姆逊将这一过程称为“去差异化”,即:消除经济、文化两个领域之间的差异,进而消除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

正是这种现实,文学遭遇了两难选择:为了张扬民族价值,文学必须强调民族特性,而且越鲜明越好;为了让其他民族认同而产生世界影响,文学又必须模糊或放彝某些民族性的因素而面向一个更为广阔的人类世界.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史凡乎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经典“化石”。我们有过“中国气派”的追求,喊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口号;也走过“俄国人的路”,甚至今天还在虔诚地膜拜着“世界文学”:近百年的中国文学呈现给世人的是一个民族在中西文化上的摇摆状态。

中国文学的探索与实践大体可分两个系统,其一,坚守民族的文学传统进行创作,如废名、汪曾祺的创作在古典诗词的意境中去寻求突破,文辞简约幽深。其二,创作直取西方文学的样式,如李金发、王蒙的创作,前者以法国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为师,走向象征主义的朦胧晦涩;后者模拟意识流,创作出大异其趣的作品,但这些努力没有使我们成为世界文学中的“座上客”。

西方内部也曾发生过文化趋同性与民族求异性之间的矛盾,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但它是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参照系,成功地完成了科学与艺术的革命。德国的狂飚突进运动受到当时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推崇天才的创造性力量,而它的参照系是德意志民族自己的传统、这两次与文艺紧密相关的思想运动都证明: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既需要强势文化的滋养,更需自己传统的力量,才能得到创新和发展。

当下,中国正在拓展开放的宽度,加强与世界融合的深度,中国民族文学当然要与世界文学交流对话,需要引进“他者视野”,给中国文学带来一种激励与竟争的机制,以利于优化本民族文学。对于民族传统的文学书写,也不必注重风俗习惯、风土人情这些外在标识,时代已经重塑了我们这个社会,民族的独特心态、思维方式、精神品格正以新的样式存在于生活的细节,观照世界,接续传统的灵魂,才能让本民族文学真正以“民族”的姿态“走向世界”。

(根据网上资料摘编)

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的势力造成了经济的文化化,从而消解了文学传统。

B.如果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交流学习,与世界进行深度接轨,就能走向世界。

C.文学艺术只要回归自己的民族传统,就能使自己民族文学得到创新和发展。

D.历史上的中国文学曾努力守护自己的民族特性,也曾努力地模仿西方文学。

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揭示了文学传统被消解的根本原因,而后引用“詹姆逊”的理论加以论证与阐释。

B.文章通过中国文学探索与实践的两个系统的对比推导出我们没有赢得世界文学地位的结论。

C.文章以文化“去差异化”为前提,推出了文学的两难,又进而论述了中国文学的摇摆历史。

D.文章以文艺复兴与狂飚突进运动两个成功实例为启发,论述了当下中国民族文学应走之路。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废名、汪曾祺的创作证明,坚守中国民族文化、民族文学是一条走向世界的正确道路。

B.中国文学曾经走过“俄国人的路”文学史上应出现过很多类似俄国风格的文学作品。

C.如果资本的势力在世界占据支配地位,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都会被经济化。

D.中国拓展改革宽度、深度与世界融合的背景,为中国民族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好的环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午餐

毛姆

我是在剧场看戏时见到她的。她向我招了招手:“哎呀,好多年没见了,时间过得真快!你还记得咱们第一次见面的情况吗?你请我吃了一次中饭。”

我怎么能不记得!

那是二十年之前的事了,当时我住在巴黎拉丁区的一间小公寓,那里是无名艺术家、穷学生、流浪汉的栖身之地。我的收入刚好够养活自己。她曾看过我的一本书,并给我来过信,我回信谢了她。可没多久我就又收到她一封信,说她要路经巴黎,想同我谈谈,并问我是否愿意中午请她在福约特餐厅随便吃点什么。福约特是法国议员们经常光顾的一座餐厅,我从来不敢问津。但我想,一顿便餐不会超过十五个法郎。如果我后半月不喝咖啡的话,完全可以对付过去。

实际上她已经有四十岁了,她那一口为数众多的牙齿,又白又大又平整,给我印象颇深。

菜单拿上来的时候我吓了一跳,价钱比我预料的要贵得多。但她说的话叫我放了心。

“我中午从来不吃什么,”她说。

“哦,可不要这么说!”我慷慨地回答。

“我只吃一道菜。也许我可以来点鱼,我不知道有没有鲑鱼。”

吃鲑鱼的季节还略嫌早了一点,菜单上也没有写着这道菜。但是我还是问了一下侍者。

“有,刚刚进了一条头等鲑鱼!”

我为我的客人叫了一份。侍者问她是否吃点别的,“不,我中饭只吃一道菜。除非你们有鱼子酱。”我的心微微一沉,我告诉侍者拿了份鱼子酱。我为自己挑了一份菜单上价格最便宜的羊排。

“我认为你吃肉可并不明智,”她说,“我不知道你吃完这类油腻的东西以后还怎么能工作。我可不能叫我的胃负担过重。”

之后出现了饮料问题。她说,“我的医生绝对禁止我喝酒,除了香摈。”她对我粲然一笑,露出雪白的牙齿。我想我的脸当时一定变得有些苍白。我叫了半瓶香槟。

她吃掉鱼子酱,吃掉鲑鱼,愉快地谈论着艺术、文学和音乐。可我却一直琢磨账单加起来会要我多少钱。这时侍者又带着菜单来了,我便说:“我中午只吃一道菜。”

她轻轻递了一个手势,让侍者站在一边。

“我中饭从来不多吃,吃这点也是为了聊天方便。我可再也吃不下什么了------除非那种大芦笋。如果不尝尝的话,这次到巴黎来可是件憾事。”

我的心沉了下去。我在橱窗里见到过芦笋,我知道这东西贵得要命。可我仍硬着头皮对侍者说:“这位女士想知道你们有没有那种大芦笋。”

“我一点都不饿,”我的客人叹道,“但如果你坚持的话,我也不介意吃一点。” 我陷入了恐慌。现在已经不是我可以剩下几个钱过日子的问题了,而是我是否有足够的钱拿出来付账。我清楚地知道我有多少钱,如果不够付账的话我下决心把手往兜里一伸,然后戏剧性地大喊一声,跳起来说我钱包被偷了。当然,如果她也没有足够的钱付账的话就更难堪了。要是那样,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留下我的表作抵押……

芦笋上来了,水灵灵的,让人垂涎。我一边望着这个女人一大口一大口地往嗓子眼里塞着芦笋,一边彬彬有礼地谈论着巴尔干半岛的戏剧界现状。她终于吃完了。

“咖啡?”我问道。

“好吧,一份冰激凌加咖啡。”她回答。

“你知道,我信奉着这样一个原则,”她边吃冰激凌边说,“一个人吃饭时—定只吃八成饱。”

“你还饿吗?”我有气无力地问道。“哦,不饿了。”

当我们等着咖啡的时候,侍者胳膊上挎着一满篮子大桃向我们走来,我的客人一边继续谈话,一边心不在焉地拿起了一个。

“你看,你用肉塞满了肠胃,”——她指的是我那一块可怜的羊排——“你什么也吃不下去了;而我只随便像吃点心一样地吃了点儿,我还可以享受个桃子。”

付完帐后,我的钱已不够付像样的小费了。她的目光在我留给侍者的三个法郎上停留了片刻,我知道她一定想我很吝啬。

“学我的样子,”在我们握手道别时她说道,“中饭顶多吃一道菜。”

“我会比那做得还好,”我大声回答,“今天晚饭我就什么都不吃了!”

“幽默家!”她愉快地喊着,跳上了一辆马车,“你真是一个十足的幽默家!”

时隔这么多年,今天,我终于复了仇。我不认为我是个睚眦必报的人,可是当永恒的上帝插手这件事时,我暗自得意地看到了这个让我欣慰的结果——现在她体重已达三百磅。

1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描写她牙齿众多、“又白又大又平整”的目的是形象地表现“我”对“她”贪婪的认识。

B.小说善用次要人物的言行为故事情节的发展铺垫,篇中侍者的言行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C.小说中“她”多次提到“我只吃一道菜”,这是一种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她人性虚伪。

D.小说以“我”的视角叙述故事,且通过我的言行、心理烘托了“她”的形象,凸显主题。

12.请简要分析“我”在“她”用餐时的心理描写的作用。

13.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我”,有人认为主人公是“她”。你认为是谁?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燧生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①漕台。燧诘故,曰:“丞相有子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上喜,《用人论》赐大臣。淳熙二年,进起居郎。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时复议进取,上以问燧, 对曰:“今贤否杂揉,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若恃小康, 萌骄心,非臣所知。”上曰:“忠言也。”因劝上正纪纲,容直言,君子,远小人,近习有劳可赏以禄,不可假权。上皆嘉纳。出知严州。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②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 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岁旱,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严,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 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八年,召还,言:“江、浙再岁水旱,愿下诏求言,仍令诸司通融郡县财赋,毋但督迫。”十年,上言广西诸郡民身丁钱之弊。事多施行。庆典霈泽,丁钱减半,亦自燧发之。绍熙四年卒,年七十七。

(节选自《宋史•萧燧传》)

(注)①主文:主持文举考试。②镪:成串的钱。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秦桧国           当:处在

B.丞相有子举         就:参加

C.《用人论》赐大臣   制:撰写

D.君子,远小人       亲:亲近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燧生颖异              秦强赵弱,不可不许

B.燧诘故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一人夜亡

C.不可假权              饰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D.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严    水为之,而寒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

B.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

C.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

D.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第,指考核、科举、考绩成绩优异,这里是指萧燧科举“进士及第”。

B.秋试,指科举时代地方为选拔举人所进行的考试。由于秋季举行﹐故称。

C.轮对,又称“轮当面对”,宋代制度,指官员轮值,上殿策对时政利弊。

D.持节,拿看旄节,代表着官员出身高贵。节,以竹为竿,上缀以旄牛尾。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燧天分很高,为官不畏权贵。他自幼能文,进士及第后进入仕途;其时秦桧当权,他的亲信密告萧燧,要他主持秋试录用其子秦熺,遭到萧的拒绝。

B.萧隧刚直敢言,所奏切中时弊。皇上向他征询意见,他乘便讽劝皇上亲近君子疏远小人,亲信有功可赏赐财物却不可赋予权力,得到皇上赞许采纳。

C.萧隧政绩卓著,受到皇上嘉勉。严州面积狭小财物魔乏,他勤俭理政,以盈余填补拖欠,各地都感到宽松;皇上升迁萧隧的职位,调他去治理婺州。

D.萧隧回到朝廷,仍关注各地大事。淳熙年间,江浙两年水涝干早,他奏请下诏诸司协助解决,又奏言广西百姓深受身丁钱之害,建议都得到了施行。

19.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隋宫

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注)①紫泉:长安河名。②芜城:指隋朝的江都,即今江苏扬州。③日角:额角突出,古人以为此乃帝王之相。此指唐高祖李渊。④萤火:《隋书•炀纪》载:“大业十二年,上于景华宫征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⑤垂杨:隋炀帝开凿运河,堤岸遍布杨柳。⑥陈后主:《隋遗录》卷上载,炀帝在江都曾梦见和前朝皇帝陈叔宝相遇,畅饮甚欢,席间曾请陈的宠妃张丽华表演《玉树后庭花》舞蹈。

2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雄伟壮丽的长安宫殿大门紧锁,是因为炀帝另外选取江都作自己的新家。

B.江都行宫现在已经满地腐草,全无当年炀帝放萤夜游、光遍岩谷的热闹。

C.诗人对着荒败的行宫想象炀帝开凿的运河两岸的垂杨应已经栖息了乌鸦。

D.诗人希望隋炀帝遇到陈后主,再次邀请张丽华表演《玉树后庭花》舞蹈。

21.诗的三、四两句怎样理解?请从“虚实”角度赏析两句的艺术特色。

 

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英雄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最近,在阿塞拜疆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三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随着木槌落定,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 55 处,位居世界第一。申遗成功后,游客可通过预约后进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一睹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区域城市文明。

良渚古城遗址,地处浙江省天目山东麓      的平原地带。83 年前,(     ), 也让这座公元前 3300 年到公元前 2300 年之间的“中华第一城”逐渐掀开神奇的面纱。

11条水坝组成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神秘绚烂的礼俗制度、           的农业和手工业水平、规模庞大的城市系统,共同描绘出一幅中国史前社会文明的           。可以说,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有力驳斥了国际学术界一些人“中华文明始于有甲骨文、青铜器的殷商时期”“文明历史不足五千年” 的      ,将世人对中华文明史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2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申遗成功后,游客可通过预约后进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领略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区域城市文明。

B.申遗成功后,游客可在预约后进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一睹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区域城市文明。

C.申遗成功后,游客可通过预约后进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一睹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区域城市文明。

D.申遗成功后,游客可通过预约进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领略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区域城市文明。

2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河网纵横     令人赞赏     图画     论调

B.河网纵横     令人赞叹     图画     观点

C.河道纵横     令人赞叹     图景     论调

D.河道纵横     令人赞赏     图景     观点

25.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大量新石器时代的黑陶和石器在这一区域被发现,开启了良渚文化考古进程

B.这一区域大量新石器时代的黑陶和石器被发现,良渚文化考古进程得以开启

C.新石器时代的黑陶和石器在这一区域被大量发现,良渚文化考古进程开启了

D.这一区域发现大量新石器时代的黑陶和石器,让良渚文化考古进程得以开启

 

2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潜能是一种潜在的、可能的、尚未外化为现实的能力。冰山理论认为:人们拥有的能力就像冰山一角,只占能力的 30%,而还有 70%能力隐藏在冰山之下,未被发掘。但是激发潜能需要坚定自信、奋斗目标、现实危机、榜样感召以及崇高的责任感等等。

阅读材料后,你对如何激发“潜能”怎样看?结合材料或根据自己对“潜能”的体验请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解答本题,要结合平时积累结合字义进行辨析。平时读书应读准字音,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此类题目主要考查音近(同)字、形似(近)等正确书写,容易混淆,把握不准的可以用排除法进行筛选。本题考的都是课文中的词语,基本功扎实的同学还是很容易选出正确项的。

A项,“暮蔼”的“蔼”应为“霭”,云气;雾气。“暮霭”,指黄昏时的云雾。“出类拔粹”的“粹”应为“萃”,聚集,也指聚在一起的人或物。“出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多指人的品德才能。故A错误。

B项,“忖度”的“度”应读为“duó”,本义为伸张两臂量的长短,引申指计量、揣测等意思。“忖度”,意思是推测,揣度。故B错误。

C项,“衔冤负曲”的“曲”应为“屈”,这里是委屈;冤枉的意思。“衔冤负屈”,心怀冤枉,身受委屈。故C错误。

故选D

2.C

①中“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形容人声喧闹,不能用于指“报道”,此处用错对象。

②中“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这里形容“古代诗词”,使用正确,排除B项、D项。

③中“休戚相关”,彼此间福祸互相关联,强调人与人之间,这里用于事物,属于使用对象错误。可改为“息息相关”,指物与物,人与物之间关系密切。

④中“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与“自以为身份高人一等”的语境相符,使用正确,排除A项。

⑤中“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被众人所称赞,不能修饰“唱腔”,此处用错对象。

⑥中“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这里指我们确信世界和中国将会因十九大而发生改变,使用符合语境。

故选C

3.A

【解析】

试题分析:B宾语残缺,“家园”后加“热情”;C中途易辙,把“经过”移到“节目组”之前;D语序不当,将“9月底前”移到“拿出”前

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选项C因中途易辙造成结构混乱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A“务必”口气强硬表述不得体。C“府上”用于尊称别人的家宅。D“垂念”指上对下挂念,也用做敬辞,指别人对自己挂念。故选B。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即词类活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词类活用的相关知识。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注意本题选的是“加点词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

A项,均为动词作名词,“生”,活着的人;“亡”,逃跑的人。加点词活用类型相同,故A错误。

B项,“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肥沃;“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加点词活用类型不相同,故B正确。

C项,均为名词作动词,“师”,学习;“刃”,杀。加点词活用类型相同,故C错误。

D项,均为形容词作名词,“正”,正确的道理;“曲”,弯曲的程度。加点词活用类型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6.C

【解析】

A项,均为宾语前置句,“何以汝见为”正常语序为“以何见汝为”,我为什么要见你。“未之有也”,正常语序为“未有之也”,没有过这样的情况。文言句式相同,故A错误。

B项,均为状语后置句,“非铦于钩戟长铩也”正常语序为“非于钩戟长铩铦也”,并不比士兵的钩戬长铩锋利。“申之以孝悌之义”正常语序为“以孝悌之义申之”,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文言句式相同,故B错误。

C项,“句读之不知”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懂得断句。“蚓无爪牙之利”中“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蚓无利爪牙”,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文言句式不相同,故C正确。

D项,均为被动句,“而君幸于赵王”中“于”表被动,“而君于赵王幸”,而您被赵王宠幸。“为天下笑者”,“为”表被动,被天下人耻笑。文言句式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7.B项,“长君是对皇帝兄长的尊称”错误,应为“长君是对别人兄长的尊称”,故B错误。

故选B

 

8.B

9.C

10.C

【解析】

【分析】

8.A项应为“资本的势力消除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C项违背原文逻辑,应为“既需要强势文化的滋养,更需自己传统的力量,才能得到创新和发展”。D项,“与世界文学交流学习,与世界进行深度接轨”只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条件之一

9.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C“中国文学探索与实践的两个系统的对比推导出”错,没有对比;同时,“中国文学的探索与实践”与“这些努力没有使我们成为世界文学中的‘座上客’”不是因果关系

10.C“是一条走向世界的正确道路”错,原文说“这些努力没有使我们成为世界文学中的‘座上客’”,“这些努力”包括废名、汪曾祺的创作

 

11.B项,小说善用次要人物的言行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而不是做铺垫,故B错误

12.①对人物,刻画出“我”的心理变化,塑造了“我”经济不富足,又爱面子的形象;②对情节,串连起了吃饭过程,使情节更具整体性;③对主题,表现我的虚荣,烘托“她”的贪婪,突出人性批判的主题。

13.示例一:主人公是“我”。①人物上,小说通过对“我”的心理、语言等描写,着重塑造了“我”爱面子,自讨苦吃的形象。②情节上,小说叙述了请“她”吃午餐时“我”陷入尴尬的故事,“我”是故事的主导。③主题上,小说借着对“我”的描写,表达了对虚荣、讲面子这些人性弱点的讽刺和批判的主旨。示例二:主人公是“她”。①人物上,故事对她的语言、动作等进行了大量描写,着重塑造了“她”贪婪、虚伪、世故的形象,形象饱满立体;②情节上,小说叙述了“她”午餐的言行,构成了情节的主体;③主题上,小说借着“她”的用餐故事,表达了对人性贪婪、虚伪这些人性弱点的讽刺和批判的主旨。

 

14.A

15.B

16.A

17.D

18.D

19.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能忍心对原管辖地区不管不问呢?”

【解析】

【分析】

14.

本题考查实词的意义。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A项,“当”,主持、执掌,故A错误。

故选A

15.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解答此题考生需掌握高考要求的18个虚词,同样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还要注意有些虚词有时也用作实词。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

A项,前者,承接连词,于是、就;后者,并列连词,不译。意义和用法不相同,故A错误。

B项,都是不定指代词,其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故B正确。

C项,前者,介词,把;后者,介词,用。意义不相同,故C错误。

D项,前者,介词,从;后者,介词,比。意义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16.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题“父老遮道”是完整的句子,在它后面断开,中间不宜断开,排除B项、C项。“送出境者以千数”中“送出境者”是指送他处境的人,是一个完整的词语,中间不宜断开,排除D项。“人熟知条教”也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句子,在它前后断开。

划线部分标上标点为: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严州父老拦路相送,几乎无法前行,送萧燧出州境的人数以千计。婺州和严州相邻,百姓熟知他的条令教化,没费辛苦就稳定下来。

故选A

17.

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常识。一般试题难度不大,解答本题需要考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如姓名及称谓、官职及科举、宗法及礼俗、天文及历法、地理、刑法、民俗及节日、文史典故等。可用分类串记法,联想记忆法等进行识记。

D项,“代表着官员出身高贵”错,应为“代表着皇帝的身分”,文中指“任职”,故D错误。

故选D

18.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求考生在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言文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考生需熟悉常见的陷阱如曲解文意、无中生有、错位嫁接、以偏概全等。

D项,“建议都得到了施行”错,原文是“事多施行”,故D错误。

故选D

参考译文:

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萧燧生下就特别聪明,很小就能写文章。绍兴十八年,殿试高中进士,授职平江府观察推官。当时秦桧把持朝政,他的亲信秘密告诉萧燧,说秋天考试时萧燧必定在漕司当主考官,萧燧问其原由,那个秦桧亲信说:“丞相有个儿子参加考试,想把他托付给你。”萧燧气怒地说:“我刚做官就敢昧良心吗!”秦桧因此怀恨他。不久就被朝廷发文调他到秀州,抵达后发现官员多了一个。朝廷更换一人前往贡院主持漕司考场,秦熺果然考中前几名。孝宗初年,萧燧被任命为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值时上殿策对时政,他议论说“应当按官职选择人才,不应当因人选择官位”。皇上听了很高兴,就亲自作了一篇《用人论》赏赐给大臣。淳熙二年,升任起居郎。此前,察官有了空缺,朝廷议论大多倾向萧燧,因他没有做县官的经历,就任命他做了左司谏。当时宦官甘昪的门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的族叔王秬都在外地做官,因为有所倚仗,没有好的政绩,萧燧都上奏朝廷罢免了他们。当时又议论军事进攻之事,皇上以此事问萧燧,萧燧回答说:“如今有德和无德的人杂处,风气浇薄虚浮,军队不够强大,屋子不够充裕,应当卧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如果依仗小康,就萌生骄敌之心,那结果就不是臣能知道的了。”皇上说:“这是忠言啊。”于是劝皇上匡正纪纲,容纳正直言论,亲近正人君子,疏远奸邪小人;身边近臣有功劳的可以赏给钱财,不可以授予权柄。皇上都欣然采纳。萧燧出朝担任严州知州。严州地盘狭小,财物匮乏,刚到那里,公家的钱还不满三千,萧燧节俭用度使之够用。两年之内,用剩余的钱补上了累欠的赋税,各县都宽裕了。皇上正吝赐官职,如果没有功劳就不授与,但因萧燧治理严州有功劳,就下诏授他敷文阁待制,调任婺州知州。严州父老拦路相送,几乎无法前行,送萧燧出州境的人数以千计。婺州和严州相邻,百姓熟知他的条令教化,没费辛苦就稳定下来。天旱歉收,浙西常平司请求萧燧给严州调运粮食,萧燧说:“东部与西部不属同路管辖,按说不该给粮食,但我怎么忍心对原先治理的地区坐视不管呢?”于是就为此事向朝廷请求,发运太仓的米来赈济他们。淳熙八年,萧燧被召回朝廷,向皇上进言:“江、浙连年遭遇水早之灾,希望下诏征求应对灾情的意见,再让各部门延长郡县上缴赋税期限,不要只是催督逼迫。”淳熙十年,萧燧上书陈述广西各郡百姓身丁钱的弊端。他建议的事大都施行了。庆典时施恩,身丁钱减半,也都是从萧燧发起的。绍熙四年去世,享年七十七岁。

 

20.D项,曲解文意,最后两句是设想的情景,讽刺了隋炀帝重蹈陈后主覆辙,直指荒淫亡国的主题。“岂宜”是反诘,意思是不宜。

21.理解:如果不是因为玉玺归属了李渊,隋炀帝乘着锦帆龙舟还会游遍到天涯。虚实艺术:三句写隋炀帝亡国的史实,四句是诗人的设想,两句虚实结合,尖锐讽刺了隋炀帝纵欲逸游的荒淫生活。

22.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23.D

24.C

25.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