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议论说理的形式突破

作文写作,名家论述杂篇

古文拾遗、文言文古诗常识、常识汇编(持续更新)

考前作文写作讲解:结构与扣题


“书信体”作文怎样得到“深刻”分

寓言类作文“小猴子过桥”

递进开掘,渐入佳境

套路作文能应付当下考试,却应付不了将来的生活

记叙文的文体架构

任务驱动型议论文复合式结构训练

高考材料作文:立意角度、议论范畴、论证角度

时评类作文说理方法万能模板

材料作文:无论日月,皆有光辉

材料作文“忘记开花”导写及例文

材料作文“扫平路障与选择避开”审题指导与例文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深刻

材料作文:《上课礼的复兴》写作指导及例文

材料作文“重读鲁迅先生的名句”素材运用指导

审题就要充分利用命题材料

利用关键词设立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有例文)

材料作文:不要让思想成为生活的穹顶

作文走出文体要求的误区

找寻关键词,用段首标志句夺高分

巧用句式,让素材运用精炼、生动

生命有内核,议论需深入

借物说理,写好哲思散文

类比论证,让说理更形象

充分论述,完善结构

高考作文“深刻”训练

材料作文“动与静”升格展示 语言结构

高考模拟材料作文“单数与复数”优秀作文

材料作文“孔颜之乐”写作指导及佳作评析

模拟材料作文“夸夸群与喷喷群”写作指导

材料作文“少则得,多则惑”写作指导


议论说理的形式突破





考场论述类文章写作,除了循规蹈矩的“三段论”议论文,根据不同的论述目的、不同的说理需要,还可选取其他相应的文体形式。新颖而恰当的文体是议论说理的形式上的突破,也是赢得阅卷老师青睐的妙招儿。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文体形式。


研究论文:独具匠心显高端


考场论述类文章写作时有一种“高大上”的形式就是研究论文。研究论文是一种类似专业学术论文的写作形式,其特点是选材专题化、论述规范化、语言逻辑性强、结构较清晰,往往令人“肃然起敬”。


考场写研究论文,一则显得见解独特,视野开阔,且彰显专业的理论功底;二则援引丰富,视角专业,展示自己的阅读功底;三则结构清晰,观点鲜明,充分体现考生的研究意识与思辨能力。毋庸置疑,这种写法独具匠心,凸显高端,通常会得到阅卷老师的欣赏。


写研究论文,首先要确立一个与作文材料相符的“研究点”,其次是围绕这个“点”旁征博引,逐层分析呈现“研究过程”(可以是思想认知,也可以是实践行动),最后往往要总结“研究成果”。


如:


王国维先生曾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这话其实是极有道理的。文字不是绘画,无法构图敷彩;文字不是音乐,不能摹声拟音。但它有气象。于气象中,一切早已水到渠成。


譬如说寓情于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于景物之中,形成一种小气象。似乎万物皆有情,所以万物都带着“我”的情感色彩。这份气象,王国维先生称之为“有我之境”。这是小气象。


譬如说回归自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在这份气象之中,作者将自己直接当作景中之物。所以,早辨不清究竟谁才是真正的主体。将自身托付于自然,浑然一体,而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先生称之为“无我之境”。这是大气象。

———高一姜欣汝《气象》


这篇文章开篇就足够碾压大多数学生了。文章紧扣“气象”的核心话题,直接援引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的“境界”说,在与绘画、音乐的比较中,突出诗词文学作品中的“气象”,一下子就将视野引向了卷帙浩繁的诗词海洋,可谓“视通万里,思接千载”。不仅如此,作者紧接着细说气象,又能娴熟而恰当地引用古典诗词名句,分别论述“有我之境”的小气象与“无我之境”的大气象。行文间,作者腹有诗书、博闻强识的气质溢于言表,不待文章读毕,想必阅卷老师已被这位考生吸引了。


当然,写研究论文需要一定功底,没有丰厚专业的阅读与思考积累,考场上断然写不出这么精彩的文章。所谓功夫在平时,“厚积而薄发”是也。


文学短评:诗与远方在于心境


文学短评是以作家作品、文学创作等为评论对象的一种精短的理论文体,它既有议论性,又有文学性,是理、情、文的统一。考场写文学短评,既可以展示自己的日常阅读积累,又可以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独到见解,再加上相对专业的分析与鉴赏,必然令阅卷老师刮目相看。因而以文学短评的形式,完成一篇考场论述文,不失为夺分妙招儿。


撰写文学短评,可以针对某位作家的某篇作品,评论鉴赏其审美价值;也可以针对多位作家的多篇作品,在比较中评价其各自的文学价值及共同之处。无论从哪个角度评论,均要紧密围绕作文材料的核心话题,说到底,作家作品只是评论的论据素材。


需要提醒的是,文学短评与文学作品读后感是有区别的。前者重“评”,后者重“感”。前者侧重分析评论作品思想艺术的优劣高下,带有客观评价的色彩;后者则更多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联系社会现实表达自己的感想、体会与收获,主观色彩更鲜明。


如:


以文化人类学来观照,丰子恺的儿童观体现出他的原始主义思想倾向,他所肯定的其实是具有原始人格特征的儿童。在现代文学史上,对儿童、童心的赞美甚至崇拜不乏其人,如冰心、苏雪林等。但是如丰子恺一般将成人置于儿童对立面,强调二者之异质者并不多见。


冰心早期的散文、小诗及小说中以“爱的哲学”为主旨,讴歌无尽的母爱、纯洁的童心以及神秘的大自然。她的散文《寄小读者》是一组写给小朋友的通讯,与丰子恺崇拜童心一样,她也认为世界上最真最伟大的人格存在于儿童身上:“人间唯有襁褓婴儿,初无罪恶,梦中时有笑容,此为人生最乐时期。”但冰心认为,儿童不仅仅是以需要成人关心爱护的形象出现,还以成人世界的“拯救者”形象出现。

———高一孙之倬《不泯的童心》


这是一道关于“童心”的材料作文题目。从这段文字不难看出,作者巧妙选取了文学作品中的“童心”予以评析———这个视角本身已有新意———不止于此,作者针对丰子恺作品中的“童心”立场,竟能“以文化人类学来观照”,援引冰心的《寄小读者》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凸显丰子恺的“童心观”与冰心的“儿童观”之异同。行文中,既彰显作者的文学积累,又表现出作者对“童心”的理性思辨,无疑会给阅卷老师留下极好的印象。


写文学短评是需要日常积累的。一要注重积累文学素材,尤其是涉及相应类别的名家作品,素材广博方能做到临场不乱、得心应手;二要注重积累文学鉴赏的相关知识,比如借鉴古诗文鉴赏与现代文阅读赏析的方法,将阅读鉴赏、分析评论之法引入写作中;三要注重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品析习惯,所谓“诗与远方在于心境”,每日有诗、久久为功,才能在考场上熟练自如引用相关作品予以赏析评论。


名著书评:经典阅读见仁见智


名著书评与文学短评貌似相仿,实则有所区别,其明显差异在于,名著书评的评论对象为整本书,而且是名著。即以某部或某几部名著为主要素材,通过对著作的创作背景、人物形象、矛盾冲突、情节结构、语言特色、文化内涵等进行多角度的分析评价,进而表达对作文材料核心话题的思考与论证。


相比文学短评而言,名著书评的突出优点是:一、选材显得高端,所选素材必然是分量厚重的中外名著,极易引发阅卷老师的认同感;二、针对某部作品的某一角度展開,便于说理层层深入,从而把道理分析透彻;三、自然也显现作者阅读积累的独特性与思考问题的智慧性,所谓经典品读见仁见智,有思考的名著书评更容易脱颖而出。


写名著书评,关键在于选取“评论点”,切不可面面俱到,也不可大段复述原文,而是结合原著人物、情节、语言、结构、环境等,进行思想、审美、文化、价值等方面的“评论”,尤其要点评著作的独特性与价值所在。


如:


霍尔顿对理想世界的想象是对现实世界的批判与拒绝,它折射出作者塞林格对现实世界中虚伪之现象的揭露与讽刺……霍尔顿的理想主义,体现在对人性、对真善美的追求上。


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望的究竟是什么?我认为,守望的是善良、真实、自然、直率、纯真和谦逊;守望的是美好的品格和幸福的生活……


……作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那就是,在人生不断往前迈进的时候能不能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且坚持自己的选择……在所有的人生选择中,遵从自己的内心想法,做一个爱自己的人,尝试与整个社会和解,在理想与现实面前寻求一个平衡点,应该是今后人生路上的主要方向。


《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让我们开始反思,关于生命,关于理想,关于人生。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历霍尔顿的那段故事,但是每个人都会经历成长。


———高一奚雯晶《霍尔顿的理想主义及其实用性》


虽然只是文章片段,仍可看出作者的写作思路,文章旨在通过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的理想主义分析,表达在人生成长中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怎样遵从自己的内心,坚守自己的选择,进而揭示生命“守望”的主题。同样的写作主题,如果按照通常的“三段论”形式表达,无非“什么是守望”“为什么守望”“怎么样守望”,显得淡而无味。而借助名著如《麦田里的守望者》来说理,则油然而生一种带入感,读者跟随名著中的人物、跟随考生的评述,不知不觉间收获了“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启迪。


不过,考场写作选用名著书评的形式,也容易产生材料单一、叙大于议、宿构等问题。这就需要在构思谋篇时,紧紧围绕作文材料的核心话题,精心剪裁名著素材,恰切布局书评结构。总之,选用名著书评的形式,是为了打破呆板的“三段论”,让考场写作从内容到形式标新立异,从而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时事杂文:嬉笑怒骂皆文章


杂文是一种文艺性议论文,其特点是短小、幽默、锋利、隽永。杂文本质上是说理,既有逻辑性思维,又有形象性说理,语言上往往亦庄亦谐,讽刺幽默,兼具文学性与思想性,因而极富感染力。优秀的杂文,它所概括出来的社会“形象”,常常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意义,极易引发读者的共生思考,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


考场写时事杂文,优势在于观点鲜明、形式多样、旁征博引、选材灵活,“嬉笑怒骂皆文章”,更易于呈现考生广博的阅读积累与独到的理性思辨,从而征服阅卷老师。


时事杂文多涉及社会生活、文化动态等,内容颇为广泛,形式多样而结构灵活。因而要想写好时事杂文,须做生活的有心人,及时捕捉生活中具有争议的现象,并直接引用作为写作话题。行文表达的深浅高下,则在于考生对生活现象的深度剖析与理性思辨。


如:


听说×××的新书又出版了,着实令人欣喜。那可是畅销书,排队等候买书的人有一堆呢,整整一堆。光听书名就挺诱人的:《我和×××不得不说的事》,听说其中的×××也是如雷贯耳的大人物。难怪!


……当今生活中垃圾奇多,好比如今一些所谓畅销书,极尽污染环境之能事。而人们之所以丢掉昨日的畅销书,为的只是捧出今天的畅销书。垃圾并没有被清除,只不过被新的垃圾湮没了。


著书立说已经成为时下一大潮流,大有“全民皆作家”的趋势,正如米兰·昆德拉在其小说《笑忘录》中所叙述的……


……书是写出来了,并且像比赛似的一个比一个会装纯情,以便赚取某种液体兼某种金属。看了之后,却好比在空调房里待久了,令人热得发闷,继而有晕倒的失态了。


———高三汪邦义《不放在书橱里的书》


通过阅读此片段,可见杂文之魅力。题材是接地气的,直言身边人、身边事,然而全无逢迎吹捧之态,而是以批判家的眼光、幽默家的语言、文学家的比喻、思想家的不留情面的剖析,将著书立说的潮流比喻为垃圾的生产,让“全民皆作家”的现象充分暴露于日光之下,给所谓“畅销书”的热潮泼上一盆理性的冷水。如此形象的表达,如此生动的譬喻,如此深刻的思考,如此辛辣的批判,怎能不令阅卷老师叹为观止?


不过,考场写时事杂文也须注意,莫让自己的偏激观点占据了上风,过分的“自以为是”反而适得其反。这就需要观点求辩证、选材要恰当、分析讲逻辑、结论须谨慎。


除上述几种文体形式以外,还有社会时评、主题演讲、话题辩论、书籍序跋,这里不再一一讲解。



浮华褪尽,名著永生


康吉赢


黑塞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指出,真正的教养是一种内在品质的外化,而培养品质的方式在于阅读,阅读的内容即为名著。


但是,究竟什么是“名著”?从狭义角度看,运用汉字的拆字组词法,名著便指名家著作。可名著真的仅局限于“名家”,抑或包含所有名家吗?都不尽然。在当今这样一个网络发达、信息传播快速、文本堆积的冰冷硬件时代,名著首先要与市场上的流行文学区别开。这二者有本质的不同:前者是经历时间洗涤打磨最终沉淀在河流底部的闪光的金子,而后者则是经产量与速率的催化,阳光下一闪而过的泡沫。倘若仔细考究,“名著”的定义还需从其功能与本质出发。




首先,名著作为文学艺术的分支,记录的是历史事件与心路历程。它是一种对于人类历史的艺术记录,传递的是千百年来指引人们走向未来的思想火花。的确,今天我们阅读的早期文学作品,譬如《诗经》《左传》等,都是建立在对于客观事件、生活琐事等的记述之上的。或许多年后,我们曾经亲身经历的事件在记忆河水的冲刷下模糊不清,但是闪着金光的古老文字向时光注入了生命,使千万代子孙都有机会领略彼时的雄浑壮丽或萧瑟凄清。


其次,名著在先賢经验的叙述中不知不觉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作用。如果说与历史的对话是“以史为鉴”而正衣冠的“正蒙难”,那么这种知识与智慧的传授便是“化及民”,将人类演化过程中千万血泪换取的生存智慧以一种恒定不变的方式予以传承。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碰到一个生僻的概念却不知道在教材中哪里曾出现过,搜索引擎上不知真假的介绍又使人晕头转向时,大多会找到《辞海》检索最简洁准确的阐释。当我们讨论某种思想的传承、发展,也会从名著中找寻痕迹。由此可见,即使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名著依然是人类寻求知识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其根源在于,名著是作者个人乃至团体经年累月总结的成果,全不似网络上在“快”与“量”中诞生,不久又为新生事物所取代的内容。名著的传承是一种厚重的力量,从中感受到人类知识与智慧的温度。


同时,作为阅读对象的名著,在潜移默化间引领着一个人的精神旅程。阅读名著是一种习惯,名著是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极品。在哲思、诗情的融合下,我们遇见了许多深邃广博的头脑,领略的是人生百态,见证的是沧海桑田,洗去的是浮躁不安,余下的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平和自然。


名著是蕴含作者情感之作,在经过了时间漂洗与苦心经营的朴素中,余有生命最本真、最炫目的华丽。所谓名著,不在于内容本身是否艰深晦涩,而取决于是否能够表达真情实感,引起人们共鸣,构筑指引人类前行的力量。它的真实与艺术相融,深度与广度并存,哲思与诗情升华,汇成一束在时间长河中亘古不变的坚定力量。唯有名著,于时光洗涤后永生。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探讨名著功用价值的研究性论文。文章入题后,立即对“名著”展开了概念界定与内涵思辨,这样的开头带有一定的研究论文特征。随后作者“从其功能与本质出发”,先后阐释了名著在“历史记录”“文化传承”“精神引领”方面的功能价值,这三个方面的内在关联也是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实而虚,具有一定的学术说理逻辑。无论是全篇行文,还是局部论述;无论是语言分析,还是结构安排,均条理清晰、周密圆合,体现了作者广博的阅读积淀、较强的架构能力、鲜明的研究意识和娴熟的写作功底。(程振理)


名著见从容


夏雨萱


曾经阅读过某专家谈中产美学(主要针对中产阶层的美学)的文字,我不以为然。


他说,中产美学的要诀在于营造一个去焦虑的审美乌托邦,精致地勾勒出一幅岁月静好的图景,小心翼翼地呵护现代人的安定。在我看来,这种格局过小的理想主义,并不能真正解决现代都市人的问题,只是一种无用的心灵鸡汤。


直到我读了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才深知这精致的中产美学并非“鸡汤”理念。书中,作者极力描绘了茶峒———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的现代桃花源。小说中的人物翠翠、傩送、天保、老船夫,绽放出了人性的光辉。《边城》的文字总是淡淡的,即使是在处理怨闹悲情、生离死别时,也透露出一种清淡的欢愉。


小说结尾我很喜欢,觉得寥寥数笔却恰到好处。文中这样写道:“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后来我偶然得知,原稿中的結尾是暗示傩送与翠翠的悲剧结局的。但沈从文的妻子张兆和看了之后认为“太悲了”,于是才添加了最后这一句。那时我便觉得,名著虽讲的是别人的故事,读者却因享受到了意境与审美的愉悦,生发出与己之人生经历相匹配的感想来。这也是同一个人在人生不同时段读同一本书,心境却相差甚远的原因。


于我,那些名著的意义在于表达一种态度。它不可以用来消解困境,但它教你怎样渡过一段黑暗的路途。你读到书里人物的孤勇,你便在以后的日子里想起这样一篇文字让你不惧怕走夜路;你读到真诚与善良的心灵,你便把得失看得再淡一些,把执着拾回一些;你读到悲壮过后的决绝和坚定,你便知道自己曾经受伤,也已经痊愈。


黄永玉在回忆录中讲到一件事,“文革”时他与沈从文先生擦肩而过,沈从文装作不理睬他,却头都不歪地吐出了四个字:要从容啊。


现代人的焦虑在于做一件事便渴望它有意义,而这是不现实的。以这样的方式对待名著,未免过于急功近利。我们急切地希望一本名著能引领我们走向成功,让我们变得更有内涵,这恰恰违背了名著的职能。


它告诉我们,要从容啊!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名著书评类文章。本文从“去焦虑的审美乌托邦”这个角度谈开去,借助《边城》这一具体作品进一步阐明观点,夹叙夹议,行文自如,深入浅出,将名著的美学价值娓娓道来。组织行文上,作者打破了传统议论文的“三段论”结构,写成了一篇名著书评类议论文。(顾芸)


这不是一部名著


周霏飏


有人把名著看作成功路上的垫脚石,有人把名著看作陶冶情操的私藏品。世上千万本书,只待“名著”皇冠加身,便登上华贵的宝座,供人瞻仰了。


打开电子阅读器,登录电子书商城,必不可缺的一栏便是“必读名著”———和豆瓣“评分前100”一样,排行榜上的书籍闪着耀眼的光芒。


然而,打开商城网页是为了挑选所谓名著阅读吗?显然不全是。但那大号的黑体字令人无法忽视。一旦选中,先入为主的“恶魔”便趁机诱导你,让你牢记此书重量级的头衔,于是你的思想便跟随作者或前人的分析游走。一本书读罢,“名著书单”上少了一个书名,你的阅历和感悟毫无变化。


魯迅先生曾在一次演讲中说,读书的人好比赌博打牌的人。真正会打牌、爱打牌的,是极不屑计较金钱得失的;读书同样。理工科的学生,也应去读些历史的、文学的书;文科的学生,也需读一读物理,了解这个世界。放到读“名著”这个问题上也一样。如果看重名著的功用而去读,不免功利,而且一旦先入为主,感想也不外乎前人所评论的种种了。由此可总结出极为重要的一点:别把名著当“名著”。


然而要想真正做到这点太不易了。我们能做的,只是尽力忽视。好比读一本被打上“讽刺小说”标签的书,就不要循着肉眼可见的表层的批判走远,而是用一把锄头就地深挖,挖出讽刺的内核,挖出社会的弊病,这样,就可以说做到了“平视”一本书———过程中的思考与发掘,能带人到内里探个究竟。


在一些学术交流网站上搜索一部名著,评价结果往往不只有褒奖,总有人头头是道地列举其缺点。需要注意的是,名著并不意味着它完美无缺,只是瑕不掩瑜,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或许是一件残次品。身为学生,常听老师教导“要有批判性思维”,但批判性思维论述到最后,似乎又指向了肯定的一面。在表达这种思维时,大多数人揣摩着批判的“度”,最终仍没能迈进一步,让思考在观点的碰撞中摩擦出火花,让名著的光环彻底消失。


我曾在一本书中读到这样一个故事:身为作家的他在签售会上向读者提问,问大家对这本书有什么批评或建议,全场鸦雀无声。这是否也代表了一群追寻所谓“名著”的人呢?这种现象无疑是不可取的,但就如前文所说,是可以“尽力去忽视”的。当我们丢弃书的腰封和护封,抚摸简单的封面———为一本“名著”摘去其标签,肢解其中词句,沉浸于纯粹的文字表达中,我们就已经做到了。谨记:这不是一本名著。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带有浓浓的时事杂文味道。文章理性揭示名著阅读中“标签”现象背后隐藏的“恶魔”,奉劝人们“别把名著当‘名著”,并提出了对策:要真正做到“‘平视一本书”,就要具有批判性思维,摘去其标签,时刻谨记“这不是一本名著”。显然,文章的观点是鲜明又辩证的,说理角度是独特新颖的,论证分析是清晰严密的,语言中批判与建设并存,具有显著的杂文表达优势,读来发人深省,进而收获颇多启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