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海松江区一模范文(2篇)
2016上海一模虹口区作文范文(3篇)
2016年长宁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5篇)
松江
材料:
古人说:“道在迩,而求诸远。”意思是,在寻求真理、规律、方法或内心道德准则的过程中,所谓的“道”就在近处,而人们往往到处去寻求。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学生作文:
近道与远道
在寻求真理、规律、方法或内心道德准则的过程中,所谓的“道”就在近处,而人们往往到远处去寻找。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道在迩,而求诸远”。其实,何必舍近求远,身边处处是“道”,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在身边寻求“道”。
我所认为的道,就是真理、规律、方法及内心道德准则。而这些就在我们身边。古人所言之道,诸子百家也都是从他们的现实生活出发,总结凝练而成的,“近”道绝对多于“远”道。因为真理与准则多数情况下是自己所感悟的,自己比较容易吸纳,身边之道也比较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而“远”道,或是 从书本,或是从大家身上习得,我不否认这些道的价值,但是与我们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也不一定符合我们自身,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发现身边的道。 除了身边的“近道”更易于接受,更符合自身外,“近道”之丰富内涵也是我推崇寻求“近道”的原因。
在寻求真理、规律、方法或内心道德准则的过程中,只要你注意观察你就会发现原来身边的真理、规律等竟也是如此的丰富,值得挖掘!假如牛顿在苹果落下来时,打翻古书而不是对身边的这只苹果入手,就不会有这创世纪的发现,当然,我想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吧。假如科比那时听从教授从专业课上学到的不适合自己实际身体机能的投篮方法,也不会蝉联那么多界的NBA最佳球员。实际上他从队员的投篮方式,自身身体机能分析,从栏板杀手一步步变为mvp,这是单单从前人留下的方法投篮根本无法达到的境界。
其实,我认为“远”道也是一种“近”道的演变。他人、名人或前人在寻求真理、规律、方法或内心道德准则时,他们所寻求到的“道”大都是他们从身边生活中所得出的“近”道,经过历史的洗礼亦或是别人带有目的性的炒作,这些变成了你的远道。人们往往到远处去寻求的道其实就是他人的“近”道。所以这些真理准则或是因为时间、地域等局限性早已不适用于你,或是他人依靠此道而成功,你把它整改变成自己的,才可以凭此成功,所以对于“远道”,还是要谨慎处理。
我虽然推崇发现身边真理,对于“远道”也不是一味排斥,既然可称为“道”,必是有其一定的可采纳性,不然我们又为何学古文,了解古人的思想并学以致用呢?
对于一个国家,发现身边的真理同样很重要。他国有他国的国情,开辟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道也很重要。
所以我推崇正道。
用心体悟
道,是许多人毕生苦苦探索追求的事物。孔子曾云:“朝闻道,夕死可矣。”足见得道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可是多数人耗尽一生去追寻,历经山水,四处跋涉,却最终发现道就在近处,自己从未注意。
“道在迩,而求诸远”,为何近在眼前却不为发现呢?究其主要原因,是人们根本不清楚何为道。“道”这一定义如同佛家中的“禅”,意义多种多样,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道,道生万物”,小到内心的顿悟,也可称为得道。然而总的来说,道之于今之众人,主要是真理、规律、方法或内心道德准则。每个人心中的道应有它的大致轮廓形象,也就是有所追求的方向。倘若一个人对“道”的概念空洞模糊,口口声声地说着“寻道”,却只是漫无目标的(地)东逛西走,即使“道”就在身边,他也肯定辨认不出。
既然古人对“道”的评价甚高,(道)必是不易获得之物。而人们对不易获得之物的普遍想象是“它必在遥不可及的远方,只有历经艰险磨难的考验才能得到。”正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连“大任”都如此来之不易,更不必提玄高的“道”(了)。然而事实却不总是如此,“道”的衡量在于人的思想,哪怕身边细小事物无不蕴含着道德精髓。先秦诸子观于山水皆悟道;见歧路亡羊亦可悟人生之道;至于甚者,“二程”中的“大程”见初生之鸡雏亦有所悟。“道”的魅力所在正是其不确定性,没有指标与纲领去束缚它,他可以寄形与万物中,涉及到思想可触及的每一个角落,无需跋山涉水寻找,身边的事物中皆含“道”。无法用言语去形容,只能用心灵去触及,正是所谓的“道可道,非常道”了。
常有年轻人致力于寻找幸福,与人结伴而行几十年,仍寻觅不得幸福的踪影,临死前他才蓦然发现:与他结伴之人正是幸福。而“道”实际上也陪伴着每个人而行,它深藏于人的内心思想中,为人们所拥有,而多数人却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于是“道”以世间万物来开导启发世人,然而世人的眼睛不会停留在近处,他们一个个高瞻远瞩,抱着苦行僧的抉择奔向远方,弃身边“道”之不顾。
道,用心去体悟,(它)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