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华东师大第二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第33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决赛)范文 《对“独立思考”的再思考》
2019—2020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七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语文试卷
第33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决赛)范文 《对“独立思考”的再思考》
2019—2020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七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语文试卷
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吴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上海市徐汇区上海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嘉定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上海省师大附中闵行分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上海市闵行区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华东师大第二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句子默写
1.按要求填空。
(1)譬如平地,___________,进,吾往也。
(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_________。
(3)___________,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___________言不信者行不果。
(5)其在道也,___________,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6)天下之至柔,___________。
(7)___________,得意而忘言。
(8)___________,自大视细者不明。
(9)自天子以至于庶人,__________。(《礼记·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雄辩症
王蒙
话说某公在患厚皮逻辑症之后,经过手术削皮,看上去皮薄了些,然而这只是“锯箭法”,治标没治本,不久皮又长厚了。更让人不解的是,此公在服了《逻辑学》之后,出现新的症状。
一日,此公又来到医院。正好这天在医院就诊的患者寥若辰星。
医生说:“请坐!”
此公说:“为什么要坐呢?难道你要剥夺我不坐的权利吗?”
医生无可奈何,知道此公曾有过的事情,于是倒了一杯水给他,说:“请喝水吧。”
⑥此公说:“这样谈问题是片面的,因而是荒谬的。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喝。假如你在水中搀入氰化钾,就绝对不能喝。”
医生说:“我这里并没有放毒药嘛。你放心!”
此公说:“谁说你放了毒药?难道我诬陷你放了毒药?难道检察院的起诉书上说你放了毒药?我没说你放毒药,而你说我放了毒药,你这才是放了比毒药更毒的毒药!”
医生毫无办法,便叹了一口气,换一个话题说:“今天天气不错。”
此公说:“纯粹是胡说八道!你这里天气不错吗?即使是天气不错,并不等于全世界的天气不错,比如北极就在刮寒风,漫漫长夜,冰山正在撞击……”
医生说:“我说的今天天气不错,一般是指本地,不是全球嘛。大家也都是这么理解的嘛!”
此公说:“大家都理解的难道就一定是正确的吗?大家认为对的就一定是对的吗?如果公众的价值观出现问题,那真是可悲的事情,比如文革就是这样。要知道真理有时就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医生已经有厌烦了,忍不住和他辩起来:“难道真理就掌握在你手里?”
此公说:“你的理解,我看是很平凡的,你们这些医生都给人看病,唯有我是被看病的,我虽属少数人,但我也没说真理就在我手里呀?”
医生说:“我们医生都是平凡的人,你是不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人也会得病,也要我平凡的人来治病。”
此公说:“我不平凡的人即使得病,也是得不平凡的病。”
医生说:“对!你得的是不平凡的病。”
此公说:“你才得病了呢,我说过我得了病吗?”
医生说:“你没病来医院干嘛?”
此公说:“我没病不可以来医院吗?医院是公众场所,我无权来吗?”
医生说:“你可以来,现在你可以回去了。”
此公说:“你无权命令我走,你是医生,职业道德不允许你赶我走。”
医生说:“医生的职业道德是对病人而言。闲杂人等都跑到医院来,医院不成了椒公园么?”
此公说:“你没有调查研究,怎么就知道我没病吗?难道我就不是病人吗?”
医生说:“你不是说你没有病吗?”
此公说:“难道我说的话就一定正确吗,难道我说过我没病吗?”
医生说:“我不用调查研究也知道你有病了。”
此公说:“你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因此,你这是在骂人!”
医生摇了摇头说:“你的病我治不了,你去找其他的医生给你看吧。”
此公说:“你们医生都是穿一条裤子,木秀于林,风必吹之,那位医生都会说我有病的。”
医生无可奈何:“既然大家都说你有病,那你肯定是有病的,你大概不知道,还有木‘朽’于林,风不吹也自烂一说呢。”
此公说:“你们都说我有病,难道就我一个人有病,你们就没有病?”
医生苦笑着说:“你、我、还有其他医生都有病,好么!不要再说了!”
此公说:“你难道要剥夺我的话语权吗?”
医生说:“好!好!你有说话的权利。”
此公说:“不对!我还有不说的权利!”
医生说:“那你就坐下继续说吧,说累了,就喝点水。”
㊳此公说:“这样谈问题是片面的,因而是荒谬的。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喝。假如你在水中搀入氰化钾,就绝对不能喝。”
医生说:“我这里并没有放毒药嘛。你放心!”
刚说完,医生心想,又转回去了,看来今天无穷无尽。于是苦笑着说:“今天真倒霉……”
此公说:“你还是医生吗?你知道医生的职业道德吗?怎么可以这样说话?”
医生说:“那你就少废话,让我给你瞧病吧?”
此公说:“谁说我有病?你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医生心头一惊,进入狗咬尾巴的逻辑怪圈了,因此就闭口不语。
此公说:“你为什么不说话?”
医生说:“我为什么要说?你难道要剥夺我不说话的权利吗?”
此公说:“那你就喝点水吧。”
㊽医生说:“这样谈问题是片面的,因而是荒谬的。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喝。假如你在水中搀入氰化钾,就绝对不能喝。”
医生忽然感觉到,这话原是从此公嘴里吐出来的,自己怎么传染到了呢,就差点没晕倒在地上……
第二天,医生找到院长,说:“本人虽是主治大夫,但因某些特殊患者的病症——雄辩症的出现,本人深深感觉到知识的贫乏,无法给病人治病,想脱产去进修哲学、逻辑学。”
院长说:“就为一个特殊的病人?”
医生说:“特殊病人就不是病人吗?你可以剥夺特殊病人治病的权利吗?难道医院只是为了大多数人开设的吗?如此歧视特殊病人是没有道理的!假如你是特殊病人,你需要治疗吗?”
院长一听,一屁股瘫在沙发上,怔了半天才回过神来,慢慢地说出一句话:“我看你已经有雄辩的能力了,不用再去进修,否则我这老院长也得去进修。”
2.第⑥㊳㊽段三次重复了同一段话,请分析其作用。
3.纵观全文,给雄辩症写一个简要说明。(80字以内)
4.雄辩本身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正常的社会交流活动,可以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场所发生,作者却把这一现象放在“医院”之中,在“医生”和“病人”之间展开,这种安排体现了作者的巧妙构思,请对此加以赏析。
5.评析本文的思想意义。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物二首
白居易
青松高百尺,绿蕙低数寸。
同生大块间,长短各有分。
长者不可退,短者不可进。
若用此理推,穷通两无闷。
椿寿八千春,槿花不经宿。
中间复何有,冉冉孤生竹。
竹身三年老,竹色四时绿。
虽谢椿有馀,犹胜槿不足。
6.本诗题目来源于哪一家的思想?( )
A.墨家B.道家C.儒家D.法家
7.对两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绿蕙低数寸”的意思是绿蕙高度比青松矮了数寸。
B.“同生大块间”的“大块”是天地宇宙自然的意思。
C.“冉冉孤生竹”的“冉冉”表现了竹叶的柔弱下垂。
D.“虽谢椿有馀”的意思是竹树虽然比不上椿树长寿。
8.两首诗虽然都题为“齐物”,但是两首诗歌所表现的道理并不完全一样,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定公八年,公山不狃不得意于季氏,因阳虎为乱,欲废三桓之適,更立其庶孽阳虎素所善者,遂执季桓子。桓子诈之,得脱。定公九年,阳虎不胜,奔于齐。是时孔子年五十。
②公山不狃以费畔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循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己用,曰:“盖周文、武起丰、镐而王,今费虽小,傥庶几乎!”欲往。子路不说,止孔子。孔子曰:“夫召我者岂徒哉?如用我,其为东周乎!”然亦卒不行。
③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④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拨。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君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四方皆则之(_______) (2)孔子摄相事(_______)
10.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更立其庶孽阳虎素所善者( )
A.改 B.再 C.又 D.新
(2)及齐平( )
A.平等 B.平定 C.和好 D.平衡
11.把第④段画直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
12.第④段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鲁以君子之道辅君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
13.第④段用语言描写刻画孔子形象很有表现力,请结合内容具体加以赏析。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鲁之南鄙人有吴虑 ,冬陶夏耕,自比于舜。子墨子闻而见之。吴虑谓子墨子:“义耳义耳,焉用言之哉?”子墨子曰:“子之所谓义者,亦有力以劳人,有财以分人乎?”吴虑曰:“有。”子墨子曰:“翟尝计之矣。翟虑耕而食天下之人矣。盛,然后当一农之耕,分诸天下,不能人得一升粟。籍①而以为得一升粟,其不能饱天下之饥者,既可睹矣。翟虑织而衣天下之人矣,盛,然后当一妇人之织,分诸天下,不能人得尺布。籍而以为得尺布,其不能暖天下之寒者,既可睹矣。翟虑被坚执锐,救诸侯之患,盛,然后当一夫之战,一夫之战,其不御三军,既可睹矣。翟以为不若诵先王之道,而求其说,通圣人之言,而察其辞,上说王公大人,次匹夫徒步之士。王公大人用吾言,国必治;匹夫徒步之士用吾言,行必修。故翟以为虽不耕而食饥,不织而衣寒,功贤于耕而食之,织而衣之者也。故翟以为虽不耕织乎,而功贤于耕致也。”
②吴虑谓子墨子曰:“义耳义耳,焉用言之哉?”子墨子曰:“籍设而天下不知耕,教人耕,与不教人耕而独耕者,其功孰多?”吴虑曰:“教人耕者,其功多。”子墨子曰:“籍设而攻不义之国,鼓而使众进战,与不鼓而使众进战而独进战者,其功孰多?”吴虑曰:“鼓而进众者,其功多。”子墨子曰:“天下匹夫徒步之士少知义,而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何故弗言也?若得鼓而进于义,则吾义岂不益进哉!”
(节选自《墨子·鲁问》)
注释:籍:假使。
14.可填入第①段横线处的虚词是( )
A.也B.者C.耳D.然
15.请用自己的话表明吴虑的观点。
1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选文写法上特点的一项是( )
A.整散结合B.排比层进C.比喻论证D.反复申说
17.请概述前后两段论证的思路。
五、材料作文
1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吕氏春秋·贵公》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楚国有一个丢失了弓的人,却不肯去寻找,他说:“楚人丢失了它,楚人得到了它,又为何要寻找呢?”孔子听到后说:“把‘楚’去掉就可以了。”老子听到后说:“把‘人’去掉就可以了。”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故事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虽覆一篑 有杀身以成仁 行拂乱其所为 志不强者智不达 曰余食赘行 驰骋天下之至坚 言者所以在意 夫自细视大者不尽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
【详解】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覆”、“篑”、“赘”、“驰骋”、“壹”。
2.内容上第⑥段初步呈现了雄辩症的症状:无事生非,挑刺。强词夺理、为辩而辩、狭隘、片面;第㊳段的重复一方面表现了雄辩症说着说着就转回去,同时把对方绕进去;也体现了雄辩症的逻辑其实很狭隘,只是在固定的几个地方不断反复驳诘。与第一处形成逻辑怪圈/闭环/循环/;顽固、病症加深;第㊽段表现了雄辩症传染性强,危害性大。
结构上:三次重复,推进了情节的发展,也一步步揭示出病症的危害。前后照应。
效果上:增强了荒诞感,表达了对雄辩症这类现象的讽刺。
3.雄辩症:
界定病症: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言语交流障碍、思维疾病等
病因:由厚皮逻辑症进一步发展而成;直接的诱因是服了《逻辑学》;在学习逻辑、哲学以后未能真正充分理解只为卖弄学问;以显示自己是正确的,以捍卫自己的绝对正确性为目的,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的心理。
临床表现:患此症者临床表现为反驳一切、怀疑一切;对他人言语的任何漏洞进行强词夺理的辩驳,易怒、咄咄逼人。
传播:此病具有高度传染性。
治疗方式:难以治愈。需要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纠正偏执。
危害:造成沟通障碍、使得交流的内容偏离重点毫无意义、使得讨论总是陷入僵局、易造成社交障碍。
其中临床表现中的行为表现为必须写的内容。
4.作者写的“雄辩症”不同于一般意义的“雄辩”,它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放在医院里面展开故事情节,有利于揭示出这种病症的严重危害性、高度传染性、难治愈性。如果放在其他社会生活场所,就不能给读者如此强烈的警示意义。
补充答案:医患间的问诊过程生动呈现了“雄辩症”的具体症状和传播过程等。
5.本文主要通过虚构一个患了“雄辩症”的病人和医生的对话,直观展现了“雄辩症”的危害,表达作者对“雄辩者”的批判、讽刺,联系具体现实,对于今天社会生活中不时有杠精出现,不时有人打着逻辑的幌子无理争论。
6.B
7.A
8.第一首借助青松和绿蕙的长短是天定的,有命数的,不可改变的,来类比联想到人生的通达和困顿也是天定的,没有苦恼,表达作者知天命的观点;第二首借助竹没有椿树长寿却比槿花长寿,来表达作者知足的观点。
【分析】
6.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标题中的“齐物”,是春秋、战国时老庄学派的一种哲学思想。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如生死寿夭,是非得失,物我有无,都应当同等看待。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庄子的《齐物论》中。老庄是道家学派。
故选B。
7.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项,“绿蕙高度比青松矮了数寸”错误,这句话是分别叙述青松高百尺,而绿蕙只有数寸低,并不是绿蕙比青松矮了数寸。
故选A。
9. 效法/效仿/以……为准则 代理/执掌/暂代……职务
10.(1)A;(2)C
11.齐国的官员上前回答说:“君子有了过失就用实在的东西来道歉,小人有了过失就用空虚的文辞来道歉。大王如果痛心悔过,那么就用实在的东西来道歉。”
12.鲁以君子之道辅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
13.(1)孔子第一句话是对鲁定公所说,先用整句表明文事必有武备,然后又援引旧例,增强说服力,三个“必”字连用,充满着坚决强烈的语气。
(2)面对齐景公不断的无理挑衅,孔子的语气越来越严厉:第一次,先申明我们是好会,再直接指斥齐国所奏之乐为夷狄之乐,最后则是强烈的质疑;第二次,则是更为强烈的祈使语气。
(3)无论是面对自己的国君还是齐王,孔子的言论都是既有理,又符合礼,语言描写充分表现了孔子娴于辞令、不惧威权、威重刚毅的特点。
【分析】
9.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1)“则”,一般是准则的意思,这里是意动用法,以……为准则,也可以引申为效法、效仿。“四方皆则之”,四方的官吏都学着他做。
(2)“摄”有代理的意思,比如“摄政(代君主管理国家)”。“孔子摄相事”,孔子代理典礼会盟的事务。
10.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1)“更立其庶孽阳虎素所善者”中“更”可以做实词也可以做虚词,根据前文“欲废三桓之適”可知公山不狃想打算废掉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叔孙、孟孙三家的嫡生嗣子,另外改立平日为阳虎所喜欢的庶子来继承,所以“更”的意思应该是“改”。
故选A。
(2)“及齐平”的“平”本义是和平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和好的意思。句意为鲁国和齐国和好。
故选C。
11.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重点字词:“过”,过失;“谢”,道歉;“谢以质”“谢以文”,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以质谢”“以文谢”,用实在的东西来道歉,用空虚的文辞来道歉;“若”,如果;“悼”,这里是痛心悔过的意思。
12.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注意这里只要求三处断开,注意大的语义层。“而”表转折,在它前面断开;“使得”是最终造成的结果,与前面内容断开;“为之奈何”意思是对前面造成的结果应该怎么办,在它前面断开。所以正确断句为:鲁以君子之道辅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
画波浪线部分意思是:“鲁国是用君子的道理来辅助他们的君主,而你们却仅把夷狄那套歪理告诉了我,害我被鲁君怪罪,这该怎么办呢?”
13.
本题考查鉴赏文本语言的能力。
本题“第④段用语言描写刻画孔子形象很有表现力,请结合内容具体加以赏析”注意分析的是第④段,着重分析孔子的语言以及这些语言对刻画孔子的形象起到什么作用即刻画了孔子什么形象。
“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第一句话是孔子代理典礼会盟的事务,对定公说的,大意是:我听说有非军事活动必须要有军事准备,有军事活动必须要有非军事准备。从前诸侯出国,一定带全了必要的官员随行。请你也带左司马右司马一道去。这段话用“臣闻”先委婉阐述道理,即非军事活动必须要有军事准备,接着用“古者诸侯”的事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具有说服力,三个“必”字语气坚定,不容置疑,也显示出事情的重要性,所以定公采纳了孔子的建议。语言描写表现了孔子娴于辞令,心细如发、考虑周全、深谋远虑的特点。
“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第二句是在两国国君相会,齐国奏四方之乐带有挑衅威慑的意味,先申明我们是“好会”,提醒齐国注意场合,再直接指斥齐国所奏之乐为夷狄之乐,不宜出现在这种友好的两国君主相会的场合。“何为于此”则是强烈的质疑,“请命有司”请求命令管事官员叫他们下去!“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第三句是面对齐国变本加厉,用优倡侏儒表演来挑衅鲁国时说的,这次孔子语气严厉,直接斥责这是惑乱诸侯的恶行为应当被诛杀,并请求立即执行。这些都有效震慑住了齐景公。这些语言都表明孔子严于礼法、不惧威权、威重刚毅、娴于辞令的特点。
译文:
鲁定公八年,公山不狃不满于季氏就借着阳虎来作乱,打算废掉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叔孙、孟孙三家的嫡生嗣子,另外改立平日为阳虎所喜欢的庶子来继承,于是就把桓子抓了起来。桓子用计骗他,逃了出来。定公九年,阳虎计划失败,逃到齐国去。这个时候,孔子正好五十岁。
公山不狃以费邑做据点反叛季氏,派人来召孔子去帮忙。孔子心想自己依循正道而行已经很久了,内在的学养也很深厚,却无处可以表现,没有人能用自己,不禁说道:“大抵周文王、武王当年是以丰、镐那么小的地方建起王业的;现在费邑虽然是小了点,该也差不多吧!”想要应召前去,子路很不高兴,劝止孔子。孔子说:“难道召我去是毫无作用吗?如果他真能用我,我将像文王、武王一样,在东方建立一个典礼完备的周啊!”然而最后也没有成行。
后来鲁定公任命孔子做中都(在今山东汶上县)地方的行政长官,才到职一年就很有绩效,四方的官吏都学着他做。孔子由中都宰升任做司空,又由司空升任了大司寇。
定公十年的春天,鲁国和齐国和好。到了夏天,齐国的大夫黎鉏对景公说:“鲁国用了孔丘,照情形看,这是会危害齐国的。”于是派了使者去约鲁君举行和好的会盟。会盟的地点是在夹谷(按:今山东莱芜县)。鲁定公准备乘坐乘车(按:又称安车,非兵车,较为舒适),毫无武装地前往。孔子代理典礼会盟的事务,对定公说:“我听说有非军事活动必须要有军事准备,有军事活动必须要有非军事准备。从前诸侯出国,一定带全了必要的官员随行。请你也带左司马右司马一道去。”定公说:“好的。”就带了左右司马出发,和齐侯在夹谷地方相会。这个地方筑了土台,台上备好席位,上台的土阶有三级。两君就在台前行了相见礼,作揖礼让了一番才登上台。双方馈赠应酬的仪式行过之后,齐国管事的官员快步上前说:“请开始演奏四方的舞乐。”景公说:“好罢。”于是演员们手持旌旗羽毛和各种兵器大呼小叫地涌上来。孔子快步上前,一步一阶往台上走,在还差一阶没有跨上的地方停下来,举袖一挥,说道:“我们两国君主举行和好的会盟,这种夷狄的野蛮舞乐怎么能出现在这里!请命管事官员叫他们下去!”管事的叫他们退下,他们却不肯动,朝左右两边看晏子和景公的眼色。景公心里惭愧,就挥手让他们离开。过了一会儿,齐国管事官员又快步上前说道:“请演奏宫中的女乐。”景公应说:“好的。”于是许多戏子矮人都表演着前来。孔子又快步上前,一步一阶往台上走,在还差一阶没有跨上的地方停下来,说道:“一个普通人敢胡闹来迷乱诸侯,论罪是应该正法的,请下令管事的执行吧!”于是管事官员依法处罚,那受罚的人就手脚分离了(按:谓腰斩)。景公不由得敬畏动容,知道自己道理上不如他,回国之后心里非常不安,对众臣说:“鲁国是用君子的道理来辅助他们的君主,而你们却仅把夷狄那套歪理告诉了我,害我被鲁君怪罪,这该怎么办呢?”主事的官吏上前回话说:“君子有了过错,用实际行动来谢罪;小人有了过错,用虚礼文辞来谢罪。君上如果对会盟的表现感到痛心,就用实际行动谢罪吧。”于是齐侯就把以前从鲁国侵夺来的郓、汶阳和龟阴的田还给鲁国,来表示自己的歉疚。
14.B
15.道义只需要亲身践行,不需要用言辞宣扬。
16.C
17.第①段墨子通过论证自己一个人耕种织布不能让天下温饱,一个人打仗不能抵御三军,而言说先王之道、圣人之言可以国治行修,产生的功劳更多,来证明用言辞宣扬道义的价值。
第②段墨子通过假设,比较教人耕和独自耕、鼓而使众进战和独进战的功劳多少,类推出教天下以义比独知义要功劳多,进一步证明了用言辞宣扬道义的价值。
【分析】
14.
本题考查掌握文言虚词的能力。
“也”“耳”一般是句末语气词,这里是句中,可排除。“然”一般是句首语气词,表转折,这里是句中,可排除。“者”是句中语气词,表停顿,用在这里正合适。
故选B。
15.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观点态度的能力。
本文“义耳义耳,焉用言之哉?”这句话吴虑说了两次,“焉用言之哉”用反问的句式反对空言道义,结合前文“冬陶夏耕,自比于舜”(注重亲身实践)可知他认为道义只需要亲身践行,不需要用言辞宣扬。
16.
本题考查鉴赏文本表现手法的能力。
本文句式长短句结合,整句和散句结合。“翟虑耕而食天下之人矣。盛,然后当一农之耕,分诸天下,不能人得一升粟。籍而以为得一升粟,其不能饱天下之饥者,既可睹矣。翟虑织而衣天下之人矣,盛,然后当一妇人之织,分诸天下,不能人得尺布。籍而以为得尺布,其不能暖天下之寒者,既可睹矣。翟虑被坚执锐,救诸侯之患,盛,然后当一夫之战,一夫之战,其不御三军,既可睹矣”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层层说理,并且反复申说自己的观点。但本文没有运用比喻论证,只是拿现实中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故选C。
参考译文:
鲁国的南郊有一个叫吴虑的人,冬天制陶夏天耕作,拿自己与舜相比。墨子听说了就去见他。吴虑对墨子说:“义啊义啊,责在切实之行,何必空言!”墨子说:“你所谓的义,也有以力量给人效劳,以财物分配给人的方面吗?”吴虑回答说:“有。”墨子说:“我曾经思考过:我想自己耕作给天下人饭吃,十分努力,这才相当于一个农民的耕作,把收获分配给天下人,每一个人得不到一升粟。假设一个人能得一升粟,这不足以喂饱天下饥饿的人,是显而易见的。我想自己纺织给天下的人衣服穿,十分努力,这才相当于一名妇人的纺织,把布匹分配给天下人,每一个人得不到一尺布。假设一个人能得一尺布,这不足以温暖天下寒冷的人,是显而易见的。我想身披坚固的铠甲,手执锐利的武器,解救诸侯的患难,十分努力,这才相当于一位战士作战。一位战士的作战,不能抵挡三军的进攻,是显而易见的。我认为不如诵读与研究先王的学说,通晓与考察圣人的言辞,在上劝说王公大人,在下劝说平民百姓。王公大人采用了我的学说,国家一定能得到治理;平民百姓采用了我的学说,品行必有修养。所以我认为即使不耕作,这样也可以给饥饿的人饭吃,不纺织也可以给寒冷的人衣服穿,功劳胜过耕作了才给人饭吃、纺织了才给人衣穿的人。所以,我认为即使不耕作、不纺织,而功劳胜过耕作与纺织。”
吴虑对墨子说:“义啊义啊,贵在切实之行,何必空言!”墨子问道:“假设天下的人不知道耕作,教人耕作的人与不教人耕作却独自耕作的人,他们功劳谁的多?”吴虑答道:“教人耕作的人功劳多。”墨子又问:“假设进攻不义的国家,击鼓使大家作战的人与不击鼓使大家作战、却独自作战的人。他们的功劳谁的多?”吴虑答道:“击鼓使大家作战的人功劳多。”墨子说:“天下平民百姓少有人知道仁义,用仁义教天下人的人功劳也多,为什么不劝说呢?假若我能鼓动大家达到仁义的要求,那么,我的仁义岂不是更加发扬光大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