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题型实词、虚词、翻译、文意理解讲义

张继彦 彦师语文课堂 2022-05-09

自《诗经》至南宋诗,考场中的诗人及生平(免费)


考场中的诗歌之唐诗的豪迈与悲伤

考场中的诗歌之宋代诗词的豪放与婉约

考场中的诗歌之明朝的传承与抄袭

考场中的诗歌之咏史怀古送别篇

考场中的诗人之边塞诗篇

考场中的诗人之田园诗篇

3考场中的诗人之王维、李白、杜甫


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方法与对策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之写景、游记类讲义

一轮复习文言文之文史、政论类讲义


文言文实词翻译

核心题点一:全面把握语境

一、高度认识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坚决改掉脱离语境翻译的坏习惯

语境即言语环境,分为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社会背景、知识积累、情理事理等)。文言文中所说的语境主要是内部语境,主要是文段语境和句子语境,很少涉及像现代文阅读中的全篇语境。文言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不仅仅是激活、锁定学生已有的文言文知识积累,更在于:

1.确定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并借此判定特殊句式(尤其是无判断标志的判断句和意念被动句),推测疑难词语含义。

2.结合语境推断被省略的成分和代词具体指代的对象。

3.保证文意通顺,避免“见字生义”“刻意硬译”等常见问题。

语境对于翻译来说如此重要,可是在平时学习乃至考试中,学生的语境意识非常淡薄乃至没有。这其中有个客观因素,就是在考试时被翻译的语句一般放在文言文阅读题的最后,与原文相对分开了,于是考生只盯着这个句子想,即使明知翻译不通也还是硬译,就是不知道把这个句子代入原文中去读、去思考。这可能是考生普遍存在的一个坏习惯吧!因此,必须改掉这个坏习惯,真正做到让“字回到词中、词回到句中、句回到段中、段回到篇中”。

二、联系语境翻译的着力点

(一)关注文段内容

1.记叙性文段

(1)人物身份、性格和人物间关系

例1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益牢。将论囚,敞曰:“冤也。”亲按问之。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3分)相传以为神明。(选自《宋史·刘敞传》)

解析 本题3分,补出“知”后的省略成分“刘敞”1分,大意2分。要补准“刘敞”这一省略成分,学生必须关注人物关系。从“敞见而察其冤”“敞曰:‘冤也。’亲按问之”两处可见刘敞一开始便察觉到王甲的冤情,并一直坚持自己的判断,后来还亲自审问来为他洗清冤情。当事人王甲也明白“能为己直”的人只有刘敞,才敢以实情相告。全句应翻译为:王甲知道刘敞能为自己伸冤,才敢告知真相,原来杀人的,是姓陈的富人。

 

1.五年时,某送别介卿【1】于洪州。黄生年十四五,在舟中出入吾二人之间,与众童子无异。其时,从介卿于淮南,至者独言黄生敏且勤,自此,黄生之能浸浸闻。至介卿之门者,归,莫不爱其为人,而异其业之进。介卿以书抵黄生之亲,亦称之。于是黄生之里人皆叹其善自致,而且慕之。其大父【2】虽已老,其母虽久寡居,闻黄生之进如此,虽在千里之外,犹朝夕待其旁也;虽书信岁不过三四至,犹朝夕与之上下语也。非特如是也,其喜甚于朝夕待其旁,朝夕与之上下语也。何则?黄生在其家,无以异于众童子,一出而得大贤为之依归,遂以能闻于人,为其大父与母者,其独能勿喜乎?其不愈于朝夕待其旁,朝夕与之上下语乎?予闻之亦喜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求制衡山之术,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燕、代必从公而买之。秦、赵闻之,必与公争之,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天下争之,衡山械器必十倍以上。”公曰:“诺。”因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不敢辩其价。齐修械器于衡山十月,燕、代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燕、代修三月,秦国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衡山之君告其相曰:“天下争吾械器,令其价再什以上。”衡山之民释其本,修械器之巧。齐即令隰朋购粟于赵。赵粜石十五,隰朋取之石五十。天下闻之,载粟而之齐。齐修械器十七月,修籴五月,即闭关不与衡山通使。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衡山械器尽,鲁削衡山之南,齐削衡山之北。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取材于《管子·轻重》)

译文:_                                                                                     _

 (关键点:应、奉、归,补充主语)

1、参考译文 庆历五年,我在洪州送别王安石。黄生当时十四五岁,在船上来往穿梭于我和介卿之间,看上去与别的普通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那个时候,黄生在淮南跟随着王安石,王安石只说黄生思维敏捷而且勤奋好学,从那个时候起,黄生的才能渐渐被人们所知道。凡是到王安石府上拜访的人,回去之后,没有不喜欢黄生的为人处事的,而且为黄生学业长进感到惊奇。王安石给黄生的家人寄信,也屡次称赞夸奖黄生。在这个时候,黄生的同乡都为他善于自我鞭策并达到某种境界而惊叹不已,佩服羡慕之至。黄生的祖父虽年岁已高,他的母亲虽然寡居多年,他们听闻黄生学业精进达到这样的程度,即使黄生远在千里之外,却像是从早到晚侍奉在他们身边一样。虽然一年之中,书信也就来过那么三四次,但是黄生的祖父和母亲依然感觉像是一早一晚间都能和黄生随意聊天一样。不仅如此,这样的欢喜程度大概和黄生从早到晚侍奉在他们身边,他们一早一晚间能和黄生随意聊天相比还要深。为什么呢?如果黄生在自己的家里,那么黄生跟别的普通的童子没有什么两样,一旦出门就能师从王安石这样的圣贤,并以之为依托和归宿,然后凭借才能被人们所知道,作为黄生的祖父和母亲,难道不为之高兴欢喜吗?难道这不胜过每天侍奉在他们身边,早晚间都能和黄生随意聊天吗。我听到以后也非常高兴。

 

2、参考译文   桓公问管仲说:“我想要寻求控制衡山国的办法,对这件事该怎么办?”管仲回答说:“您可派人高价收购衡山国的兵器,燕国、代国一定跟着您去买兵器。秦国、赵国听说这件事后,一定同您争着买,衡山兵器的价格一定翻倍。天下争相购买它,衡山国的兵器一定涨价十倍以上。”桓公说:“可以。”于是派人到衡山求购兵器,不敢讨价还价。齐国在衡山收购兵器十个月以后,燕、代两国听说了这件事,果然也派人到衡山求购兵器。燕、代两国求购三个月以后,秦国听说了这件事,果然也派人到衡山求购兵器。衡山的国君告诉他的相国说:“天下各国都争相购买我国兵器,将兵器的价格提高二十倍以上。”衡山国的百姓放弃农耕,学习制造兵器的技巧。齐国就派隰朋到赵国买粮。赵国卖粮每石十五钱,隰朋收购粮食每石五十钱。天下各国听说了这件事,都运粮到齐国来卖。齐国用十七个月的时间收购兵器,用五个月的时间收购粮食,就封闭关隘,不和衡山国来往使臣(与衡山国断绝了关系)。燕、代、秦三国也立即召唤它们的使者回国。衡山国的兵器已经卖光,鲁国侵占了衡山国的南部,齐国侵占了衡山国的北部。(衡山之君)心里估量没有武器来应对两个敌国,就带领全国归顺齐国了。

 

 

 

(2)事件经过

例3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刘敞字原父。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4分)”译相顾骇愧曰:“实然。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选自《宋史·刘敞传》)

解析 本题4分,“径”1分,“故”1分,大意2分。得分点“径”“故”是翻译的难点,同时,如果大意分中的1分落在“易”上,“易”也成为一个难点。要突破这些难点,便要梳理文段中的事件经过。“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交代了刘敞出使契丹行走的路线,以及契丹人选择这条路线的意图。而“敞质译人曰”的“质”表明刘敞对既定路线的不满,“何为故道此”的“故”译为“故意”,与质问的语气相符,内容上与契丹人“欲夸示险远”的意图相应,而下文“译相顾骇愧”也正显示出契丹人意图被识破后的尴尬。刘敞认为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线是“自松亭趋柳河”,这条路“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径”与原路线“回屈”的情况相反,当译为“直”;“易”与“险”相反,当译为“平坦”;而“不数日可抵中京”则与“殆千里”“远”的情况相反。可见,刘敞的确熟悉两地的山川道路,他的质疑是有充分的事实依据的。全句应翻译为:(道路)非常直并且容易行走,用不了几天就可以抵达中京,为什么故意走这条道路呢?

 

1.言兵者必死于兵,听言而用兵者,必丧其国。赵括之所以亡赵,景延广之所以亡晋,一也。有国家者,亟正以刑可也。但废不用,犹且著为论说以惑后世,而戕民于无已。《易》曰:“弟子舆尸。”坐而论兵者之谓也。

——(取材于王夫之《读通鉴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参考译文:纸上谈兵的人一定死于战争,听信这些言论而发动战争的人,一定导致他的国家灭亡。赵括使赵国灭亡的原因,景延广使晋国灭亡的原因,(都是)一样的(道理)。统治国家的君主,(应该)赶快用刑罚正法(这些纸上谈兵的人)(就)可以了。废弃刑罚而不用,(他们)仍然会表达邪妄之说来欺骗后世的人们,(那么将)无休止地残害百姓。《周易》中说:“弟子用战车载尸而归。”说的就是纸上谈兵的人。

 

2.议论性文段

议论性文段语境的把握,首先要把文段中观点与材料两部分区分开,理清段内层次关系;其次要注意前后句子间的并列、因果、转折、假设关系;最后要把握住句子内部的事理逻辑。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太古之人,或巢于木,或处于穴。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3分)圣人为屋以居,冀免乎二者之患而已矣,初未尝有后世华侈之饰也。孟祥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选自明·杜琼《雪屋记》)

解析 “木”“土”的活用1分,“颠”1分,大意1分。得分点“颠”是难点所在,学生可能会误译为“癫狂”“颠簸”,而正解当为“跌落”。依据前文“巢于木”的提示,这“木处”便是在树上住,既是在高处,就有跌落下来的危险。学生译为“癫狂”可能是由“病”推测出来的,但这不符合事理逻辑,“住在高处”与“人精神疯癫”无法建立因果联系。学生译为“颠簸”或是“摇晃”,与“在树上住”有一点点联系,但依然不合理,因为“圣人为屋以居,冀免乎二者之患而已矣”,这句中的“患”是“灾祸”的意思,“颠簸”不足以成为“灾祸”,“跌落”才是让人们害怕的事。全句应翻译为:在树上居住会跌落,在洞穴里居住会生病。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城郭沟渠,不足以固守;兵甲强力,不足应敌;博地多财,不足以有众。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故祸不

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3】之。故知时者,可立以为长;无私者,可置以为政;审于时而察于用,而能备官【4】者,可奉以为君也。缓者,后于事;吝于财者,失所亲;信小人者,失士。

(取材于《管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译文:单靠城郭沟渠,不一定能固守;仅有强大的武力和装备,不一定能御敌;地大物博,群众不一定就拥护。只有有道的君主,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才可避免灾祸的发生。

天下不怕没有能臣,怕的是没有君主去使用他们;天下不怕没有财货,怕的是无人去管理它们。所以,通晓天时的,可以任用为官长;没有私心的,可以安排作官吏;通晓天时,善于用财,而又能任用官吏的,就可以奉为君主了。处事迟钝的人,总是落后于形势;吝啬财物的人,总是无人亲近;偏信小人的人,总是失掉贤能的人材。

 

(二)关注句子结构

关注句子结构即要关注句子内部词语的搭配,以辨明词性或活用的情况。如果上下文语境中有对称结构,也需要重视和关注,它能帮助我们辨明词性或推断词义。

1.句内搭配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今人君论其臣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其小善,则失贤之数也。故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译文:今天如果君王评价他的下属,不考虑他的功绩,不看到他的主要优点,而只是计较他的小节问题,这便是失去贤才的做法。所以其人只要有大德,就不必非议计较他的小节;如果有很多可称赞的地方,就不必对他的不足之处吹毛求疵。

 

2.句间对称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夫百里奚之饭牛,伊尹之负鼎,太公之鼓刀,而其美有存焉者矣。众人见其位之卑贱,事之洿辱,而不知其大略,为不肖。及其天子三公,而立为诸侯贤相,乃始信于异众也。夫伊尹发鼎俎之间,太公出于屠酤之肆,百里奚兴于牛颔之下,洗之以汤沐,祓之以爟火,立之于本朝之上,倚之于三公之位,内不惭于国家,外不愧诸侯,因符势有以内合。故未有功而知其贤者,尧之知舜;功成事立而知其贤者,市人知舜也。若释求贤之度数,而求之于朝肆草莽之中,则其失人也必多矣。何也?能效其求,而不知其所以取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译文:过去百里奚喂过牛,伊尹曾做过厨师,姜太公操过屠刀,但他们身上都有着更美好的品质。但一般人只看到他们地位低微,又干过不光彩的事,却没看到他们身上的美好品质,认为他们都是无能之辈。而等到他们成为天子的三公,担任了诸侯的贤相时,人们才知道他们与众不同。伊尹实在是从砧板、灶边锅旁发迹的,姜太公是从屠宰场显身的,百里奚从牛棚中兴起的,在用香汤沐浴洗尽身上的污垢,举行祓除仪式消除身上的晦气后,被提拔到朝廷,封给三公高位,委以重权,对内无愧于国家,对外无愧于诸侯;(他们之所以能在卑贱低微时被人看中)是因为他们身上的某些品质的显露正合君王的心意和时代的特征。所以能在尚未显山露水之时就被人发现识别是贤才,尧发现舜就是这种类型;如果等贤人显山露水、建功立业后才被识别是贤才,这就像市民百姓认识舜一样。如果放弃评判识别人才的标准,而一味的钻到街市小巷、深山野林中去寻找贤人,那会失掉更多的选才机会。为什么呢?是因为这只是摹仿君王寻找贤才的做法,而不知道选贤才的标准和原则。

孔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又云:“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者,省约合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选自《颜氏家训·治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译文孔子说:“奢侈了就会变得不恭顺,节俭了就会显得鄙陋。与其不恭顺,还不如鄙陋一些。”又说:“如果有周公那样的才能和美德,如果他既骄傲又吝啬,那么他其他各方面(的优点)也就不值得一提了。”这样说来是可以俭省而不可以吝啬了。俭省,说的是合乎礼的节省;吝啬,说的是对那些处于困难危急情境的人也不体恤。现在往往是讲施舍就显得奢侈,讲节俭就显得吝啬;如果能够做到施舍而不奢侈,俭省而不吝啬,那就可以了。

 (三)特别关注从人物对话中截取片段要求翻译的语句的语境

从人物对话中截取语句翻译,是命题者较通行的做法,考生对这样的语句的语境关注远远不够,以致出现译不准、改变原意的情况。如何关注这类语句的语境呢?

1.了解说话人对话前后语境,如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说这番话的,是对谁说的,对话之后的结果如何,等等。

2.关注该语句所在“说话”中的语境,如它的前面是什么内容,后面是什么内容,说话的目的是什么。尤其是句中人称代词和省略内容,避免把说话者的人称搞错,如句中代词“之”本该译为“我”却译成了“他”等。

1、无几何,梁丘据御六马来,公曰:“是谁也?”晏子曰:“据也。”公曰:“何如?”曰:“大暑而驰,甚者马死,薄者马伤,非据孰敢为!”公曰:“据与我和者夫!”晏子曰:“此所谓同也。所谓和者,君甘则臣酸,君淡则臣咸。今据也甘君亦甘,所谓同也,安得为和!”公忿然作色,不说。

无几何,日暮,公西面望睹彗星,召使禳去之。晏子曰:“不可!今君嗜酒而并于乐,政不饰而宽小人,近谗好优,恶文而疏圣贤人,何暇在彗!”公忿然作色,不说。

注释:禳:迷信的人向鬼神祈求消除灾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译文过了不久,梁丘据驾着六匹马拉的车子赶过来。景公问:“来的人是谁?”晏子说:“是梁丘据。”景公问:“怎么样呢?”晏子说:“在这样的大热天驾车快速奔跑,严重的话马会累死,就算不严重马也会累伤,如不是梁丘据,还有谁敢做这样的事!”景公说:“梁丘据是与我相和的人啊!”晏子说:“这是保持一致。相和的情形,应该是国君说甜,臣子说酸:国君说淡,臣子说咸。现在梁丘据说甜国君您也说甜,这是保持一致而己,怎么能称得上相和呢?”景公气得变了脸色,不高兴。

过了不久,夜幕降临,景公向西眺望,看到了彗星,就召见人派他向鬼神祈求消除灾殃。晏子说:“不能这么做!假如君王酷爱饮酒而又沉迷于游乐,不勤力修治国政而又宽容奸邪之人,亲近谗佞和优伶,厌恶礼乐而又疏远圣贤之人,怎么只是去关注彗星就可以呢!”景公气得变了脸色,不高兴。

2、问:“读书所调摄此心,不可缺的。但读之之时,一种科目意思牵引而来不知以免此?”先生曰:“只要良知真切,虽做举业,不为心纵有累,亦易觉之而已。且如读书时,良知知得强记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欲速之心不是,即克去有夸多斗靡之心不是,即克去之如此亦只是终日与圣贤印对,是个纯乎天理之心。任他读书,亦只是调摄此心而已,累之有?”曰:“虽蒙开示,奈资质庸下,实难免累窃闻穷有命,上智之人,恐不屑此。不屑为声利牵,甘心为此,自苦耳。欲屏弃之,又制于亲,不能舍去,奈何?”先生曰:“此事归辞亲者多矣。其实只是无志。志立得时,良知千事万事只是一事。读书作文,安能累人?人自累得失耳!”因叹曰:“此学不明,不知此处担搁了几多英雄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译文有人问:“读书就是为了调理修养我的心,它是必不可缺的。然而在读书的时候,一种科举的思虑随之产生。不知道用什么办法避这种情况呢?”先生说:“只要良知真实恳切,即便是为了科举考试,也不会被心牵累。就是有了牵累,也容易发觉并克制它罢了。例如读书时,良知感觉勉强死记的想法不对,就克服它;良知感觉有求速的想法不对,就克服它;良知感觉有自夸好胜的想法不对,就克服它。像这样一来,也只是成天把自己的所学所得与圣贤的心彼此印证,就是一个纯然合乎天理的心。无论如何读书,也只是修养此心罢了,有什么牵累呢?”有人问:“先生虽然承蒙您启发,无奈我资质低下,的确很难除去科举功名的牵累。我听说人的穷困和通达都是由命运安排,天资聪颖的人,恐怕对科举等事情会不屑一顾。不屑被声名利禄缠绕,心甘情愿为科举而读书,我只能独自苦恼罢了。想摒除科举这个念头,又被父母双亲管制,不能抛弃,到底怎么办?”先生说:“把这类事情归罪于父母的人真是太多了。这实际上只是没有志向。志向确立的时候,千事万事只是良知一件事。读书作文,怎么能够牵累人呢?人还是被自己的那个计较得失的心给牵累了啊!”先生因而感叹地说:“这是良知的学问不清楚,不知道在这里耽搁了多少英雄好汉!”

 

 

 

(四)将译好的句子代入语境检验,看看是否合乎文理、事理、情理,是否与上下文连贯衔接、顺畅得当

1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君子之于学也务道,而后履之以身,施之于事,又见于文章而发之,以信后世。其道, 周公、孔子、孟轲之徒常履而行之者是也;其文章,则六经所载至今而取信者是也。其道易知而可法,其言易明而可行。及诞者言之,以混蒙虚无为道,洪荒广略为古,其道难法, 其言难行。孔子曰:“道不远人。”所谓道者,圣人之道也,此履之以身、施之于事而可得者也,岂如诞者之言耶!仲尼曰:“吾好古,敏以求之者。”所谓古者,其事乃君臣、上下、礼乐、刑法之事,又岂如诞者之言邪!此君子之所学也。

夫所谓舍近而取远云者,孔子昔生周之世,孰与今去尧舜远也? 孔子删《书》,断自《尧典》,而弗道其前,其所谓学,则曰“祖述尧舜”。如孔子之圣且勤,而弗道其前者,岂不能邪以其渐远而难彰,不可以信后世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译文君子在治学上一定要践行道,之后亲身实践它,(把)它施行在处理事务上,并且呈现在文章中阐发它,来让后世人信服(它)。这种道,就是周公、孔子、孟轲等人经常践行从事的;这种文章,就是六经中记载的、至今都为人相信的。这种道容易懂得并且能够效法,这种文章容易明白并且能够践行。至于虚妄的人谈论道,却把混沌蒙昧虚假乌有(的说法)当作道,(把)洪荒虚无的远古当作(要效法的)古代,这种道难以效法,这种学说难以践行。孔子说:“道不远离人。”所谓道,是圣人之道,这道是亲身实践它、(把)它施行在处理事务上就能够掌握的,哪像虚妄的人说的(那样)呢!孔子说:“我爱好古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取它。”所谓古,它(包括的)事是君臣、上下、礼乐、刑法的事,哪像虚妄的人说的(那样)呢!这是君子追求的学问。

所谓舍弃近的求取远的这个问题,(是指)孔子当初生于周朝,和今人相比谁距离尧舜更远呢?孔子删篡《尚书》,从《尧典》开始截取记述,不论及尧舜之前(的事),他谈论的治学,就称为“效法尧舜”。像孔子这样圣明又勤奋,却不探讨尧舜之前的事,难道是做不到吗?大概是因为那些事太遥远难以说清楚,不能让后世人信服(它)。

 

 

 

 

 

 

 

 

 

 

 

 

 

 

 

 

 

 

 

 

 

 

 

 

 

 

 

 

核心题点二:精准翻译三大“得分点”

一、精准翻译关键实词

(一)审题要审出关键实词

说到审题,似乎与文言翻译不搭界。其实,文言翻译也有个审题问题。所谓文言翻译审题,就是一审语境,审该句的外部语境(上下文),审该句的内部语境(句意重点和句间关系);二审采分点,只有审出采分点,才知道在哪里应该格外注意,才能得分。就实词而言,哪些实词可能成为采分点呢?

1.从词性上看,首先是动词,其次是形容词、名词。另外,代词也不可忽视。

2.从频率上看,120个常用实词和其他次常用实词(以课本出现的居多)常作为采分点。

3.从特殊性来看,与现代汉语同形的词语(如“妻子”“前进”“亲信”)可能是重要实词;用其本来意思实在讲不通的通假字可能是重要实词;符合活用规律的词语(如两个名词连用,主谓之间的名词,带了宾语的名词、形容词)可能是重要实词;较难理解,需要借助推断的实词可能是重要实词。

在确认这些实词为采分点后,就用一些特殊符号(如着重号)标出,以便在翻译中落实。

(二)精准翻译五类关键实词

1.精准翻译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是十分重要的得分点,考试中将其设为采分点的频率相当高。它有两种情况:一是单音节的同形异义词,如“走”“谷”“金”等,译时要特别把其古今义区别开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二是类似今天双音节词的同形异义词,如“祖父”“妻子”“其实”等,一般情况下要把它当成两个词拆分开来翻译。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或有罪而可赏也,或有功而可罪也。西门豹治邺,廪无积粟,府无储钱,库无甲兵,官无计会【1】,人数言其过于文侯2。文侯行其县,果若人言。文侯曰:“翟璜任治邺而大乱。子能道,则可;不能,将加诛子。”西门豹曰:“臣闻王主富民,霸主富武,亡国富库。今君欲为霸王者也,臣故稸3民。君以为不然,臣请升城鼓之,一鼓,甲兵粟米,可立具也。”于是乃升城鼓之。一鼓,民被甲括矢,操兵弩而出;再鼓,负4辇粟而至。文侯曰:“罢。”西门豹曰:“与民约信,非一日之积也。一举而欺之,后不可复用也。燕常侵魏八城,臣请北击,以复侵地。”遂举兵击燕,复地而后反。此有罪而可赏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译文有的人有罪而能够受到赏赐,有的人有功反而要加罪。西门豹担任邺令时,仓库里没有积粮,府库里没有储钱,兵库里没有武器,官衙里没有账目,人们多次向魏文侯告状。文侯亲自到这个县察看,果真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文侯说:“翟璜任用你治理邺县,而现在一片混乱,你能有办法(改变这种局面),那么就算了;如果不能改变,我将对你施加刑罚。”西门豹说:“我听说打算称王的君主使百姓富裕,称霸的君主使武备强盛,亡国的君主使仓库堆满。现在君主要想成就霸业,我因此积蓄财力在百姓之中。君主如果不相信,我请求允许登城击鼓,武器、粮食,能够立即准备好。”于是登上城楼击起战鼓。一鼓声落,百姓身披铠甲,捆束箭矢,手握兵弩而奔来;第二次击鼓,百姓拉车背粮前来待命。文侯见状,说:“让他们回去吧!”西门豹说:“和老百姓立下的誓约,不是一天积累成的。一次击鼓欺骗了他们,以后就不能再听从指挥了。燕国曾经侵略魏国,占领八城,我请求攻打他们,夺回被侵领土。”于是举兵讨伐燕国,夺回侵地后才返回邺地。这是有罪而能够受赏的例子。

 

 

2.精准翻译活用实词

翻译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也是命题者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碰到活用词,其法有二:

一是根据语法准确判断。首先要学会语法分析。如名词活用为动词,有多种语法特征:两个名词连用,其一必活用为动词;“而”前或后的名词必活用为动词;“之”前“所”后、副词后的名词必活用为动词,等等。然后再联系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确定其词类活用的类型,并据此推断其意义。

二是译到位。何谓译到位?即必须用一套用语把它在语境中的词性连同词义译出来。例如,(1)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两种译法。一是换词法,用现代汉语的动词去换古代汉语的名词。如“左右欲刃相如”,“刃”译为“杀”。二是扩充法,将原单音节名词扩充为一个现代汉语双音节动词。如“沛公军霸上”,“军”译为“驻军”。(2)名词作状语,一般要带“用……”“在……”“像……”的词语。(3)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使动、意动用法,可译为“使……(动词)”或“以……为”(或“认为……是”)。(4)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必须在其后加上相应的名词(人或物)。

微信扫一扫付费阅读本文

可试读31%

微信扫一扫付费阅读本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