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的孔子与作文写作运用
近年来考场中的孔子事迹和《论语》的练习都在加强。
本篇讲义除了让学生练习古文,了解孔子的生平,同时打开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壁垒。
在适合的作文当中将孔子事迹当做论据在写作中使用。
一、早年教育
孔子早年生活极为艰辛,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去世,葬于鲁国东部的防山,孔母未将墓的所在地告诉孔子。颜氏移居曲阜阙里,将其抚养成人。幼年的孔子常将祭祀用的礼器(俎豆)摆设起来,练习行礼演礼,作为一种游戏。
孔子的母亲在他17岁时去世,孔子希望将父母合葬。为了打听父亲葬处,他将母亲棺殡停于路口(五父之衢),向路人打听。后孔母的邻居曼父之母,告诉孔子叔梁纥的墓处,孔子这才将父母合葬于防山。第二年,孔子在为母亲守丧时,季孙氏宴请士一级的人(飨士)。孔子前往,不想却被季孙氏家臣阳虎训斥并拒绝。但后世学者多怀疑此事有伪。
19岁时孔子为鲁国贵族季孙氏做文书、委吏和乘田等小吏,管理仓储和畜牧。娶宋人亓官氏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该子便名为孔鲤,字伯鱼。孔鲤先孔子而死,有遗腹子孔伋,字子思。
23岁时孔子开始在乡间收徒讲学,学生有颜由(颜回之父)、曾点(曾参之父)、冉耕等。鲁昭公十七年,郯国国君郯子访鲁[15]。郯子博学多才,27岁的孔子慕名拜见。韩愈《师说》有语:“孔子师郯子。”孔子先后“问礼于老聃,学鼓琴于师襄子,访乐于苌弘。”
大约三十岁左右,最初的一些弟子来到孔子身边。此后,孔子一直从事教育事业,他广收门徒,相传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无类及因材施教,成为当时学术下移、私人讲学的先驱和代表,故后人尊为“万世师表”及“至圣先师”。
二、适齐
三十五岁时,鲁昭公被鲁国掌权的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击败,逃到齐国,孔子便离开鲁国到齐国。孔子曾与齐太师谈说音乐,闻习韶乐之盛美,三月不知肉味。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齐景公说:“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他日又问政于孔子,孔子说:“政在节财。”景公想封孔子为尼溪田大夫,遭齐相国晏婴进言劝阻,晏婴认为孔子会干扰齐国的文化。后来得知齐大夫想害孔子,景公没有办法,只好辞退孔子,孔子则重回鲁国,聚徒讲学。
三、初仕鲁国
鲁定公九年,51岁的孔子仕鲁,初为中都宰(中都为今山东汶上县),一年后做司空,再升为大司寇,期间亦行摄相事。
鲁定公十年,鲁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孔子在此事件中“文功武备”,取得外交上的胜利,使齐归还侵占鲁的汶阳等地。
鲁定公十三年,孔子为重新确立鲁公室的权威,策划实施“隳三都”的政治军事行动,希望能够削减三桓的实力,于是先堕叔孙氏之郈,再堕季孙氏之费,但围攻郕邑的攻势功败垂成。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诛杀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但有看法认为少正卯事件是受到法家思想影响的后世学者所杜撰。
由于孔子治下鲁国颇有起色,引起齐人警惧,齐大夫黎鉏设计,向鲁赠送女乐文马使鲁定公不问朝政,并让孔子与鲁定公、季桓子等人之间在道德与政策上的分歧难以弥合,最终孔子去鲁适卫。
四、周游列国
离开鲁国以后,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叶、楚等地,然而均未获重用。其间,在匡、宋、蒲等地,孔子一行多次被困遇险。
五、留卫期间
孔子到了卫国,在前往陈地时,途经匡城,颜刻举策指著郭外缺口说:“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因孔子身材高大,被匡人误以为是鲁国的阳虎,而遭围捕。子路感到愤怒,夺戟准备交战,但被孔子阻止。过程中孔子曾与颜回失散,一度以为颜回已死。
卫灵公提供孔子与仕鲁时同等的俸禄。居住一段时间后,遭人诬谄而离开。
孔子在蒲城滞留几个月后返回卫国。拜见卫灵公夫人南子时,孔子朝着北面,低头俯地,不正视;夫人南子亦于帷幕中再拜孔子。子路得知后,为此事甚感不满,表面上不说,但孔子心里明白,孔子便对着子路向天发誓说:“我如果不对的话,就让老天厌弃我吧!”数月后,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同车,孔子为次,其余官员在后,招摇游市而过。孔子对此事引以为耻,颜刻问有何耻辱,孔子感叹:“我从未见过像爱好美色那样爱好道德的人啊!”便离开卫国。
六、过宋之危
孔子到了宋国以后,在大树下和弟子习礼。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将大树拔除。弟子打算尽速离去,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七、相失于郑
孔子在郑国时,与弟子失散,孔子独自站立在郭东门。有人告知子贡,东门有人仪表像丧家之犬。弟子终把孔子寻回,并将此话告诉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八、受困陈蔡
吴伐陈、楚伐蔡之际,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孔子随即出发。陈、蔡大夫惧怕孔子为楚国所用,便将孔子围困在陈、蔡野外,孔子等人不得行,绝粮七日,许多弟子病倒不起。弟子中多有不快者,孔子仍旧讲诵不绝。后来派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接孔子。
九、晚年
颠沛流离凡十四年,前484年,年近七十岁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尊为国老,但未受鲁哀公的任用,这段期间孔子专注于教育和古籍整理。前483年,独子孔鲤先孔子而死。前481年,颜回先他而去世。孔子有所感慨:“昔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哀公十四年夏,齐国陈恒弑其君,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恳请伐齐,哀公让他“告季孙”,后孔子向季康子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
前479年3月9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日,儒略历3月9日,格里历3月4日,夏历二月十一),孔子逝世,终年七十三岁,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众弟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为孔子守坟6年。回首一生,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素材运用
话题1:沉稳与灵动
材料加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多年来许多人都认为,儒家学派的一大特点是保守、守旧,以上古为黄金岁月,只重视“先王之道”而不关注事物的变化,而孔子则是一个方正迂腐的学究。其实,“信而好古”的孔子是用自己对道德的理解,结合白己对时代的期望,对经典作了新的阐释的。他既将“如山”的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也发出了那句令千古智者为之共鸣的“逝者如斯”的感唱;他不但极其诗意地阐释了“变”,而且身体力行,收授弟子,用实际行动改造灵魂。如果他畏惧“变化”,不相信事物有更新的可能,他就不会成为一位灵魂工程师,不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教师。他作为中国哲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变化”如同万物生长,是一种无声而自然的过程,他心目中理想的发展,不是斩断传统的脉络,而是以传统为根基,如山中树木,生长不息。(《永远的葱郁永远的中国》节选)
话题2:挫折
材料加工:孔子一生不得志。但孔子不畏惧,不逃避,以一种达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在乐天知命、通达自得上孔子并不比老庄差。“孔颜乐处”是对这种处世态度的概括。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被匡人围困,当时形势非常紧急。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宋司马桓魋欲害孔子,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魁其如予何?”
《论语·述而》表现了孔子兼善天下的志向。同时,也是孔子在遇到挫折时对自己的安慰与鼓励,是一种自我调适的做法。(《〈论语〉所见之孔子人格魅力》节选)
话题3:理解
材料加工:现在我们一谈到孔子与《论语》,便有不少人脱口而出:“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半句话出自《论语·阳货》第二十五章,后半句是“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很多人特别是女人都非常反感这句话并由此反感孔子。也有人替孔子打圆场,说这里的“女人”不是指女人。
我认为,退一步讲,即使孔子在这里是指的女人,那也只能解释为在男性中心主义的社会,对女人的歧视,是一种通病,是时代的印痕或时代的局限。在西方,耶稣骂夏娃,亚里士多德骂女人,尼采骂女人,非常严厉,其程度大大超过了中国的男性思想家。就是休谟、黑格尔,对女性的歧视也很厉害。当然,无论东西方人士,对女性的歧视、蔑视、轻视,都是错误的。儒学、儒家中有对女性不尊重的表现,是需要批评的,但我们要放在时代的背景上加以理解与检讨。我们要学会容忍、理解、欣赏、研究外来文化,同时也要学会容忍、理解、欣赏、研究自己的固有文化。百多年来对于儒学的批判,有许多是非理性的,感情用事的,浅层次或直线性的,以致于今天中国大陆的多数中青年仍然沿用上世纪70年代批林批孔的方式和80年代“河殇”的方式来对待儒学。我们需要以同情理解的心态和理性批判的方法来面对这些复杂的问题。(《〈论语〉所见之孔子人格魅力》节选)
话题4:选择
材料加工:古人柳下惠曾被迫宿于城下,晚上刮风下雪,气温骤降,同宿城门下的一女子冻得快不行了,柳下惠将其抱在怀中,靠体温为之取暖,一直到次日天亮,没有非礼之举,留下了坐怀不乱的美誉。
无独有偶。鲁人有独处室者,邻居是一个寡妇,也独处一室。半夜,暴风雨至,寡妇室坏,想进鲁人室躲避,鲁人闭户不纳。寡妇在窗下哀求道:“你怎么不懂得仁爱,不让我进去?”鲁人说:“我听说男女不到六十岁不能同居一室。你现在年轻,我也年轻,所以不敢让你进来。”妇人说:“你怎么不学学柳下惠?”鲁人说:“柳下惠能做到,我是万万做不到的,我现在是用我的做不到,学柳下惠的能做到。”孔子说:“善哉!要学习柳下惠者,没有像鲁人这样会学的,希望向善的方面发展,却不因袭别人的行为,算得上智了。”
在孔子看来,柳下惠的选择是对的,鲁人的选择也是对的。(《〈论语〉所见之孔子人格魁力》节选)
话题5:幽默
材料加工:公元前496年,焦急的子贡四下询问走失了的老师孔丘,这时候有一个郑国人对他说:“东门口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膀像子产,可是从腰以下比夏禹差三寸,瘦弱疲惫的样子好似丧家之犬。”子贡找到孔子后把这话告诉他。孔子笑着说:“他说的形状,那倒未必。但说我像丧家之犬,是啊!是啊!”这就是孔子,一个浑身上下充满幽默细胞的老头儿,全然不是千百年来端坐在画像中,端坐在中国人意识深处的“大成至圣先师”的形象。在孔子眼里,要想真正不朽,不在于权力,而在于文化与教育。所以后来儒家称誉孔子为“素王”。没有土地、没有人民,只要文化存在,他的王位就永远存在。(《亲切随和的“大成至圣”》节选)
话题6:源泉
材料加工:了解孔子的人都知道,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是什么样的处境。他所宣扬的仁爱和礼教,有时候被抛在一边,可有时候,又搞得登峰造极。不是吗?直到今天,几乎是全世界都有研究儒学的人,可研究什么?我想:不过是为我所用罢了。可是,无论如何,孔子是伟大的。是的,绝对是伟大的。他的经典的论述,是人性,是人伦。有人说:地球上的万物是共生的,是平等的。所有的报应,是因为人类打破了生态平衡,不顾一切地满足人类自己的欲望。所以,人类呼唤人性,呼唤平等。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在呼唤人性。是的,封建的历代王朝,都在以儒学治国还是以法治国上,显现一个天子的抉择的。是的,直到今日,孔子的伦理道德观念仍不过时。道德沦丧,必然是四面楚歌:理智的时候,就会向孔子讨教。(《驻足孔子墓前》节选)
考场例文展示
《圣彼得堡的留恋》中有一句话:“对于作家来说,必须拥有经历。”其实何止作家,
对于其他人或事物也一样:经历,可以是财富,也可能是负担;经历了,可以更加成熟,也可能变得世故或麻木;那些经历,可以留在昨天,可以带到今天,也可以生成明天……
请以“‘经历’之我见”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不要局限于《圣彼得堡的留恋》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一类下】
(文1)“经历”之我见
今日,“经历”一词是我们每天都躲不开的。申请一份工作,要求“工作经历”;写文章,总以自己或他人的经历为素材;在做某些工作时,曾经的失败经历会浮现在眼前……
有人认为,经历是财富。孔子周游列国的经历,丰富了他的学说;有人则否认,认为经历是负担,十年浩劫中许多文人受辱的经历,给予了他们无法承受的心理负担而自杀。但我却认为,把“经历”当做财富与负担的判定,本身就是狭隘的。
诚然,经历带来的负担可以压垮一个人,但如果理想看待,也可以成为财富。越王勾践被夫差击败,被强迫在吴国服侍夫差,深受其辱。如果他没有理性看待自己的境遇,而仅仅将这次经历看作负担,他就不会利用这段经历作为自己前行的动力,再次崛起复仇。这时,负担变成了财富。
没有了理性的分析,财富的经历也可成为负担。乔布斯在“Apple”上的巨大成功使他沾沾自喜,不假思索地开始了Lisa项目。他认为自己的观点总是正确的,总是被公众接受。他的自负使得Lisa美观而不实用,最终销量惨淡。此时,过去的经历给乔布斯的工作经验固然是财富,但他失去理性的惯性思维,反而是这些经验成为了他成功之路的绊脚石。
可见,经历是否是财富,是否为负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过去的经历的理性思考与利用。单方面的认定经历为二者之一,不探索另一种可能性,只会使财富变为负担,从而失去可利用的价值。
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对于经历理性思考的能力,对经历的价值开发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财富;对经验单方面下定论的习惯,才是负担。
窥于盘水则圆,于杯则亏,错在面形变耶?非也。错在以杯代盘乎!
“经历”之我见
登五岳而知山高,临四海而知域广,涉江河而明途艰,须志毅,面风寒而喻正道历沧桑。经历,是艰难坎坷后的九九归一,亦是炎凉尽识后的大彻大悟,它是昨日的见证,亦是明日的塑成。就像千锤万凿,切磋琢磨后的连城之璧,人无经历,岂得成人。
像那“茜纱公子情无限,脂砚光生恨几多”的红楼一梦,若非那“谁解其中味”的一把痴叹辛酸泪,又何来“满纸荒唐惊世言?又想那“谰谶几复闻”的蒲门鬼狐笑尘语,若非世态吾身皆识尽,人间冷暖已洞机,又怎得”千古聊斋一奇谈“的破尘佳话。
所谓“曾经沧海”,即是身有经历;昔曾惊魂动,一识天地之大,宇宙之浩,万物之灵,人生之短;心有所感,有所悟,识有所广,有所破,继而不拘于一室目之所及,不汲于一生身之所享,不惊于凡物之艳,俗尘之扰;而明台初明,慧目初慧,是凌云而俯尘的“其视下也”,情怀胸涵亦由此生。
昔有草圣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得其凤飞龙翔之势,雷霆清光之意而成一代绝世之作;又有王安石游山防险未极其途而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的传世至理。可见,经历于人文艺术或精神哲理都不可或缺。君不见杜子美“三吏”砭世,“三别”泣血,是茅屋为秋风所破中“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切身感受,是“哭声直上干云霄”的触目惊心。他经历过那切肤之痛,目击过那冻死之骨,才激发出那忧国忧民之情,形成了那悲悯沉郁之性,其身先近圣人之怀,流于纸墨,后成诗圣——这是“须行即骑访名山”的李白所不能及的,这是“谈笑无还期”的王维所不能及的。身之所历,心之所思,这便是于文于艺,于情于怀,于心于神,于哲于理的塑成和导向。
孔子辗转列国说行仁政,遭奸臣之忌,昏君之恶,俗士之嘲,穷途之困,而其志向愈坚,其心愈净,其为愈昭,其学愈扬,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非动心忍性,无以增益其所不能。鲁迅年少从医,成立从文,非经世历事,不得知“精神之救重于体魄”的救世至理。纵横中外古今八荒,未有不经一事而长一智者,而知经历非仅作用于学术性情,更反应在心智见识高度。所谓圣人,即是广所见,历千险后“能知万物皆备于我”,因历得万物,遂识得万物,窥得万物之道,而达天人合道之境。此非井蛙燕雀池中之物可想,非“终日而坐思不出一室”可达。正因其不凡之经历,而达不世之巅峰。
回望四顾周身,尤见叹于现状、畏于艰险、苦于磨砺、恶于琢磨之士大有人在,不禁慨从心生,哀从中来。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生正道是沧桑,愿珍吾之经历,修吾之身心,磨骨砺神,以达漫漫远途,而有为于世,有益于人。
美国社交网站“脸书”掌门人扎克伯格喜得千金,宣布捐出所持99%股份用于慈善事业,并在“脸书”个人主页上附上一封给女儿的信,信中说“和所有父母一样,我们希望你能够在一个比今天更好的世界里长大。我们将为此作出自己的贡献,而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爱你,也是因为我们对下一代所有儿童负有道义上的责任……”扎克伯格的举动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以爱之名,贡献美好
扎克伯格,因为爱他的女儿,希望她能在一个比今天更美好的世界里长大,所以他决定为此作出贡献,捐出99%的股份,这更是他对于下一代所有儿童富有道义上的责任。
对此,我想说,以爱之名,贡献美好。
以爱之名,贡献美好需要我们有一颗仁爱之心和发自内心的责任感。耶稣为拯救世人,甘愿被钉在十字架上,以爱之名,救赎他的子民,为子民谋求一方美好,贡献自己的生命;孔子在春秋乱世学说不行,所次遇到驱逐、劫持、威胁,但他仍坚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驾马车以为生灵寻找仁政的天命之子,这是他对生灵美好唯一能做的贡献;朴槿惠在竞选韩国总统时有言“我没有父母,没有丈夫,没有子女,国家是我唯一服务的对象。”她用爱化解多少年来一直缠绕着她的恐吓、暗杀、反对、嘲讽和诋毁。没有报复和欺凌,只为将韩国建立为更加美好的“韩国梦”而贡献。
与之相反,那些不能以爱之名,贡献美好的人历史也没有什么好留给他们的,仅仅是遗臭万年罢了。二战的主谋希特勒始终贬低其他种族,置人类大爱于不顾,认为日耳曼民族才是最高尚的民族,为世界掀起腥风血雨的战争灾难,历史留给他的也是一世臭名。二战时期的《辛德勒名单》却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家喻户晓,同时在二战的辛德勒,虽然是德国人,但是拥有一颗爱人之心,凭一己之力拯救了很多犹太人的性命,他的眼中没有种族,只有生灵,以爱之名,为人性之美贡献了自己的美好。
以爱之名,贡献美好最终收获的还是自己。无论是《辛德勒名单》中的辛德勒流传千古,还是扎克伯格希望通过自己“以爱之名,贡献美好”,捐助资金,希望女儿生活在一个比现在更好的世界,再或者是被美国人称为国父的华盛顿,都有力的证明了此点。华盛顿以爱之名,爱自由,爱美国的人民,为美国贡献出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度,自己抛却了第三任总统职务。收获了“国父”,收获了美国人民的心,也收获了晚年的宁静安详。正如华盛顿的父亲在其小时候说的那样“你让别人得到他想要的,你就能得到所有你想要的。”这像一句圣经上的咒语应当刻在历史开篇的扉页。
反观现实社会,少数人聚集了大部分财富,大部分人生活在水深活人的挣扎之中,贫富差距如此之大。特蕾莎修女说过,造成贫穷的原因就是人们的不分享。
以爱之名,贡献美好,吾虽不敏,请事斯语!
大爱与小爱
我们都熟悉的一句话:“父母爱其子,为之计深远”,但是如何“计深远”,却有不同的表现。
太多富二代的负面新闻让我们对他们父母的教育方式嗤之以鼻,而太多富豪的捐款行为又被认为是变相宣传。所以当“著名的社交网站”、“99%的股份”、“慈善事业”……我们对此无动于衷。直到看到了扎克伯格写给女儿的信,我们才感动于这一对父母对孩子的爱,因为他为孩子“计深远”。
很多父母教给孩子成名成家的道理,但是伟大的父母在“大爱”中做到对孩子的“小爱”,并且教给孩子在“大我”中成就“小我”。
“和所有的父母一样,我们希望你能够在一个比今天更好的世界里长大,我们将为此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一胸怀应该成为所有父母的共识。爱孩子,首先要让孩子生活的世界更美好,孩子的未来才能更美好。
也许有人说,我没有这种宽广的胸襟和崇高的志向,我只想独善其身。其实,正是出于小我的利益,才应该先为大我而努力。扎克伯格并没有掩饰自己对女儿的“小爱”,而是出于“小爱”才致力于全世界的更美好;正是希望女儿未来的朋友更优秀,才致力于让下一代所有儿童更优秀;正是对自己女儿负有责任,才对下一代所有儿童负有责任。
我们每个生活在世间的人,都有责任为了自己的生活去奋斗,为了名利去拼搏,这样自己过得好,家人也过得好。但也应该清晰地认识到,没有大环境的美好就没有小家的生存与发展;大环境要不断发展,小我才能持续生存。
“这不仅是因为我们爱你,也是因为我们对下一代所有儿童富有道义上的责任……”父母是最好的老师,父亲这句话将使女儿在未来的人生中学会对他人的责任,在“大我”中成就“小我”。
孔子有一名弟子因帮助别人后接受酬谢而遭人指责,然而孔子却褒奖他的行为能带动更多人行善。另一名弟子在赎回本国奴隶后却放弃向官府领回代垫的赎金,大家都称赞他品格高尚,但孔子却严厉的批评了他,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奴隶被赎回。作为圣人,孔子的言行为何如此不合常理呢?这是因为圣人的一言一行都注重于从大我出发,不计较小我得失。这就是小我与大我的取舍。前一个弟子舍弃了为自己争得名誉的机会的小我,但能带动更多人行善,从而促进了社会道德的进步。而后一个弟子尽管他的出发点是高尚的,获取了个人美誉,却在无形中破坏了大我发展的存在条件。
小我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我,注重方寸与利益,付出与收获;大我是大环境下的我,与局外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共鸣,也就是与集体、民族、国家利益有关的。
大爱与小爱源于同一种爱,大我与小我源于同一个我,父母与我们源于同一个心。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请以“实干和虚心”为题,与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实干和虚心
“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实干与虚心的关系也是如此。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将实干与虚心相统一,才能实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
实干是虚心的基石。人们常用“井底之蛙”来比喻眼界狭小而自得其满的人,认为自己坐井观天的那片天空便是整个世界。这样的观点无疑是因为缺乏人生阅历而自我膨胀产生的愚昧的看法。苏格拉底曾慨叹“我是最无知的人”,雅典的民众十分不解,在他们看来,苏格拉底遍游城邦,与人辩论,诘问自身,实是雅典智慧的象征,又为何说自己无知呢?雅典人或许不知,而今天的我们却积累了前人智慧,可以揭晓谜底。一个人的认知就像一个圆,自身经历,实践的越多,而知识越丰富,圆就越大。同时你的圆所接触到的未知越多,不了解之处亦越多。认识的世界更广阔,便愈发认识到自身的渺小和局限,从而才会真正产生虚怀之心,产生向外探求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的心理观念。而虚心的源头,正是实干,没有实干,我们便永远囿困在自己的“井”中,观一片洞口大的天还尚觉得意。经历实干和行动,才会自发而生虚心的意识,从而不断学习,积累智慧。
虚心能够让实干更上一层楼。孔丘早在青年时期,便饱读诗书,对于做人行事积累起自己的行事法则,他为人处事的智慧吸引了大批追随他的人,而他却坚持“不耻下问”,并不将自身已有的知识和名望当成束缚自身的成长的羁绊。怀揣虚怀若谷的赤子之心,谦卑的访求自己的不解之处。正是这种行事理念,才能让孔子的学说在历史长河中始终历久弥新,裨补阙漏,熠熠生辉。直到如今,“知崇礼卑”仍然是孔子极精彩的一句话,“知崇”就像高山景行一般,是对于认知崇高的追求,在这也可以引申为怀抱虚怀之心,谦卑之心做事,而“礼卑”则是要从最小之处开始做起,保有一颗虚怀之心,而后的点滴实干都会为你的人生添砖加瓦。
由此观之,实干与虚心实是车之两轮,要在人生大道上朗朗运行离不开我们对它的坚持。那么该怎样做好实干并保持虚心的态度呢?我想只有怀抱包容的态度接纳新知,能够“虚其心”,并坚定自我的行动,知行统一,而后“实其行”。
实干与虚心相统一,是我们迈入成年世界中坚实的起点。
近来,“双标”成为网络热词。顾名思义,“双标”即双重标准,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用不同的标准衡量两个(或以上)的对象,往往有意无意中成为“双标”人。对此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一把有不同刻度的尺
近来,信息化时代下的“双标”成为了网络热词,人们不再拘囿于用单一如秤砣般的标准来审视世界,而是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不同的对象。相比之下,这样的“双标”更像是一把有不同刻度的尺,丈量所及之处有了更大的多样性,但多样性的背后也同样会有新的挑战。
几千年前的孔子因材施教,另辟蹊径,也多有几分“双标”的意味,因材施教就是因循不同学生的不同标准,给予他们不同的受学空间,而这样“双标”化的教育及受学方式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从其门下的七十二圣贤身上,也可窥见“双标”所带来的巨大积极作用。
毫无疑问,“双标”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推动个人的个性化发展,变化的衡量方式能够顺应潮流,但这样一把有不同刻度的尺子,也并非有百利而无一害。
其实很多时候,有意或是无意的“双标”意识和“双标”人的作风,往往会让我们戴上有色眼镜,透过镜片所看到的是有所扭曲而非公正客观的世界。换而言之,这样一把有不同刻度的“双标”尺,极有可能成为偏见的根源。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习惯用不同的标准对他人进行定义,而这样带有情感色彩的主观评判,极有可能酿成大错,《师说》一文中,君子所不齿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在相师上有胜于士大夫之族,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认为“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其对位卑者与官盛者的不同标准取向,终使其不能做到不耻相师,实是值得人们叹息婉伤的。
由此可见,如何用好“双标”这把具有不同刻度的尺子,终将成为新课题和新挑战,我们要尊重个性化,但我们不能用偏见来湮没客观与公正,“双标”可以适用于教育,也可以适用于生产,但教育和生产绝不仅仅是“双标”;“双标”也许可以审视人心,但“一视同仁”的那一点公平也绝不能被抛弃。
“双标”也许更快的发展,这把“双标”的尺上也会有越来越多新增的刻度,就如同越来越多样化的标准与准则。但无论刻度如何多样,尺终究是尺,刻度的长短也永远是既定的数字和单位,而这些东西是绝不随着刻度的增添而发生变化的,就好比客观的、理性的真正公平下的衡量与度量,也永远是需要被坚守住的。
标准只有一个
“双标”,指人们常用不同的标准衡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实际上“双标”人带来的往往是不公正,“一个标准”才能成为秩序与公平的化身。
双标的人往往对自己与对他人的标准不同,或是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标准,从各个方面综合来看,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一个标准是更优的选择。
“一个标准”可以激发人们的上进心。孔子学生众多,但他往往不会靠每一个人同一个方面,譬如读书用功,他只夸赞最用功的一个,至于其他则提都不提,将读书最用功的人作为标准,只有达到这样的程度,才可被称为用功,故而其他学生都会更加努力向其看齐,若用双重标准来评价学生,则没有了固定的标准,使学生易于懈怠,在达到了一定程度后,便不再有了明确的目标。
“一个标准”是实现公平的保障。众所周知,在某个综艺节目仍被称为《中国好声音》时,网上开始流行这样一个段子,去参加这个节目不是比谁唱得好,而是比谁更凄惨的,因为一个人经历坎坷,身世悲苦就对其使用另一种标准,是对这些尽管经历了苦痛,仍拼搏努力的人最终的成果的不尊重,更是对其他参赛选手的不公平。既然是选“好声音”,就应该坚持一个标准,而不是掺杂过多主观因素,评委更不该用双重标准来评价选手,是公正的天平产生倾斜。
“一个标准”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前提。这个世界上,总是不缺乏那些利用规则牟取利益的人,如果“双重标准”在社会上广泛运用,则为这些人提供了更多可乘之机,譬如前些年的高考加分政策,国家原本是想鼓励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却是被不少人头钻了空子。一张钢琴十级证书,高考就可以加五分,不少人通过私人关系运作,在高考中为自己的孩子多谋得了这五分,或是从小培养孩子这方面学习,为了在高考中多占得五分。可是,贫困地区的孩子怎么办呢?交学费都是一种负担的他们,如何负担的起学习其他艺术的费用呢?除此之外,一些饭店,对待穿着讲究的人与穿着朴素的人,也使用双重标准,一些人对城里人与乡下人,更要使用双重标准,这都是使社会产生混乱秩序的原因。
标准,标准,若是有多个,怎么称得上标准。
我们必须坚持一个标准,才能树立公正、守序之风,社会才能健康地发展。
这种阅读含答案解析共五篇,付费后可发送全版
世上没有移山的方法,唯一能改变我们和山的距离的途径是山不过来我过去, 人们可以持有这样的态度,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适应不能改变的一切。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以主人的身份上岸
贺撕拉说:“无论风暴将我带至何处,我都将以主人的身份上岸。”在命运这个终极“风暴”的裹挟之中,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不由我们自主。就此抛弃抗争,自暴自弃?不,我们应努力适应那不由我们掌控不受我们支配的一切事物,在主体性的实践中超越命运与生活的考验。
生活中的许多事物犹如山一般坚立不动,倔强顽固。我即使有意对其加以改变,却终究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试扪心自问:那政界中的尔虞我诈、商场里的瞬息万变,还有国际间的相互轻扎、动荡纷争,其间有多少是能由我们插手干涉?进而至于人祸天灾的横行,生活的平庸、命运的无常,还有人性的善恶,这其中又有多少能由我们支配?在万千世界中,人作为一个个体终究是渺小的、脆弱的、无力的。
但我们所能做的远,不止于空空嗟叹自己无能为力改变外地事物。既然,我们无法移山, 我们就向山走去!既然我们无法选择风暴,我们就以主人的身份登岸!我们虽然被剥夺了改变他物的能力,但选择直面、选择适应的主动权却永远紧握在我们手中。
对于那些我们无能为力改变的,我们不妨主动适应。孔子与弟子被困于陈蔡,子路愠见, 孔子却说:“君子固穷”。欲图推行儒学,在当时那个动荡纷争、穷兵黩武的时代,似乎是无有改变的宿命。子路选择排拒希望逃离,孔子选择适应,主张坚守。时至今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志士情操犹激励着无数人们,告诉人们主动适应的可贵。
但我们不能狭隘的解读“适应”,认为他是无条件的屈从,是坚硬人格的沦丧。海明威笔下的老人坚持与大海、与鲨鱼、与命运抗争,虽看似没有“适应”她的周遭环境,却实则适应并维护了他内心坚韧不屈的气血,成为“准则英雄”。屈原投江而死,而非阿谀谄媚,
隐忍苟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适应了心中求之不得的理想,以对生命的决绝换取了人格的伟立。所以“适应”就其本质而言,是人在外界环境中主体性的展现与绽放,是以主人的身份上岸之后人格的伟岸与崇高。如果人们将“适应不能改变的一切”理解为毫无原则的妥协、蝇营狗苟的退让,那么这样戕害人性的处世哲学就该遭受最严厉的抨击了。
在物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依旧无法摆脱精神困境。的确,人的渺小与天地的浩瀚,世事的纷繁,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我们无法改变生活的命运。有多少人因此而困顿惆怅? 又有多少就此沉沦堕落?由此看来,这个时代所急需的是“山不过来,我过去”的魄力,是“以主人的身份上岸”的情怀,是在适应之中坚守的生命哲学。
在人生的风暴中趋行,我们都要以主人的身份上岸。
想要用这份文档,当考前复习资料
可以扫码添加作者微信,付费索取word版
微信付费比公众号优惠10元
阅读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70 分)
有人说,一个人最重要的是知道做什么,但是更重要的是知道不做什么。
知其不可而为之
卢梭有言:“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人生在世,有群体的地方便有许多规则束缚我们,告诉我们何为“必须”,何为“禁止”。正如有人所说:“一个人不仅要知道该做什么,更要知道不该做什么。”
雨果曾说:“高尚与伟大的代价便是痛苦与责任。”其中,责任的体现便在于我们对“应做之事”的把握。《鼠疫》中的里厄医生面对灾难,不求回报,不思道德,仅是做好医生的本职工作——有病患,就医治。里厄医生对应做之事的把握与贯彻,正是体现了一种勇于担 责的精神。社会赋予我们每个人使命,我们便应去履行这些职责所在,这不仅是对群体规则 的遵守,更是自我实现的一条途径。
社会的规则中包括种种必须,自然也会有许多禁令,这些构成了完整的规则体系。面对 带有否定色彩的禁止指令,人们大多会产生一种天生的抵触感。现代社会之中,小到随地乱 扔垃圾,大至知法犯法,藐视规定而枉为。种种明知不该仍为之的行径,似乎都昭示了懂得 何为禁止之事的艰难和可贵。我们厌恶束缚,被勾起的逆反之心令我们奋起示威,似乎想攻 击那看似冷酷的命令者的嘴脸,实则却是打破了社会平衡,自己也将受到惩罚。
被禁止的事多数有着绝对恐怖与邪恶的消极特征,我们自应铭记于心,坚决抵制。然而, 古人评价孔子也是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为何他却能流芳百世?不该做的事就一定是不可触碰的吗?恪守分内之事是一种较为中庸的自我实现之选,然而一味遵守,个体便如同被输入相同指令的机器人,失去了自我意识。相较之下,知其不可而为之更是一种对不正确的规则与价值观的打破与挑战,以自我思想对非合理观念进行的重塑。面对耻学于师之风, 韩愈振臂高呼“师道之复”,即便夕贬路八千也再所不辞;面对老大哥的绝对统治,温斯顿对社会制度心生疑惑,终选择反抗,即便被对抗而毫不退却。禁止之事,若是其本身并不合理,则知其不可为而恪守不为;倘若存在问题的是规则本身,则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便有了被传扬的意义。
总而言之,无论是必须应做之事,亦或是被禁止之事,乃至整个规则本身,我们都应敬之而不畏之,理性对待社会规则,将端正的价值观与道德原则作为行动的首要准则。可叹的是,当今人们在繁乱的网络时代中,懒散的性格、杠精般的反叛心理,已经悄然滋生并壮大。
对规则的漠视只会导致社会的混乱、个人的堕落,这一切何其触目惊心!
知其不可,为或不为?遵守规则并以理性凌驾于规则之上,方为合理之解。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应该是不断地成为他自己,还是成为别人心目中的好人?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博采众人意见,成就个人人生
“人”之一字,上可顶天,下可立地。有人为了成为别人心目中的好人,而将自己搓扁揉圆;也有人一生都在为成为他自己而努力。我们不可全盘倾到某一方,毕竟各有其理。在我看来,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成就他自己的过程;虽有他人“指点”,但成“人”都是顶顶重要一项。
可试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