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

浙江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真题汇编


江苏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真题汇编

广东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山东省历年语文期末一模二模试卷汇编(持续更新)

北京语文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上海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含作文(持续更新)

2020年浙江卷新高考作文范文集锦(9篇)


2020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期末联考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测语文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ー检测语文试题(B卷)

2021浙江省各市一模文言文阅读汇编

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测语文试题

2021浙江省各市一模古诗阅读汇编

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浙江省湖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

浙江省北斗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序(xiáng)    号(shì)     寄)      百争流(

B.陷(yǎo)      回)     尸hái)      空来风(xuè

C.见(piē)      想(zháo)    巾(guān)    私枉法(xùn

D.yǒu)      熏táo)     风(xuàn)    一一样(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蜂涌而上的党同伐异和肆无忌惮的语言暴力,正说明我们缺少起码的宽容心态。

B.我们班级的学习氛围很好,我每天都能够静下心来学习,按部就班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C.日照香炉生紫烟,只是一夜黄粱梦,当恩怨情仇,俗世枷索,都付与蔓草黄沙。

D.李智勇强调,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认真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担当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自觉做敢于担当、攻艰克难的表率。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在《拟古》中喊出了两句石破天惊的话:“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

B.大学毕业已经十年了,其间,他换过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专业学习。

C.闲着无聊时,我喜欢细细欣赏老同学从远方寄来的照片,想想那些年那些事,顿时感慨万千,也许好好惠存这些照片是对过往生活的最好的纪念。

D.他性格内向,不善与陌生人打交道,刚见到她的时候,脸都涨红了,期期艾艾了好一会儿,也不知在说些什么。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家宝藏》兼具主流色彩和娱乐特质,融合严肃与娱乐的风格,在讲述国宝的故事时,明星们的倾情演绎引发共情,吸引了不同年龄层、多元文化层。

B.电影《你好,李焕英》根据同名小说及贾玲亲身经历改编,讲述女主角在经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后,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看望年轻的父母和他们的梦想的故事。

C.新冠疫苗接种后要注意在接种单位观察30分钟,接种当天注射部位不要沾水,接种后三日尽量多休息等等,以防避免皮肤感染和劳累以影响接种效果。

D.经过一代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们取得了以载人航天、北斗导航、月球探测等为代表的标志性成就,不断地实现着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发展。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闲情,是_______,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_______,去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_______。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_______。

①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 ②不见一个人,却有说不出的意境

③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 ④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

A.②①③④B.④③①②C.④①③②D.②③④①

6.下列歌词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裹着轻轻的仰望

B.我曾是孤单的飞鸟/飘荡在远方的天空

C.你是风/你是电/你是唯一的神话

D.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

7.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皇考口伯庸             皇考:对亡父的尊称。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巫医:古代巫、医不分,巫的职业为祝祷、占卜等,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河内:黄河以西一带。

D.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三国:指当时拿土地贿赂秦国的韩魏楚三国。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肴核既尽,杯盘狼籍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行李之往来D.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9.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大王来何操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D.夫晋,何厌之有

10.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望西山,始指

A.留侯张良B.妪,先大母婢也,二世

C.上有六龙日之高标D.固知死生为虚诞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打开一条全国两会报道视频日记,从“云端”直播现场中感受传播变革的伟力;观看一段珠峰侧量视频日记,从攀登者大口喘息中感受测量人的辛苦与执着;点开一段插秧视频日记,从劳动者辛苦劳作的身姿中体会种田的艰辛不易……当前,一种新的传播形态——视频日记,在各大信息平台流行起来。许多遥不可及的生活工作场景,以视频日记方式生动地映现在网络世界,让分散在各个角落里的受众,足不出户同样可以感受世界的丰富精彩。

视频日记英文名Vlog,主要以视频形式记录拍摄者的日常所见,被广大网友接受并应用到新闻生产当中。前段时间,各种各样的视频日记让居家隔离的人们了解到不同群体的抗疫实景,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渴望。与传统视频新闻相比,视频日记实现了亲历者和传播者的统一,以“我在场”的叙述模式,带给用户代入感很强的观看体验,从而打开受众感知世界的新大门。

作为一种视听兼备的媒介形态,视频日记让受众实现了从“看新闻”到“体验新闻”的转变,满足了人们体验感以及临场感需求。《人民日报记者夜访风暴之眼金银潭医院ICU病房》中,行进式镜头的现场聚焦触发受众强烈的情感体验,屏幕仿佛不存在了,受众切身感受到ICU病房平静而忙碌的背后,实际上是生与死的较量,实现了身体的"虚拟在场",获得了身临其境之感和强烈的情感共鸣。

视频日记之所以能够产生这样的传播效果,一方面是因为视频能再现真实的生活场景,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可以帮助受众对事物进行直接把握,形成认知印象。另一方面,视频日记中,亲历者以第一视角进行讲述,其语态、表情、身体姿势都成为语言之外的伴随文本,传递着第三方视角所没有的潜在语义和默会知识。如“康辉大国外交视频日记”,主持人拍摄自己跟随出访的台前幕后的故事,让受众了解到许多往常电视新闻中看不到的细节,并因为亲历者的亲身讲述变得更为可感可亲可近。在视频日记中,第一视角给受众带来极强的代入感,从而形成了自我虚拟在场的认知模式。受众的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等多种感官卷入传播场域,使得传播主体之情境,化作受众之情境,传播主体之体验,化为受众之体验。

视频日记这种新的传播形态带来“在场”影像的直接呈现,减少信息转播的疑虑,满足人们对世界深度认识的渴望。另一方面,这种体验式传播方式,使得受众与新闻中的人物建立起情感关联,当听到视频日记中的人物像朋友一样诉说他的经历,受众很难置身事外,从而更容易接受视频传达的思想、立场、观点等,对新闻内容有了更多的认同和理解。

无论媒介形态如何变迁,受众对优质内容的追求不会改变,对真实世界认知探索的创新不会改变。主流媒体只要牢牢立足自身内容权威、解读专业的优势,紧跟传播技术变革的前沿实践,努力强化以用户为中心的传播理念,就能提高信息传播效能,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

(摘编自路畅《视频日记——以“虚拟在场”服务引导受众》)

11.下列对文中“视频日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视频日记兼取传统日记和新闻的功能与价值,主要以视频形式记录拍摄者的日常所见,依附于各大信息平台,借助互联网传播。

B.视频日记由视频新闻和传统日记相结合而产生,虽然名之曰“视频日记”,但在新闻和日记之间,其特征和用途更接近于新闻。

C.用户身临其境的真切体验应归功于视频日记创作者“我在场”的叙述模式,视频日记的传播者同时也是事件的亲历者和叙述者。

D.第一视角给受众带来极强的代入感,传播主体的情境和体验向受众转化,从而把受众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卷入传播场域。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体部分运用了对比论证方法,由浅入深地介绍了视频日记的特点和它优于一般新闻的功效。

B.文中的“我在场”和“虚拟在场”位于创作者和受众之两极,具有因果关系,创作者的“我在场”必然带来受众的“虚拟在场”。

C.视频日记使受众很难置身事外,受众超越信息的获取而建立与新闻中人物的感情关联,更容易接受视频传达的思想、立场、观点等。

D.文中举“康辉大国外交视频日记”一例,说明因披露了主持人跟随出访的一些台前幕后的故事,才让受众感到更为可感可亲。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乡村故事

[法国]莫泊桑

两间茅屋并排坐落在小山脚下,离一个有海滨浴场的小城市不很远。两个庄稼汉为了养活他们的孩子,终年辛辛苦苦地在肥沃的土地上劳动。蒂瓦什夫妇和让·瓦兰夫妇两家人全都勉强靠着汤、土豆和新鲜空气活下去。早上七点、中午十二点和晚上六点,两家的主妇像养鹅的人赶鹅那样,把孩子们吆喝到一块,喂他们吃的。在他们每人面前放一个盆子,盆里盛满用汤泡着的面包,汤是用土豆加上半棵白菜、三个洋葱煮的。所有的孩子都吃得饱饱的,最小的一个由妈妈亲自喂。星期日,汤里熬上块牛肉,对大家来说就跟吃酒席一样丰盛。

八月里的一天下午,有一辆轻便马车突然停在两间茅屋前面,一个年轻女人和她的先生径直走进了乡下人的茅屋。“我的好心的人,我来找你们,是因为我想……我想把你们的……你们的顶小的男孩……带走。”

那两个乡下人一惊之下,听不懂是怎么回事,没有回答。

“我的妻子没有说清楚。我们想收养他,不过他以后会来看你们的。如果有出息,那他将来就是我们的继承人。如果我们万一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也一样平分家产。我们也考虑到你们,要送给你们一笔终身年金,每月一百法郎。你们听明白了吗?”德·于比埃尔先生补充道。

那个农妇勃然大怒,站了起来。

“你们是要我把夏洛卖给你们吗?啊!不行。这种要求根本就不应该对做母亲的提出来!啊!不行!那简直是太卑鄙了!”

德·于比埃尔太太朝外走着,忽然想起顶小的男孩一共有两个,于是她噙着眼泪,固执地问:“那另外一个小的不是你们的吧?”带瓦什大伯回答:“不是,是邻居的。你们愿意的话,可以到他们家去。”

瓦兰夫妇正在吃饭。饭桌上在他们两人中间放着一碟黄油,他们用刀子挑一点,十分节省地抹在面包片上,慢慢吃着。

德·于比埃尔先生又一次提出他的建议,不过这一次提得比较婉转,比较谨慎,比较巧妙。两个乡下人摇头拒绝,但是知道每个月可以得到一百法郎以后,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使着眼色互相询问,决心已经有七八分动摇了。

他们在苦恼中长时间地保持沉默,心里犹豫不决。那女的最后问道:“孩子他爹,你看怎么样?”

他一本正经地说:“我看这并不丢脸。”

那乡下女人想了想,说:“每月一百法郎换咱们一个孩子太少了一点,再过几年这个孩子就可以干活儿了,我们要一百二十法郎。”

年轻女人欢天喜地,像从铺子里买到一样喜爱的小玩意儿似的,抱着啼哭的小娃娃走了。

蒂瓦什夫妇立在门口,望着那孩子给抱走,他们一声不响。

从此以后就再也听不到小让·瓦兰的消息了。他的父母每个月到公证人那里去领一百二十法郎。他们和邻居闹翻了,因为蒂瓦什大婶骂他们无耻,挨家挨户对人说,除非是丧失人性才会出卖自己的亲生儿子,这简直是一件骇人听闻的事,一件卑鄙龌龊的事,一件伤风败俗的事。

有时候她故意炫耀自己,抱着她的夏洛,好像他听得懂似的,大声对他说:

“我没有卖掉你,我没有卖掉你,我的孩子。我不卖我的孩子。我没有钱,但是我不卖我的孩子。”

夏洛二十一岁那年,有一天早上来了一辆华丽的马车停在两间茅屋门口,一位挂着金表链的年轻先生从车上下来,搀扶着一位贵妇。贵妇对他说:

“那边,我的孩子,第二所房子。”

他走进瓦兰家的茅屋,就像是他自己家一样。

老妈妈正在洗围裙,身体衰弱的老大爷在壁炉旁边打盹,两个人都抬起了头。年轻人说:

“你好,爸爸。你好,妈妈。”

他们惊讶地站起来。那乡下女人激动得连肥皂都掉在水里,她结结巴巴地说:

“是你吗,我的孩子?是你吗?我的孩子?”

这当儿,老头儿全身哆嗦着,但他用那从来没有失去过的平静声调说:“你回来啦?”好像一个月以前还见过他似的。

夏洛静静地站在自己的茅屋门口。

晚上吃饭的时候,他对两个老人说:“你们一定是傻瓜,才会让人家把瓦兰家的孩子带走。”

母亲固执地回答:“我们不愿意出卖我们的孩子。”

父亲什么也没有说。

儿子又说:“你们简直是糊涂虫。像你们这样的父母,只会给孩子带来不幸。我要是离开你们,这也是你们自作自受。”

老妇人眼泪哗哗地流到汤盆里,她用勺子舀起的汤到嘴边有一半已经洒掉。她低声哭着说:“与其像现在这样,还不如不生下来!”

他站起来:“不行,想到这件事太痛苦了。我宁可到别的地方去谋生。”

他打开门,一片说话声传进来。瓦兰一家正在庆祝孩子的归来。他消失在黑暗里。

13.小说第一段对两家就餐场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14.文中画线句表现了父亲让·瓦兰此刻丰富的内心世界,请简析。

15.这篇小说最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作简要赏析。

16.小瓦兰和夏洛的故事给你带来了哪些思考?联系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游钓台记

清·郑日奎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舟发自常山,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之而已。惟诚舟子过七里滩,必予告。越日,舟行万山中,忽睹云际双峰崭然秀峙,急呼舟子曰:“若非钓台耶?”曰:“然矣!”视之,所云两台,实两峰也。台东西峙,相距可数百步,陡起江干,数百仞不肯止。巉岩如高士并立,风致岸然。树多松,疏疏罗植,偃仰离奇各有态;倒影水中,又有如游龙百余,水流波动,势欲飞起。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意当日垂纶,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也。

山既奇秀,境复幽倩,欲舣舟一登,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飓至,则鼻游之。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则舌游之。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返坐舟中,惝恍间如舍身登陆,如草寻磴,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先生,悉在下风,盖神游之矣。日之夕矣,舟泊前渚。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日:“若尝登钓台乎?山中之景何若?”舟子具能答之,于是乎并以耳游。噫嘻,快矣哉,是游乎!

客或笑谓:“郑子足未出舟中一步,游于何有?”“嗟乎,客不闻乎?昔宗少文卧游五岳,孙兴公遥赋天台,皆未尝身历其地。余今所得,较诸二子,不多乎哉?故曰:以为游,则亦游矣。”客曰:“微子言,不及此。虽然,少文之画,兴公之文,盍处一,以谢山灵?”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

(注)①宗少文:宗炳,字少文,南朝宋画家,好游山水。晚年将游历过的山水绘在室中观看,自称“卧游”。②孙兴公:孙绰,字兴公,晋人,博学善文,曾作《天台山赋》。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暇问名,之而已            颔:点头

B.视之,所云两台,实两峰也       迫:靠近

C.草寻磴                 披:分开

D.先生,悉在下风            视:看待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盍处一,以谢山灵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

B.①峰山下,先生祠堂在焉       ②句读不知,惑之不解

C.过七里滩,必予告          ②是时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D.舟子固持不可             ②惜其用武不终也

1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游历钓台,借助眼观、鼻嗅、舌品、耳闻,呈现出了其“神游”钓台的独特感受,形象地表现了自己对那里景象的喜爱之情。

B.钓台实际是两座高耸险峻的山峰,山上松树的影子倒映在江水中,就像一群游动的要飞起来的龙,严先生的祠堂就在山脚下。

C.山上景色优美,向往已久的作者很想登山游览,可是船夫不同意停船靠岸,一番争执,依然不从,作者向船夫致礼,表示道歉,方继续前行,登山游览。

D.这篇文章豪放之中有婉约之致,秀丽之中有清新之韵,其文气如行云流水,洋洋洒洒,造境写境,浑然天成。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意当日垂纶,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也。

(2)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淮上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和练秀才杨柳

(唐)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22.两首诗均以_______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之情。

23.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六、句子默写

2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3)___________________,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__________,至于暴矣。(《诗经·氓》)

 

七、材料作文

25.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北京小汤山医院的命名,源自中医的《汤头歌》,小汤可理解为“药”,取“药到病除”之意。

材料二:武汉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命名,源自中国古典神话传说,火神祝融和雷神雷震子都是正义之神,而瘟疫是邪恶的瘟神所为,取火神和雷神之名,正是“以正制邪”之意。

材料三:小汤山、火神山、雷神山,后面都有一个“山”字,象征“阻挡、屏障”,取“阻断传染”之意。

材料四:中国的载人飞船叫“神舟”,探月工程叫“嫦娥”,首辆月球车叫“玉兔”,月球探测器的中继卫星叫“鹊桥”,载人空间站叫“天宫”,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叫“墨子”,全球低轨卫星系统叫“鸿雁”,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叫“悟空”……

这些名字的背后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传统文化的魅力和自信,更看到中国精神的希望和力量!对此,你有着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寄予”的“予”应读

B.“空穴来风”的“穴”应读xué

C.“着想”的“着”应读zhuó

故选D

2.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A.“蜂涌”的“涌”书写错误,应该为“拥”。

C.“枷索”的“索”书写错误,应该为“锁”。

D.“攻艰克难”的“艰”书写错误,应该为“坚”。

故选B。

3.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C.谦敬不当。“惠存”是请对方保存,此处是说自己保存,所以不正确。

A.石破天惊:原来形容箜篌(古乐器)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不可名状的奇境。后用以比喻文章、议论出奇惊人。此处是形容李白诗词中话的惊人,使用正确。

B.其间:指某一段时间。期间:指(某段)时间里面。“其间”可以单用,而“期间”前面要加修饰成分,如“这期间”“运动会期间”等,所以这里用“其间”是正确的。

D.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的人说话不流利,此处形容他的紧张,符合语境。

故选C

4.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成分残缺,“吸引了”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中心语。

B.搭配不当,“看望”和“梦想”不搭配。

C.不合逻辑,“以防避免皮肤感染和劳累以影响接种效果”否定不当,应改为“避免皮肤感染和劳累以影响接种效果”。

故选D

5.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属于语句的排序题。从题干来看,这是属于有语境的排序题,且从所给语境来看,四个句子分布在四个地方,故考生要结合每一处的前后语境进行选择。第一空与“做”“想”对应的是“看”与“听”,所以选④,排除AD两项;第三空“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是写时间的推移变化,应该接“一弯月儿挂上柳梢”,所以选③;最后一空“只见”对应“不见”,并点出“意境”。故选C。

6.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A.使用拟人,以“梦想”“仰望”来写“天”,赋予“天”以人的特性。

B.使用比喻,将“我”比喻为“飞鸟”。

C.使用比喻,将“你”比喻为“风”“电”“神话”。

D.使用比喻,将“未来”比喻为“蝉翼”。

故选A

7.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河内,黄河以西”错误,春秋战国时期,以黄河以北为河内,黄河以南为河外。

故选C

8.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狼籍”,乱七八糟的样子;杂乱不堪。古今意思相同。

B.“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许多人。

C.“行李”,古义:外交使节。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D.“行为”,古义:“品行成为”;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故选A

9.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B.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A.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应为“大王来操何”。

C.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应为“莫夭阏之”。

D.宾语前置句,“之”起到提宾作用,应为“有何厌”。

故选B

10.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例句“异”,意动用法,以为异。

D.“一”,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

A.形容词作动词,“善”,与……交好。

B.名词作动词,“乳”,喂养。

C.使动用法,“回”,使……回。

故选D

 

11.D

12.C

【分析】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

D.“从而”错误,选项因果倒置。原文第四段说的是“受众的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等多种感官卷入传播场域,使得传播主体之情境,化作受众之情境,传播主体之体验,化为受众之体验”。

故选D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主体部分运用对比论证”错误,应该是举例论证。

B.“创作者的‘我在场’必然带来受众的‘虚拟在场’”错误,这一表达过于绝对化。根据原文第三段“行进式镜头的现场聚焦触发受众强烈的情感体验,屏幕仿佛不存在了”等表述可知,仅仅是“我在场”还不够,还必须辅之以“行进式镜头的现场聚焦”等摄影技巧和手段。

D.“因披露了主持人跟随出访的一些台前幕后的故事,才让受众感到更为可感可亲”错误。依据原文第四段“一方面是因为视频再现真实的生活场景……另一方面,视频日记中,亲历者以第一视角进行讲述……”“主持人拍摄自己跟随出访台前幕后的故事……并因为亲历者的亲身讲述变得更为可感可亲可近”可知,“让受众感到更为可感可亲”的主要原因是“亲历者以第一视角进行讲述”或“亲历者的亲身讲述”。

故选C

 

13.①表明了蒂瓦什夫妇和瓦兰夫妇两家人虽然生活贫穷,但快乐、满足、和睦。②突出了虽然生活贫穷,但人性是淳朴的。③突出生活贫困,为下文蒂瓦什夫妇为了亲情断然拒绝而瓦兰夫妇为了金钱舍弃亲情的不同选择作情节上的铺垫。

14.①见到分离多年的儿子的激动心情。②表面的平静反衬内心的极不平静。③这是一种故作掩饰,暗示父亲多年来一直承受着骨肉分离的煎熬和良心的谴责。

15.对比手法。①蒂瓦什夫妇为了亲情不卖孩子与瓦兰夫妇为了金钱卖孩子形成对比;②夏洛的贫穷、粗俗、忘恩负义和小瓦兰的富有、有教养形成对比;③瓦兰一家人团聚找回亲情和蒂瓦什一家夏洛出走骨肉分离形成对比;④夏洛留在父母身边和小瓦兰被卖后命运的变化形成对比;⑤蒂瓦什大婶拒卖儿子时的决绝和小瓦兰被卖后蒂瓦什大婶对邻居的仇视、内心的不平衡形成对比。

16.示例:①金钱和亲情的博弈下人性的复杂多样。是固守传统道德忍受贫困,还是为了生存发展而向金钱投降,哪一种做法更可取呢?②偶然的因素对人生命运的影响。③贫穷困境对人性的压迫和扭曲。

 

17.D

18.D

19.C

20.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21.(1)料想他当日垂钓,应该就在这个地方,本来就没有登上山峰去钓鱼的道理。

(2)我自愧比不上他们,便写了这篇游记。

【分析】

1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觉视先生,悉在下风”意思是“(只是)觉得与严先生比较,就都处在下风了”。“视”,比较。

故选D

1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焉”,语气助词,无实义。/兼词,于此。

B.“之”,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C.“以”,介词,在……的时候。/介词,凭借……的身份。

D.“而”,均为连词,表转折。

故选D

19.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C.“表示道歉”错误,作者最终不能登山,于是只有向钓台行礼,表达对严子陵的敬仰之情,而不是向船夫道歉。

故选C

2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从句子结构的角度来看,“予夙慕之”主谓宾俱全,“予”是主语,“慕”是谓语,“之”是宾语,结构完整,“之”后断开;“思”是谓语,“得一游为快”是“思”的内容,所以“快”后断开;“以为游”,“游”是“为”的宾语,所以后面断开。

从句末语气词的角度来看,“耳”“也”都是句末语气词,所以“耳”“也”后断开。

从内容角度来看,“奉檄北上”和“行道中”是两个各自独立的事件,“草草”是“行”的状语,所以“北上”和“草草”之间断开。

2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意”,料想;“垂纶”,垂钓;“是”,这个;“固”,本来;“理”,道理。

2)“窃”,私下;“未之逮”,宾语前置句,比不上他们;“逮”,比得上;“遂”,于是;“为”,写;“之”,这篇;“记”,游记。

参考译文:

钓台在浙江东部,是东汉严子陵先生隐居的地方。先生的风度气节,映照千古。我素来仰慕他,很想能够去钓台一游为快。不过这次送公文到北方去,匆匆忙忙走在路上,不是游览。但当作是游览,就也算是游览了。

我坐船从常山出发,一路总共三百多里,山水都有值得观赏的。但眼睛看到的,来不及问名字,点点头罢了。只有叮嘱船夫当船经过七里滩时,一定要告诉我。过了一天,船在群山中航行,忽然看见云端两座山峰挺拔对峙,急忙呼叫船夫说:“这不是钓台吗?”船夫回答说:“这就是了!”靠近细看,人们所说的两台,实际是两座山峰。两台东西对峙,相隔大约几百步,耸立在江边,高几千尺还不止。险峻的山岩就像高士站在一起,神态高傲。山峰上的树多是松树,疏疏落落各处种植,高低奇特各有形态:它们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又好像百多条游动的龙,水波流动,那样子好像要飞起来。山峰的下面,严先生的祠堂就在那里。料想他当日垂钓,应该就在这个地方,本来就没有登上山峰去钓鱼的道理。

这山既奇特秀丽,环境又幽美,我就想要停船靠岸登上山去,可是船夫坚决不同意。不能勉强他,于是对这山行一个礼,船继续航行。于是我的脚不能够去游览而眼睛去游览了。低头抬头之间,阵阵清风慢慢吹来,说不出名字的香气,从四面山峰被风吹聚过来,那么我的鼻子也游览了。船夫说七里滩水质很好,尝一尝确实是这样,那么我的舌头也游览了。一会儿,随着船行进,山峰转过去,就望不到了。返回坐在船舱中,恍惚间好像离开船登上岸,像拨开草寻找石级,像整顿衣服站在最高处,向下俯瞰,群山排列,有的清秀沉静像文人,有的雄伟挺拔像武夫,非常像东汉云台众位将相,并非不杰出高超,(只是)觉得与严先生比较,就都处在下风了,这是我的精神游览了。天色晚了,船停泊在前面沙洲。大家稍为安定,就叫船夫来,用酒慰劳他,详细询问他说:“你曾经登过钓台吗?山中的景色怎么样?”船夫全都能够回答,于是我的耳朵也一并游览了。啊呀,这次游玩真快乐啊!

有个客人笑着对我说:“您的脚没有走出船中一步,又在哪里游览呢?”“唉,客人不曾听说过吗?从前宗少文躺在床上游历五岳,孙兴公在远处作《天台山赋》,都没有亲身到那地方。我现在所得到的,跟这两个人比较,不是显得多了吗?所以说:当作是游览,就也算是游览了。”客人说:“如果没有听您一番话,就想不到这些。虽然是这样,有少文的画,兴公的赋,您为什么不创作一篇文章,来答谢山的神灵呢?”我自愧比不上他们,便写了这篇游记。

 

22.    杨柳    惜别    

23.郑诗融情于景,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的反复渲染来表达离思。结句在“君”“我”对照(对比)中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都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杨诗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生动贴切,新颖别致。春风吹柳似有“相惜”之意与“殷勤”之态,是拟人的写法,同时也是移情于物,在动情的联想中表达作者与友人不忍分离的深情。

 

24.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竟无语凝噎    暮霭沉沉楚天阔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材木不可胜用    夙兴夜寐    言既遂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