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津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1届天津市十二区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二模语文试题

天津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2020天津卷新高考作文集锦

2020年天津高考卷考场佳作精选

2020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考精品讲义集

高考议论文形式扣题之开头结尾猪肚点睛

高考议论文形式扣题之开头结尾猪肚点睛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十二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2021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1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1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天津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1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1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1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0—2016天津高考真题选择题组汇编

2020—2016天津高考真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2020—2016天津高考真题古诗阅读汇编

2021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1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1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1年天津卷作文指导与示例


天津市红桥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2021届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塘沽一中)高三联考(二)语文试题

天津市河东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天津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很欣幸他的得释,就赶紧付给稿费,使他可以买一件夹衫,但一面又很为我的那两本书痛惜;落在捕房的手里,真是(   )了。那两本书,原是极平常的,一本散文,一本诗集,据德文译者说,这是他(   )起来的,虽在匈牙利本国,也还没有这么完全的本子,然而印在《莱克朗氏万有文库》中,倘在德国,就随处可得,也值不到一元钱。不过在我是一种宝贝,这本书是因为三十年前,正当我热衷彼得斐的时候,特地托丸善书店从德国买来的,那时还恐怕因为书极便宜,店员不肯经手,开口时非常惴惴。后来大抵带在身边,只是(   ),已没有翻译的意思了。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明珠投暗    搜寻    事过境迁B.明珠投暗    搜集    情随事迁

C.暴殄天物    搜集    事过境迁D.暴殄天物    搜寻    情随事迁

2.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过在我是一种宝贝,因为这本书是三十年前,正当我热衷彼得斐的时候,特地托丸善书店从德国买来的。

B.不过在我是一种宝贝,这是因为三十年前,正当我热爱彼得斐的时候,特地托丸善书店从德国买来的。

C.不过在我是一种宝贝,这是因为三十年前,正当我热衷彼得斐的时候,特地托丸善书店从德国买来的。

D.不过在我是一种宝贝,因为这本书是三十年前,正当我热爱彼得斐的时候,特地托丸善书店从德国买来的。

 

 

二、选择题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荷花淀》

孙犁

“荷花淀派”

水生、水生嫂

B

《小二黑结婚》

赵树理

“山药蛋派”

二诸葛、三仙姑

C

《玩偶之家》

易卜生

“社会问题剧”

娜拉、海尔茂

D

《致大海》

歌德

叙事诗

《少年维特之烦恼》

 

A.AB.BC.CD.D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诗经》主要的艺术手法是“赋比兴”。

B.《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西汉刘向编辑,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品具有浓郁的楚地地方特色,故名“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离骚》是楚辞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C.乐府诗是汉魏六朝时期重要的诗歌类型,其继承了《诗经》所开创的现实主义诗歌传统。《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是我国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D.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又称“柳屯田”,精通音律,是两宋词坛上创制词调最多的词人。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文学家、音乐家。此二人皆为北宋杰出词人。

5.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黍离之悲,意思是指自己不能够得到朝廷重用,心怀忧伤之意。《扬州慢》中“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便是此义,其源典出自《诗经·王风》。

B.古时十二时辰分别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晴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时辰: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每一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子时就相当于现在的23点至1点,依此类推。

C.“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初七”即农历七月七日,又称“乞巧节”;“下九”即农历每月二十九日,古代妇女置酒欢聚,嬉戏娱乐。

D.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黄道带分为十二次,各有定名,每次以二、三个星宿为星官,分别对应不同地区的各个山峰,称为分野。例如参、井分别是秦和蜀的分野。

6.下列修辞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避猛虎,夕避长蛇——互文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兴

C.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借代

D.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拟人

7.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句,用桑树繁盛和凋零来喻指女主人公青春年华和容颜衰老以及爱情的浓烈和消亡,所以采用起兴的手法。

B.《离骚》中“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仁乎吾将反”,诗人后悔自己从政的人生选择,想一切从头开始。

C.“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这两句既写了焦仲卿因“闻此变”而摧折心肝的悲伤心情,也写了焦仲卿当时所骑的马的哀鸣,从而为下文营造了一种凄怆的氛围。

D.《蜀道难》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三次叹息,三次反复,突出了一个“难”字。而“难”的程度,则在这重复中将蜀道从“高”向“险”发展,从夹叙夹议向较单纯的叙述发展。

8.下列句中的“相”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仰头相向鸣  ②蹑履相逢迎  ③嬉戏莫相忘  ④会不相从许  ⑤儿已薄禄相  ⑥相见常日稀  ⑦悔相道之不察兮  ⑧舜相尧二十有八载  ⑨六合正相应  ⑩及时相遣归

A.①⑥/②③④⑨⑩/⑤/⑦⑧B.①⑥⑨/②③④⑩/⑤/⑦/⑧

C.①③⑥⑨/②④⑩/⑤/⑦/⑧D.①⑥⑨⑩/②③④/⑤/⑦⑧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槐堂铭

苏轼

天可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1),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2),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3),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馀年,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4),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铭之。铭曰:

呜呼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

注释:(1)汉、周之际:指五代的后汉、后周。(2)魏国文正公:指王旦,封魏国公,谥文正。(3)左契:古代契约分左右两联,左契凭以索偿。(4)李吉甫、李德裕:均唐代贤相。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可    必:确定,一定

B.而其可必也    审:明白,清楚

C.恤厥德    皇:同“遑”,闲暇

D.呜呼    休:停止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所见所闻考之        肇锡余嘉名

B.而公卒以直道不容    言既遂矣,至暴矣

C.何其子孙多贤也        慎勿忘

D.忠恕仁厚        屈心抑志兮

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

B.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

C.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

D.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

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三槐堂”乃因兵部侍郎晋国王公在庭院里手植三棵槐树而得名,文章借其德厚施福延及子孙表达了善恶有报的天命观。

B.兵部侍郎晋国王公在五代时期就已经出名,辅佐过宋太祖、宋太宗,文武全才,可惜因为做事太过正直没被封相,但他儿子懿敏公在宋真宗朝做了宰相。

C.作者以李栖筠、李吉甫、李德裕一门功名富贵但“忠恕仁厚不及”门的勋业,突出赞美晋国王公一门的勋业。

D.本文从天命之理写到王氏家族,赞美了“忠恕仁厚”的德行,不怨天尤人,不汲汲于功名富贵,含有着警醒世人的良苦用心,是“文以载道”的典范。

13.翻译上文中划线的句子。

(1)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

(2)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4.下列对诗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首诗人称自己是“痴儿”,带有自嘲的谐趣;“了却”二字,渲染出诗人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与“快阁”之“快”暗相呼应,增加了一气呵成之感。

B.颔联与杜甫《登高》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都写到了“落木”“江”这样相同的景物,表达的意境也完全相同。

C.诗人在颈联中巧用典故,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后句用晋代阮籍能作青白眼的典故,青眼表示喜爱,白眼表示不快。

D.尾联引出诗人的“归船”“白鸥”之想。这一结尾,呼应了起首,顺势作结,给人以“一气盘旋而下之感”,意味隽永,想象无穷。

15.诗的颔联历来为人称道,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多方面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句子默写

17.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哀民生之多艰。

(2)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方圜之能周兮,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_

(5)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

(7)____________________?锦官城外柏森森。

(8)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公园里的星期天

[美]贝尔·考夫曼

黄昏的太阳暖洋洋的,树林外隐约传来城市的喧闹。她放下手中的书,摘下墨镜,惬意地吁了口气。莫顿正在看《时代》周刊,一只手搭在她肩上;他们三岁的儿子莱利在沙坑里玩。正是星期天下午五点半,藏在公园角落里的小操场清静极了,秋千和跷跷板一动不动,滑梯上也空空荡荡,只有莱利和一个年龄相仿的胖男孩蹲在沙坑里玩。多美好啊,她几乎微笑起来。她想,他们应该多出来晒晒太阳,莫顿肤色那么苍白,都是成天在大学里埋头工作造成的。她柔情地挽着他的手臂,看着莱利玩沙。

突然,那胖男孩站起来猛地向莱利扔了一铲沙。她朝男孩摇摇手指:不可以丢沙子,这样会迷住别人的眼睛。

可那男孩面无表情地盯着她,眼都不眨一下。他妈妈或保姆在哪里?操场上除了正朝出口走去的二三人,只有一个男人坐在几英尺外的长凳上,块头很大,几乎占满了整条长凳,脸被《星期日漫画》遮住了,她断定他就是那孩子的爸爸。听到她的话,他目光不离漫画,熟练地唾了一口。

她厌恶地扭过头。就在这时,胖男孩又迅速扬起一铲子沙撒向莱利,一些沙子落在他的头发和额头上。莱利抬头看看妈妈,嘴唇犹疑地动了动,她的反应会告诉他该不该哭。

她本能地想要冲到儿子身边,掉他头发上的沙子,并教训那个小孩,但忍住了。她总是说要莱利学会为自己战斗。

小家伙,别扔!她严厉地说,并朝长凳上看看,怎么能随便扔沙子呢!

长凳上那人看都不看她,朝那男孩大声说:乔,干得好!这是公共沙坑,想扔就扔!

她觉得膝盖忽然软了一下,白了莫顿一眼。他这才意识到怎么回事了,小心地把《时代》放在腿上,转过头看着那人,清瘦的脸上带着他当面指出学生错误时那种羞涩、歉意的微笑。

你说得对,他心平气和地说,但正因为是公共场所……

那人放下漫画,怀着敌意从头到脚打量着莫顿。是吗?蛮横无理中夹着威胁,在这里我儿子跟你儿子有同样的权利。他想扔沙子就扔呗。你不服气,就他妈带着你儿子滚蛋!

孩子们都愣住了,瞪着眼,张大嘴,连手里的铲子掉了都不知道。莫顿面部肌肉抽着。好,只需一分钟,你必须明白……他平静地说。

喂,闭嘴!那人说。

她的心怦怦直跳,她知道丈夫根本不是大块头的对手,心中充满了对丈夫的怜惜和对那男人的怒气。她丈夫平时不生气,难得发火,这样的情景对他而言太陌生太令人难堪了。

莫顿刚起身,《时代》周刊就滑到地上。那人站起来,朝莫顿连跨两步才停住,活动着粗壮的胳膊,等着莫顿上前。她害怕地并紧颤抖的双膝,会发生可怕的打斗吗?太可怕了,太出人意料了……得阻止这场打斗,喊救命。她本想扯住丈夫的袖子,示意他坐下,但基于某种原因,她没有这样做。

莫顿正了正眼镜,面色十分苍白。这太荒谬了,他镇静地说,我倒想请教请教……

哦,是吗?那人两腿分开,轻轻晃着,极为轻蔑地看着莫顿,就你,还有谁?

他们你盯着我,我瞪着你对峙了一会儿。莫顿突然转过身,平静地对她说:走,我们离开这里。

他笨拙地走向沙坑,窘迫使他的脚步有点踉跄,他弯腰抱起莱利并捡起铲子。莱利一改呆愣的神态,又踢又叫:不要回家,要玩嘛,不要吃晚饭……

他俩拖着莱利往前走,出大门必得经过那人坐的长凳,她极力不看那人,昂首挺胸、慢慢地和丈夫、孩子一起走出了那片操场……

她的第一感觉是松了口气:避免了一场打斗,没有人受伤。但内心深处却有一种沉重的甩不掉的感觉。这感觉要比一场意外事故,或者比道理被暴力击败要痛苦得多。她隐约地感到她与莫顿之间似乎缺少了什么。

莫顿突然冒了一句:那证明不了什么。

什么?她问。

打架。打架除了证明他比我高大以外,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当然。她说。

最好的结果,他解释说,可能会是什么?打碎眼镜,掉一两颗牙,或者卧床两天——图什么?伸张正义?讲清道理?

当然。她又说,加快了脚步,只想早点回家忙些别的事情,消除那像强力胶一样黏在她心上的感觉。全是愚蠢、卑鄙之徒!她想,一边拽紧了孩子的手。孩子还是哭个不停。以前她总对他那弱不禁风的小身体、瘦削的肩膀、细瘦无力的双腿,有着一丝温柔的怜惜。但是现在,她的嘴唇愤恨地紧闭着。不许哭,她气冲冲地说,真叫人丢脸!

她觉得他们三个好像踩着烂泥前进一样。孩子的哭声更大了。她想,要是真的打起来……他会怎样呢?让自己被揍扁?去教训那人?叫警察?警官,公园里有人叫他儿子向我儿子扔沙子……真可笑,没必要去想这些。

老天,你不能让他安静吗?莫顿烦躁地说。

你以为我一直在干嘛?她说。

莱利挣脱他们的手,往后退着。

你管不住,我来管。莫顿气呼呼地说,朝孩子走去。

但她的声音制止了他。她细小、冷酷、充满蔑视的声音,把自己都吓了一跳。是吗?她听见自己说,就你,还有谁?

(根据肖鹏译文删改)

18.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比如莱利被欺负之后,只是“嘴唇犹疑地动了动”,等待妈妈的反应,这一细节含蓄地表现了莱利软弱的性格,并暗示了其性格的成因是对妈妈的过度依赖。

B.小说中多次提到《时代》周刊和《星期日漫画》这两种杂志,巧妙地暗示了莫顿和大块头男人身份地位及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寻常的故事具有了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

C.“她觉得他们三个好像踩着烂泥前进一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化无形为有形,巧妙地传达出“她”内心的沉重。

D.“她”对孩子的柔弱感到“愤恨”,责备他“真叫人丢脸”,看似对孩子不满,实则是对丈夫不满,而结尾处对丈夫说出那句话只是她这种被压抑的真实心理的爆发而己。

19.小说第一段中的环境描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0.概括小说中的莫顿的形象特点。

21.走出操场后的情节,对于表现小说主题有什么作用?

 

 

七、话题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湖南农村留守女孩钟芳蓉以676分的高考成绩报考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专业。消息一出,有人说考古专业太冷门,以后就业都成问题,为什么不选择一些有前途的专业?钟芳容坦言,自己从小就对历史有兴趣,报考北大考古是自己内心的选择。

2021年4月2日,我国电磁兼容领域的专家苏东林院士来南开中学公能讲坛做报告,当被问及为何将自己的毕生研究和国防事业连在一起时,苏院士讲了一个小故事:在一次战斗机试飞降落过程中,战机因仪表问题发生了严重的事故,导致飞行员牺牲。她当时正在现场,暗下决心要潜心研究电磁兼容技术,保护飞行员和战机的安全。当谈及建国7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她的学生参与设计的战斗机,飞过天安门广场时,她满脸洋溢着喜悦。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个人的生活和思考,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明确;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小说除外);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

2.B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明珠投暗”,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第一处语境“落在捕房的手里”强调书籍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应使用“明珠投暗”。

“搜寻”,搜索,寻求,寻找。“搜集”,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第二处强调聚集在一起,应使用“搜集”。

“事过境迁”,事情已经过去,事情发生的环境也改变了。“情随事迁”,意思是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前者是“事情”,后者是“情感”,第三处语境说的是心情、情感变化,应使用“情随事迁”。

故选B

2.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一个问题,“这本书……正当……特地”结构混乱,前面的主语是“这本书”,而后面“特地托”应是“我”。

第二个问题,“热衷彼得斐”搭配不当,应是“热爱彼得斐”。

A.两个问题都有。

C.存在第二个问题。

D.存在第一个问题。

故选B

3.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致大海》是普希金的作品,是一首反抗暴政,反对独裁,追求光明,讴歌自由的政治抒情诗。

故选D

4.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此二人皆为北宋杰出词人”错误,姜夔是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故选D

5.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意思是指自己不能够得到朝廷重用,心怀忧伤之意”错误,“黍离之悲” 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指国破家亡之痛。

C.“‘下九’即农历每月二十九日”错误,应是每月的十九日。古人以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

D.“参、井分别是秦和蜀的分野”错误,秦是井宿的分野,蜀是参宿的分野。

故选B

6.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C.“借代”错误,“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前两句是“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这四句意思是“你应当像一块大石,我必定会像一株蒲苇。蒲苇像丝一样柔软但坚韧结实,大石也不会转移”,这里使用比喻,以“蒲苇”“丝”“磐石”为喻,表明爱情的坚韧。

故选C

7.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所以采用起兴的手法”错误,这里兼有“比”和“兴”,应是比兴,并非仅仅是“起兴”。

B.“诗人后悔自己从政的人生选择,想一切从头开始”错误,这两句具有假设意味,并不是真悔,而是作者的反省:是否当初没有看清道路,应该返回去呢?

D.“从夹叙夹议向较单纯的叙述发展”错误,应该是从较单纯的叙述向夹叙夹议发展。

故选C

8.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相”,副词,互相。

②“相”,指代性副词,表示动作偏向一方,他。

③“相”,指代性副词,表示动作偏向一方,我。

④“相”,指代性副词,表示动作偏向一方,你。

⑤“相”,名词,相貌。

⑥“相”,副词,互相。

⑦“相”,动词,观察。

⑧“相”,动词,辅佐,辅助。

⑨“相”,副词,相互。

⑩“相”,指代性副词,表示动作偏向一方,我。

正确分类:①⑥⑨/②③④⑩///⑧。

故选B

 

9.D

10.A

11.B

12.B

13.1)人要是下了决心就能打破天道,天道要是确定了也能胜过人为的努力。

2)一个国家将要兴起,就一定有德惠遍施于世人的大臣,尽力贡献而不求报答,

【分析】

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呜呼休哉”意思是“多么美好啊”。“休”,美。

故选D

1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以”,介词,用,把。

B.“于”,介词,被。/介词,到。

C.“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代这件事。

D.“而”,连词,表转折,但是。/连词,表并列。

故选A

11.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世上谈论天道的人,不等天道落定便去要求它的灵验,所以认为天道茫茫,难于预测。

“论天者”是名词性短语,即“谈论天道的人”,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C

“求”的宾语是“之”,动宾后断开,而且“故”意思是“所以”,一般放在句首,排除D

故选B

1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B.“但他儿子懿敏公在宋真宗朝做了宰相”错误,文中“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在宋真宗朝做宰相的是晋国王公的儿子魏国文正公,懿敏公是魏国文正公的儿子,所以应该是晋国王公的孙子,他没有在宋真宗朝做宰相。

故选B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得分点:第一个“定”,下定决心;“天定”,天道确定。

第二句得分点:“兴”,兴起;“世德之臣”,德惠遍施于世人的大臣;“厚施”,尽力贡献;“不食其报”,不求报答。

参考译文:

天道是一定的吗?可是贤德的人不一定显贵,仁善的人不一定长寿。天道不是一定的吗?可仁善的人却必然后继有人。这两种说法取哪种才算恰当呢?我听申包胥说:“人要是下了决心就能打破天道,天道要是确定了也能胜过人为的努力。”世上谈论天道的人,不等天道落定便去要求它的灵验,所以认为天道茫茫,难于预测。善良的人因此而懈怠,邪恶的人因此放肆。像从前盗跖的长寿,孔子、颜回的困厄。这都是天道尚未落定啊。松柏生在山林当中,开始的时候,它们困厄在蓬蒿野草当中,遭到牛羊的踢踏蹂躏;可是到了最后,它们能四季常青,经历千年而青翠如初,这就是因为天道已然落定。善恶的报应,将会一直延续到子孙后代,由此看来天道的落定是一件长久的事情。我用所见所闻来考察其中的规律,发现天道落定的必然之势是十分清楚明白的。

一个国家将要兴起,就一定有德惠遍施于世人的大臣尽力贡献而不求报答,然后他的子孙才能与恪守成法、保有太平盛世的君主一同享受天下的福禄。已故的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达于后汉、后周的时候,曾经接连侍奉过太祖、太宗两位皇帝,能文能武,亦孝亦忠,天下人都盼望他能担任宰相之职,然而王公终究因为为人耿直而不能与时世相融合。他曾经在自己的庭院中栽下了三棵槐树,说:“我的子孙一定有位列三公的人。”后来他的儿子魏国文正公,担任了真宗皇帝景德、祥符年间的宰相,正逢上朝廷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无事的好时候,他享有福禄荣名共十八年。如果今天托物给别人,明天就往回要,那么可能能要回来,也可能要不回来。而晋公修养自身的德行,向上天求取报答,那么必是数十年之后才能得到报答,那时候就好像是拿着契约两联中的一联,亲手与上天进行交割一样。我是因为这些才知道天道的灵验果真是必然的。

我没有赶上亲眼看到魏公,只是见到了他的儿子懿敏公。懿敏公以敢于直言迸谏来侍奉仁宗皇帝,在朝廷中出入侍奉皇帝、外出统兵打仗有三十多年了,他的官位并没有与他的功德相称。这是上天想要让王氏复兴吗?为什么王氏的子孙有如此多的贤良之才呢?世上的人有把晋公比作李栖筠的,论雄才伟略、为人正直等方面,他们真是不相上下。李栖筠的儿子吉甫、孙子德裕,享受的功名富贵与王氏一族差不多,但是若说到忠诚宽厚、仁善朴实等方面,却不如魏公父子。由此看来,王氏一族的福分,还没有到达鼎盛的时候啊!

懿敏公的儿子巩与我交游,他崇尚道德而且文方卓越,以此来继承他家的传统。我因此把这些铭记了下来。铭文说:

“多么美好啊!魏公的丰功伟业,与槐树一起萌芽成长。勤劳地添土栽植,必然要经过一代的时间才能成长起来。他成为真宗皇帝的宰相后,天下四方因此而平安无事。回来后看到自己的家园,已经是槐荫满庭了。我辈小人,等不到清晨变成黄昏,就忙着寻找时机,追求名利,哪有时间去顾及自己的品德?只是希望能够凭着侥幸,不劳而获罢了。如果没有你们这样的君子,又怎能使国家得到治理?都城的东面,有晋公的居所,郁郁葱葱的三棵槐树,就象征着晋公一家的贤德。多么美好啊!”

 

14.B

15.颔联描绘了一幅意境开阔、空旷辽远,景象苍茫、明净的暮秋景色图。

16.这首诗表达的感情包括:①对公事(官场生活)的厌倦;②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③因世无知己(缺少知音)、怀才不遇而借酒浇愁的苦闷和感慨;④还有辞官还乡、回归自然过那种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的流露。

【分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句的能力。

B. “表达的意境也完全相同”错误,两联诗都写出了秋景的高远壮阔的特点,但杜诗多了一份沉郁悲凉,黄诗更显轻松明快,所以“意境不完全相同”。

 

17.长太息以掩涕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夫孰异道而相安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以手抚膺坐长叹    飞湍瀑流争喧豗    丞相祠堂何处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太”“涕”“犹”“钩”“膺”“湍”“豗”。

 

18.A

19.①环境方面,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的活动提供适当的背景。②情节方面,照应题目;描写小操场的隐蔽清静和两个男孩一起玩沙子的情景,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铺垫,也使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显得更真实自然。③人物方面,小说开头描写公园里幽静宜人的环境,营造一幅和谐美好的悠闲画面,与后文情节发展和人物之间紧张的冲突形成强烈反差,有以乐衬悲、以美衬丑的艺术效果。

20.①工作敬业、尊重呵护学生。②性情温文尔雅、谦逊平和。③性格懦弱、隐忍退让。

21.丰富并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后半部分除了继续通过“她”和莫顿言行心理的描写引导读者思考如何抗拒暴力、如何坚守权益尊严这一主题外,重在表现他们对自身怯懦无能的屈辱感,以及将怨愤发泄于他人的微妙心理,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如何面对自身的屈辱和内心的痛苦。

【分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概括分析能力。

A.“暗示了其性格的成因是对妈妈的过度依赖”错误,这一理解不够准确全面,根据上下文来看,莱利怯弱的性格成因可能有多种,如莫顿的隐忍软弱对他的影响,所以对妈妈过于依赖只是其中一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