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津市和平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1届天津市十二区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二模语文试题

天津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2020天津卷新高考作文集锦

2020年天津高考卷考场佳作精选

2020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考精品讲义集

高考议论文形式扣题之开头结尾猪肚点睛

高考议论文形式扣题之开头结尾猪肚点睛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十二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2021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1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1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天津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1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1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1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0—2016天津高考真题选择题组汇编

2020—2016天津高考真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2020—2016天津高考真题古诗阅读汇编

2021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1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1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1年天津卷作文指导与示例


天津市红桥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2021届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塘沽一中)高三联考(二)语文试题

天津市河东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天津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天津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天津市八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统练语文试题


2021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天津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天津市和平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歌曲《国家》中唱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言简意赅地(   )了国与家休戚与共的关系。______________。《黍离》中有“知我者,谓我心者,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的喟叹,后来,黍离之悲就成了家国忧思的代名词。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于国,国之本在于家,家之本在于身。”也就是说,个人一身的荣辱成败皆系于家国。连洒脱俊逸的李白,给自己做的人生规划都是:不屈己,不迁人,不赴举,倚天仗剑,挂弓扶桑,然后一鸣惊人,跃登辅弼之位,大展王佐之才,一旦功成业就,效留侯,法陶朱,泛舟湖海而去。哪怕不以科举为手段,哪怕不以功业为目的,哪怕以“泛舟湖海而去”的老庄思想为背景,却依然要“跃登辅弼之位,大展王佐之才”,归根结底,是心系家国,经世济民。“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苏东坡、辛稼轩更是以“小道”承“大义”,将豪迈之情寄寓于长短句中。可见,家国情怀早已融入文人的血液。

古典诗词(   ),家国情怀(   )。从《礼记》的“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从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到周恩来的“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一首首,一句句,浸润在字里行间的是化不开的深情厚谊;一篇篇,一章章,萦绕在眉间心上的是挥不去的家国情怀。

几千年时光悠悠流转,那深入骨髓的家国情怀却如一条绵绵不休的情感河流,始终流淌在每一个文人士子的笔底心头,氤氲在中华大地的每一寸山河之间,创造出中华民族璀灿的文化,支撑起华夏儿女不弯的脊粱

1.选文中的加点词,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浸(jìn)润    辅弼(    言简意赅(gāi

B.俊(jùn)逸    骨髓(suǐ    脊()粱

C.喟(kuī)叹    萦(yíng)绕    休戚()与共

D.流转(zhuǎn) 氤氲(yùn) 璀(cuǐ)灿

2.依次填入选文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注释   卷帙浩繁   一言以蔽之B.诠释   浩如烟海   一以贯之

C.诠释   浩如烟海   一言以蔽之D.注释   卷帙浩繁   一以贯之

3.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人重视家,忠于国,每一个国人的内心深处都深深扎根着自古便有的家国情怀。

B.中国人忠于国,重视家,家国情怀自古便深深扎根在每一个国人的内心深处。

C.中国人忠于国,重视家,每一个国人的内心深处都深深扎根着自古便有的家国情怀。

D.中国人重视家,忠于国,家国情怀自古便深深扎根在每一个国人的内心深处。

4.对选文中涉及到的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黍离》是《诗经》中的一篇。《诗经》又称《诗》《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书》《礼》《易》《乐》合称为“五经”。

B.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亚圣”,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C.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

D.长短句,词的别称。词萌芽于南朝,兴起于隋唐,鼎盛于宋代,按长度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积极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价值观的出现以社会共有意识的形态引领社会心态。因此,核心价值观引领是社会积极健康心态培育的基础。而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心态反映,可依靠核心价值观引领,在网络情感宣泄情景中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网民的价值意识,帮助网民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构建积极的社会心态。首先,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包容作用,给予网民正确的价值引导,帮助其找准个人的价值定位,坚定目标,寻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其次,使用核心价值观弥补社会个体与群体共同价值方面的心理缺失,通过引导反映社会积极心态的流行语传播,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正向引导作用,使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塑造价值,在快速的网络化传播中消解消极的社会心态,最后,使用流行语以接地气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代传统固化、呆板、说教的价值观传播形式,有助于构建网民正能量的社会心态。

(摘编自《流行语的传播生态与价值引领》)

材料二:

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符号,流行语则反映着时代的侧面。近日,经过公开征集、专家评选、媒体投票等环节,《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9年十大流行语”,“文明互鉴”“区块链”等热词榜上有名,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在语言上不断留下“辙痕”。新表达、新句式、新修辞为开放的语言系统注入生命力,有的甚至沉淀为常用语。但有的内涵有限,在网络空间、娱乐文化中热闹一时后,无法逃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命运。沉淀与流失,是语言流变的自然过程。

流行语是一个语言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其中既有个人表达,也有宏大叙事。从更大层面上看,正如“区块链”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文明互鉴”向世界宣示交流对话的中国主张,流行语的变化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步伐相伴随。

在生活的场景中,有顺境也有挑战。流行语中,也自然存在一些带有情堵的真实表达。今年评选出的“我太难了”,是一些人面对生活压力时的真实感受。但从当年的“蓝瘦香菇”,到“扎心了,老铁”“我太难了”,不少流行语本身带有幽默调侃、自我解压的色彩,也有通过网络社交抱团取暖的含义。进一步说,“996”对企业的人性化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融梗”与抄袭界限不清倒逼法律进一步细化,正视流行语中折射出的问题与挑战,个人才能在克服困难中成长,社会才能在解决问题中进步,进而激发出更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年度流行语是一个以年为跨度的社会观察哨。换上历史的广角镜头,流行语的变迁展现出时代的变与不变。以科学技术领域为例,从几年前的“互联网+”“引力波”,到时下的“5G”“区块链”,日新月异的革新不断拓展着生产生活的疆域。从“两弹一星”“陈氏定理”,到“神舟飞船”“港珠澳大桥”,中国科技的历史性跨越,成为新中国70年辉煌历程的生动注脚。流行语持续更新,归根结底是因为时代在变化、国家在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铁人精神”还是“蛮拼的”态度,无论是“个体户”首吃螃蟹还是“创客”掀起创业热潮,拼搏奋斗的精神始终不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始终不变,这些都将汇聚成推动中国向好发展的磅礴力量。

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临近年末,很多机构相继发布了不同版本的年度热词,其选择各有不同。但无论如何,流行语只能投射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并不能代表时代的全部。我们相信,在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下的流行语选择越多样、变化越快速,越说明时代充满了进步的多样性,越说明中国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12月11日)

材料三

微博、微信、QQ等聊天工具的兴起,着实让网络变得沸腾起来,不断涌现的网络词汇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这是一种新的文化,也是一种进步,激活了网民的创新意识。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不少网络词汇也纷纷进入了词典。这让网友们更加热情高涨。市民陈小姐认为:“现在网络发展太过迅速,几乎每天都会有很多新词出现,平时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别人时不时会说一些比较潮的词汇,很多我都不太懂,然后就去百度,有的很有意思,也很容易就能接受,比如‘囧’‘么么哒’等等,对于90后的我们来说只有不断接受新事物才不会被淘汰,用网络词汇武装自己,看起来也很潮不是么?”网络词汇的涌现已经势不可挡,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化。这些词汇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虽然具有新意与活力,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有的市民担忧,过度简单化、碎片化、卡通化,是否会对下一代产生不好的影响呢?也有部分市民对此持不同观点,市民易先生说:“就像古时候的成语一样,网络词汇都是通过不断积累而来的,有很多表达贴切,极具新意,如果能从中不断地吸收好的部分,也不失为一件好事。”部分词汇超文化底线,好词坏词能否“一刀切”?由于网络词汇是在自由化的网络上产生的,所以,在“野蛮生长”的环境下,既存在积极正面的词汇,例如“正能量”“给力”等,同时也存在一些不文雅的词汇,例如“屌丝”“绿茶婊”等。这种特定含义的网络词汇、成语并不那么容易为社会所接受。

(摘编自《网络流行语来袭,传统汉语“伤不起”?》)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利用流行语接地气的优势来传播价值观,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

B.流行语的去留符合语言流变的自然过程,在不能为语言系统注入生命力的时候,就会选择快速流行随后快速消失的结局。

C.流行语伴随网络文化的兴起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已经成为年轻人保持活力的新事物,这促使网友热情高涨地推动网络词语进入词典。

D.流行语的流行和积累与成语有相似性,只有不断从中吸收符合时代潮流的好的部分,才能够产生积极的、正面的作用。

6.下列说法中,对于材料二论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具有辩证关系的三组词引出和总结论点,首尾呼应,引导读者辨证地看待流行语现象

B.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各分论点从“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三个方面层进式展开论证,有较强的说服力。

C.从“两弹一星”“陈氏定理”,到“神舟飞船”“港珠澳大桥”,中国科技的历史性跨越,成为新中国70年辉煌历程的生动注脚。运用例证法证明流行语的变迁展现出时代的变与不变的观点。

D.材料二的论证综合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

7.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积极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包容作用,可以用来引领社会心态,帮助个人寻求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

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强调了流行语具有宣泄情绪的作用,也都认为流行语有助于个人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成长,塑造积极的社会心态。

C.流行语作为生活的符号,反映着时代的侧面。它的选择越多样、变化越快速,越说明中国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

D.中国科技领域持续更新的流行语,既反映出中国科技的历史性跨越,也折射出中国取得的新成果和创造的新辉煌。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林字伯山,扶风茂陵人也。林少好学沈深,家既多书,又外氏张竦父子喜文采,林从竦受学,博洽多闻,时称通儒。初为郡吏。王莽败,盗贼起,林与弟成及同郡范逡、孟冀等,将细弱俱客河西。道逢贼数千人,遂掠取财装,褫夺衣服,拔刃向林等将欲杀之。冀仰曰:“愿一言死。将军知天神乎?赤眉兵众百万,所向无前,而残贼不道,卒至破败。今将军数千之众,欲霸王之事,不行仁恩而反遵覆车,不畏天乎?”贼遂释之,俱免于难。隗嚣素闻林志节,深相敬待,以为持书平。后因疾告去,辞还禄食。嚣复欲令强起,遂称笃。嚣意虽相望,且欲优容之,乃出令曰:“杜伯山天子所不能臣,诸侯所不能友,盖伯夷叔齐耻食周粟。今且从师友之位,须道开通,使顺所志。”林虽拘于嚣,而终不屈节。建武六年,弟成物故,嚣乃林持丧东归。既遣而悔,追令刺客杨贤于陇坻杀之。贤见林身推鹿车,载致弟丧,乃叹曰:“当今之世,谁能行义?我虽小人,何忍杀义士!”因亡去。光武闻林已还三辅乃征拜侍御史引见问以经书故旧及西州事甚悦之赐车马衣被群寮知林以名德用甚尊惮之京师士大夫咸推其博洽明年,大议郊祀制,多以为周郊后稷,汉当祀尧。诏复下公卿议,议者佥同,帝亦然之。林独以为周室之兴,由后稷,汉业特起,功不缘尧。祖宗故事,所宜因循。定从林议。后代王良为大司徒司直。林荐同郡范逡、赵秉、申屠刚及陇西牛邯等,皆被擢用,士多归之。十一年,司直官罢,以林代郭宪为光禄勋。内奉宿卫,外总三署,周密敬慎,选举称平。郎有好学,辄见诱进,朝夕满堂。后皇太子彊求乞自退,封东海王,故重选官属,以林为王傅。从驾南巡狩。时诸王傅数被引命,或多交游,不得应诏;唯林守慎,有召必至。余人虽不谴,而林特受赏赐,又辞不敢受,帝益重之。二十二年,复为光禄勋。顷之,代朱浮为大司空。明年薨,帝亲自临丧送葬,除子乔为郎。

(节选自《后汉书•杜林传》)

(注)①隗(kuí)嚣:天水成纪人,出身陇右大族,西汉末年割据一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霸王之事规:谋求B.嚣乃林持丧东归听:听闻

C.于陇坻杀之遮:拦截D.由后稷祚:福气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愿一言死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B.今将军数千之众斧斤时入山林

C.郎有好学大臣无罪夷灭数十家

D.余人虽不遣君既若

10.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光武闻林已还三辅/乃征拜侍御史/引见/问以经书故旧及西州事/甚悦之/赐车马衣被/群寮知林以名德用甚/尊惮之/京师士大夫咸推其博洽

B.光武闻林已还/三辅乃征拜侍御史/引见问/以经书故旧及西州事/甚悦之/赐车马衣被/群寮知林以名德用甚/尊惮之/京师士大夫咸推其博洽

C.光武闻林已还三辅/乃征拜侍御史/引见/问以经书故旧及西州事/甚悦之/赐车马衣被/群寮知林以名德用/甚尊惮之/京师士大夫咸推其博洽

D.光武闻林已还/三辅乃征拜侍御史/引见问/以经书故旧及西州事/甚悦之/赐车马衣被/群寮知林以名德用/甚尊惮之/京师士大夫咸推其博洽

11.下列句子全都表现光武帝对杜林满意器重的一组是(   )

①且欲优容之②京师士大夫成推其博洽③定从林议

④士多归之⑤故重选官属,以林为王傅⑥而林特受赏赐,又辞不敢受

A.③⑤⑥B.④⑤⑥C.②③⑤D.①③⑥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林少年时好学沉稳,家中藏书丰富,学识渊博,时人称他为“通儒”。

B.杜林亲自推着弟弟的灵柩车为其送丧,令刺客也感动于他的道义,不忍行刺。

C.杜林代替郭宪担任光禄勋,办事周到严密,恭谨小心,推举贤才公正无偏私。

D.杜林随从皇帝南巡,忠于职守,有召必到。其他王傅都受到批评,唯独他受到赏赐。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现代汉语。

(1)隗嚣素闻林志节,深相敬待,以为持书平。

(2)林虽拘于嚣,而终不屈节。

(3)明年,大议郊祀制,多以为周郊后稷,汉当祀尧。

14.结合文言文内容,概括杜林为人、为官的优点。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按照要求作答。

多景楼

曾巩

欲收嘉景此楼中,徒倚阑干四望通。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外风。

老去衣襟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注:①多景楼: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曾巩中年后离乡宦游,行经镇江,登临多景楼,很赞赏其地风光,写下了这首七律。②钟呗:撞钟和唱诵经文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总写多景楼的形胜,提掣全篇,诗人凭高远眺,水色山光尽收眼底,

B.中间两联写多景楼上所见景象:—写水光—写山色—写淮南寺钟,—写江面帆船。

C.颈联“一川钟呗”写出了内心的孤寂,“万里帆樯”写出了旅途的辛劳。

D.全诗视野宏阔,形象鲜明,对仗工整,描绘出多景楼的胜景伟观。

16.颔联中“浮”与“入”两字极为精炼传神,请结合诗句赏析。

17.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五、句子默写

1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_____________,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_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6)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水上行路

毕飞宇

①说起行,我的故乡顶有特色了。我们的“行”其实就是行船。我的故乡兴化在江苏的中部,所谓里下河地区。它的西边是著名的大运河。因为海拔只有负一米的缘故,一旦大运河决堤,我的故乡在一夜之间便会成为汪洋。这样的事曾多次发生。一次又一次的灾难严重影响了兴化人的文化基因,兴化人不太相信这个世界,他们更相信的,是自己。兴化人对教育有一种恋爱般的情感——柔软、绵长、坚毅,这一点和犹太人很像——只有装在脑袋里的财富才是真正的财富,凯撒、强盗和洪水都带不走它。

②洪水一次又一次的冲刷让兴化的地貌变得很有特色,兴化成了一个水网地区。河流就是我们的路,水也是我们的路。兴化人向来是用手走路的——两只脚站在船尾,用篙子撑,用双桨划,用大橹摇。运气好的时候,就是顺风的时候,你就可以扯起风帆了。

③风帆意味着好运气——你赶上顺风了。也许因为我是兴化人的缘故,在我还很年轻的时候,我对“运气”就有了非常科学的认识:有顺风的人就必然有逆风的人,有顺风的时候就必然有逆风的时候。在一条河里,好运的人和倒霉的人相加,最终是零;在人的一生里,好运的时候和倒霉的时候相加,最终依然是零。零是伟大的,恒久的。零的意义不是意味着没有,相反,它意味着公平。这是天道,一切都要归零的。

④不会撑船的人都有一个习惯——一上来就发力。这是人在学习的时候常犯的错误:努力。老师常常告诫我们,要努力!可努力有时候是愚蠢的。以我撑船的经验来看,在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初期,“感受”比“努力”要重要得多。过分的“努力”会阻塞你的“感受”。就说撑船吧,在掌握正确的方法之前,“努力”的结果是什么呢?船在原地打圈圈,你在原地大喘气。好的学习方法是控制力气,轻轻地,把全身的感受力都调动起来。在人与物合一的感觉出现之后,再全力以赴。

⑤我来讲一个撑船的故事吧。在我很小的时候,我曾经把一条装满稻谷的水泥船从很远的地方撑回打谷场。以我那时的身高和体重来说,那条装满了稻谷的水泥船太高、太大、太重了,划动它是我力所不及的。可事实上,我并没有费多大的力气就做到了。奇迹是怎么发生的呢?水泥船在离岸的时候被大人们推了一把,笨重的船体就开始在水面上滑行了,这是极其重要的。巨大的东西往往具有巨大的惯性。这就是泰坦尼克号在关闭引擎之后还会撞上冰山的缘故。事实上,在巨大的惯性之下,只要加上那么一点儿的力量,它前行的姿态就保持住了。问题是,你不能停,一停下来就再也无能为力了。

⑥我经常告诉我的儿子,无论多大的事情,哪怕这件事看上去远远超过你的能力,你也不要惧怕它。“不可能”时常是一个巍峨的假象。在它启动之后,一定会产生顽固的、巨大无比的惯性,你自己就是这个惯性的一部分。只要你不停息,“不可能”就会成为“可能”,并最终成为奇迹。

⑦农业文明的特征其实就是植物枯荣的进程,一个字——慢。每个周期都是一年,无论你怎样激情澎湃,也无论你怎样“大干快上”,它只能是而且必须是一年。在农业文明面前,时间不是金钱,效益也不是生命。为了呼应这种慢,农业文明的当事人——农民,他们所需要的其实就是耐心。

⑧在我刚刚学会撑船的时候,急,恨不得一下子就抵达目的地。它的后果是,五分钟的激情之后我就难以为继了。一位年长的农民告诉我:“一下一下地。”是的,对农业文明来说,五分钟的激情可以忽略不计。

⑨“一下一下地”,这句话像河边的芨芨草一样普通,但是,我不会因为它像芨芨草一样普通就怀疑它包含的真理。“一下一下地”这五个字包含着农业文明无边的琐碎、无边的耐心、无边的重复和无边的挑战。

⑩有时候,我们要在水面上“行”一天的路,换句话说,撑一天的船。如果你失去了耐心,做不到“一下一下地”,那么你的处境就会像一首儿歌所唱的那样——小船儿随风飘荡。那可不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场景,而是狼狈的,凄凉的。这种事在我的身上发生过。

⑪在水上行路的人都有流水一般的耐心。水从来都不着急,它们手拉着手,从天的尽头一直到另一个尽头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第②段中“河流就是我们的路,水也是我们的路。”写出了水在兴化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B.“零的意义不是意味着没有,相反,它意味着公平,这是天道,一切都要归零的。作者借此句来说明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C.作者以自己小时候撑船的经历说明惯性在我们做事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D.“一下一下地”一词在文章中反复出现,是为了强调话语虽普通却饱含深意。

E.文章借撑船之事表达我对人生的理性思考,以小见大。

20.请你谈谈第①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21.请赏析第⑪段中画线的句子,

22.阅读文章,概括作者在水上行船的过程中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

 

 

七、名著阅读

23.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今天这些形象已成为不朽的经典。请同学们选择《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名补全下面句子。

生活中人们常把有智慧的人赞为_______,把量窄的人谓为_______,把性烈的人叫_______

24.忠与义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价值体现,请结合书中具体情节,举一例进行说明,不超过60字。

 

八、语言表达

2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①___________。譬如,出现雾时空气潮湿,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碳、碳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组成,②_________,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污染的罪魁祸首。雾和霾天气使空气质量明显下降,③__________。首先,雾霾中的PM2.5。威胁新生儿健康;其次,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杀手”。

 

九、材料作文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逆”的解释为:①向着相反的方向:②迎接。2020年,不论在抗击新冠疫情中,还是各个领域,都涌现出大批“逆行者”,他们因责任与大爱逆行奉献,成为中国的最美身影。而在日常生活和个人的成长中,我们也常常需要逆向、逆行、逆战、逆转……

阅读上面的材料后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请结合你的感悟写作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抄袭套作;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

2.B

3.D

4.A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B.“脊()粱”中“粱”应改为“梁”。

C.“喟(kuī)叹”中“kuī”应改为“kuì”。

D.“氤氲(yùn)” 中“yùn”应改为“yūn”;“璀(cuǐ)灿”中“灿”应改为“璨”。

故选A

2.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注释:是指解释字句的文字,也指用文字解释字句。诠释:指说明;解释。语境是指解释国与家之间的关系,选“诠释”合适。

第二空,卷帙浩繁: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篇幅很长。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语境修饰的是“古典诗词”,选“浩如烟海”合适。

第三空,一言以蔽之:引申概括,用一句话概括。一以贯之:意思指做人做事,按照一个道理,从一而终不会改变。语境修饰的是“挥不去的家国情怀”,选“一以贯之”合适。

故选B

3.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首先根据横线前后的句子“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忧思”,可知是先说“家”再说“国”,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据此可排除BC。比较AD两项,“中国人重视家,忠于国”和后半句的内容暗含着因果关系,横线后文重点谈论的是家国情怀自古有之,所以让“家国情怀”做主语更能和后文衔接,据此排除A

故选D

4.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诗》《书》《礼》《易》《乐》合称为‘五经’”说法错误。《乐》不属于五经,五经一般指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为历代儒客学子核心研习书经。

故选A

 

5.D

6.C

7.C

【分析】

5.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A.“利用流行语接地气的优势来传播价值观”错,题干中的“价值观”并未说明是何种价值观,不一定会产生“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作用。

B.“就会选择快速流行随后快速消失的结局”错,文中“但另一方面,有的内涵有限,在网络空间、娱乐文化中热闹一时后,无法逃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命运”可知原文说的是“无法逃脱”,而不是带有主动倾向的“选择”。

C. 因果颠倒,文中“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不少网络词语也纷纷进入了词典。这让网友们更加热情高涨”,“这”指代是“不少网络词语也纷纷进入了词典”,才让“网友们更加热情高涨”。题干却是“网友也热情高涨地推动网络词语进入词典”,颠倒了原文中的因果关系。 

故选D

6.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运用例证法证明流行语的变迁展现出时代的变与不变的观点”错,材料二运用例证法证明流行语的变迁,归根结底是因为时代在变化、国家在发展。

故选C

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它的选择越多样、变化越快速,越说明中国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错,由文中“在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下的流行语选择越多样、变化越快速……”可知,应在“它的选择越多样、变化越快速”前面加上“在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下”,表述才是正确的。

故选C

 

8.B

9.C

10.C

11.A

12.D

13.(1)隗嚣一向听说杜林的志气和节操,非常尊敬他,任用他为持书平(治书侍御史)。
(2)杜林虽然被隗嚣软禁,但一直没有屈服。
(3)第二年,朝廷广泛议论郊祀礼制,多数人以为周朝祭祀后稷,汉朝应当祭祀尧。

14.①杜林举贤荐能,奖掖后进。先后向朝廷推荐了同郡的范逡等人,对郎官中喜好学问的人经常加以指点。
②杜林恪尽职守,深受器重。他随从皇帝南巡,几位王傅数次被宣召,有人因交游广泛不能前去应诏,唯独杜林有召必到。
③杜林沉稳好学,博学多闻。他家里藏书丰富,加上受学于喜好文采的张竦,学识广博,被当时的人称为“通儒”。
④杜林志节高尚,受人尊崇。他为隗嚣所拘,终不失节归附,他亲自推弟弟的灵柩车,令刺客也感动于他的道义,不忍行刺。

【分析】

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听:听闻”错误。“嚣乃听林持丧东归”的意思是“隗嚣才同意杜林护送杜成的灵柩回乡”,所以“听”的意思是“接受,同意”。

故选B。

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连词,表顺承;连词,表递进。

B.介词,凭借;介词,按照。

C.都是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D.表被动;相当于偏指一方的“相”,这里可译为“我”。

故选C。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三辅”是“还”具体地方,关系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BD;“甚”翻译成“非常”,是副词,一般放在谓语动词之前起修饰作用,因此应该和后文的“尊惮”,也就是“尊敬忌惮”相连,翻译为“十分尊敬忌惮他”,符合逻辑,排除选项A

故选C

句子翻译:光武帝听说杜林已回到三辅,就征拜他任侍御史,亲自接见他,向他请教经书故旧以及西州的事情,对他非常满意,赐给车马衣被等物。朝中百官知道杜林是凭借着名望和美德受到重用,都很尊敬和惧怕他。京师里的士大夫们都推祟杜林的学识渊博。

1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①“且欲优容之”翻译为“但又想宽容他”,根据上文的“嚣意虽相望”,即“隗嚣心中虽然不满意”可知,想要宽容杜林的是隗嚣,不是光武帝,故排除①。

②“京师士大夫成推其博洽”翻译为“京师里的士大夫们都推崇杜林的学识渊博”,由此可知推崇杜林的是京师里的士大夫门,不是光武帝,故排除②。

③“定从林议”翻译为“最后决定釆纳杜林的意见”,根据原文情节可知,是光武帝最终釆纳了杜林的意见,符合题意,故选③。

④“士多归之”翻译为“天下贤士都归附杜林”,可知对杜林感到满意的是“天下贤士”,不是光武帝,故排除④。

⑤“故重选官属,以林为王傅”翻译为“所以加派官员部属,任用杜林为王傅”,根据上下文可知,是光武帝把杜林派给东海王作“王傅”,能够表现光武帝对杜林的满意器重,故选⑤。

⑥“而林特受赏赐,又辞不敢受”翻译为“而惟有杜林受到赏赐,他又推辞不敢接受”,赏赐杜林的是光武帝,可见其对杜林的满意器重,故选⑥。

综上符合题目要求的句子为③⑤⑥。

故选A。

12.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D.“其他王傅都受到批评”说法错误。根据原文“余人虽不见谴,而林特受赏赐”可知,其他的王傅虽然没有受到批评,而惟有杜林受到赏赐。由此可知,是“其他的王傅虽然没有受到批评”,而不是“受到批评”。

翻译:

杜林,字伯山,扶风茂陵人。杜林少年时好学为人沉稳,家中有很多藏书,加上外祖父家张竦父子喜好文采,杜林跟随张竦研究学问,学识渊博,当时被人称为通儒。起初杜林做过郡中小官。王莽失败后,盗贼四起。杜林与弟弟杜成以及同乡范逡、孟冀等人带着家眷一起到河西客居。路上遇到几千个贼人,(这些贼人)抢掠他们的财物,强脱他们的衣服,拔刀指向杜林等人想要杀死他们。孟冀仰起头说:“请让我说一句话再死。将军知道天理神明吗?赤眉军有百万之众,所向无敌,但因为残害民众不行天道,最后走向灭亡。如今将军仅凭几千人,想要谋求称霸称王之事,不施行仁义反而重蹈赤眉军的覆辙,难道不畏惧上天吗?”贼人于是就放了他们,大家都免于一死。隗嚣向来听说杜林的志气和节操,非常尊敬对待他,让他担任持书平(治书侍御史)。后来杜林因病请求离去,辞了官职。隗嚣又想强令他任职,杜林就推说病重。隗嚣心中虽然不满意,但又想宽容他,就下令说:“杜伯山这个人天子无法使他臣服,诸侯也不能跟他交朋友,大概他是像伯夷、叔齐一样以吃周的粮食为耻辱。现在暂且从师友的位置上,打通友好的通道,按照他的志节行事好了。”杜林虽然被隗嚣软禁,但一直没有屈服。建武六年,他的弟弟杜成去世,隗嚣才同意杜林护送杜成的灵柩回乡。杜林走了以后隗嚣又后悔了,又命令刺客杨贤在陇坻拦截杀害杜林。杨贤看到杜林亲自推着车,把弟弟的灵柩运送回去,就叹息道:“如今的世道,还有谁能像杜林这样实行仁义之道的?我虽然是个小人,但怎么能忍心杀害义士呢?”于是就逃亡离去。光武帝听说杜林已回到三辅,就征拜他任侍御史,亲自接见他,向他请教经书故旧以及西州的事情,对他非常满意,赐给车马衣被等物。朝中百官知道杜林是凭借着名望和美德受到重用,都很尊敬和惧怕他。京师里的士大夫们都推祟杜林的学识渊博。第二年,朝廷广泛议论郊祀礼制,多数人以为周朝祭祀后稷,汉朝应当祭祀尧,诏令再让公卿们商议,大家的意见都相同,光武帝也同意。只有杜林一人认为周室的兴盛,是托了后稷的福,而汉朝的崛起,却并不是缘于尧的功劳。祖宗先例,应该有所继承。最后决定采纳杜林的意见。后来杜林代替王良担任大司徒司直。杜林推荐同乡范逡、赵秉、申屠刚以及陇西牛邯等人,都被提拔重用,天下贤士都归附杜林。建武十一年,司直的官职被废除,让杜林代替郭宪担任光禄勋。在宫内负责值宿警卫,在宫外总管左、右中郎将以及五官中郎将,周到严密恭谨小心,推举贤才被认为公正无偏。郎官中有喜好学问的人,经常得到杜林的教诲和指点,从早到晚杜林家里经常坐满了好学之士。后来皇太子刘强自己请求退位,封为东海王,所以加派官员部属,任用杜林为王傅。随从光武帝南巡。当时几位王傅数次被光武帝宣召,有的因为交游广泛,不能前去应诏;惟独杜林忠于职守,有召必到。虽然其他王傅没有受到批评,但只有杜林受到赏赐,他又推辞不敢接受,光武帝越发器重他。建武二十二年,杜林又担任光禄勋。不久,代替朱浮担任大司空。第二年去世,光武帝亲自参加葬礼为他送葬,任用其子杜乔为郎官。

 

15.D“描绘出多景楼的胜景伟观”错误。描绘的不是多景楼的胜景伟观,是在多景楼登高远眺所见的景象,水光山色尽收眼底。

16.“浮”和“入”两个动词,“浮”是浮动,“入”是掩映,分别写出了波光云影中显现碧瓦红楼,霞光山色掩映着黄昏远天。化静为动,富于动感,描绘了黄昏时分在多景楼上所见的色彩鲜明、山川掩映的壮丽图景。

17.尾联“冥鸿”指飞入远天的鸿雁,表现了作者老境渐至,离乡宦游,征尘满衣的一丝感伤,但更多的是对高飞鸿雁的歆羨,表明作者并未放弃对未来目标的企望和追求,体现出作者不安于现状,不甘于平庸的远大抱负。

 

18.为变徵之声    少无适俗韵    泣孤舟之嫠妇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以手抚膺坐长叹    万里悲秋常作客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徵”“嫠”“膺”“作”。

 

19.BC

20.内容上:写出了自然环境以及洪灾影响了故乡人的文化基因,形成了故乡独特的行路方式。结构上:引出下文关于水上行路的相关内容的描写。

21.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的不急不躁的特点;②以水为喻,以喻寓理;③形象地表达“我”的理性思考,强调了耐心对于人生的重要作用;④深化了文章主旨。

22.①感受比努力更重要;②保持惯性,巧用力量;③永不停息,将“不可能”变成“可能”;④要耐心持久,切忌心急。

【分析】

19.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作者借此句来说明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分析不准确。作者借此句来说明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要用平常心看待人生的各种际遇。

C.“说明惯性在我们做事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分析错误。本文作者写自己小时候撑船的经历是为了告诉人们要保持惯性,巧用力量。

23.诸葛亮    周瑜    张飞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识记能力。

从题干来看,这是考查三国里的人物,考生要结合语境中的提示进行填空,如“有智慧的人”,这可以联系到《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他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如“量窄的人”可以联系到周瑜,他嫉贤妒能、气量狭小;如“性烈的人”可以联系到张飞,他生性耿直粗犷,但也粗鲁莽撞。

24.“华容道放曹”最能突出关羽“忠义”个性。当曹操败走华容道时,关羽放他们过去了,而自己则顶着军令状去向孔明请罪。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识记能力。

从题干来看,这是考查三国里的人物,考生要结合书中具体情节,举一例进行说明。《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的事情分别有:千里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

“千里走单骑”是关羽“忠义”品行的集中体现之一。关羽被逼降曹后,尽管曹操对他敬重优待有加,关羽却始终心系刘备。当关羽得到刘备的准确消息后,立即挂印封金,写书告辞曹操,独自保护着二嫂,踏上了寻找刘备的千里长途。一路上虽然屡遭凶险,但寻找刘备的习意却不曾改变。这种不恋高官厚禄,不顾危难艰辛,始终忠于桃园之盟的高风亮节,足令后人千秋敬仰。

“华容道放曹”最能突出关羽“忠义”个性。当曹操败走华容道时,关羽面对狼狈不堪的昔日恩人,陷于理智与情感的巨大冲突之中。几番犹豫之后,关羽还是体现出自己“重义”的一面,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曹操见云长回马,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华容道放走曹操,固然不利蜀汉,但关羽的重情义却使他得到刘备的原谅和后人的敬重。

25.其实雾与霾有很大区别    前两者危害不大    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