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北京海淀高一(上)期末语文

北京语文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高考精品讲义集


近三年高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及部分作文

2021北京高考真题语文(教师版)


《乡土中国》讲义与习题汇编试读版   第一章:乡土本色

2021北京海淀高一(上)期末语文

2021.01

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1-4题。

材料一

如果有一位西洋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模糊得很,这个“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为什么我们对“家”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西洋的格局像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我们的差序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者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一般的。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取材于《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差序格局”特点的一项是(2分)

A.以自己为中心,逐层向外,由强到弱发生与他人的联系。

B.个人能够随所处时间、空间变化而动用不同的关系网络。

C.可表现在乡土社会亲属关系上,也可表现在地缘关系中。

D.乡土社会关系网络的中心势力能伸能缩,而且收放自如。

2.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段中关于“家”的例子,揭示了人们对社会单位名词的含义理解不到位的原因。

B.第段用石头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和柴捆进行比喻,论述了中西社会结构的不同。

C.第3段引用俗语“一表三千里”,形象说明中国乡土社会具有亲属分布广泛的特点。

D.第段列举贾府兴衰和苏秦潦倒的例子,意在证明中国人对世态炎凉特别有感触。

材料二

在西洋,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因为这缘故,这个社群能经营的事务也很少,主要的是生育儿女。夫妇是主轴,子女在这团体中是配角,他们成年后就离开这团体。

可是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这社群里的分子可以依需要,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构成这个我所谓社圈的分子并不限于亲子。但是在结构上扩大的路线却有限制。中国的家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这一方面;除少数例外,家并不能同时包括媳妇和女婿。

在父系原则下女婿和结了婚的女儿都是外家人。在父系方面却可以扩大得很远,五世同堂的家,可以包括五代之内所有父系方面的亲属。

我在这里提了这个“小家族”的名词。小家族和大家族在结构原则上是相同的,不相同是在数量、在大小上。—这是我不愿用大家庭,而用小家族的原因。一字的相差,却说明了这社群的形态和结构性质。家族在结构上包括家庭,最小的家族也可以等于家庭。因为亲属的结构的基础是亲子关系,父母子的三角。家族是从家庭基础上推出来的。但是包括在家族中的家庭只是社会圈子中的一轮,不能说它不存在,但也不能说它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

形态上的差异,也引起了性质上的变化。家族虽则包括生育的功能,但不限于生育的功能。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在中国乡土社会中,不论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都可以利用家族来担负;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为了要经营这许多事业,家的结构不能限于亲子的小组合,必须加以扩大。而且凡是政治、经济、宗教等事物都需要长期绵续性的,这个基本社群决不能像西洋的家庭一般是临时的。家必须是绵续的,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于是家的性质变成了族。我称我们这种社群作小家族,也表示了这种长期性在内,和家庭的临时性相对照。

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如果事业小,夫妇两人的合作已够应付,这个家也可以小得等于家庭;如果事业大,超过了夫妇两人所能担负时,兄弟伯叔全可以集合在一个大家里。这说明了我们乡土杜会中家的大小变异可以很甚。但不论大小上差别到什么程度,结构原则上却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

(取材于《乡土中国·家族》)

3.作者运用中西方比较的方法,凸显中国乡土社会“家”的特点,某同学在阅读《乡土中国》时制作了读书卡片,请依据材料二内容帮这位同学将读书卡片填写完整。(4分)

读书卡片

研究内容:中国乡土社会与西洋社会“家”特点的比较


中国乡土社会

西洋社会

功能

形态

时限

界限

结构原则

差序格局

团体原则

4.中国乡土社会“家”的特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生活,请你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选择感受最深的一个特点,结合生活经历或阅读积累,谈谈你的思考。(5分)

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师说

韩运之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又曰:“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又曰:“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而因怪当时之人,以相师为耻,而曾巫医百工之不如。韩氏盖为当时之而言之也,未及师之究竟也。《记》【1】日:“民生有三,事之如一,君、亲、师也。”此为传道言之也。授业解,则有差等矣。业有精粗,感亦有大小,授且解者为师,固然矣;然与传道有间矣。巫医百工相师,亦不可以概视也。盖有可易之师,与不可易之师,其相去也,不可同日语矣。

人失其道,则失所以为人,犹无其身,则无所以为生也,故父母生而师教,其理本无殊异。此七十子之服孔子,所以可与之死,可与之生,东西南北,不敢自有身。若夫授业解感,则有差等夹。经师授受,章句训诂【2】;史学渊源,笔削义例;皆为道体所该。古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竹帛之外,别有心传,口耳转受,必明所自,不啻宗支谱系不可乱也。此则必从人而后受,苟非其人,无所爱也,是不可易之师也。学问专家,文章经世,其中疾徐甘苦,可以意

不可言传。此亦至道所寓,必从其人而后受,不从其人,无所受也,是不可易之师也。至于讲习经传,旨无取于别裁;斧正文辞,又未见其独立;人所共知共能,彼偶得教我;从甲不终,不妨而就乙;甲不我告,乙亦可询;此则不究于道,即可易之师也。

巫医百工之师,固不得比于君子之道,然技术之精,古人专业名家,亦有隐微独喻,得其人而传,非其人而不传者,是亦不可易之师。

嗟夫!师道失传久矣。有志之士,求之天下,不见不可易之师;而观于古今,中有怦怦动者,不觉冁【3】笑,索焉不知涕之何从,是亦我之师也。不见其人,而于我乎隐相授受,譬则孤子见亡父于影像,虽无人告之,梦寐必将有警焉。

(取材于章学诚《文史通义》)

注释:【1】《记》:这里指《国语》【2】训诂:对古书字句作解释。【3】冁(chan) ;笑。

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韩氏盖为当时之俗而言之也帚自珍

B.可以意,不可言传户晓

C.至于讲习经传,旨无取于别独出心

D.从甲不终,不妨而就乙甚远

6.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此七十子之服孔子,所以可与之死

B.授且解者为师

巫医百工相师

C. 不敢自有

此则必从人而后受

D.彼偶得教我

不觉冁然

7.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5分)

作者如何评价唐代韩愈撰写的《师说》?

在作者看来,“不可易之师”具有哪些特点?

8.作者在结尾段说“观于古今,中有怦怦动者……是亦我之师也”。请在阅读过的名著中,选择一位令你怦然心动,有所感悟的人物,谈谈你愿以之为师的理由。(5分)

三、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

登快阁【1】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2】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释:【1】此诗为作者在吉州太和任知县时所作。【2】此联中,“朱弦”,指琴;“佳人”,指知已;“青眼”,《晋书·阮籍传》载,阮籍善为青白眼,用白眼看世俗礼法之士,用青眼看他喜欢的人;“横”,睨视、斜着眼看。

9.结合诗句,分析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6分)

10.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6分)

本诗颔联“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借助丰富的意象抒发情感,这些经典意象在古今诗文中各具风采。杜甫在《登高》中描绘秋叶飘落、江水奔涌,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李煜将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寄寓在《虞美人》中,以水喻愁,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 “;苏轼泛舟赤壁,置身江月间,“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_“,因而梦想“挟飞仙以邀游, ____________”;青年时代的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面对万里江山,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的惊天之问,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3题。

唐诗来过

天姥山下,班竹村口,楼过一杯木莲花豆腐,我问:

“大姐,你知道李白吗?”

“我不晓得李白的。木莲花加了蜂蜜,吃了好的。”

地专注地核实着手机里我们转的木莲花豆腐钱,大概以为我们在找一个叫“李白”的村里人。

木莲花豆腐果然好喝,被初秋的暖阳轻轻裹着走了一段山路,这一杯清凉正合心意。踏上谢公古道,一张黛绿色的渐东唐诗之路地图立在道旁,曾被历史短暂悬置的巨大空间,此刻清晰地、具象地铺陈在我们脚下。

一首首唐诗、一桩档往事、一个个传说,任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如脚底下的一片片光芒,细碎、璀璨、斑驳,如露如电,如梦如幻。从杭州至绍兴,自镜湖向南经曹娥江,入剡溪,经沃洲、天姥山,最后至天台山石梁飞瀑,一条长约200多公里,穿越方圆2万余平方公里的浙东唐诗之路,被千年时光冲刷得有点面目模糊,却依然古意悠悠。

1500多年前,谢灵运京城被贬后带领家仆几百人,从上虞南山一路披荆斩棘,伐木开径,自制前后齿可装卸的木履,经新昌,过天台,至临海,打通了越州与台州、温州的通道。他未曾想到,留在这条古道上的屐印,将被阳光、落叶、积雪覆盖,将被纷至沓来的脚印覆盖。李白来了,孟浩然、杜甫来了,贺知章、刘禹锡、温庭筠来了,400多位唐代诗人荟萃沃洲,漾舟剡溪,穿越古道,驰聘会稽、四明、天台三山,击节高歌,留下了东海般恢弘壮丽的1500多首唐诗,也留下了一条逶迤绝美的唐诗之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李白),“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杜甫),“漠漠黄花覆水,时时白鹭惊船”(朱放),“苔涧春泉满,萝杆夜月闲”(孟浩然)……在那段梦境般的时光里,浙东古道见证着人与自然的一见钟情、深情相拥,见证着每一位诗人的狂喜、痛哭、低吟、长啸。

为什么有这么多唐代诗人在浙东游弋讴歌,并将唐诗之路的内涵扩及到书画、音乐、哲学、伦理、民俗、经济、宗教、建筑等各个领域?它的魅力当然不只在山水。

这里是史前传说中“仙人所居”的蓬莱,更有秦汉文化与魏晋遗风的深厚积淀,流传着无数美妙的神话和传说。因此,诗人们不仅醉心于这片山水,更痴迷于寻访古人踪迹,效仿古人雅事。李白“入剡寻王许”,杜甫叹“王谢风流远”,王勃效王羲之行修禊事……

唐诗之路,与万里长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遥相呼应,千古遗韵在后人们的舌尖上、耳蜗里、笔底下、灵魂深处日夜回响。

班竹村深处的尽头,是一条通往天台山的必经之路。领我们走的村里人说,以前这个村叫斑竹村,村里人日子特别苦,觉得斑竹泪渍点点,寓意不好,后来改叫班竹村了。

有人说,还是斑竹好听。

有人说,总是日子好要紧。

昨日在下岩贝村路过一家客栈,见一把旧铜锁,拴着一枚铜钱和一个绣着莲花的蓝荷包,静静躺在客栈门廊的木台子上,像是被谁遗忘了。客栈敞着大门,楼上楼下没有一个人,仿佛一个摊着手脚躺在阳光里打盹的主人,静等着周末的又一波热闹,等城里人沿着古道上来,在此栖息一夜,看穿岩十九峰的平流雾,拍日出或日落。一把旧铜锁,一家小客栈,一碗热汤面,某个旅人面朝大山发着呆,突然再次相信美好,相信远方,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是一首珍贵的唐诗。

60多岁的菊莲邀我到她家坐一会儿,说要煮一锅红算给我们吃,自己种的,刚挖,特别甜。她邀请的姿势是一边侧着身往家门口走,一边笑着伸出手像要牵过我的手。

毕竟曾是士族文化荟萃之地,一位普通的村妇,也温文尔雅,古道热肠。半小时后,红薯还未熟透,我往土灶里港了一把柴火,看火苗软软地舔着锅底,看菊莲揭开锅盖时,蒸腾的热气使地变成一个仙女。

拿着半块红薯走出她家,走在村子的暮色里,闻到了整个村庄弥漫着煮红薯、晒稻谷、晒小米、晒豆子的香气,听到了鸡鸣狗吠和很土的方言,还听到一些与唐诗格格不入的名词,比如“握手言和工作室”“法庭”“民宿贷”“草莓贷”等等,与我们追寻的诗情画意相去甚远,却与菊莲们的日常息息相关。

村口空地上晒满了金黄的稻谷,几位闲坐着的老人脸上的褶皱里窝着一团一团金黄的阳光。忽然觉得,那些名词也有了某种诗意。比起奇山异水,这里的人间烟火是否曾给过“李白们”更多抚慰?

从班竹村的尽头往回走时,见一位白发老烟站在家门口含笑看着我们,身旁晒着两大竹筛红枣。

我问她:“老人家,您知道这里是唐诗之路吗?”

她笑了:“知道知道,你看墙上画了好多诗,可惜我不识字的

假如唐诗是一个人,他一定很高兴这些年自己的名字在此被频繁提起,在更远方被更多人惦记。我想,他一定也不介意自己的名字在此被乡野老人们忘记。

每个生命都独自奋力承载着自己的萌芽,挣扎,绽放,凋零,对于乡野平凡的人们,唐诗当然可以像卖木莲花豆腐的女子想的一样,只是一个认识或不认识的普通人而已。李白是谁?唐诗是谁?就是他们。要紧的,是将日子过成一首好诗。

(取材于苏沧桑的同名散文)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中两次写到卖木莲花豆腐的女子,首尾呼应,结构圆融自然,凸显文章主旨。

B.众多诗人醉心于浙东,是因为它的魅力不只在山水,还在于其深厚的人文积淀。

C.“斑竹村”的改名,表现了比起村庄名字的诗意好听,人们更在意自己的生活。

D.“李白们”与“菊莲们”代表了难以相融的两个群体,象征浙东的历史和未来。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生动形象,请从中任选一处进行赏析。(4分)

客栈敞着大门,楼上楼下没有一个人,仿佛一个摊着手脚躺在阳光里打盹的主人,静等着周末的又一波热闹,等城里人沿着古道上来,在此栖息一夜,看穿岩十九峰的平流雾,拍日出或日落。

村口空地上晒满了金黄的稻谷,几位闲坐着的老人脸上的褶皱里窝着一团一团金黄的阳光。

13.文中画线处描写了作者和白发老妪的问答,请结合全文内容,回答下面问题。(7分)

浙东古道为什么被称作“唐诗之路"?

你觉得老妪的回答令作者失望了吗?为什么?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48分。

14.微写作(8分)

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按要求作答。150字左右。

步入高中,很多同学感觉记叙文不好写了,也写不好了,很是苦恼。老师们把大家记叙文写作的主要问题归纳为:

(1)主题肤浅,没有见地;

(2)思路固定,缺乏设计;

(3)素材陈旧,缺少新意;

(4)堆砌辞藻,华而不实。

任务请结合自己记叙文写作的实践,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谈谈你对这个问题形成原因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自圆其说,条理清晰。

任务你的同学在记叙文写作中有没有上述苦恼?请自选其中一个问题,为同学提供改进建议。要求:建议切实可行,条理清晰,语言得体。

15,作文(40分)

回首刚刚过去的2020年,我们有太多难忘的记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居家线上自主学习、经历中考选拔、走进高中校园……在这不平凡的一年里,面对变化与挑战,我们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在尝试中探索,在实践中成长……

请以“2020年,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抄在答题纸上;立意积极健康,人物形象鲜明,故事设计合理,感情真挚自然;有描写、有细节。


2021北京海淀高一(上)期末语文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

1.(2分)D

2.(2分)B

3.(4分)参考答案:

经营多种事业              生育儿女

小家族                  父母子三角

长期性/绵续性              临时性

可伸缩的                  固定的

【评分标准】每空0.5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4.(5分)

【答案示例】

示例1:中国的家是家族的,共同经营事业。这一特点对我们的家族企业而言可谓喜忧参半。在面对资金紧张,产品滞销等困难时,亲戚们都倾心投入、凝心聚力,亲人们的感情也非常深厚。但在管理企业时,爸爸要处理很多复杂的亲情关系,资金、话语权等许多因素也在干扰科学管理。家族企业与现代企业相比,更需要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智慧,真心希望既有家族的亲情,又有经理人式的管理。

示例2:中国乡土社会的家是父系家庭结构,这一特点让深圳的大伯家和北京的我家在春节之际聚会在温州的爷爷家。和一年难得相见的亲人们一起包饺子、拜大年,感受浓浓的年味,体会温暖的亲情。春节的祭祖仪式,家人们一起追忆祖德、感谢养育恩情,慎终追远,让我们产生一种质朴的情感,那就是要为家族增添光彩。家族连接着血脉,亲情维系着发展。

【评分标准】中国乡土社会“家”的特点概括准确,1分;生活经历或阅读积累举例恰当、具体,2分;认识思考深刻,阐释到位,2分。言之成理即可。

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14分。

5.(2分)D

6.(2分)B

7.(5分)

(2分)参考答案:

作者认为韩愈只是谈论了当时社会以向老师学习为耻的陋俗(1分),没有涉及老师的本质问题(1分)。

【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如果只抄原句,不得分。

(3分)参考答案:

能将领悟的大道传授给学生;

能够明确所讲授知识的出处(来源);

能在行为上,给学生独特的积极影响;

在技艺方面,有精深的技术和独到的见解;

思想、人格等能够流传后世,给后人以深刻的启示。

【评分标准】每点1分,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3分。意思对即可。

8.(5分)

【评分标准】能正确写出名著中的人物,1分。阐述以该人物为师的理由,理由正确,阐述到位,4分(其中结合名著内容,分析出该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2分;分析出该人物带给考生的感悟和启示,2分)。言之成理即可。

三、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9.(6分)参考答案:

首联写诗人办完公务后登上快阁欣赏雨后晚晴的美景,表现了作者轻松畅快的心情。

颔联描写诗人登快阁时所见的江天美景,景象广袤阔大、澄澈静美,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赞叹之情。

颈联上句借俞伯牙、钟子期的典故,表现了作者知音难觅的孤独之情。

颈联下句写只有见到了美酒,诗人眼中才勉强露出喜悦的神情,表现了作者不屑与世俗为伍的孤傲之情。

尾联写诗人渴望驾一叶扁舟,吹着长笛回归故乡,与白鸥结盟,表现了作者对不被世事羁绊快意自由的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

【评分标准】情感内容每点1分,结合相关诗句作对应分析1分。分析出三点即可。言之成理皆可给分。

10.(6分)参考答案: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评分标准】6分,-每句1分,⑥⑦共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该句不得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3分。

11.(2分)D

12.(4分)参考答案:

句中“摊着”一词,用词生动形象,写出“躺在阳光里打盹的主人”摊开手脚,身体极度舒展的状态(1分),这种状态与周末客栈的热闹形成对比(1分),写出了客栈平日的空闲寂静(或表现出下岩贝村人闲适、平和的生活状态)(2分)。

句中“窝着”一词,用词生动传神,描摹出老人们饱经沧桑、皱纹深布的脸上(1分)充盈阳光之态(1分),作者以此渲染出温暖的氛围(1分),展现了乡村老人们在丰收后富足闲适的生活状态(1分)。

【评分标准】任选一处加以赏析。意思对即可。

13.(7分)参考答案:

400多位唐代诗人曾行走在这条路上(1分),留下了1500多首优秀诗歌(1分);更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浓厚的文学气息(1分)。

作者没有失望。尽管老人的回答有些出乎作者意料,她不识字,对唐诗之路的理解很浅显(1分),但从后文看,作者想明白了,这无需介意(1分),唐诗之路上乡野平凡的人们日常生活中就蕴含着诗意(2分)。

【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48分。

14.(8分)

一类卷(7—8分),符合题意,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表达流畅,较有文采。

二类卷(4—6分),基本符合题意,内容较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1—3分),偏离题意,内容空洞,结构不完整,语病较多。

附录:文言文译文

韩愈说:“老师,是传授真理、讲授专业知识、解答疑难的人。”又说:“真理在谁手上,谁就是老师。”又说:“巫医和各种工匠,他们都不耻于拜师学艺。”因而对当时的士大夫耻于拜师学习感到非常奇怪,竟然连巫医和工匠都不如。韩愈大概是针对当时的陋俗而说的,没有涉及教师最根本的问题。《国语》说:“人生在世对待三种人,应当始终如一地侍奉他们,那就是君王、父亲和教师。”这是针对传授真理的教师而说的。讲授学业和解答疑惑,那是有差别等次的。学问有精有粗,疑惑也有大有小,能传授知识并且解答疑惑的人被称作教师,这当然应该了;但与传授真理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巫医和工匠之间师从学习,也不能一概等同视之。大概是因为有可以改换的教师,也有不可以改换的教师,他们之间的差别,也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人失掉了尊师之道,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犹如没有了身体,则无法生存。所以父母生育而教师教育,两者的道理本来没有什么不同。这就是七十弟子侍奉孔子,可以与他一道死,可以与他一起活,不管东西南北,不敢把生命看作属于自己的缘故。至于传授知识和解答疑惑,那就有差别等次了。经师讲授学业传承道理,分章析句解释词义;史学渊源不绝,笔削褒贬(用文字来评论人物的好坏)和书法义例(左丘明归纳发明并用以说解《春秋》大义的诠释条例体系),都是儒家大道所包括的内容。古人认为“语言、文字不能完全确切地表达自己心中的意思”。竹简帛书所记载之外,另有学问研究的心得传授,通过师徒口耳相传,这些内容一定要弄明来源,就像宗族里各支的谱系不容混淆。这是说一定要师从特定的人而后才能得到传授,如果不是那个特定的人,那么自己就没有途径得到古人的心传,这就是不可改换的教师。学问上自成一家,以文章治国救世,其中快慢、甘苦的体验,可以意会,不可言传。这也是大道所在之处,必须师从特定的人而后才能得到传授,不拜那个特定的人为师,自己将一无所得,这也是不可改换的教师。至于讲解经传,没有别出心裁的旨意;删改润色文辞,看不出有什么独特的见解;别人都知道并且都能做到,只是偶然有机会教授我知识;师从某甲没有结果,不妨离去再拜某乙为师;某甲不告诉我,也可到某乙处请教;这与儒家大道没有什么关涉,这就是那种可以改换的教师。

巫医与各种工匠的老师,固然不能与儒家所说的教师相比,但是技术上的精深,古代专门从事某种事业的专家,对隐秘精微之处也有独到的见解,师从特定的人就能得到他的传授,不是那个特定的人就得不到这种传授,这也是不可改换的教师。

唉!从师重道失传已经很久了。有志之士,找遍天下,也没见到那种不可改换的教师;但考察古今人物,有使自己怦然心动的人,不禁灿然而笑,热泪潸然而下不知从何而来,这也是我的教师。没看见那个特定的人,而对我在暗中传授,如同孤儿从画像上见到去世的父亲,尽管没人告诉他,睡梦中也一定会有所警示的。

2021北京朝阳高一(上)期末语文

2021北京西城高二(上)期末语文

2021北京怀柔高二(上)期末语文

2021北京东城高二(上)期末语文

2021北京各区高二上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1北京各区高二上学期期末古诗阅读汇编

2021北京各区高二上学期期末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0-2021北京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2020北京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1北京朝阳高三(上)期末语文

2021北京东城高三(上)期末语文

2021北京丰台高三(上)期末语文

2021北京海淀高三(上)期末语文

2021北京石景山高三(上)期末语文

2021北京顺义高三(上)期末语文

2021北京丰台高二(上)期末语文

2021北京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默写汇编

2021北京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古文阅读汇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