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市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近三年高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及部分作文

2021年上海高考真题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年上海高考真题(附答案)

上海市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混合默写

1.按要求填空。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通过仰望与俯瞰之景展现浩大之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通过客观物质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本的状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长路漫浩浩。(《涉江采芙蓉》)

 

二、选择题

2.下列选项中,名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学习古代诗文,当然有很多方法,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B.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的一生总要有点追求,为社会、国家留下点什么。

C.生活在大都市的我们很难想象西部山区里还有“称薪而爨数粒乃炊”的孩子。

D.常言说得好,“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如果不重视眼前的事,将来必然受影响。

3.关于“前四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史书体例上看,都是纪传体。B.具体包括《史记》、《汉书》、《三国志》和《晋书》。

C.都非官修史书。D.其中既有断代史,也有通史。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   )

A.《史记·伯夷列传》B.《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C.《史记·李将军列传》D.《汉书·苏武传》

5.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出自题画诗?(   )

A.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消气满乾坤。D.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6.“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描写的是哪座城市的风景?(   )

A.扬州B.苏州C.镇江D.南京

7.下列不属于元曲四大家的作品的一项是(   )

A.《汉宫秋》B.《墙头马上》C.《西厢记》D.《窦娥冤》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对中国儒教的全面剖析

任继愈

①儒教,是具有中国古代特色的国教。儒教的宗教信仰核心为敬天法祖,当它处在原始宗教形态时,已蕴涵着它后来的基本雏形,祭天、祭祖,同等重要。随着国家形态的逐渐完善、成熟,它的敬天法祖这个核心未变,不断增添政治内容。古老文化5000年后半的2500年间,国家的形式与宗教形式结合得更紧。把敬天法祖的中心信仰凝炼为忠孝两大精神支柱。春秋战国开始酝酿如何建立一个包括黄河、长江流域广大地区的统一国家。当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都提出了如何治天下的问题。各家各派方案不同,但共同关心的是建立一个多民族的长治久安的体制。秦汉统一,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从古到今的基本模式,建成了多民族的统一大国

②在封建专制且多民族的国家,忠孝既是思想保证,又是组织保证。政治信奉原则为忠,家庭信奉原则为孝。几千年来,忠孝原则对社会成员起着稳定平衡作用。古代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效率低下,借助政府的集中统一调配才能使少量剩余产品发挥出最大效益。精神文明建设,如修纂大型丛书、工具书等;物质文明建设,如修长城、开运河、兴修跨省区水利、抗拒外来侵略、赈济农业自然灾害,都是充分利用多民族统一集权制度,调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才得以完成的。忠孝信仰起着极大的鼓舞作用。

③在忠孝教化下,儒教利用政教合一的便利优势,形成团结人民、融合民族团结的纽带。儒教以外,道教、佛教,以及公元7世纪传入中国的伊斯兰教,各以自己的宗教教义与儒教密切配合,共同起着辅助王化的作用。明代中叶以后,西方基督教有几次传入,都由于没有与儒教敬天法祖的忠孝信仰配合,虽然多次传入,都未能立足。

④中国这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区分民族的标志创造了独特的标准。《论语》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从孔子开始,把文化标志看做民族标志。凡承认君臣从属关系的族群就是华夏,不遵守君臣从属关系的就是夷狄。三纲(君臣、父子、夫妇)是中国的标志,违背三纲就是夷狄。区别民族,不在血统而在文统。中国隋唐皇室都杂有北方少数民族的血统,但中国人民都没把隋唐皇帝看做非汉族。也有几代王朝确实不属于汉族,如与北宋对峙的辽,与南宋对峙的金,处在西北地区与宋、辽、金对峙的西夏王朝,及后来的元朝、清朝都是少数民族。但这些非汉族的统治者由于完全接受了儒教文化传统,这些少数民族的皇帝及贵族都接受儒教,尊孔子为圣人。政权尽管更迭,并没有影响儒教的法统。儒教充分利用它的政教合一的特权优势,以行政手段贯彻其忠孝原则。协助推行儒教的教义,下层得到广大个体农民的支持,上层以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为靠山,把一个多民族的大国,统治得有条不紊,建立了长期稳固的社会秩序,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文官考试制度(科举),有效地培养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儒教教职人员和官吏。以儒教的四书五经为全民教材,在全国推行。儒教扩大其影响,得力于政教合一;儒教逐渐僵化,失去生命力,儒教后期教忠教孝流于形式。

⑤时代变了,社会组织变了,下层小农经济的自然经济,随着土地公有而解体。政府为起自下层的劳动人民代表,君主、天子再也没有存在的基础,也就是说,儒教赖以存在的条件已不复存在,儒教已失去政治支持。宗教虽不能用行政命令消灭,但政权却是可以用武力推翻的。2000年来儒教与政权结合得太紧密,紧密到彼此不分的程度,君主制垮台,儒教随之消亡乃势所必然。

⑥我们指出儒教的消亡,只是指当前的中国本土来说的,在世界各地的儒教照常活动。这是由于世界各地的社会条件与中国不同,儒教在海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生存和活动情况各异,另当别论。

⑦儒教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人们思想深处,仍有这样那样的影响,值得今天认真总结。它留给人们的精神财富,要批判地吸收,那些不适应现代,甚至妨碍现代化的过时的历史沉渣,也要认真清理。

(选自《<中国儒教论>序》有删节)

8.第①段加点词“基本模式”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与文意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儒教的信仰核心为“敬天法祖”,在原始宗教形态时,就已经形成它的基本雏形。

B.只有那些教义与儒教密切配合、共同辅助王化的西方宗教,才能在中国立足。

C.儒教能够贯彻其忠孝原则,有赖于它长期享有的政治特权。

D.儒教在世界各地的活动照常,而在中国本土已消亡,但对人们的影响依然存在。

10.下列推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忠孝信仰提高了老百姓的生产效率,

B.佛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都改变了它们的教义。

C.清朝虽由少数民族建立,但应被视为华夏正统。

D.儒教后期不再教授忠孝之道。

11.根据文意,分析儒家能被冠以宗教之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结合《拿来主义》一文,阐述应该如何对待儒教。

 

 

四、文学类阅读-双文本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前面的枪声,已响得稀落了。感觉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实还只是半夜。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担架员把伤员抬上门板,但还围在床边不肯走。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作医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他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似乎我点一点头,这伤员就立即会好了似的。我心想给他们解释一下,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了一声。我急忙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③新媳妇又短促地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给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④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的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⑤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①今晚台儿沟发生了什么事?对了,火车拉走了香雪,为什么现在她像闹着玩儿似的去回忆呢?四十个鸡蛋也没有了,娘会怎么说呢?爹不是盼望每天都有人家娶媳妇、聘闺女吗?那时他才有干不完的活儿,他才能光着红铜似的脊梁,不分昼夜地打出那些躺柜、碗橱、板箱,挣回香雪的学费。想到这儿,香雪站住了,月光好像也黯淡下来,脚下的枕木变成一片模糊。回去怎么说?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窸窸窣窣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是哪儿来的流水声?她寻找着,发现离铁轨几米远的地方,有一道浅浅的小溪。她走下铁轨,在小溪旁边蹲了下来。她想起小时候有一回和凤娇在河边洗衣裳,碰见一个换芝麻糖的老头。凤娇劝香雪拿一件旧汗衫换几块糖吃,还教她对娘说,那件衣裳不小心叫河水给冲走了。香雪很想吃芝麻糖,可她到底没换。她还记得,那老头真心实意等了她半天呢。为什么她会想起这件小事?也许现在应该骗娘吧,因为芝麻糖怎么也不能和铅笔盒的重要性相比。她要告诉娘,这是一个宝盒子,谁用上它,就能一切顺心如意,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就再也不会被人盘问她们每天吃几顿饭了。娘会相信的,因为香雪从来不骗人。

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香雪也要赶路了,她捧起溪水洗了把脸,又用沾着水的手抿光被风吹乱的头发。水很凉,但她觉得很精神。她告别了小溪,又回到了长长的铁路上。

③前边又是什么?是隧道,它愣在那里,就像大山的一只黑眼睛。香雪又站住了,但她没有返回去,她想到怀里的铅笔盒,想到同学们惊羡的目光,那些目光好像就在隧道里闪烁。她弯腰拔下一根枯草,将草茎插在小辫里。娘告诉她,这样可以避邪。然后她就朝隧道跑去。确切地说,是冲去。

④香雪越走越热了,她解下围巾,把它搭在脖子上。她走出了多少里?不知道。尽管草丛里的纺织娘”“油葫芦总在鸣叫着提醒她。台儿沟在哪儿?她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再近一些她才看清,那是人,是迎着她走过来的人群。第一个是凤娇,凤娇身后是台儿沟的姐妹们。

13.赏析语段一第①段划线句的细节描写。

14.分析语段一第④段省略号的作用。

15.赏析语段二第②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16.比较两则语段在叙事视角上的差异与效果。

 

 

五、现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食指1968年12月20日)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尖厉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地抖动

我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我的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的手中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视

直到这时,直到这个时候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注:(1)食指,本名郭路生,当代诗人。

(2)上山下乡:20世纪60-70年代末,知识青年到祖国的农村去改造和学习。

17.朦胧诗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18.根据诗歌的阅读,可知错误的一项是(   )

A.韵:诗人受到了现代诗的影响。很注意诗的韵脚变化,几乎一韵到底,显得非常流畅。

B.情:全诗出奇地冷静、客观,与当时的号召截然相反,至今读来,仍令人耳目震惊。

C.理:以一个个体所具有的内在心灵轨迹,与那个时代一起,被人永远记忆。

D.志:“我”最终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北京,毫不留恋,毫不柔情,因为祖国在召唤。

19.结合时代背景,赏析诗题“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的妙处。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师说

韩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③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20.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不相师(_________)               (2)士大夫之(_________)

(3)师不必于弟子(_________)         (4)六艺经皆通习之(_________)

21.下列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是(   )

A.师道不传也久矣      句读不知

B.皆出于此乎          吾未见明也

C.小学大遗            绝江河

D.犹且从师而问        风雨兴

2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23.对于当时的社会风气,韩愈与柳宗元关注的现象、表达的态度有相通之处,但他们表现社会现象的方法和流露的情感又不尽相同。请结合节选文字,简要说明。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柳宗元《答书中立论师道书》)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班超告老归国

(宋)司马光

①班超久在绝域,年老思土,上书乞归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谨遣子勇随安息献物入塞,及臣生在,令勇目见中土。朝廷久之未报,超妹曹大家上书曰:蛮夷之性,悖逆侮老;而超旦暮入地,久不见代,恐开奸宄之源,生逆乱之心。而卿大夫咸怀一切,莫肯远虑,如有卒暴,超之气力不能从心,便为上损国家累世之功,下弃忠臣竭力之用,诚可痛也!故超万里归诚,自陈苦急,延颈逾望,三年于今,未蒙省录。妾窃闻古者十五受兵,六十还之,亦有休息,不任职也。故妾敢触死为超求哀,丐超馀年一得生还,复见阙庭,使国家无劳远之虑,西域无仓卒之忧,超得长蒙文王葬骨之恩,子方哀老之惠。帝感其言,乃征超还。八月,超至洛阳,拜为射声校尉;九月,卒。

②超之被征,以戊己校尉任尚代为都护。尚谓超曰:君侯在外国三十馀年,而小人猥承君后,任重虑浅,宜有以诲之!超曰:年老失智君数当大位岂班超所能及哉!必不得已,愿进愚言: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补边屯;而蛮夷怀鸟兽之心,难养易败。今君性严急,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超去,尚私谓所亲曰:我以班君当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尚后竟失边和,如超所言。

24.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

25.第②段划线句需加上逗号的地方,用“/”标示。

年 老 失 智 君 数 当 大 位 岂 班 超 所 能 及 哉!

26.翻译划线句。

便为上损国家累世之功,下弃忠臣竭力之用,诚可痛也!

27.班超为什么建议任尚“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

 

 

七、材料作文

28.阅读材料,自选角度,为文不少于800字,小说、诗歌除外。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有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品味上面一首小诗,以“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以记叙为主,叙议结合。2.不少于800字。

 

八、选择类

29.“杏林”指医学界,与下列哪位人物有关?(   )

A.华佗B.董奉C.张仲景D.李时珍

30.“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王羲之《兰亭集序》)一句中的“修禊”这一活动的具体日期是农历(   )

A.二月二日B.二月九日C.三月三日D.四月二日

31.杜二、柳七是用排行来称呼杜甫和柳永,按排行来称呼,王昌龄应该被称作(   )

A.王大B.王九C.王十七D.王二十八

32.“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苏轼簪的是什么花?(   )

A.海棠B.牡丹C.菊花D.梅花

33.下列哪个词牌名是作者首创的?(   )

A.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B.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C.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D.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34.下列哪位女性不属于《聊斋志异》中的人物?(   )

A.小翠B.婴宁C.江城D.杜十娘

35.下面几种“马”哪一个指的是哺乳动物马?(   )

A.秧马B.哨马C.冀马D.禄马

 

九、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题送死领域岳武穆手持墨本

(明) 文徵明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果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更堪怜,风波狱。

岂不念,中原蹙。岂不惜,徽钦辱。但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注)①这首词有四个通用版本流传,这里选用的是杭州碑刻版。敕,帝王下给臣子的诏书。②难赎,指难以挽回损失。③蹙:(疆域)缩小,指疆域一天天减少。④桧:指秦桧。

36.题目中的“武穆”是岳飞的____________号。

37.对本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果是功成身合死”一句,已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岳飞是死于功高震主。

B.下阕以“岂”字领起,分析岳飞被杀的原因,字词间蕴含着强烈的感情。

C.这首词咏史怀古,视角独特,抚今追昔,实乃论史之妙笔,千古之绝唱。

D.这首词一针见血道破风波亭冤案的历史真相,有情、有据,有理、有力。

38.下阕画线句“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22届普陀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届青浦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届长宁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年上海高三一模奉贤区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届宝山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年上海高三一模嘉定区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年上海高三一模浦东新区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年上海高三一模虹口区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届上海松江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上海高三一模黄浦区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年上海高三一模金山区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年上海高三一模杨浦区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届上海市闵行区一模语文试题



2021上海高二上学期期末古诗阅读汇编

2021上海高二上学期期末人物传记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1上海高二上学期期末论述、游记、书序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1上海高二上学期期末论述类文本阅读汇编

2021上海高二上学期期末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2021上海高二上学期期末选择题汇编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徐汇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徐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上海市上海中学东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语文科目考试说明


2021年上海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各区课外文言文汇编

2021年上海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各区记叙文阅读汇编

2021年上海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各区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1年上海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各区现代文阅读汇编

2021年上海上学期期末各区课内文言文阅读汇编

上海七年级课外古文汇编

2021年上海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各区课内文言文汇编

2021上海初三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