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9年6月20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娱乐到底是怎么致死的

二号头目 九边 2019-06-19

 戳蓝字“九边”关注我们哦!


经济,地理,金融视野下仰望大历史的天空

作者:二号头目



前段时间写了一篇文章,很快就成了爆款,然后各个平台都在转,然后就给我转没了,删的无影无踪。

 

不过这段时间很多小伙伴留言,让我讲一下游戏的事,因为我在那篇文章中,非常不友好地说:


底层从来都是政府的心病,各国政府的态度就是不惹事就行,惹事就是大麻烦,花点钱也可以,不知道大家关注美国那边的市长选举不,来回就那么几个话题,降低犯罪率,要给监狱搞学校,或者多建几个监狱。不过最近几年几乎所有严肃智库都开出了药方,“游戏比刺刀管用”,你不是精力无处释放嘛,你不就是内心的激情到处宣泄嘛,搞恐怖,搞犯罪,危害社会治安,干脆圈起来玩游戏多好,在游戏里拿枪突突人,总比在现实里突突强,奶头乐,大家一起乐才是真的乐。

 

很多小伙伴让我把这件事再讲讲。

 

大家想过一个问题没,如果要是看会儿严肃的书,就跟家里有鬼似的,不管你什么姿势在看书,看着看着就躺沙发上玩手机去了,在电影院三个小时都能很快地渡过,但是如果坚持三个小时看一本《货币金融学》,估计绝大部分人跟我一样,很快就开始陷入自我怀疑,情不自禁拿起手机,刷刷朋友圈,看看微博,实在没事干就看看淘宝上购物车里的东西降价没。

 

明知道什么对我们有利,什么对我们自己没卵用,但是依旧没法克制,总想去做那些欢乐却没卵用的事。玩起来一个顶俩,想做点什么有用的事,却难的一逼,而且容易陷入自我怀疑,总纳闷自己正在做的事有什么意义,但是刷抖音的时候却没这个苦恼。

 

刚毕业我在航天院认识一个大牛逼,他在航天发动机领域本身就是专家,问题是他在其他领域,比如经济历史金融也理解非常深刻,平时还写股评,对炒股和炒黄金非常有研究,基本是手不释卷,一起去海外出差我在飞机上追完了整个一季的《嗜血法医》,他路上看了一路书,还写了两篇文章,一下飞机就投了稿,等到了酒店平台方已经把钱打过来了。

 

我当时就问他,是不是看书和写作对于他来说像呼吸一样轻松,他说比吃屎都恶心,不过他爹从小就教育他要经常去做那些吃屎的事,慢慢就习惯了,时间长了就可以获得一定的社会优势,这种优势又是逐步累加和扩大的,套路可以扩散,技能可以学习,唯独这种长时间大跨度的积累没法快速掌握。

 

我当时就问他,我说为啥我感觉我比较忙,没时间呢?

 

他教了我一个办法,找张纸,不管干啥都写下来,记下起始时间,看看一天都忙了些啥,额,搞完之后我就再也没有逼脸说自己忙了,大家有兴趣也可以试试,看看时间都去哪了。我后来也看到一个博主说,90%说自己忙的人,都是装忙,剩下10%是瞎忙,真忙的没几个,你又不是企业家,你忙啥?

 

这事我想了很多年,以前我做啥事感觉很痛苦,就会觉得自己没啥天分,放弃算了,很多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那件事之后重新认识了“天赋”,开始认识到绝大部分事并不需要天赋,投入时间多,就能做的好,做的越好,更越愿意投入更多时间。


也不太看好“兴趣”这个说法,因为每个人的兴趣都差不多,吃喝撸舔玩呗。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这句话本身问题很大,如果大家跟我一样,感兴趣的事都是些低俗玩意,除了低俗的,都不太想干,那可咋整?啥都不干了?

 

我观察到的牛逼人之所以牛逼,基本都是在找虐,就跟每一个“社会人”一样,去做那些有用但是不太爽的事。把这个观念反过来,就是堕落之路,啥时候都随心所欲,去做那些内心深处喜欢的事,而这类事都不太有卵用,时间就这样溜走了,啥也没留下。

 

倒也不敢说大家喜欢的事都没卵用,不过敢说绝大部分人喜欢的事,都不太有卵用。

 

玩游戏的时候一整晚就那样很快就过去了,看本严肃的书半个小时都坚持不了,说白了,我们的大脑有种堕落的天赋,大脑不喜欢信息,接受额外的信息让它非常疲劳,我们经常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似乎是人类独有的特点,其实是小部分人的特点,大部分人并不是这样。

 

因为我们人类本身是长着一颗古人的脑袋在过现代生活。

 

漫长的上百万年缓慢的爬行,现代文明满打满算两百年,也就是我们的脑袋一直停留在古代,但是身体却进入了现代。

 

现代有啥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人类那些基本需求在一个靠谱的国家都能完全满足。

 

比如人类天生喜欢甜。不过跟大家想的不一样,整个人类古代一直非常缺乏甜味剂,在古代,无论东西方,糖都是贵族的玩意。后来是西班牙人在美洲发现了甘蔗,然后赶着几百万黑奴去种甘蔗,欧洲才开始不缺糖,从那以后就疯狂吃甜食,大家可以去尝尝欧洲那些比较有特色的糖果,味道其实都差不多,都齁甜齁甜,因为以前贵族们互相攀比,谁家有钱谁家的糖果就更甜一些。

 

进入新千年之后,这个问题在东西方都解决了,食糖价格一降再降,到现在已经基本上做到了无限制供应。

 

喜欢糖是吧,随便吃,把所有的饮食里的糖含量都提到一个人类最喜欢的程度,大概是10%左右,然后吃出来一堆健康问题,大家要是去过美国,我感觉第一印象基本都是大街上一堆连路都不会走的巨胖,美国很多车都有坡道,就是为了让巨胖们坐着轮椅划上去。嗯,美国的现在就是我们的未来。

 

此外就是游戏,游戏对社会整体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个也是不争的事实,和我们熟知的那些娱乐节目一样,游戏本身也是被精心设计过的,每个细节都是按照可以拨弄人的大脑里那个控制舒爽的区域设计的,基本都按照如下三个原则来搞:快速,间歇,不断变换情感类型。

 

好的游戏要做到每隔一两分钟来一波刺激,就跟吸毒似的,先打一针,爽过之后歇一会儿,然后再来一波。此外娱乐节目,相声什么的,都是这个逻辑。博主大学同学玩《孤岛危机》最高纪录完了两天两夜,后来低血糖晕过去了,现场围观群众没人知道怎么抢救,差点出事。

 

此外还有各种娱乐节目,跟游戏差不多,大家在那里看的时候感觉非常爽,其实背后也是导演他们一点一点把拍出来的一堆东西七拼八凑,最终的目的是让你爽,每隔几分钟爽一下,爽过之后还想要。比如“抖音五分钟,人间两小时”。那些抖音爆款小视频,也是他们反复折腾搞出来的,说到这里,大家再感受下我之前说的那句话,“生产的是大哥,消费的是屌丝”。

 

大家如果坚持看各种选秀,真人秀,家庭纷争,慢慢的就会发现套路都差不多,因为能触发人类欢乐的元素就那么些,新模式开发起来非常慢,我国大部分这类玩意都是引进的西方或者韩国的,远远赶不上大家的消费需求。

 

古代大家过日子是很枯燥的,一年到底,只有一两个娱乐的机会,就连皇宫里,也做不到天天唱戏。现在不一样了,只要你愿意,完全可以做到比古代皇帝都爽,天天各种欢乐,上午PS4,下午XBOX,晚上看电影,凌晨还有小电影,天天玩,一年不重样,一个合格的日本游戏宅男完全可以做到一辈子不谈恋爱快快乐乐地断子绝孙。嗯,日本的现在也是我们的未来。

 

当然了,博主并不认为游戏本身有啥问题,大学毕业前我好像一直有游戏瘾,直到最近两年才玩的少了。不过凡事有度,如果花大量时间玩游戏,本身有个大问题,那玩意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会腐蚀人脑中的奖励系统。

 

之前有个很著名的实验,给老鼠脑子里连了个电极,它只要去踩踏一个踏板,就会刺激它的奖励中枢,它就能爽一下,后来老鼠发现这个欢乐源泉之后,一直去踩,连饭都忙的顾不上吃,后来饿死了。

 

人脑里边也有一个奖励系统,让你在做了一些事情之后爽一下,借此提高生存率,比如人类喜欢甜,吃到甜食之后就会触发奖励系统,让人经常性地去追求甜味食物。

 

再比如男性普遍喜欢杀戮,因为万年进化中早就淘汰了那些厌恶杀戮的基因,热爱杀戮的原始人才有竞争优势,这个本性被现代社会给压制了,因为砍人犯法嘛,但是在游戏里却能肆意放纵。

 

这个机关被发现后,就可以通过娱乐节目和各种游戏一直踩,大家倒也不会被饿死,但是踩的时间长了,其他欢乐源明显已经不再让人欢乐了。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类似“抗药性”吧,就像经常喝咖啡的人对可乐等低咖啡因饮料基本没啥反应,经常吸毒的人剂量越来越大才能维持快乐一样。


在强刺激环境中,看一本书的欢乐还不如去游戏里开几枪,而那些原本就很闹心的东西,学习考试上班,现在变得更闹心了。


这些玩意对于个体可能不太明显,但是放在群体层面来观察,非常明显,国外有专门的对比试验,长期迷恋游戏的人都在长期任务中表现非常差。

 

这段时间热议的一个话题,国家好像是把游戏成瘾列为了精神病,我看网上基本没人认可这一点,一个个义正辞严,玩会儿游戏怎么了?都好像没看看人家说的是“游戏成瘾”,就是那种成天脑子里只想着游戏,除了游戏没法再现实社会中正常生活,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除了睡着就在玩游戏,学业工作完全抛到脑后,这不是精神病这是啥?是不是得电?而且得用高压。

 

当然了,博主说这么多不是说玩游戏不好,如果我要是那么说,那大家关注了一个上古博主,其实博主自己似乎最快乐的经历有一半是在游戏中度过的。我实地去过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不过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全在游戏里,切尔诺贝利,高加索,亚美尼亚,东普鲁士,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硫磺岛,阿登森林等等。

 

我们反对的是沉迷,沉迷游戏或者各类娱乐活动,其实跟沉迷毒品差别并不大,而且是合法的,毒品的作用原理是通过药物让大脑兴奋,产生愉悦感,现代游戏和娱乐节目是通过视觉听觉来做到这一点,如果长期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可能是新时代最酷最隐形的一种死法,让你快快乐乐不知不觉地变成个废人,慢慢的,没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一干枯燥的事就疲劳暴躁。

 

而且吧,大家可能不知道,人民大学对“饭圈”研究的很深,我之前看过他们的一篇博士论文,刚才想找找不到了,那篇文章中提到,“饭圈”有两类:

 

第一类是那种愿意花大价钱去看偶像演唱会,买偶像周边的东西,让偶像商业价值不断增高的粉丝 ,这种比较少,但是非常关键,这种叫饭圈发电机;

 

第二类就是平时也非常狂热,但是不大花钱,主要是贡献“注意力”,就是偶像的所有东西他/她都会看,提高偶像曝光率,点击率,间接增加偶像的商业价值,这种人叫饭圈干电池。

 

这些年的娱乐趋势,就是让有钱人出钱,没钱人贡献注意力,玩家的时间就是新货币,大家仔细体会下。

 

而且这些年吧,整体形势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前的教育模式是希望每一个人都成才,其实这种想法本身是好的,但理性想想就知道是不现实的,社会是金字塔形的,能出人头地的就那么多,以前的模式成本高收益低很多人还不满意,因为你把每个人都朝着重点大学方向培养,后来不到5%的人上了重点大学,其他人可不是有意见?

 

所以这些年明显在搞“分流”,类似德国模式,或者美国模式,让大家提前认识到自身定位,提前进入角色,没必要每个人都上大学,也没必要每个人都出人头地,提前接受现实,各安天命,成本低而且务实。

 

在这种背景下,“提前分流”会变得非常明显,在高中之前就完成,尽管这些年大家都很“政治正确”,坚持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其实吧,想想就知道这玩意就那么一说,没法真平等。父母之间的水平就差了一大截,很多父母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怎么去教育小孩,更别说财富上的不平等更加要命一些,此外还有社会关系,还有成长起点,差异是全方位的。


不过正如治病的第一步是承认有病,进步的第一步是认清形势一样。

 

如果小孩家庭一般,本身在硬件上并不占优势,还成迷游戏或者娱乐,今后学校慢慢不管这些了,家长也不太懂,娱乐本身在“自发分流”过程中会起关键作用。

 

教育和自我教育本身是个复杂话题,博主自己其实也不太有发言权,不过走到现在,略微有了一些感触和心得,今天跟大家分享出来。总之,有些事情明显是对的,不需要太多说教也要坚持去做,比如勤奋,比如积极主动,再比如多笑少抱怨。有些事明显是错的,比如没钱还狂爱娱乐,那真成干电池了。

 

----全文完。

 

往期回顾:

为什么绝大部分人都掉进了坑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