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哥友好史上的一段佳话

汤铭新 走近外交 2024-03-01

作者:汤铭新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1938年11月生于上海市;1956年考入北京外交学院西班牙语系,攻读外交专业;1960年进入外交部工作,1991年任外交部拉美司副司长,1993年至1996年任中国驻玻利维亚大使,1996年至1999年任中国驻乌拉圭大使,2000年至2002年任北京奥申委网站西班牙文版主编,2004年至2014年任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主要著作有:《飞架太平洋上空的虹桥》和《外交官带你看世界》丛书之《黄金与宝石的国度——哥伦比亚》;主编有:《国酒茅台誉满全球》和《见证奥林匹克》;译著有:大中华文库之老子《道德经》西班牙文版。


音频



正文


我国与哥伦比亚于1980年2月7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民间往来到官方接触,直至签署建交公报,这中间经历了一段路程。哥伦比亚一大批热心哥中友好事业的朋友,为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直到促成建交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其中,何塞·玛丽亚·戈麦斯先生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位杰出代表。

波哥大,1991-2000年间曾名圣菲波哥大,是哥伦比亚的首都和昆迪纳马卡省的省会。波哥大是哥伦比亚最大的城市,也是拉丁美洲最大最现代化,南美洲发展最快的都市之一。


戈麦斯先生出生在哥伦比亚首都圣菲波哥大的一个富裕家庭。他年轻时代起即思想激进,投身进步运动,向往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1976年,他随哥伦比亚进步组织“独立革命工人运动”访华时,我接待了他。

通过访问,他对中国的感情更加深厚,对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国领导人愈发崇敬。他动情地对我说:“毛主席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今天看来,好像是历史的必然那么简单。但是,中国革命的道路该怎么走,谁想到了?只有毛主席。现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该怎么搞,又有谁想到了?也只有毛主席。想到了才能去做到。”

他认为,发展哥中关系也一样,要设想好计划,然后一步一步推开,目标就是建交。接着,他给我讲了一个传说的故事: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后回到西班牙。有些人认为他的发现只是一片荒蛮秃野之地,没有什么了不起,谁率领一支船队远航,都能做到。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又有人这样取笑他。哥伦布非但没有恼怒,反而冷静地拿起一枚鸡蛋,问在场的宾客:“谁能将鸡蛋竖起来放在桌上不倒?”那几位刚才还在奚落哥伦布的客人开始认真做试验,最后不得不说:“办不到。”

哥伦布拿过鸡蛋,将一头轻轻一敲,蛋壳破了一点,将破壳的一头朝下,鸡蛋竖起来了。在场的大多数人不得不表示折服。可那几位不服气的人却说:“这有什么了不起,只是没有想到而已。”

哥伦布冷冷地回敬说:“事情的成败就差这步,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了不起,可要想到才能做到,首先,要去想啊!”

戈麦斯说,哥伦布从立足点入手,解决了鸡蛋竖起来的难题,他也要从开展哥中友好交往入手,慢慢推动政治、经贸、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他还打算广泛集结一切有志于发展哥中友好关系的人士,筹组一个对华友好团体,展开扎扎实实的工作来推动哥中建交,把哥中关系的“鸡蛋”竖起来。

果然,戈麦斯先生说到做到。1977年,他和政界、知识界、企业界一批有识之士发起成立了哥中友好协会,并在第一届领导委员会中担任执行主任。

协会成立之初经费紧张,戈麦斯先生不但为其提供办公地点和秘书,还慷慨解囊自掏腰包,为协会提供活动经费长达5年之久。同时利用其社会地位和影响,上下奔走,集合广泛的政治和经济力量,积极促进哥中友好关系的发展。

在戈麦斯等领导成员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努力工作下,哥中友协的队伍迅速壮大。当1979年我再次见到戈麦斯时,他兴奋地告诉我说:“不到两年时间,哥中友协在全国各大省会都建立了分会,现在会员已发展到1500多名。”

在戈麦斯等领导人的努力下,哥中友协的活动大张旗鼓地开展起来。日常工作中,宣传介绍中国的内容丰富多彩,除了放映中国电影,举办中国工艺美术、新闻图片展览以外,还不时组织介绍中国的各种专题报告会。

与此同时,还组织或参与组织了一系列双边交流活动,如中国足球队、排球队、中央民族歌舞团、重庆杂技团访哥,哥足球队、议员团、新闻工作代表团访华等等。哥中友协如此广泛的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有记者在报刊上撰文,称应授予哥中友协“中国驻哥伦比亚特派大使馆”的荣誉称号。

对外友协代表团与哥中友协麦德林分会的朋友在一起。前排右3为哥中友协主席戈麦斯、右2为代表团团长侯桐、右4为秘书长陆璀,后排右6为作者。


1979年5月,对外友协应哥中友协之邀组团访哥,踏上了为中哥两国建交铺路的探索之旅。哥中友协为安排代表团的访问颇费了一番心思。由于这是中哥尚未建交情况下较有份量的一次访问,且受到哥伦比亚最高当局的关注,作为哥中友协执行主任的戈麦斯和主席佩里,把代表团半个月的访问日程作了周到而细致的安排。

1979年5月作者(前排右2)陪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代表团访问哥伦比亚。图中后排左5为团长侯桐。


为了扩大影响,先是在首都波哥大最大的圣巴多洛美大剧院举行了一次有1000多人参加的群众大会。哥中友协动员了社会各界人士参加,还特别邀请电视台、电台和各大报纸进行现场报道。

侯桐团长的讲话有三次博得了全场听众热烈的掌声:

第一次是当侯桐团长说到这次来哥伦比亚的感受时;

第二次是侯桐团长讲到我们对哥伦比亚的了解时;

最后,侯桐团长说:“中哥两国在历史上有相似的遭遇,今天又都面临着共同的任务。我们高兴地看到,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发展。不少哥伦比亚政界、法律界、新闻和文化界的朋友曾到我国访问,其中一些朋友还曾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会见。中国的艺术家和其他方面的友好人士也对贵国进行过访问,受到哥伦比亚各界朋友的热情欢迎。中国和哥伦比亚同属第三世界,我们希望同哥伦比亚和更多的拉美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我们坚信这一天很快会来到!”

言犹未了,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听众纷纷起立,合着节拍齐声欢呼:“中国!中国!”场面令人感动。

此后的几天里,代表团访问了哥伦比亚内地和沿海的6个主要城市,受到了当地省长或市长的亲切会见。在访问最后一个城市巴斯托时,市长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授予我们该市“荣誉市民”的称号,并将城门钥匙授予团长。

2003年访哥期间,时任对外友协副会长李小林向戈麦斯主席赠送纪念品。


随着访问接近尾声,酝酿已久、与建交关联的一幕终于拉开了。戈麦斯特意安排代表团先与作为司法机构的最高法院和立法机构的议会进行接触,让人们从这两个权力机构那里听到哥伦比亚要与中国发展关系的声音。

代表团首先拜会的是哥最高法院副院长何塞·玛丽亚·贝拉斯科大法官,接着拜会的是国会众议长豪尔赫·马里奥·伊斯特曼。他们都向侯桐团长表示,哥十分重视同中国的关系,准备进一步发展同中国的全面友好关系,推动双方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往来,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总统任上的胡利奥·塞萨尔·图尔瓦伊·阿亚拉


5月14日,迎来了这次访问的高潮:哥伦比亚总统胡利奥·塞萨尔·图尔瓦伊在总统府会见代表团。在两国尚无外交关系的情况下,一位国家元首的会见是非同寻常之举。

总统在会见大厅门口与我们一一握手后,随即开始了聊家常似的友好交谈。他说他很高兴见到来自东方的中国客人,他对中国一直抱有钦佩的感情。古老的中国文明是人类一笔巨大的财富,他从中汲取了宝贵的营养。他引用中国古代圣哲孔子的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欢迎中国朋友。

接着,他切入主题说,通过哥中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为加强各种水准的关系提供了可能。尽管哥中两国在面积和人口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双方抱有共同的目标和处于相同的发展阶段。因此,他对两国达成相互理解和广泛的一致抱乐观态度。

图尔瓦伊总统说,哥伦比亚是一个单一经济的国家,盛产咖啡。他就想,如果每一个中国人每天少喝一杯茶,改为喝一杯咖啡的话,那哥伦比亚的咖啡出口定会供不应求,而这对推动哥经济的发展和两国贸易该是多大的好事啊!因此,他希望看到哥中两国在经贸关系上有实际成果,这对两国的政治关系无疑会起决定性作用。他希望两国外交代表在这方面的认识能够达成一致,谈判就会有结果。

侯桐团长紧接着兴奋地说:“总统阁下的一席话真可谓指路明灯。但是,有意思的是我们的毛主席对此也有一次生动的讲话。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啊!当时担任翻译的就是汤铭新,我们请他转述一下那次毛主席的讲话吧!”

汤铭新就说:

那是1964年,毛主席接见一批拉美代表团。在谈到中拉友好关系发展迅猛时,一位哥伦比亚青年组织的领导人说,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的大国。拉美国家对同中国加强经贸关系寄予厚望。譬如拿哥伦比亚来说,它的主要一项出口产品是咖啡。他每到中国一个地方都看到人们在喝茶。由此他想,如果每个中国人一天少喝一杯茶,改为喝咖啡,那哥伦比亚大可不必担心咖啡没有销路了。

毛主席听完笑了起来,说:‘你这可是个好主意啊。不过我想补充一点。如果你们哥伦比亚人每天也少喝一杯咖啡,改为喝中国的茶,那我们的茶同样可以打开销路了,对不对?这叫做互通有无啊!’

在场的拉美朋友听到毛主席这一席咖啡与茶‘互通有无’的故事,寓意那么深刻而幽默,都热烈地鼓起掌来,把谈话的热烈气氛又推向了一个高潮。

图尔瓦依总统听完后深为感动。所以接着他明确表示,看来我们双方都有共同的愿望,因此,他可以明确地告诉中国朋友,两国建立关系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不会是遥远的。

会见结束,刚走出总统府,戈麦斯和贝利两位哥中友协的领导同侯桐团长紧紧拥抱,并用他们的成语连声说,这次访问好比“系上了金钮扣”,完满地告一段落。他们为总统那几句关键性的表态而感到兴奋,因为终于看到了哥中建交的曙光,几年来的辛苦终于快要收到硕果。

中国驻哥伦比亚大使馆办公楼


从后来得到的消息,哥伦比亚和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就建交问题恢复了接触和会谈,并且加快了步伐,终于在1980年2月7日在纽约签署了建交公报。

当那次戈麦斯说代表团的访问“完满地告段落”时,我想的还不多。在机场告别时,戈麦斯才道出了真意。他说,推动哥中建交只是第一步,因为哥中友好事业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接力赛,他要身体力行地努力工作下去。

果然,1989年,他走上了新的岗位——被任命为哥伦比亚驻华大使。在任期间,他积极推动两国经贸往来,还将“哥伦比亚咖啡”品牌引进中国,促成我国外长访哥等等。

上个世纪90年代,戈麦斯又担任哥伦比亚著名学府“走读大学”客座教授,并引入汉语教学,将中国列为教学重点,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开辟了一个重要窗口。

自1997年开始,他每年率领或组织数十名学生利用假期访华。

1999年,哥中友协筹备我建国50周年大庆。他慷慨解囊,支付了庆祝活动的一半费用。

2000年,戈麦斯被选为哥中友协主席,继续为推动哥中友谊热情工作。

2001年11月,为表彰戈麦斯先生长期致力于哥中友好、推动本国人民正确了解中国和发展哥中在各个领域的交往与合作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特授予他“人民友好使者”的光荣称号。这是在民间外交领域,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国际友人的最高荣誉。




- END -

文字 | 《友声》2005年

转自 | 外交官说事儿    作者 | 汤铭新

图片 | 网络    编辑 | 走近外交 咖啡



Contributions Wanted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咨询电话:

13901290192

投稿邮箱:

info@wujianminfoundation.org





推荐阅读 /


尼赫鲁家族后继有人

说说在欧洲看到的另一面(上)

说说在欧洲看到的另一面(下)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哥友好史上的一段佳话

汤铭新 走近外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