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镇的历史变迁
长城镇地处凉州区东端,古长城脚下,三面为腾格里沙漠环绕,南面和吴家井镇、黄羊河农场相接壤,是沙海中的一片绿洲。此地曾是乌孙、月氏、匈奴、鲜卑等诸多少数民族的天然牧场。镇名因古长城纵贯全境而得名,境内有汉长城、明长城遗址和高沟堡古城。2017年1月,长城乡撤乡建镇,改为长城镇。
长城镇是历代军事防御要塞,汉朝时位于揟次县境内,武威民间有“先有高沟堡,后有凉州城”的谚语。王宝元《高沟堡古城考察记》记载,高沟堡周围分布着汉代墓葬群,多为东汉中晚期砖室墓,其分布范围:东起长城遗址,西抵王家新庄,北连岸门林场,南临新地。墓葬群出土有灰陶罐,五铢钱等器物。
西汉先后设置酒泉、武威、敦煌、张掖河西四郡,以加强对河西走廊的控制。武威是丝绸之路重要的隘口城市、河西走廊的东部门户,汉王朝为了防御匈奴南下,保卫河西地区的安全,在包括武威郡在内的河西四郡修建长城。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研究中指出,汉代长城沿古浪县土门镇东北大土沟西岸西北行,经马家场子、四墩子、五墩子、六墩子进入武威境内,复经七墩子、八墩子、羊圈壕、九墩子,沿红水河西岸继续西北行,经长城镇、红水、西湖、前营、大湾、苏家台子、岸门,与从南而来的明长城重合;复经高沟、长城、五墩等村落,至二盘墩、半个墩越过红水河,又沿该河东岸西北行,经一墩至十八墩、十八团庄、路墩、塌墩,进入民勤境内。其中凉州区长城镇月城墩一段保存较好,残高6米,基宽2.5米,20余座烽燧现仍清晰可见。
根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唐朝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唐王朝讨平占据河西走廊的李轨政权,改为凉州,设置河西节度使,以防御羌胡,统领赤水军。位于凉州城东北的高沟堡,对防御回鹘、突厥的进攻,保卫凉州城有重要意义。高沟堡周围至今还有唐营(分东营、西营),牛头营,头墩营,邓马营等带有军事色彩的地名。
如今的长城镇,还流传着唐僧取经的相关故事。公元627年,唐玄奘开始西行,繁华的凉州城使唐僧心动不已,听说唐僧到了凉州,西域僧人及王子连翩而来,唐僧住宿的大云寺人满为患。据说唐僧经历八十一难的地方,甘肃就占了多处,马步升主编的《说陇人形象》一书中说,猪八戒想回的高老庄相传就在高沟堡。
三、明清时期的长城镇凉州段明长城走向从吴家井镇、清源镇新地等村进入长城镇,到长城镇境内沿红水河西岸经岸门、高沟等村到五墩村,由五墩湾穿红水河到十墩庙。
明朝卫所制度是在重要地方设立卫,比如凉州卫、永昌卫;次要位置设置所,如古浪守御千户所。每卫管辖前、后、中、左、右5个千户所,每千户所管辖10个百户。明朝时期凉州卫的主要任务在于屯种和戍守。堡一般位于长城沿线内,是卫下属的重要军事防御设施。高沟堡的守将称守备,主要职责是统领本城堡及所属堡寨戍军,负责本地段长城、瞭望台、烽火台等工程设施的守卫。明朝时期,卫城、所城、堡城等和长城本体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起着保卫凉州城及其周边的作用。
据清代苏铣《丁酉重刊凉镇志》记载,明朝时期高沟堡:“明额马兵一百二十五名,守兵一百七十四名,在堡马九十八匹。”由此可见,高沟堡作为明朝西北防御要塞,配备有众多军士在这里设防。由于高沟堡的重要地理位置,清代仍然是重要的军事防御据点。《武威县志》记载,高沟堡设守备一员,步兵45名,骑兵20名,枪支27支,大小炮10门。
高沟堡的修筑,扼守着通往凉州卫的交通要道。这样的地理环境选择具有其优越性,便利的交通运输和取水条件,为城堡日常给水的索取、物资的运输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而有效保证了城堡的日常生活和军需补给。同时,明清两朝先后多次往河西地区移民屯垦,这些交通便利的驿站、城堡就成为移民们的首选地带,所以高沟堡周围在明、清两代都有着大量的村落。
四、今天的长城镇在长城镇人民艰苦奋斗下,以前“黄沙滚滚不见天,到处沙窝压良田”、“朝为庄园夕沙压,不知何处是我家”的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长城镇年年坚持植树造林,不断扩大林地面积。尤其是全国劳动模范王银吉用20多年扎根沙漠的坚守续写着人进沙退的治沙奇迹,用奋进实干传承着“当代愚公”精神, 一生只干一件事,压下一片沙,栽好一片林。正是在当地人民长年累月的努力下,长城镇出现了“绿色林带护农田,林荫深处安家园”的喜人景象。长城镇继汉长城、明长城后筑起了第三座长城“绿色长城”。
西北古堡,大漠边塞。在古长城脚下,寻望汉唐遗风,这一堵堵边墙,就像是一块块无字的碑,记录着古镇千年的历史变迁。
刘茂伟,男,甘肃武威人,吉林大学中国史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供职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编辑:马海霞
审核:贾海鹏
终审:席晓喆
❖ 版权归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所有,只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使用本品须经同意,违者必究。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凉州文化研究”微信公众号。 转载仅限全文转载并完全保留作者署名,且不修改文章标题和内容。
❖ 投稿邮箱:7652798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