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解放军报》刊发火大主动申请转改文职员大小王忠事迹

火大青春工作室 火大青春 2020-08-29


在改革强军的大潮中,有两个在“激流”中勇于“逐浪”的“弄潮儿”:他俩同名同姓,在同一个教研室,都是博士,去年底双双荣立三等功。所不同的,一个是教授、一个是讲师,在今年的体制编制调整改革中,他俩又作出同样的决定:申请转改文职人员。请看火箭军工程大学基础部“两个王忠”的故事——



火箭军工程大学基础部博士教授王忠——

解甲留营,仍可长缨在手缚苍龙

张泽军 本报特约记者 钟福明


夕阳西下,古都灞上。


火箭军工程大学基础部教授王忠像往常一样,沿着校外的东山开始长跑。从2010年开始,他坚持每周长跑至少三四次,每次短则三四公里、长则八九公里。


人生犹如长跑。出生于教师世家的王忠,从小学到高中、从本科到研究生、从学校首批博士到两进博士后流动站,一路“跑”到了学生身份的“最高级别”。


作为老师,他一步步从讲师干到教授,还担任过教研室主任。一路“跑”来,王忠先后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教材2部,国防发明专利3项……去年底,因工作成绩突出,他荣立三等功。如果没有这次不期而遇的转改文职,如果不在基础部这个将来全是文职人员编制的单位,王忠很可能会穿一辈子军装。


“主任,转改文职算我一个。”新学期伊始,王忠第一个跑到部主任陈会林办公室,表明自己转改文职的决心,这让陈会林既惊喜又意外。


“我的思想工作就不用做了,我转改的原因,一是能接着把我还未完成的科研项目继续进行下去;二是我出生教师世家,喜欢老师这个职业,不管衣服怎么变,但岗位没有变,育人使命没有变。”王忠干脆利索地回答道。


其实,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王忠并不是没有犹豫和徘徊过。此前,他甚至给校领导打过电话,想调回原来所在的专业院系。“如果大家都‘跳槽’,工作还怎么干?转改文职人员后,不影响干事业。”校领导的话,让王忠陷入沉思。


那段日子里,王忠把现役干部转改文职人员的政策宣讲视频看了一遍又一遍,认真分析着自己的实际情况:家庭方面,孩子已上大学,爱人就在驻地工作,不存在两地分居、经济拮据等家庭困难;工作方面,自己对弹载计算机的研究只完成了CPU设计,还有总线、测发控软件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为教授,即使去不了专业院系,还可以选择退休或自主择业。”作为学校第一个教授级别主动申请转改的对象,王忠的选择一度在学校引发冲击波。一些同事、同学打来电话劝他,但更多的人还是支持,因为他们知道,王忠认定了的事一定有他的道理。


“若以小利计,何必披征衣?如果不是热爱军营,早在博士后流动站时,我就有留在地方研究所的机会;若图安逸可以选择退休,我只是感觉自己还能干一点事,不能白白浪费几十年。”对于转改文职人员,王忠最看重的是军营的环境与平台。他说:“科研好比一场接力赛,最怕‘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如果选择走出去,自己的科研可能就要另起炉灶、从头再来,几个来回折腾下来,怎么也得花五六年;如果选择留下来,不仅团队在这里,实验资源也在这里。更重要的是:解甲留营,仍可长缨在手缚苍龙。”


跑完步,洗个澡,看完新闻联播,就去加班。转改文职对象名单上报后,王忠的生活变得更加规律。开学后,他一有时间就扎进实验室,围绕弹载计算机的总线反复进行仿真实验,对其性能的兼容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分析。看着一块块印刷电路板,他信心满满地说:“总有一天,我亲手研制的弹载计算机,会像自己的心一样,一直伴着导弹飞。”

摘自2018年4月4日《解放军报》文职方阵版


火箭军工程大学基础部博士讲师王忠——

愿留此身报党恩

杨德飞 郑仕霖 本报特约记者 钟福明

火红5月,月季怒放。


火箭军工程大学处处生机勃勃,该校基础部电子信息技术教研室博士讲师王忠刚刚走出课堂,又转场赶往实验室,为备战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的学员进行辅导。


在学员眼中,这位年轻的教员给人的印象是:军装始终笔挺,皮鞋擦得锃亮,步履匆匆,尽心尽职。学员们丝毫没有感觉到,早在2个月前,这名教员就已经递交了转改文职人员申请书。


“虽然很舍不得这身军装,但转改后仍然能与军人为‘伍’,能在军校为‘师’,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对于转改文职人员,王忠从未向学生说过,依然认真备好180多个学时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一刻也不敢懈怠。他不断创新教学方式,重点推进科研项目……就在上个月,他还发表了1篇SCI论文。


“最近抽个时间去试试婚纱吧!”在去实验室的路上,王忠给女朋友发去一条短信。转改文职人员申请批复后,他与女朋友想提前照婚纱照,因为他有一点“私心”:能穿着军装拍一组婚纱照。


一切都如此平常。殊不知,2个月前,当他作出转改决定时,心中也曾泛起一丝涟漪。


“2次参加实弹发射任务,曾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EI论文13篇,获国际发明展金奖1项,参与军内各类项目近10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那时,身边不少人认为,作为一名刚刚毕业不到3年的博士,能够获得这么多成果,如果转业到地方,他将拥有更丰厚的收入。


王忠自己也曾担心,转改文职人员后容易被视为“二等公民”,怕科研项目申请、职称评定会受到影响。


转身还是转改、从零开始还是重整行装?王忠反复观看现役干部转改文职人员的政策宣讲视频,思考未来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最终,内心的“天平”还是倾向了转改文职人员:女朋友在驻地,自己渴望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去年底组织给自己立了三等功,还没有来得及回报培养自己多年的母校,不能就这么“一走了之”。


“知恩图报,常怀感恩之心”。虽然王忠的父母都是农民,但他们通情达理、不忘本。在儿子面对转改问题上,父亲的话语更是给王忠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你上大学前,我们都是先向亲戚借钱交学费,然后年底靠卖猪卖粮食来还钱。自从上了军校后,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你不但没有花家里一分钱,还给家里寄钱。部队对你这么好,你不能忘啊。”


“自己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组织的关心与爱护、学校的锻炼与培养,即使脱下军装,我也愿留下此身以报党恩。”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王忠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转改文职人员。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穿梭在校园,王忠哼着自己最喜欢的歌曲《真心英雄》。他坚信,幸福是靠自己奋斗出来的,只要踏踏实实干,就一定能成为迷彩军营出彩人。


接自2018年5月23日《解放军报》文职方阵版


 END 

出品 | 火大融媒体火大青春工作室

摄影 |钟福明、郑仕霖

编辑 | 李泽生

投稿邮箱:ihuoda@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