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孔雀蓝,灞上淬火再启航

火大青春工作室 火大青春 2020-08-29


灞桥春绿,群英荟萃。


日前,来自火箭军各部队140余名面向社会招聘的首批文职人员,在火箭军工程大学开展为期1个半月的加钢淬火。



铸魂、塑形、强能,该校积极适应新时代强军兴军对军队文职人员提出的新要求,专门抽组力量成立岗前培训大队,围绕思想政治素质、军事共同基础、职业基本素养3个方面,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帮助文职人员更好更快地实现转型重塑,满足岗位需求,一批历经淬火洗礼的“孔雀蓝”扬帆启航、振翅飞翔。



铸魂——赓续“红色基因”

 



 “天下哪有不疼爱孩子的妈妈,但赵一曼为了革命,宁愿选择骨肉分离,这就叫理想信念高于天。”火箭军士官学校新聘文职人员杜鑫,在听完该校副教授刘西山讲述完“赵一曼”的革命事迹后感慨不已。 


该大队政委王欣瑜告诉记者:“这批文职人员中有的是海归,有的来自世界500强企业……一个现实令人无法回避,那就是受不同思想文化的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尽相同,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多样。”



“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这是习主席对当代革命军人提出的政治要求,也是该校岗前培训大队铸魂育人牢牢把握的“第一标准”。记者在《培训教学手册》上看到,该校着眼深扎忠诚之根、当好红色传人、履行职责使命,从党的创新理论、党史军史教育、军人道德规范、安全保密、形势政策5个方面设置19个教学专题,全面筑牢新聘文职人员思想根基。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他们邀请专家作火箭军军史介绍,引导学员深刻领悟“三爱”“五讲”为核心的砺剑精神,赓续红色基因、争当红色传人;组织讲授人民军队历史及优良传统授课,讲清“听党话、跟党走”的重要性必要性,铸牢忠诚之魂,夯实信仰之基;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等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开展现地教学,让大家追忆英烈先辈的风采,接受革命传统洗礼……3月19日,岗前培训大队组织培训学员参观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后,“二次入营”的火箭军工程大学文职人员王平在微信朋友圈写下四个大字——“红心更红”。



与此同时,他们还把优良传统融入日常生活,促进学员养成自觉、形成习惯。火箭军指挥学院新聘文职人员郝梦璇,曾是一名地方镇政府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公务员,每天的“三个半小时”让她获益匪浅,从军报国的信念越来越坚定。她感慨道:“这是理论上的清醒带来的行动自觉。”



从课堂教学到“三个半小时”,再到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的参观见学,每一堂课都聚焦一个主题——传承红色基因,每一项活动传播一个强音——担当强军重任……触动,源自灵魂深处。脱变,始于思想涅槃。


塑形——锻造“钢筋铁骨”

 



“我一个月左右瘦了20斤。”在岗前培训大队采访时,火箭军工程大学新招聘的文职人员连少强一见到记者,就兴奋地讲起了自己成功瘦身的经历。



连少强清楚地记得,自己来校时体重是180斤,第一次跑3公里,到了第二圈就气喘吁吁,脚上就像是灌满了铅。



“考核不及格就可能被淘汰”,从那个时候开始,连少强给自己定下目标:“每天跳绳1500个,跑一个3公里,利用训练间隙进行仰卧起坐和俯卧撑加练。”



3公里、5公里对部队官兵来说都是家常便饭,但对于刚刚进入军营的文职人员来说,却倍感“压力山大”。和连少强一样有过“痛苦经历”的,还有火箭军研究院新聘文职人员张瑶,她是一名有着2岁小孩的妈妈。她告诉记者,从怀孕到孩子2岁多,这将近3年的时间里,她都没有怎么锻炼。“现在,我每天晚上都会拉着小伙伴们去跑步,一开始全程跑不下来,就跑一圈、走半圈,如此循环咬牙坚持跑完。”张瑶告诉记者,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让她慢慢找到了自信,如今3公里跑她已达到及格要求。



“为新聘文职人员‘塑形’,如同给小树剪枝打杈,必须准确到位,只有根正苗壮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据培训大队大队长刘亚兴介绍,培训中,他们严格落实一日生活制度,积极开展军种知识、共同条令、战术体能、心理素质教学训练,帮助新聘文职人员了解军队编制体制,清楚军事行动常识,熟悉队列动作要领,以及掌握轻武器使用、野外生存、核生化防护、心理防护等知识和技能。



开启新征途,焕发新活力。记者了解到,学习训练中,不少学员还主动利用午休和晚上睡觉前的时间给自己“加餐”,为接下来顺利完成角色转变、融入军营大家庭,储能蓄电、添油助力。见证着学员们的变化,刘大队长不禁在队微信群里为大家点赞:“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在成长,加油,你们是好样的!”



强能——夯实“履职之基”

 



“组织的关怀和战友的温暖让我读懂了父亲的部队情结,我一定要把责任融入强军实践,尽快实现角色转变,在强军路上续写父辈的荣光。”3月15日,在该大队举办的“我的文职情”的主题演讲上,火箭军工程大学新招聘的文职人员刘晓舟的演讲可谓圈粉无数。



刘晓舟出身军人世家,同时也是一名海归硕士,她质朴的情怀、真诚的话语,深深打动了台下的评委和观众。



“知道为什么出发,前进才更有动力。”该校调查发现,大多文职人员具备较好的职业基本素质,对岗位任职“跃跃欲试”,但也有少数表示对岗位任职心里没底数、对未来发展无规划,特别是一些刚毕业便考进来的文职人员,对自身能力素质明显缺乏信心……



燃旺炉火好炼钢,对接岗位促成长。为了让参加培训的学员们更好更快地融入未来工作岗位,他们秉持“实用、管用、好用”的原则,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按照“岗位必备,工作急需”思路科学设置学习内容,包括文职人员法规政策、职业发展规划、安全保密规定等内容,授课人既有来自火箭军机关的领导干部,也有军队院校的专家教授,既有政策法规宣讲,又有工作经验传授,讲解深入浅出,方法可学可用,真正让参训学员学到“干货”。



针对文职人员专业和兴趣特长,成立多个兴趣小组,搭建各种成长平台,点燃创业激情,激发内在动力。毕业于长江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的火箭军工程大学新聘文职人员殷圣铭,受命担任培训大队兼职干事,利用课余时间展板制作、剪接视频……他感慨地说,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不只自身业务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办文办会、统筹协调等综合素质也得到有效锤炼。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新闻学专业的火箭军某基地的新聘文职人员吴香莲,自从当上业余报道员后,她认真研读报纸,军事新闻写作水平不断提高,撰写的稿件已见诸于该校校报和强军网。



广泛开展内部交流活动,在观念碰撞和经验互授中,启迪思想认识,提升能力素质。火箭军研究院新招聘的文职人员魏新玲经历非常丰富,23年前,她满怀着对军营的憧憬,从一名地方大学生考入军校,成为一名军校学员,20年前,成为一名军校教员;10年前,她离开部队成为一名法官。如今,43岁的她以文职人员的身份再进军营。她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人生如攀岩,每前进一步都是在超越自我。”同时,他们还邀请该校第一个被评为副教授的文职人员陈春梅,指导学员多次摘得国际、全国各项大学生知识竞赛桂冠的文职人员李兰杰等分享成长历程,传授履职经验……通过典型示范和榜样引领,激励文职人员在本职岗位上干好工作、立好样子。



“初入军营,我有过惆怅、迷茫和困惑。”某基地新聘文职人员严圣磊去年刚从大学毕业,从校门到营门,他说,“这个时候组织开展培训,对我们来说可以说是一场‘及时雨’,既给我们指明干事创业的方向,又给我们增添继续前进的动力。”


 END 

出品 | 火大融媒体火大青春工作室

文字 | 钟福明、吴熙昊

摄影 |白祖华

编辑 | 金童

   投稿邮箱:ihuoda@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