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房思琪是被文艺病毁掉的吗?

乌卡 秀水湖 2022-10-11
最近,刘恋和房思琪两个看上去八竿子打不着的名字,一起上了次热搜。


前者是最近在综艺《乘风破浪》里热度正盛的刘恋,身上还有着奥美创意总监、北大学霸、乐队主唱等多重标签。

后者则是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主人公。

这本小说的题材敏感。热爱文学的13岁少女房思琪,被语文老师李国华打着文学的幌子,进行长期诱奸,她不得不说服自己爱上了老师,以完成内心的“自救”,但最终依旧无力地走向崩溃。

书本以外,作者林奕含的经历也因为与故事相似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人们常常把房思琪和林奕含混为一谈,为她们的经历感到惋惜与悲痛。

这本书也因为涉及到性教育、师生关系、性侵、家暴等多重话题,一直有着大量的关注。


这次讨论的起因则是疑似刘恋几年前,在豆瓣上发布的一条关于《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三星书评。


评论是这样写的,
“看了这个我只能建议:不要在心智未成熟前过早接触过多文学作品或另类音乐。否则会因为文学滤镜而沉浸于对苦难的自我献祭。毁掉房的两个原凶,一个是老师,另一个是自己的文艺病。”

有人觉得这是理性的表态,也有人觉得她弱化了苦难带来的伤害,质疑她是无法共情的人。

其中有些争议是值得讨论的。


01,房思琪有没有“文艺病”?

实际上,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商榷,到底该怎样来定义“文艺病”呢?

这本来就是一个没有得到过明确解释的概念,大多数人将其视作矫情与无病呻吟的代名词。

因此,有读者认为用“文艺病”来概括房的悲剧过于傲慢,也过于轻描淡写。

他们觉得文学仅仅是房思琪在内心挣扎、走投无路时,用来保护自己的最后手段。


如果仅仅因为她喜欢文学,就把她经历过的痛苦的一部分怪罪于她自己,那么是不合时宜的。


他们虽然承认很多天性敏感的人在阅读过多书籍后,会变得更加细腻,更加情感丰富,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也不能消解生活中的苦难。

因为老师带来的不幸是真实存在的,不会因为她对文学的热爱与否而发生转移。


不过结合刘恋的书评来看,她提到“不要在心智未成熟前过早接触过多文学作品或另类音乐,因为文学滤镜而沉浸于对苦难的自我献祭”,似乎是对“文艺病”的另一种解释,更像是现象,而不是症状。


以前人们也会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其实是差不多的道理。

因为文学确实有它的蛊惑作用。尤其在想法还没有定型的时候,个人的思想和情绪都很容易受到阅读作品的影响,对性格和处事方式造成影响。

共情与矫情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没有对错。

很多人因此觉得“文艺病”的评价是理性的,承认文学从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房思琪的痛苦与苦难,因为她对老师最初的孺慕就源于对文学的热爱。

在两个人的相处过程中,老师也不断利用文学与典故,去欺骗一个热爱文学的少女。


房思琪在受到侵害以后,不得不通过幻想爱上老师的方式来缓解痛苦,显然也是精神上的自耗。

房思琪强调过不能只是喜欢老师,而是要爱老师。



正是因为她不断地用文学的眼光去美化自己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才会导致自己越陷越深,最终在虚幻的泡泡被戳破时更加痛苦,难以接受。


文学成为了遮羞布,让人不能直视现实中真正造成痛苦的那些源头。

林奕含本人曾经说,这个故事最让她痛苦的是,
“一个真正相信中文的人,他怎么可以背叛这个浩浩汤汤已经超过五千年的语境?他为什么可以背叛这个浩浩汤汤已经超过五千年的传统?”


这也是她笔下角色房思琪的痛苦所在。

一个热爱、信仰文学的年轻女孩,难以接受她曾注视过的文人,在脱离了美的语言和修辞以外,退化为狼狈、肮脏的的俗人,甚至烂人。

结果,“她恍然觉得不是学文学的人,而是文学辜负了她们。”


这种表现不一定能用“文艺病”来定义,却的确与她对文学的认知与期待有关。

造成房思琪悲剧的源头当然是老师,这点无可辩驳。

而其他因素带来的微小而具体的压力与重量,同样不该被忽视。



点击此处 溶解牙垢


02,刘恋有没有“同理心”?

在读者们忙于解构房思琪与“文艺病”的关联时,也有一部分人把争论发散到了更高的高度,认为会写出这种书评的人“毫无同理心”。


在他们眼中,这段书评充满了高高在上的俯视感,是一个生活顺遂、家庭幸福的人因为无法想象他人痛苦而发表的轻描淡写的傲慢言论。


有人觉得自己读出了其中的潜台词,是在指责受害者没能及时从痛苦中抽身,是在规劝受害者放弃自己的权利(这里指阅读文学)从而避免被伤害,是在嘲讽受害者的脆弱与敏感。


也有人提到,即便作者也提到过文学会美化犯罪,但那只是受害者的自我检讨,当别人以这样的口吻讲述同一观点时,则意味着共情能力的缺乏。


所以不断有人给刘恋打上冷漠的标签,觉得她没有人性,无法与人共情,更无法与女性共情。


更有网友由此直接对所有简体中文读者开炮,认为简中环境没有严肃议题生存的土壤,所以读者们都不懂得尊重他人的苦难。


甚至借此控诉,正是因为这样没同理心没共情能力的人太多,才导致现实世界如此丑恶。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句话在不同读者看来也有着不同的深意。

于是,出现相反的声音也不让人意外。

不是所有人都从中感受到到所谓的高高在上,也有人觉得很正常,只是简单的就事论事,不必发散。


有人认为她没有忽略老师造成的伤害,也不是在否认受害者的痛苦,也没有指责其不积极自救的意思,只是纯粹地认为文学的确给人带来二次伤害。


而且认为她提醒了这些受害者应该在受到伤害后进行心理自救,比一味的同情更有意义。


在他们看来,这段内容仅仅是提供了另一种解读的角度,更着重于悲剧已经发生后房思琪越滑越深的自救方式。


还有人觉得,短短几句话无法把一个人的态度全部展现完全,没有提到的内容并不是被无视了。

单单通过这么一百来个字,就来肆意鉴定评价者,并不是什么值得支持的事情。


无论支持反对,其实都是读者对原评价进行阅读理解后的结果,并不一定代表评价者真实的想法。

以前有人开玩笑说,现在写一句话要备注十个括号,强调自己并没有多余的意思,也证实了频繁的阅读理解已经成为网络环境中的某种常态。

伴随着对文字的多次解构,字句根据需要被揉捏成不同的形状。

另一方面,抛开作者本人的经历不提,《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本质依旧是小说,是文学作品。

既然如此,它就不该排斥得到正常的文艺评价,这与“是否能共情”、“是否有同理心”无关。

人人都应该有评价的自由,你可以反驳这种评价,但并不应该由此去攻击发出评价的人


03,林奕含和房思琪该不该被混为一谈?

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出版后不久,林奕含选择告别这个世界。

随后,林奕含的父母公开声明,林奕含的痛苦源于曾发生在她身上的诱奸,并指出《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一书,是林奕含本人的真实记录和心理描写。


小说扉页标注着“改编自真人真事”,似乎也为这段声明提供了验证。

在很多读者眼中,林奕含就是房思琪,房思琪就是林奕含,她们被混为一谈了。

结合很多被报道的内容,以及林奕含公开发布的言论,她们之间的确存在着很多共性。

两人都是家教优良、热爱文学、有自尊心的优秀女孩,通过补习班与“老师”相识,保持着一段不健康的亲密关系,并为此饱受痛苦与煎熬。

但有些差异的确存在。

被认为是小说中老师李国华原型的陈国星,将自己与林奕含的关系定义为婚外情,并指出在他们确认关系时,对方已满18岁,已经被抑郁症所困扰。


林奕含父母则坚持,林奕含是在被强迫的情况下与陈国星发生性关系的,当时林奕含17岁未成年。


无论哪一种说法,都与房思琪的经历有所出入,——小说里结识老师时,房思琪才13岁。

另外,对陈国星的指控也没有被确认,当地检察署调查后认定,“无具体犯罪事证,为不起诉处分。”

这当然不能作为陈国星并没有犯罪事实的铁证,毕竟超过时限的性犯罪是非常难以取证的。

而且在师生关系中,年长的老师本身就很容易通过地位上的不平等,对年轻的学生进行劝诱与压迫。


尽管两者的痛苦可能是一脉相承的,是对自我的厌弃,或者是对老师的憎恶,甚至是对文学的怀疑,但两者依旧都是独立的个体。

她们共享着受害者这个共同的身份,读者们却不该将真实人物与小说角色完全对等。

房思琪不是林奕含,林奕含也不是房思琪。

林奕含笔下的房思琪,幻想自己爱上了老师来美化这种受到的伤害;而现实中的林奕含写下这个故事时,何尝不是在用文学进行加工呢?

所以她才会说,“这是一个关于'女孩子爱上了诱奸犯'的故事,它里面是有一个爱字的。”


归根结底,这是小说,不是自传。

真实人物永远有着比小说角色更矛盾、更复杂、更纠缠的情感。

她可能没有那么完美,没有那么无私,但不影响她透过这个故事想向外界表达的、警示的。

因而,不必把人物与作者混为一谈;不必把对房思琪的评价,视作对林奕含本人的评价。

更不必把对书的批评,上升为对作者的批评;把对作者的喜爱,等同于书籍的文学价值。

去阅读,去讨论,去表达,就好。



点击此处 护眼防疲劳



04,我们能不能接受不同的评价?

那么说到这里,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我们究竟能不能接受与自己想法不同的观点?

毕竟人与人之间由于不同的家庭状态、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的生活经历,对不同人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与关注点,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世界上原本就不会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如果只要看到与自己立场相左的观点,就去进行攻击与指责,是一种自负,也是一种自私。

面对苦难,我们不一定只能表达同情,表达愤怒,也可以去思考苦难的源头,去向内探究为什么。

坦白说,如果当我们阅读一本书、观看一部电影时,永远只能说出那些立场最为正确的评价,那这样的评价反而是没有意义的。

我一直觉得对文学作品的讨论,其实也可以被视作作品的一部分。

由一本书出发,人们往往能看到的不仅仅是作者想要讨论的主题,还有更多不同层次的感悟与思考,而且伴随着时代的变化,很可能被附着上不同的价值。

这也是文学作品存续的意义,
——让人看到,让人思考,让人反省。

林奕含曾经说,“我要做的不是报道文学,我无意也无力去改变社会的现况,我也不想与那些所谓大的词连接,也不想与结构连接。”


透过书写,她想叩问得更多、更具体:
“身为一个书写者,我这种变态的、写作的、艺术的欲望是什么?”“这个称之为艺术的欲望它到底是什么?”
“艺术它是否可以含有巧言令色的成分?”“艺术从来就只是巧言令色而已?”



我想如今的某些讨论或许能够满足林奕含的期待,因为确实有人正在同她一起叩问。


-END-

本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如涉版权,请联系删文。





故事征集


你有故事 我有酒

你说我听

把你的人生和更多的人分享

秀水湖故事征集活动

正在进行中

......


活动详情

【故事征集】你有故事,我有酒

投稿方式

YGHFZYGHFZ(微信)

x15804049781@163.com

联系人:15804049781(蚩妍)


关注秀水湖,给你的生活添点温度
—--The End--



特约发布:
1.教你一招拯救便秘,肠子润到打滑!
2.尿酸死对头,每天吃2粒,痛风不来找!
3.哪疼贴哪的久光贴,日本国家队专用
4.口腔溃疡用它抹,十秒止痛,两天全好!
5.失眠不用再吃药了,耳朵抹点它熟睡一整晚


佳片推荐:
1.【电影】不服不行,豆瓣8.5,神作之国又刷出新高度!
2.中国留学生在日本被执死刑,网友:日本法律太软了
3.日本的女排选手吉村志穗的漫画身材
4.【电影】十部国际高分影片
5.倪匡去世:人生不易,大笑而过
6.激情四射,地道好片!

做号不易,打赏随意!

主编微信:zhangjinxiao012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