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伊琍的“司令范”,以及婚姻里的独立与依赖

非非马 非非马FM 2020-10-30


已成为当下中国“独立女性”新标杆的马伊琍,7月28日下午官宣离婚。


近两年来,马伊琍身上的“独立”标签和她日益提高的演技,成为她构建个人品牌的“双核驱动”,这既符合马伊琍本人的性格底色,也暗合了女性独立觉醒的时代新风。


当马伊琍在社交媒体上被高调追捧,推奉为“完美示范了什么叫作独立为女人带来人生与婚姻的掌控权”,我倒更想借着“马司令”的离婚,谈谈婚姻中的“独立与依赖关系”。


就先从马伊琍的“司令范儿”说起吧。


yours 非非马


01

从“原谅教教主”到“大女主马司令”:

当“独立”终于成为马伊琍最具商业价值的“标签”


“我已经做好了离婚的准备。”


这是马伊琍早在2010年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说的。


彼时,人们不看好她和文章相差9岁的姐弟恋,他们的大女儿刚两岁,34岁的她,经历了哺乳期的隐退之念、产后抑郁,正陷在事业的瓶颈期。


但是,当年号称已做好离婚准备的马伊琍,在三年多后正面遭遇“周一见”事件时,却并没有选择离婚。彼时,她刚生下二胎。


因为那句“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她被嘲“原谅教教主”



再5年后,凭借中年事业翻红和一套套流传甚广的“独立女性语录”,马伊琍在公众心里重塑了一个“情感和事业皆独立的大女主”人设


现在的女观众,普遍喜欢这样活出女王/司令气场、逆风翻盘的“鸡血故事”40+后,还能事业作品和品牌资源与颜值主要是气场、气质双创“高峰”,这,多给女人提气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无论是渴望活得既成功又美丽的,还是曾经受过、或者正在受“渣男”委屈的,都需要这样一个爽利强干、强势到能主动掌握自己命运的女性作为role model,给自己提口气,亦或是从她的翻身仗里抒一口自己胸中郁结的怨气。


毕竟,太多的女性承受着职场里玻璃天花板的压力,且不得不疲命于职场家庭之间,还有为数不少的女性,在两性关系中不得不去承受那种难堪的委屈。


所以,女观众们乐见马伊琍飞扬的同时,更喜见比她小9岁的文章事业难振、体态发福、衰靡提速,看着比40+的马伊琍更像一个“中年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这场曾经不忠、也不再“般配”的婚姻“终于”解体时,吃瓜群众不出意外地一片叫好、叫爽。



这场离婚事件被演绎成一场从自媒体到民间,对“渣男”文章无情嘲讽与批判、对“大女主”马伊琍极尽赞美的舆论狂欢。


社交媒体时代,自媒体最是善于“体察民意”,炮制顺应民意的“畅销款”。


品牌商也趁势再次推出由马伊琍代言或担任品牌大使的相关广告。


目力所及,至少看到三个。雅诗兰黛的某款眼霜、阿玛尼的某款面霜、蒂凡尼的首饰,都是极优质的品牌资源。


而品牌资源,是检测一个明星真实“观众缘”的最佳风向标。


聪明的品牌也最善于将明星的突出人格特质,与自己的产品做深度结合,赋予产品以物理功能之外的“心理价值”、“情绪价值”。


在明星本人特质、民意/观众缘、品牌商、媒体的合力作用下,“独立自强”正成为马伊琍身上最具商业价值的核心资源,或者说,selling point。


显然,受众很吃这一套。


比如,下面这则雅诗兰黛找马伊琍拍摄的某款眼霜广告,它硬生生从一个抗衰的护肤品广告,拍成了一则总攻气十足的“大女主宣言”。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a0791j6r2ho


每个女人只有一次前半生的 机会

前半生的路上没有对错 

唯有成长

成长中的困境

激发自愈的能量

你会看到自愈后的新生

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年轻和力量

就像喜马拉雅极地花

生长于极地困境

激发非凡自愈力

始终自我修护

绽放如新生

……

愿双眸和你一样

不念过去 不畏将来

无惧一切 自愈新生

三十岁遇见夏琳 四十岁遇见子君

勇往直前

期待遇见更新、更美的自己


广告中,表情坚定冷峻、气场十足的马伊琍, 不像是推荐护肤品的,更像是走过千山万水、浴火重生的“新女性”人生导师。


嗯,她以前就说过,希望通过自己塑造的角色让大家看到“女人应该活成什么样子”。


无疑,马伊琍是一个有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的演员。


而不论马伊琍塑造的角色是什么特点,马伊琍本人正越来越有boss范儿,一种能量强大,且足以掌控全局的“司令范儿”。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她不是“亲切可人”、“循循善诱”那一款;她是言谈举止冷静理性,越来越不怒自威的那一款。


这气场的形成,既有她的天性,也有基于教育、人生经验所后天养成的价值观驱动,而后者会带给人极强的心理暗示。


看马伊琍这几年的硬照和广告短片,我个人的感受是,她有很强的意愿去展现自己大气冷静、甚至是冷峻的那一面。她渴望从里到外地把自己武装成“女强人”。


图片来源于微博@马伊琍


毕竟 ,曾经也想过“隐退江湖”、“相夫教子”的她,被残酷的现实以一种血淋淋的方式教育过。更关键的,她从来未曾忘掉这个“血与泪”的教训。


也许是“凡事总喜欢往最坏处先打算”的个性使然,一如她9年前就曾放言“已经做好离婚的准备”;


也许是文章不能再给马伊琍建立充分安全感所需要的足够信任感;


也许是因为观众和媒体的不肯忘记,反复提醒——不由慨叹,明星为了职业发展让渡出去自己大量的私隐,也真得很残酷,放在普通夫妻身上,也许就过去的坎,在明星身上就格外难。


总之,内外因交互之下,马伊琍成为了今天霸气侧漏的总攻型女强人。


在那一张张照片、一帧帧视频所展示的眉眼神情之间,她也许还想表现出四十不惑的淡定与从容,只是,在她目前的这个阶段,我所感受到的,有笃定和自信,但并不真正淡定从容,很多笑容里都透着一股隐忍不发的狠劲儿、以及藏都藏不住的倔强和要强。可以复习下前面的视频。)


图片来源于微博@马伊琍


也没什么不好,要强倔强,从来都是马伊琍最突出的性格底色之一。


我虽然更喜欢从容不迫款,但也挺欣赏马伊琍“要强倔强”的这面——毕竟中国这样的女人不是太多,而是太稀少能在情感重击的逆境之中不屈服不沉沦,以极强的生命力自愈重生,这对于广大女性而言的确具有很正面的示范意义。


(我写过《性爱大师》的剧评,特别谈及了女二“被出轨被离婚”后的重生。戳标题《<性爱大师>观后:真正的女性觉醒才不是“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可读。)


我赞同马伊琍关于女性独立的基本观点——女人应该追求情感与经济的独立,无论如何都要始终追求自身的成长,但这几日看了那么多马伊琍接受采访的资料,以及各种盛赞她独立强大、“成功掌控了自己命运”的文章,我不禁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婚姻中,保持独立与互相依赖的辩证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02

婚姻里既需要各自独立,

也需要适度互相依赖:

前者需要实力,后者需要勇气与智慧


在专访马伊琍的各种采访文章中,我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


2017年,《我的前半生》热播,她当时9岁的大女儿“教训”她:


陈俊生说叫你不要工作了,在家里,他养你一辈子,你也信?!他说只爱你一个人,你也信?!


对此,马伊琍说既感到哭笑不得,又觉得欣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哎,看到这里,不禁心里一酸。


怎么讲呢,“防患于未然”自然是女人必要的自我保护,但是,如果我有个9岁的女儿,小小年纪便跟我说出这样一番对男性不信任、有敌意的话,我大约不会感到欣慰,而是会感到难过。


9岁就说出如此“看破人间世”的沧桑话,我不知道这些年来,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她可曾看到;也不知道她身边的人在与她相处时,是否曾有意无意地提及她父母亲之间的过往。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里,也顺带说一句文章,无数声音都在唾骂文章先对妻子不忠,又对情人不义,事发后完全是从利益的角度衡量利弊得失,作出了回归家庭的“精明”决定,我倒是认为值得去问一句,为什么,他没可能是因为两个幼女而作出这样的决定?在女儿和爱情/情人之间,并不是每个男人都天然会选择情人。


我从来都不欣赏文章,尤其讨厌他在妻子怀孕期间出轨,也很看不上他曾经狂妄自大无涵养,但关于当时他作出的决定,我觉得不必非得从“利弊权衡”这个单一视角出发,这除了符合某些主题的撰文需要、进一步强化其渣男形象的塑造之外,并不全然公允。


有作者说更欣赏贝佐斯这样“爱情转移”了就干脆离婚的,我也欣赏,但别忘了贝佐斯和前妻之间并无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和几岁幼童需要挂虑。即便贝佐斯在此种情形下依然选择情人,这只说明他在骨肉之情和爱情之间,有另一个标准。这之间必然有高下吗?至少有可探讨的空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女儿的教育,看得出马伊琍自有一套,也颇为自豪。女儿那番早熟的话语,被马伊琍认为显露出独立意识,因而让她感到欣慰。


能理解,但也不由一声叹息。


她其实从来不曾真正放下,那场婚姻重伤强化了她人格底色中缺乏安全感的一面,她再也不敢百分百地信任,全然地交付,她从行为到心理上不断强化自己的“绝对独立”、“不依靠不依赖”,因为那是她给自己安装的“全护型”铠甲,以让自己没有一丝软肋。



可是,没有软肋的爱情,哪里还是爱情;


没有一点点互相依赖的婚姻/亲密关系,是跛脚的婚姻/亲密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马伊琍说自己很小的时候就有不安全感,做梦都经常梦到大楼倾塌压来,她拼命地逃。


她评价自己是未雨绸缪型。


先把最坏的想好了,然后我就心里有底了,万一发生了最坏的状况,我也知道该怎么办,就不至于从很高的地方摔下来太惨。


马伊琍还说,她的安全感只来源于她自己。


这样性格的马伊琍,“周一见”之前不会彻底交付所以早在9年前,她就已经有“离婚”的心理准备),而“周一见”之后,就更不会彻底交付出自己。


她这样的女人,不会把自己人生的掌控权交付给别人,一定是牢牢撰在自己的掌中。


这样的她,文章大约是更感压力的、也会觉得始终有一道无形的“防火墙”穿不透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在看马伊琍那么多采访时,另一个很深的感受是,马伊琍在采访中表达独立与自我成长的观点时,所有的立足点都在她自己身上,你很难感受到在她身上,有一个由婚姻连结的“命运共同体”。


那段著名的往事,从没有被直白地提出过,但几乎所有的文章都会提到“曾经的痛苦”、“生活中不好的事”对于马伊琍的影响、助推作用,这些,一再被马伊琍讲述为促进她成长的“养分”


伤害过你的人也好,你觉得有些人你遇人不淑也好,这个都是你人生当中美好的经历,你不经历这些怎么可能变得强大呢?蜜罐里泡大的孩子是不可能坚强的吧,因为人这一生一定会遇到很多事情。


这个道理本身没有错,也能理解每一篇“周一见”之后的采访稿为何都会提及这样一笔,但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媒体与读者乐见当事人谈难堪往事对自己的影响,想要塑造“涅槃重生”形象的当事人也不介意谈谈曾经残酷的“人生磨砺”,但是,每一次的提及,无论是以怎样的方式,都是对另一个当事人的一次往事提醒,疤痕未愈的伤口,又撕了一层皮,从未曾痊愈。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无意去讨论在马伊琍-文章的这段关系里,文章是否咎由自取,马伊琍这么做是否有其问题,我只是客观分析,以他们之间的复杂状况,注定复合之路艰难。离婚,的确是迟早的。


这里,我更想借这个话题来谈谈婚姻中的“独立与依赖”。


那种一开始就做好离婚准备的婚姻 ,多半会走向离婚。我之前写过《双宋离婚、晨冰分手,其实这些问题和细节最值得分析》[戳文末链接可读],谈及了这一点。


不能全然交付自己的信任,没有软肋,没有依赖关系的婚姻,恐怕也不是深度链接的婚姻。



我从来都觉得女性也好、男性也好,首先要做一个独立的人,在婚姻/亲密关系中,应该维持彼此的独立性,但是,这不等于时刻做出“全然独立”的姿态,不敢百分百地交付自己,没有深度的信任和交付,两个人之间很难建立深厚的信任感、安全感与亲密感。


互相依赖,不是说离开对方就不能活,也不意味着让爱情和婚姻成为自己人生的全部,而是说,在朝夕相伴中彼此成为对方生命中具有唯一性、不可替代性的重要一部分。分开了,就会有钻心刺骨的痛,而不是好像撕了一张外贴的膏药、擦伤了一层最表层的皮那么easy。



独立和依赖,在亲密关系里,不冲突也不矛盾。


《欢乐颂》里的曲筱绡,无疑是个脑子十分拎得清的“独立女性”,有主见有头脑,甚至经常会有自己的小算盘,但是她在爱赵医生时,却是不惜力不怕伤地全心付出,也得到了赵医生爱的回应。


情感关系都是相互的,两人的付出未必会百分百对等,但是爱会被感受到、反馈到。



能真正破镜重圆的关系,一定不是因为利益考量、利弊权衡之后的“不得不”在一起,而是因为“爱和信任仍在”,彼此之间仍敢百分之百地交付信任,敢于让对方成为自己的软肋,敢于在对方面前放下所有的铠甲,做回最单纯轻松的小孩,并且敢于“依赖”上对方,让对方成为自己生命里不可或缺、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部分。



比如我曾写过的休杰克曼与大他13岁的妻子。《在现场|51岁金刚狼挑战癌症世界巡演, 大他14岁的"老妻"是最大功臣》可阅读。就在前几天,媒体还拍到了休杰克曼背妻子的浪漫照片。




说白了,幸福的夫妻,愿意并且敢于做一对“命运共同体”。


他们是命运共同体中独立的个体,但不会总是突出、强调自己在婚姻关系中的独立性;


ta看中个体的成长和人生价值实现,但也会看中命运共同体的成长与共同价值实现。


婚姻里既需要各自独立,也需要适度的互相依赖。前者需要实力,后者需要勇气与智慧。



非非马:传统媒体人出身,而立之年赴英留学攻读电影研究硕士。毕业后留英,为著名文化国企创建英国子公司,任总经理。现为文化创业者、中英电影节英国首席代表、领英专栏作家、英国FT中文网特约撰稿。个人微信号:feifeima777。



双宋离婚、晨冰分手,

其实这些问题和细节最值得分析


在现场|51岁金刚狼挑战癌症世界巡演, 

大他14岁的"老妻"是最大功臣


我的前半生 | 贺涵爱上的,

为什么偏偏是样样不如唐晶的罗子君?


我的前半生 | 贺涵唐晶之分手,

在于不能相互给予安全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