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国都出台“糖税”控糖了,你还放不下手里的奶茶?!

非非马 & LL橙 非非马FM 2021-05-30


前几天,我们的健身群里,有几位读者在说自己如何忍受不了“甜”的诱惑。今天,就来认真给大家说说,关于糖,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真相和丑闻。


yours 非非马


01

英国政府征收“糖税”控糖


一边姨母笑地磕着甜剧CP发的糖,一边沦陷在肥仔水、珍珠奶茶、甜甜圈、冰淇淋带来的快乐中,这是许多当代“小仙女”的日常画风。糖,似乎成了“实苦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抚慰剂。


就连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都逃不过“甜蜜的诱惑”。



女王的前私人厨师,为英国王室服务15年的Darren McGrady日前爆料:


女王是个甜食控,甚至可以说,她比普通人对甜食的热爱还强烈。



巧克力曲奇蛋糕,是女王的挚爱甜品。比如每次要去温莎城堡,高级厨师都会为她带上一块,作为她旅行途中的“甜蜜伴侣”。


女王对巧克力曲奇蛋糕似乎永远不会厌倦,几乎每天都要吃上一小块。如果最后只剩下一点,记得给她送过去,因为女王非常享受吃掉最后那块蛋糕的快乐。



甜食虽美味,能带来很强的”幸福感“,但它带来的健康负担,纵是贵为女王,也不敢随便大快朵颐,“一小块”,已是她严格的饮食菜单里,那个最大的“放纵” 。


毕竟,糖在英国已经引发了“国民性健康危机”,让英国政府在“万众争议”中,宣布要征收糖税,希望通过税控手段,让民众降低糖的摄入,让商家在食品中控制糖的添加。


吃糖吃成全欧洲第3胖,英国政府忍不住出手


吃糖,到底有多 “伤”?英国政府太懂这种 “痛”。


英国公共卫生局(Public Health England)在调查后,将糖定义为——近年来导致英国肥胖人数、肥胖相关疾病人数激增的罪魁祸首之一。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英国的肥胖率高居欧洲第三——每三个英国人中,就有两人超重,而每四个英国人中,就有一人肥胖。



更严重的是,英国的下一代和未来,也正成为“被糖毁掉的一代”!


英国公共卫生局去年数据显示,英国有大约34%的小学生处于超重/肥胖状态。背后的主因之一,仍是超量摄入糖分。



超量的糖分摄入对英国儿童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不容忽视。英国国家肥胖论坛发言人呼吁,如果政府再不出手,英国的下一代可能比他们的父母寿命更短。



总体而言,英国人糖分摄取量超标,主因是摄入太多含糖量超高的软性饮料,平均约占英国人糖分摄入量的四分之一。据《英国医学杂志》发表的论文,每天饮用100ml含糖饮料,会导致患癌整体概率增加18%,患乳腺癌概率增加23%。更重要的,这里一定、一定、一定要画个重点——即使纯果汁也会产生同样影响!


所以,千万不要认为,纯果汁就是健康无忧的!




正因此,含糖饮料也是目前糖税的主要“打击对象”。


2018年出台的新税政规定,每100毫升的饮料含糖量若在5至8毫克之间,每升饮料会征收18便士的税项,若含糖量超过8毫克,每升饮料会征收24便士的税。



相关报告显示,糖税实行1年后,英国饮料含糖量平均下降了11%,民众购买低糖饮料的意愿提高。


根据今年4月的一篇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BMJ)的论文,通过建模预测,糖税将令英国的肥胖率降低0.9%,每年减少约2万起糖尿病病例。


糖税初见成效,但英国政府与糖的管制似乎才是个开始,英媒将此形容为“一场未完待续的斗争”,并报道称,英国政府已经在考虑,将糖税征收范围扩大至饼干、蛋糕、糖果、巧克力、冰淇淋等食品,




02

那些戒糖的人都过得怎样了?


英国政府在控糖,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那些戒了糖的人,都过得怎样了?


BBC纪录片《糖:新一代健康杀手》中,采访了一对因戒糖而使生活焕然一新的新西兰夫妇。


妻子玛丽安的母亲曾是糖尿病晚期患者,她的母亲在做完肾透析后,还进行了肾脏移植,但治疗并没能成功挽救她的生命。


在母亲丧事后,玛丽安也被医生告知:她也患上了糖尿病,好消息是,还是前期。



为了让妻子不重复岳母的悲剧,丈夫盖里将所有含糖量超过5%的食物丢弃,此后的饮食中,用右旋糖或葡萄糖作为代糖,开启了夫妻二人的“戒糖之旅”。



“戒糖”之后,夫妻二人的身体状况大大改善,曾经体重巅峰达到106公斤的丈夫,现在恢复到72.5公斤的标准体重。妻子瘦了18公斤。



而最令人欣喜的是,她成功逃离了糖尿病的阴霾!



现在,戒糖在明星中也颇为流行。


已经戒糖的明星有阿黛尔、考特尼·卡戴珊、凯特·哈德森、亚历克·鲍德温等人。



戒糖前后的约翰·古德曼(John Goodman),媒体夸其“返老还童”:



1999年的凯特·哈德森 vs 2019年的凯特·哈德森:



今年詹妮弗·洛佩兹还曾在在ins发起10天不吃糖、不吃碳水的挑战。


1993年的詹妮弗·洛佩兹 vs 2012年的詹妮弗·洛佩兹:



2019年的詹妮弗·洛佩兹:



国内被夸“冻龄女神”的张韶涵、吴昕、大S等,也被发现早已开始自律戒糖,让不少人惊呼,这戒的不是糖,戒掉的根本是衰老嘛!



明星案例之后,咱们再来看看普通人的戒糖案例。


戒糖一周,惊讶地发现皮肤状况明显改善,过去脸上总是有痘印、暗斑,虽然现在的皮肤并不能说有多完美,但现在看起来皮肤亮很多,整个人精气神好很多。竟然坚持了一周没有饮料、零食、纸杯蛋糕的‘无糖’生活,太感动了。



这一个月内,我努力远离了一切人工添加的糖,并且选择低糖指数的水果。仅一周之后,我就感到自己的情绪和精力都有所提升,虽然有很想吃糖的时刻,但这些微小的改变也让我想继续坚持。一个月后,我的身体发生了神奇的改变,没有刻意减肥的我,竟然瘦了5磅!



从一周、一个月再到一年,感受到自己皮肤状态变好、体重减轻、肠道变健康、整个人看起来更精神……许多人由此走上了长期戒糖之路。


以下依次是,戒糖前,戒糖3周后、4周后的照片:



换了张脸,换了个人,是许多戒糖网友收获的评价。


而最常被分享的经验还有:


戒糖开始很痛苦,然后很爽,看到效果之后,越来越爽,戒糖也会上瘾。



当然,也有人戒糖之旅坚持得十分辛苦,但坚持下来,结果依然让她十分满意:


作为一个嗜糖如命,曾经将甜食作为生活5大最重要的东西之一的人,戒糖30天里,我几乎经历所有可能产生的戒断反应,疲倦、易怒、沮丧、头疼……以及发了疯、想不顾一切吃甜食的时刻。好在身边有专家和可信赖的朋友,一个月戒糖的成果,还是非常满意的。



看了这些,你有没有想立刻开始自己的戒糖之旅?


别急,下面,我们继续给大家做“科普”,介绍一些你需要知道的知识与背景。



03

关于糖,你不知道的真相


首先,人体到底需要不需要糖?需要多少糖


相关科研人员给出的答案是:0,身体内并没有任何生物进程需要摄入糖。


这里说的糖,是指的是那些人为提取或添加的各种“游离糖”,如白糖、冰糖、红糖、果糖等一些非常容易消化、能够快速转化为血糖的糖。它不包括新鲜完整水果中天然存在的果糖,不包括奶类中的乳糖,也不包括粮食谷物和薯类中经过消化可以转换为葡萄糖的淀粉。



下面重点讲讲几类大家觉得很健康的糖源。


比如蜂蜜。


虽然是天然的甜味来源,但含糖量不可小觑,天然成熟蜂蜜中,总糖含量超过85%,因此只建议少吃,不适合多吃。



再比如果糖


也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健康,果糖摄入后并不会产生太多饱腹感,一不留神,食物就吃多了。过多的果糖还会在肝脏中合成脂肪,导致甘油三酯升高。



那么葡萄糖呢?


甜度不明显,但血糖指数高,如果不是长期进行高强度体育训练,还是直接吃米粉等主食更健康。


接下来,咱们说说,什么叫作“不过量地吃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吃糖不超过50克,控制在25克以下最佳。


举些更方便大家直观理解的例子:一勺蜂蜜含糖20克,一瓶可乐52克,一杯奶茶平均含糖34克……吃糖过量,就是如此简单。



那么,过量摄入糖分,到底有哪些危害?


美国南加州大学罗伯特.勒斯蒂格教授(Prof.Robert Lustig),这位世界上最反糖的人士之一,曾总结糖的3大主要“功能”


肝脏肥胖、细胞老化、阻止大脑正确计算出自己摄入了多少食物。


肝脏能够代谢一定量的糖分,一点没问题,大量就不行。当人体摄入的糖分,超过肝脏的代谢能力时,就会陷入麻烦。


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在美国、欧洲、亚洲调查了152个地区后,发现90%患有代谢综合征病人群(代谢综合症包括:高血压、高血糖、胆固醇过多和身体肥胖,从而增加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的危险),都是因为摄入过多糖分。



看完,有没有心里一紧?



04

关于糖,那些被遮蔽的丑闻


过量摄入糖的危害如此巨大,为什么糖还能肆无忌惮地“嚣张”了这么多年?这里面有一桩大丑闻。



上个世纪 60 年代,心脏病、高血压、肥胖人群曾经呈井喷式增长。


究竟什么是最大的健康杀手?糖,还是脂肪?


当时还尚无定论。


然而,美国制糖业却对糖的危害早已心知肚明的。


可是,为了商业利益,他们竟抢先下手,收买了一批学术专家,如哈佛大学著名的营养学教授 Dr. Hegsted、明尼苏达大学的教授Ancel Keys等,撰写了一篇篇的“学术软文”,将全部“黑锅”甩向脂肪。



1958年,明尼苏达的教授Ancel Keys在美国糖业研究基金会(Suger Research Foundation)的赞助下,调查脂肪与心脏病的关系,通过横跨7个国家的“大型实验”,最终发现——脂肪就是导致心脏病的元凶。


舆论一时炸锅,所有矛头指向脂肪。由于杰出的“科研贡献”,在制糖巨头们的造势下,Ancel Keys还登上了1961年的时代杂志封面。



制糖业“趁热打铁”。


1965年,糖业大亨们给包括Dr. Hegsted在内的3名哈佛教授以每人大约相当于现在5万美元的“软文费”,让他们撰写了一篇关于脂肪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论文。


这篇文章,登上了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更可怕的是,在金钱攻势下,沦为制糖业“学术走狗”的哈佛教授Dr. Hegsted,当上了美国农业部人类营养部的行政官。由他起早的美国第一份膳食指南,重点突出了脂肪的危害,而对糖的危害,却只轻描淡写提了几句,比如易导致龋齿。



为制糖业摇旗呐喊的所谓科学家们发展得顺风顺水,另一边,呼吁糖才是危害健康的头号 “隐形杀手”的良心科学家们,却被打压得很惨。



其中,英国的首席营养学家John Yudkin,大约是被抹黑得最惨的“反糖派”先锋之一。在对他长达十几年的打压里,他的悲惨处境简直可用“名誉扫地”来形容:


科研项目拉不到赞助、学术会议被拒之门外,论文也被学术杂志拒发,出版的书籍被群嘲为“科幻小说”,甚至还被咬为“收了高脂肪食品商的贿赂”。


这一切,直到2016年才被美国医学会内科杂志披露。制糖业“瞒天过海”的无耻作为,才得以露出冰山一角。


到2017年,PLOS Biology杂志又曝光了另一则黑幕。


糖业研究基金会曾资助了一项代号为259的动物实验,实验过程中发现大量摄入糖会提高甘油三酯水平,进而导致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增加。其中一组小白鼠的实验数据,还显示出高糖和膀胱癌可能有很大关系。



收到风声后,糖业研究基金会立刻停止了对该项目的资助。由于缺乏资金,该项目无疾而终,而相关的实验成果也被雪藏了。


学术造假,打压真相,美国制糖业巨头,顺利甩锅“脂肪”,将人们带向低脂生活同时,食品生产商们,为了不让食物口感变差,开始大量添加便宜又好用的糖。



BBC纪录片《糖:新一代健康杀手》中揭露,在公众不知情的情况下,食品行业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尤其是在最近30年,一直在增加配方里的糖。


时至今日,制糖业仍在玩着同样的花招,用从人们身上赚的钱,继续给人们洗脑。如果一个食品公司赞助了某项研究,最终研究结果对该公司有利的可能性会提高7.36倍。


所以,对于所谓的“科研报告”,也不要轻易相信啊!



关于戒糖,为什么对有些人那么难?


既然糖有这么多害处,越来越多的人也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仍有人表示,在糖和“胖老死”之间,宁愿选糖。


那么,为什么“戒糖”会如此难?


首先是因为吃糖,真的是会上瘾的。摄入糖分后,大脑会释放多巴胺,让人感到愉悦。


糖分被分解,血糖升高后,大脑又会继续释放内啡肽等物质,让人继续沉浸在幸福感中。


然后,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血糖很快下降,由此产生的“落差感”会令我们的大脑发射一个信号:快吃糖!快吃糖!快吃糖!



人们迷恋“快感”。


毒瘾难戒 ,糖瘾也很难戒。


所以,英国政府出台个糖税,还被很多民众喷。甚至,中国网友都有看不过眼的。


“好的吧,就算研究说的对,人的身体不需要糖来维持生理机能运转,但是我的灵魂需要糖啊!”



“人生已经如此艰难,实现财务自由已经不奢求了,竟然还要被社会剥夺吃糖自由!”


“我不抽烟,少喝酒,也不吸毒,就爱喝可乐,这样也要被“惩罚”,这也太扯了吧!”



“人活着就有患癌的风险,喝水会得癌症,吃饭会得癌症,呼吸也会得癌症……我宁可喝奶茶喝可乐喝到40岁英年早逝,也不想清心寡欲、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地长命百岁!”



“我的身体我做主,想吃就吃,想喝就喝,就算真的不健康,这也是我个人选择,也不需要政府当保姆为此出台政策!更不需要媒体一直BB,来兜售焦虑!”



呃……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吧。


正如BBC纪录片《糖:新一代健康杀手》中的营养学家所指出的,就是存在很多人,在大病没真正找上自己前,宁可选择现在吃糖,现在就爽,不管未来。


直到,20年后,自己真的患上了这个病、那个病。


纪录片里,主持人采访了一位身患糖尿病20年的病人,问她如果能回到过去,会做出什么改变?


患者说:少吃糖。糖尿病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已经令她视网膜脱落,双眼白内障,承受了各种痛苦。



快感在招手,大脑在渴望,商家在营销,现实又如此艰难,太多的理由,让人们“想吃糖”,甚至依赖上糖。


然而,就像甜宠剧只提供一时的情绪价值,永远不可能真正解决你的人生疑问、生活难题,嗜糖所带来的快感与抚慰,也只可能是一时的。


而长期来讲,沉迷、依赖于哪一种“精神性软毒品”,都会伤及根本,祸害无穷。更何况,糖吃多了,实实在在地危害我们的肉身。


道理已经说了这么多,接下来就是执行。为了给自己多点戒糖的动力,各位读者朋友不妨再复习下文章第2部分提到的那些戒糖之后的正面事例,鞭策、激励自己!我们一起加油呀!


PS:这篇文章,我们花了很多功夫来搜集资料和撰写,如果你觉得有用,欢迎点击“在看”鼓励下哦,也欢迎转发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朋友受益。谢谢!


如果你想加入我们的健身群,请加我的小号,feifeima778微信。谢谢!


参考资料来自Insider, BBC, Daily Mail, Mirror, Telegraph, GOV, Sky News, YouTube, Instagram等。

新朋友认识非非马:

传统媒体人出身,而立之年赴英留学攻读电影研究硕士。毕业后留英,为著名文化国企创建英国子公司,任总经理。现为文化创业者、中英电影节英国首席代表、领英专栏作家、英国FT中文网特约撰稿。个人微信号:feifeima77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