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创立了全球最出名的书店,堪称女文青创业鼻祖 | 女性职场力

非非马 非非马FM 2020-10-30


身怀文学梦想的她,嗅觉灵敏地抓住了时代机遇,凭借自己的远见卓识,精准的差异化定位,关键时刻all in的魄力与勇气,以及她巨大人格魅力所吸引来的豪华人脉圈与顾客圈,成就了一番至今无人能超越的“女文青创业”传奇。


yours 非非马


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很多女文青大约都曾有过一个书店/书吧梦,可惜这桩文艺范business却极难做。


但100年前,一位气质翩翩、潇洒风流的美国女文青却在巴黎做成了,而今它已成为全球最出名的独立书店,是巴黎游客趋之若鹜的网红打卡地。


你没猜错,我说的正是位于巴黎左岸的莎士比亚书店和它的传奇创始人西尔维亚·毕奇Sylvia Beach)。



毕奇女士出身并不富贵,中产之家,甚至只受过短短几个月的所谓“正规教育”,还是一位并不被彼时主流社会所宽纳的女同性恋


但在二十世纪“咆哮的二十年代”,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最如雷贯耳的多个闪亮名字——乔伊斯、海明威、菲茨杰拉德、贝克特等等,却都成了她和莎士比亚书店的座上宾。


右四为海明威


在毕奇和她的同性恋人、也是她事业拍档的阿德里安那.莫妮耶的共同打理下,莎士比亚书店成为了一个半商半公益性质的“文化商业综合体”——


它神奇地集书店、图书馆、出版社、书吧、青年旅馆、邮局收发中转站等多重功能于一体,业态之丰富,理念之奔放创新,堪称“文青创业史”上一传奇。



10月5日,是毕奇女士的逝世纪念日,今天,我们就将从一个目力所及尚未被人切入的角度——女性职场力视角,来讲讲这位“女文青创业鼻祖”的创业故事。




01

大时代赋予的机遇,

错过了便是辜负


某种程度上,莎士比亚书店算是特殊的时代机缘、地缘所成就的时代传奇。


对于创业者而言,时代、战争与和平、经济周期、文化周期,大约是谁都逃不开的“命运大转盘”。创业,无论是大成还是小成,往往都要先搭上时代这艘船。


1887年出生的美国女孩西尔维亚·毕奇,在一战结束后终于迎上了一段虽短暂却“最为多彩”的好年代。巴黎的1920年代,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最安稳、经济最好、文化艺术最繁盛的十年,虽然也问题重重。


最重要的,这个时代里涌现了一批自信的现代女性。


很多女性,在一战时期离开家庭外出工作,她们对自身性别的自信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现代女性们积极地参与起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当时,甚至已经有女性开始经营自己的连锁店。


当时的巴黎现代女性中,中性审美与打扮开始流行,很多女性留起了短发,穿起西装,甚至是牛仔裤。毕奇当年的不少造型,便有此风采。


社会风气开始松动,新风开始吹入,哪怕并未蔚然成风。


大家最近都在追的热剧《致命女人》,清晰地描绘了1960年代一个美国成年女性的典型生存状态——housewife,人生被狭窄地局限在照顾丈夫与家庭上,经济完全依赖丈夫,连丈夫出个轨,也不敢、不愿离婚。欧洲,也差不多。



但是毕奇显然不是她们中的一员,她是大胆独立,在传统之外寻找女性人生价值的现代新女性。并且,她果断地抓住了时代给予她的好机会。



当然,这还得感谢她开明的父母,不仅为她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还资助了一笔“创业启动基金”。这种超越时代主流的开明,同样也受惠于时代新风。


她的父亲是一位高知牧师,是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神学院的博士,她的母亲来自一个医生家庭。毕奇因为不喜欢学校里过于严格的管教,只上了几个月课便退学了,但因为父亲有大量藏书,给她自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她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量的阅读培养了她卓越的文学鉴赏力与辨别力


此外,她因为父亲工作的缘故,十来岁便有机会随着家人来到欧洲,在法国、西班牙、瑞士等都曾生活过。这不仅开阔了她的眼界,更培养了她快速适应环境、与人交道的能力。


因为热爱文学和艺术,所有城市里,她最爱的自然是当时欧洲的文化艺术中心,巴黎。


对于一个热爱文学、甚至想以开文学书店为生的女文青而言,遇上1920年代的巴黎,是大幸运。


大时代赋予的特别机遇,错过了便是辜负。



02

创业最大的幸运之一,

是碰到志同道合且互补的合伙人


准确地说,毕奇会想到“创业”开家书店,其实是受到她的同性恋人莫尼耶的启发。


1

2

3

4


作为一个女同性恋,要不靠丈夫、也不靠父母的经济资助来生存,自己有份工作、有份独立的经济收入,是件顶重要的事儿。


所以,在毕奇遇到她后来的终身伴侣莫尼耶时,莫尼耶正是书店主,同时还是出版人、诗人。她们几乎是立刻就成为了“密友”。



毕奇此后经常跑到莫尼耶的书店,那里经常会邀请作家们举办各种文学活动。


一战末期,毕奇作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远赴塞尔维亚工作。战争一结束,她琢磨着自己也要开家书店。


这个想法得到了莫里耶的大力支持,莫里耶成为了毕奇的最强搭档,一位忠贞不渝的合伙人。而且,两人无论是从性格,行事作风,还是知识结构上,都十分互补。


毕奇和莫里耶合影


同为热爱文学的文艺女青年,毕奇的“比较优势”在英美文学;莫尼耶的“比较优势”在法国文学。


性格做派上,高高瘦瘦的毕奇更加粗放、不拘小节,性格外向、爱热闹;相对矮圆的莫尼耶更加谨慎仔细,性格也偏内向、安静。


这两位,正可谓既志同道合又互补。


图为莫尼耶


经营一个书店兼图书馆,在没有电脑系统协助管理的100年前,工作极为琐细繁杂。一个书店的图书管理、会员卡出借记录、现金进出管理等等,全靠人工。


这些,单凭行事粗放的毕奇一个人,是肯定搞不定的。乐观开朗的毕奇,更擅长的是“交朋友”,是“业务拓展”。


最终,是这对互补搭档的齐心协力,将莎士比亚书店推向了高峰。


创业路上的大幸运之一,可不就是碰到志同道合且互补的合伙人么。


左一为乔伊斯



03

精准差异化定位,

帮助书店在竞争中迅速崛起


1969年,杰克·特劳特因为提出“定位”理论而被誉为“定位”之父,被公认为“全球顶尖商业大师”之一。


然而,早他半个世纪,才30刚出头的女文青毕奇就已经在她的商业实践中用上了“定位”战略,通过精准的“差异化定位”,让莎士比亚书店独树一帜,迅速崛起。


最初,毕奇是打算回到美国,在纽约开一家法文书店,还可以作为莫尼耶书店的美国分店,然而,因为资金不够,她只能放弃这个计划。几经思考,她决定在巴黎开一家推荐英语文学的书店。



一来,当时巴黎市面上基本都是法语书店,但一战后有相当一批美国人来到了巴黎生活,比如毕奇一家人,比如正在《堪城星报》(Kansas City Star)当记者的海明威,他们有阅读家乡本土文学的需求,同时,随着美国的经济与文化迅速崛起,法国文艺界也越来越渴望了解美国文学。


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


此外,当时的巴黎只有两家出版社在出版便宜的英文书,出版的还是老派一些的作家,缺乏新人新作。这是一个供需严重不平衡的市场


看准这个巨大的市场空白,专注于英语文学的莎士比亚书店,算是在一片蓝海里畅游。



书店开业时,摆满了最新出版的美国书籍、各种书评杂志、还有其他国家的英语著作。书店橱窗里展示着乔叟、艾略特、乔伊斯的作品。


要知道,艾略特写出令他真正享有国际声望的《荒原》,乔伊斯出版划时代的《尤利西斯》可都是在1922年。而1919年的毕奇,就已经有眼光在橱窗里将尚未名声大噪的“新锐”诗人艾略特和彼时还备受争议的“新锐”作家乔伊斯放置于公认的英语文学巨匠乔叟旁,足见其专业上的优秀鉴赏力、辨别力。



艾略特和《荒原》



乔伊斯和《尤利西斯》


事实上,毕奇的核心优势也正是她对美国文学的精通、对最新英美文学资讯的及时掌握,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大行家。顾客、尤其是法国顾客,非常信任她的推荐(导购),也乐于听她介绍相关的背景、资讯。



做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注:借用下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谈国家竞争时提出的“比较优势”概念),提供有别于其他竞争者的“差异化服务”,如此有“商业战略思维”的女文青,堪称无师自通的商业奇才啊!



而除了售卖图书,给当时的莎士比亚书店带来重要现金流的,是另一核心业务,出借图书。


在当时,图书本就昂贵,英语文学书因为市面上流通得少,就更加昂贵,几乎是被当成奢侈品来对待的。因此,当时借书看的人,要远比买书的人多得多。毕奇和莫尼耶采用了收费会员制来管理这个业务。


嗅觉灵敏的商人,永远能看到商机在哪里。



如此操作一番,被毕奇吸引来的顾客有多么“硬核”呢?首批图书馆会员中就囊括了许多知名作家和各界精英,例如大名鼎鼎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安德烈·纪德、知名小说家安德烈·莫洛亚、成为第一位巴黎医院女医生的特雷莎·伯特兰等等。


安德烈·纪德

安德烈·莫洛亚


人情固然有一定的影响,但归根结底,是书店提供的“硬核”的服务,吸引并维护住了“硬核”的客群



04

创始人的价值感,

决定企业走到哪个高度


莎士比亚书店从来不仅仅是一个书店。毕奇也并不真正指望靠这个书店“发财”,或者实现所谓“财富自由”。


她和她的partner莫尼耶所求,是书店的良性经营之外,更多地参与、推动当时的文学实践,为巴黎热爱文学之人提供一个温暖的精神家园。


它是一个精神诉求大于商业诉求的书店。


也正因为创始人是以这样一种价值感在经营书店,它才能在20世纪的文学史上留下一笔,成为一个传承百年的传奇书店。


若从管理来说,毕奇可真不是一个理想CEO人选,尽管,她有超群的商业战略眼光。


她不喜欢管钱,对财务不敏感,她对琐碎的事儿毫无兴趣,甚至懒得在书上标个价格,也不愿给出借的书建索引目录。


尽管当时社会已大踏步地进入高度追求效率的工业时代,她却迷恋家庭小作坊式的缓慢节奏与人情味。


所以,莎士比亚书店常常会接济经济拮据的文学逐梦者们。她还在书架之间铺上了窄窄的床铺,为无处落脚的文学青年们提供温暖的容身之所。两位女店主也绝不会驱赶那些“赖”在书店里蹭书读的顾客。


虽然经营商业,她们却从不是掉在钱眼里的商人。不过顾客们喜欢这两位善良慷慨又饱读诗书的女店主。



长而久往,莎士比亚书店汇聚了大量人气,读书人都爱聚集此处谈诗论道,这里经常举办各种书会活动,最出名的便是毕奇对“迷惘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的支持。真正是巴黎当年最有魅力的文化景观之一 。


因为初心不失,因为并不以逐利为第一诉求,这也成全了毕奇“文化创业”生涯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桩“业务”——重要到足以载入20世纪文学史册。


因为的确是桩令人骄傲的成就,毕奇在后来写的自传里,对这桩“业务”的前前后后也是大书特书,占了整本传记的一小半。


熟悉她的人读到此处可能已经了然,是的,就是她冒着被封禁的巨大风险、投入全部身家、不计后果与成本地出版了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最初惨遭封禁,之后终于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巨作之一。


当时,因为连载“被认为含有低俗色情内容与敏感政治内容”的《尤利西斯》,美国杂志《小评论》直接被封,两位女编辑甚至被纽约正风协会给告上了法庭。


乔伊斯自己,也处于很窘迫的生存困境。经济一直都很拮据,还患有严重眼疾,女儿还患上了精神病,他虽也靠做家教等赚些收入,但因为“挥金如土的习性与不负责任的理财作风”(来源于《乔伊斯传》),他几乎一直都靠接受友人不断资助才能度日。毕奇也是其中一员。


毕奇和乔伊斯


在《尤利西斯》出版无门、乔伊斯极度沮丧时,毕奇勇敢提出帮他出版此书,并得到了合伙人莫尼耶的大力支持。他们无视此书遭受的巨大争议和谴责,坚定地认为这是一本伟大的著作。


可是,书店的财政情况根本无法承担高额的印刷费用,又因为追求完美的乔伊斯不断在印刷出的校订稿上修改、重写(整本书大约有三分之一都是在校订稿上写出来的),印刷成本不断被抬高。尽管印刷商不断提醒这么做“太疯狂”,可毕奇却义无反顾地全力支持乔伊斯。


为出版这本书,毕奇all in到几近破产,承受了巨大的财务危机,甚至需要自己美国亲友给予接济。


“但为了一部伟大作品的诞生,一切都是值得的。”事实上,毕奇觉得能亲手出版她最崇拜的一部作品,已经是巨大的幸运,这本身已经给她无与伦比的幸福感。



一个创始人的价值感,会渗透到她的每一个商业决策中,尤其是关键性的重大决策。如果说小决策还可以引入更多理性的技术分析,大决策却从来只靠价值感的引领。理性不能带你去到的高度,价值感可以。



值得一提的是,乔伊斯担心书卖不出去,本只打算着印个十几册,可毕奇却坚持,首印必须1000册。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


《尤利西斯》出版后依然争议很大,连咱们著名的女性主义作家、文学批评家维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都曾在日记里批判《尤利西斯》是“一本无知、下流的书”……


维吉尼亚·伍尔芙


但是,爱这本书的人也爱死了。它的轰动程度出人意料,此书仅在莎士比亚书店这里,就重印了十一次。


与其说,这是一次带有巨大投机性的“商业赌博行为”,不如说,这是一个创始人为了自己高度浪漫的理想主义,“无心插柳柳成荫”。


不断地重印,也很大地缓解了乔伊斯的经济危机。至于后来《尤利西斯》在美国解禁,由兰登书屋出版,并因版权纷争而导致毕奇与乔伊斯友谊出现裂痕,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值得一提的是,大度的毕奇最后主动放弃版权,乔伊斯独享了兰登书屋支付的45000美元。最终,毕奇也在自传中删去了对乔伊斯的不逊之语。




051

商业只有注入精神性,

才会流传百年


由毕奇创办的莎士比亚书店在二战期间被迫关停。毕奇本人更曾因不屈的反抗精神,被关过动物园的铁笼,甚至被抓进集中营关了半年。


二战结束,已经58岁的毕奇却无力再重张书店。



1951年,美国诗人惠特曼的孙子乔·惠特曼来到巴黎, 他效仿毕奇,在巴黎圣母院附近开了一家英语书店,内设图书馆。他把毕奇视为“女英雄”,全面继承了莎士比亚书店的传统,毕奇也成为他的常客,并心存感念。


1962年10月5日,75岁的毕奇在巴黎逝世,去世前,她正式授权同意惠特曼沿用“莎士比亚书店”的名字,而文化界也一致认可了她的决定。


就这样,我们看到了今日依然熠熠生辉的“莎士比亚书店”。而今,它由惠特曼的女儿经营,她将自己的名字也改为了:西尔维亚·毕奇·惠特曼



只有注入精神性的商业与品牌,才会流传百年。



06

非姐说


对于每一个追求独立的现代女性而言,经济独立可谓人格独立之基础。而谋生之道,在很大程度上也也影响着我们的生存之道,价值自我实现之道


毕奇女士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女性能以怎样的谋生之道存立于世,归根结底,是她的精神资源决定的。



所谓价值感(观)、人格魅力、情商、智商、眼界、格局,都是一个人精神资源的“衍生品”。这些,会决定一个人选择怎样的道路,走出什么样的道路。


有志于职场打拼的女性,最紧要、最重要的投资,其实是不断增值自己的“精神资源”。


共勉。


PS. 这次特别换了种方式来写女性人物故事,你喜欢吗?看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欢迎留言告诉我。

如果喜欢文章,欢迎点击“在看”鼓励,更欢迎转发分享至朋友圈!

PPS. 关于西尔维亚和著名作家海明威的旷世友情,请移步今日二条阅读。

作者非非马:

传统媒体人出身,而立之年赴英留学攻读电影研究硕士。毕业后留英,为著名文化国企创建英国子公司,任总经理。现为文化创业者、中英电影节英国首席代表、领英专栏作家、英国FT中文网特约撰稿。个人微信号:feifeima778。

非非马推荐导读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