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访问谢玲玲||“后林太”时代,她活成香江备受尊敬的名媛“谢小姐”

非非马 非非马FM 2020-10-30

肖像摄影:肖全


“离婚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改身份证,去掉夫姓,重新做回‘谢小姐’。”

                                            

                                              ——谢玲玲




作者/非非马



感谢好友引荐,我前段时间有机会专访了仰慕已久的传奇女性谢玲玲女士。

 

一直以来,“江湖上”关于玲玲姐的“传说”都很多,很多人都曾评价她是个“传奇”般的存在——的确,她是真当得起“传奇”二字。

 

首先是惊人的零差评好口碑。


目力所及,任何人、任何媒体提到她,无一不是称赞有加。我看了那么多资料,居然在网络上找不到一篇说她不好的文章。

 

脚跨“娱乐圈”、“上流社会”两大最易“招是非”的名利场,却能“清”身而过——玲玲姐是我的经验里,唯一一个例外。


肖像摄影:肖全


8岁童星出道进入演艺圈,23岁嫁入豪门,在生了五个孩子之后,却在年近40之际经历了一场沸沸扬扬、路人皆知的“离婚事件”。


最后,因公婆做主,竟拿到4亿港币的“天价”离婚费,比一年后离婚的黛安娜王妃拿到的还多——如此“有故事”、被世人目光紧盯的女子,却居然,赢得了所有人的交口称赞——若非真的为人处事上佳,断然是做不到这一点。

 

也难怪,林青霞曾在《窗里窗外》中说,“曾经,几乎所有的台湾家庭都希望可以生出谢玲玲这样的女儿。”


林青霞与谢玲玲。两人曾合作《窗外》、《月朦胧鸟朦胧》、《雁儿在林梢》等影片。


而玲玲姐的另一个“传奇”之处是什么呢?

 

当年,她因为前夫林建岳移情王祖贤而离婚,她的婆婆余宝珠女士公开说,“宁要媳妇不要仔”,那句著名的“永远的新抱”便出自于此。

 

然后,大家都看到了,她在不做“林太”的25年里,依然与“前”婆婆处出了犹如母女般的亲密关系,住得只隔两条街,每周见面至少两三次。简直人人称奇。


图片来自玲玲姐的朋友圈,经授权使用


至于她的第三大“传奇”之处,则是她的教子有方。

 

五个“含着金汤匙出身”的子女,每一个都个性十足,却在她一手抚养教导之下,个个待人礼貌,每一个都学有所成。


也因此,我在youtube上看到有若干香港节目都邀请了玲玲姐来谈教育。


长子林孝贤,美国东北大学管理学院学士,后在多次世界排名第一的Kellogg-HKUST EMBA项目(由西北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联合筹办)拿下硕士学位。


长女林恬儿是南加大本科,哥伦比亚大学双硕士,后来嫁给先生何正德,毕业自斯坦福。两人婚礼时,香港三届特首与澳门两届特首到场祝贺。


二女儿林爱儿,香港大学工商管理学士、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博士。


小女儿林心儿,入大学前在伦敦时尚学院学习了时尚设计与传播专业,之后在美国著名基督教大学佩珀代因大学拿下心理学学士学位,其心理学专业全美著名,美国前第一夫人南希·里根毕业自该校法学院。


小儿子林孝能:毕业于美国佩斯大学,眼下正准备攻读管理学科的硕士。


事实上,她不止把孩子教育得好,也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终身学习、持续成长的女性榜样。


快40岁时从头学习英文,离婚后与朋友携手创业、学习商业投资,58岁时去读了长江商学院的CEO班。


玲玲姐与海底捞的杨丽娟是长江商学院CEO班同学


余闲里,玲玲姐多年来坚持习画学舞,成绩可以开办慈善画展、参加慈善舞蹈大赛……


玲玲姐在自己的《蕙质兰心》画展上


向上滑动 阅览使用体验


而直到现在,年过60的她,依然坚持每周请老师来上两节英文口语课。


她喜欢四处旅行,世界各地去看博物馆、艺术馆。


在梵高的曾孙、文森特·威廉·梵高先生的陪同下参观梵高美术馆


她如此充满生命力与感染力,难怪著名肖像摄影家肖全说她:“美丽从来没有离开她,岁月只是为她换了一种呈现的方式。”


肖全为玲玲姐拍摄的这一组纯素颜黑白照,我最是喜欢。当时,肖全提出完全不化妆,摒弃一切对镜头的防备和雕饰,玲玲姐一口答应,爽快到令肖全都感到意外。


套用眼下最热的一个词——“乘风破浪的姐姐”,即将64岁的玲玲姐无疑可称是“姐姐中的姐姐”。


而我今天要写的,正是玲玲姐如何活出“姐姐范儿”的故事。

 

不得不说,每一个今日“有担当的姐姐”,大约都是从“被照顾的小妹妹”长成的。玲玲姐也不例外。

 

我们电话畅聊时,率真坦诚如她,直言不讳自己曾经的迷惘与焦虑,她当年是如何痛苦地学习告别“林太”,重新做回“谢小姐”。

 


从待字闺中的“谢小姐”到“林太”,她是被追求、被选择、被挑中的;而第二次做回“谢小姐”,却是她一手主动重建的新身份、新自我。


而玲玲姐身上最打动我的,也正是她在“长成/becoming”的路途中,那种破茧重生的顽强生命力。



站在一个观察述评者的角度,谢玲玲的人生,大概可以分为“离婚前”和“离婚后”。


那场婚变,是她的人生中真正意义上的分水岭。

 

1956年的9月,谢玲玲出生在台湾一个家风传统而规矩的大家庭中,兄弟姐妹9人,她行六。


她的父亲,是一位将军,对所有孩子管教极其严格,同时又不吝给予孩子们充分的关爱。

 

在谢玲玲7岁那年,长相可爱清丽的她,一眼被李行导演选中出演《婉君表妹》,第一部作品就拿下了金马奖最佳童星奖。


《婉君表妹》剧照


次年,她又出演《我女若兰》,再夺金马奖最佳童星奖,并一举拿下亚洲影展最佳童星奖。也因此,她被广泛赞誉为“当代的天才童星”。


《我女若兰》剧照


出身好,家庭和睦,人长得美,又聪慧灵气,她备受台湾观众的喜爱,就此片约不断,一路顺风顺水地演到23岁。


仅仅1978、1979两年,她就接演了多达十来部电影作品。



也是在那时,香港富豪林百欣之子林建岳,对她展开了狂热追求。


彼时,最被媒体津津乐道的故事,大约就是,凡是谢玲玲喜欢的衣服,林先生会把同款的全部颜色、全部尺寸都买断,以防有人与她撞衫。


那是谢玲玲第一次恋爱。

 


当别的女明星挤破头想嫁进“豪门”而屡屡难遂其愿时,出身名门、长相秀美、为人单纯的谢玲玲,却未费吹灰之力,被林家的长辈们接纳、喜爱。



成了“林太”之后,本就与世无争的她,彻底退出演艺圈,安心在家相夫教子,陆续生了五个孩子。



她本以为这大概就是自己的人生了,孝敬公婆、抚养孩子、辅佐丈夫,并且,忍受八卦版上不时爆出的——关于丈夫绯闻的报道。


原本,她就是一个出生在旧时代,观念传统的女性啊,是曾经“依附于丈夫的小女人”,也甘愿接受命运给她的安排。

 


毕竟,在她于1980年结婚时,香港废除妾制才不过9年,西半球的美国女权运动还在艰难争取《平等权利修正案》的通过而不得。


在世人眼中,一个女明星的最佳归途,也莫过于谢玲玲这般了。



所以,虽然也会觉得那个“林太”做得“很辛苦”,但她也选择了“忍耐”与“自我安慰”,“只要他不亲口承认那些报纸上的绯闻,只要他还回家,只要他在外人面前能让我站得住。”


这态度,多么的似曾相识啊,一点都不出奇。那是面对此种境遇的豪门媳妇们,最常见的态度与选择。只不过,鲜有人愿意亲口承认。

 

也所以,当我听到玲玲姐这番话时,我还是非常震惊于她如此的坦诚与磊落。通常,对于曾经并不那么“光鲜”的过往、对于自己曾经表现出的软弱与精神低矮,人们总是会下意识地选择“掩埋”与“修饰”。

 

直面、承认自身的局限性,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



而回到林先生提出离婚的1993年,那时候的谢玲玲,虽然已经37岁,却也还并未具备这样的果决、勇气与智识。


所以,人的成长,其实真的和年龄无关,只和经历、阅历、尤其是痛苦有关。

 

面对突如其来的婚变,那时的“林太”几乎可以说是被打得措手不及。刚从报纸上获悉“绯闻”,不几日,林先生就正式提出要离婚,并且,史无前例地,搬出了家。

 

“林太”知道,这回是真的事态严重了,与以往的每一次,都不同。

 

“坦率说,我当时也很害怕,非常惊慌,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番心声,吐露的真是特别坦诚了。


谢玲玲画作


是啊,23岁退出“职场”,就此为人妇为人母,在家做了14年的“林太太”,突然在年近40之际“被分居、被离婚”,膝下还有五个孩子,最小的一双儿女才刚刚3岁。 

 

将心比心,面对相似的处境,如此的人生巨变,谁不惊慌呢?

 

纵然豪门之家的离异儿媳,不至于会为婚变后的衣食生计发愁,可家庭破碎的心痛悲伤,是同样的;因丈夫离开而产生的自我怀疑是相似的;甚至,因为是曾经的大明星,因为是曾经光鲜而备受瞩目的豪门儿媳,那种因身份失落而带来的焦虑迷惘与惶恐,只会比寻常人更甚。


毕竟,哪个有自尊的女性,不爱惜自己的“颜面”,更何况是将门之后、从小就一路鲜花相随、盛名加身的谢玲玲。


毕竟,那还是1990年代初的香港,离婚并不似今天这般寻常。

 


而玲玲姐最了不起的地方,也恰恰在此。

 

尽管惶恐,尽管焦灼,尽管前途未卜,尽管爱面子,尽管身边绝大部分人都劝她还是不要离婚——毕竟有五个孩子,毕竟她还有公婆站她这边,不如耐心等待林先生的回心转意——但她,还是在慎重思考了三个月之后,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决定:


她找了律师,主动给林先生寄去了离婚协议书。


在正式分居两年后,两人于1995年离婚。

 

离婚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去修改身份证,去掉夫姓,重新做回“谢小姐”。




我问玲玲姐,当年这个离婚决定是怎么做出的?她说:

 

“我的个性就是爱面子,你都让一个男人这样对你了,如果还不放手,算不算一个有尊严的女人呢?即便强行挽留,你的另一半不会看得起你,子女也不会看得起你,你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这样的日子,我一定会受不了。”



是啊,对于真正自尊的女性而言,比起“被离婚”所带来的那种“没面子”,放弃尊严底线去忍受一个假面婚姻,忍耐丈夫的不忠与轻慢,恐怕才是真正的“没面子、没尊严”。


离婚后的谢玲玲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这是她与友人方芳芳一起登上台湾版《尚流/Tatler》封面。


后来,我们都知道了玲玲姐因为这次离婚,在公婆的支持下,获得了高额离婚费,可在做出离婚决定的当时,她并不预知这一点,她也并未想到公婆居然会不向着儿子,向着她。

 

她当时敢于离婚的底气,很重要的原因,是来自于自己从影多年积攒下了一笔不小积蓄,这份经济实力给了她充分的信心和勇气:我相信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带大五个孩子。


谢玲玲与女儿林心儿

谢玲玲在法国尼斯出席女儿林恬儿的婚礼


玲玲姐坦言,离婚之后,她反复跟女儿说的一点就是:“女人最重要的,就是独立生存的能力。否则,你无法获得人生真正的主动权。”

 

一场婚变,彻底从价值观和人生道路选择上,重塑了谢玲玲,甚至也改写了她的性格与人格,让她真正地在心理上成长为“玲玲姐”。尽管,过程颇多不易。


离婚多年,而今,玲玲姐早已前嫌尽释,坦然将林先生看作自己的亲人,也曾在采访中柔声说过“他永远是我五个孩子的爸爸”,但当年,要主动做出割舍,做出离婚决定,却并不容易。


而真正做出了决定,也并不代表就自动结束了所有的心碎与疼痛。伤口的疗愈,需要“药引”,更需要耐心地等待时间,来让“药引”慢慢发挥作用。 


玲玲姐坦言,她也是用了一两年时间,才完全走出那段低潮期。


那段时间,她也曾经历失眠,时常焦虑地思考未来该怎么办,但是,不论怎样,她从来也未曾放弃过努力,一直都在积极地“重建”生活。

 

“作为一个母亲,我如果自己不能活成孩子们的榜样,我如何教育他们面对人生的逆境、奋发向上?”

 

为母则刚。

 

肖像摄影:肖全


那么,她究竟做了什么来完成“自我”的重建?

 

玲玲姐告诉我,既有自身的努力,也有来自外界的帮助,缺一不可。


她告诉我,那个时候她看了很多的励志书籍,比如卡耐基的全套,她从这些励志书籍里汲取精神力量,给自己打气。


一直以来,她也都很喜欢看励志人物传记,比如她就很欣赏米歇尔·奥巴马的自传《成为》。

 


应该说,这一点非常值得和大家分享。因为,“受害者”最怕的就是“受害者思维”,会很容易陷入自怜自艾,将自己的人生经验作“悲观叙事”。只有具有“重振者思维”,才能真正走出心理阴影,通过积极的、建设性的行为,获得正面体验,最终改变人生的处境。


肖像摄影:肖全


 玲玲姐做的第二个努力就是,积极地学习新知,并且,给自己找事做。


在林先生提出离婚后,玲玲姐也开启了英语学习之旅,“在台湾,用英语的地方很少,我小时候就开始拍戏,一直也没机会好好学习英文;而在香港,用英语的地方很多,孩子们长大也都有出国留学的需求。以前,我有先生、有秘书帮我翻译,今后,我知道只能靠我自己了。”


就这样,每天晚上,她阅读英文书,睡不着觉就一页一页地读,直到看累了睡着为止。而这后来也成了她最好的“安眠药”。


那段时间,她晚上读英文,白天就和请来的私教实战演习,大胆地开口讲,不怕犯错。

 

学习了新知,是很容易给人带来成就感的。像玲玲姐这样,在焦虑中通过做一些具体的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又让自己在一点点进步中感受成长和自我成就感,是对抗焦虑非常实在有效的办法。


经过努力,玲玲姐的英文飞速进步,孩子们后来在海外申请寄宿学校都是她亲自上网搜索、联系。作为家长,她还要飞去接受学校面试,出席所有的家长会。


当她发现自己可以自如地应付这些时,这给她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所以,只要我努力,我可以靠自己做到的。”


谢玲玲与大女儿林恬儿、女婿何正德


高峰时期,玲玲姐的五个孩子分散在世界各地念书,她一年要飞很多趟,去各地看望孩子,出席学校的家长日活动等等。

 

在培养五个孩子的过程中,玲玲姐会格外重视女儿的成长,因为她知道儿子自有林家照拂,女儿更需她的爱与关怀。而她的亲身经历又让她对女儿的教育格外上心,希望她们人人都有独立生存的本领。


学习英文之外,玲玲姐还做了另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和两个好朋友创业。


他们开设了一家服装公司,她负责设计,在内地生产制造,并销往内地。那段时间,她几乎每个周末都在公司加班画图做设计,还经常跑到东莞、深圳等地看厂验货。

 

这种忙碌的创业生活,虽然十分辛苦,但也让她没有太多空闲时间沉陷于痛苦情绪之中,“我需要让自己的时间被工作占满,这对当时的我很重要。”



所以,虽然那几年做服装生意,并未在经济效益上获得多大的成功,但却自有其重要的意义。


后来,玲玲姐转战内地的地产市场,在上海与苏州成功投资了一些商业楼宇,比如苏州观前街的商厦等,收获颇丰。



我见过很多所谓成功人士在回忆所谓“人生经验”时,都很容易夸大自己的功劳,忽视掉外界对自己的帮助与提点,但玲玲姐却完全不是这样。她谦逊感恩,会反复提及那些对她有过帮助的人。

 

比如,陪她一起创业、陪她走出人生低谷的朋友。

 

比如,她的婆婆余宝珠女士。



她直言商业能力超强的婆婆是自己的偶像,让她看到一个“大女人”是怎么样的。


她也感谢婆婆对自己一直以来的支持和提点,在她离婚前就曾带她去家族企业上班,教她一些商业技能,在离婚后也一如既往地待她,让她倍感温暖,放下了原先的顾虑。婆婆还会在商业上给予她宝贵的指导和意见。

 

玲玲姐每一年都会陪婆婆过生日,婆婆也带她如亲生女儿。我问玲玲姐,如何做到这一点,她说,很早父母便教育她,一定要从心里尊重婆婆、孝顺婆婆,因为这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关系。“我和妈妈生活到23岁出嫁,去了香港,此后,我与婆婆相处的时间比母亲还长,当然应该和婆婆好好相处啊!你真心待她,她自然会感受得到。”


在谢玲玲的人生旅程里,她的大幸运之一,便是出生在一个非常温暖有爱的家庭里,她的父母亲与姐妹兄弟之间非常和睦。她动情地说,离婚后,来自娘家的情感支持,给了她极大的安慰。


“他们没有一个人嫌弃我,或者责怪,比如你不该做这个决定啊,相反,他们给了我特别特别多的理解和支持,更有温暖。”

 

她父亲在她离婚后,一直频繁与她书信往来,让她感受到,任何时候,哪怕她已远嫁它乡,父亲一直都在。



谢家的姐妹兄弟素来感情要好,经此一事,又更加团结。至今,他们每个周日,姐妹兄弟9人会微信语音群聊。他们几乎每年都要一起旅行。

 

除了原生家庭的支持,玲玲姐也十分感谢那些在她离婚后,一如既往拿她“当朋友”的朋友们。

 

在容易捧高踩低的社会中,当你不再是“林太”,失去了原先“倚仗”的权势先生,的确还是会有一些人就此“离开”的。

 

刚刚“失去”林太这个身份时,玲玲姐不止顾虑过该以怎样的身份与“前”公婆相处,也曾不想与昔日旧友再有交际,“我那时候的确是觉得,我不再是林太了,大概大家也就不再想与我交际了吧。”

 

她后来打开心房,还是几个朋友主动跟她说:玲玲,你为什么要刻意回避,我们和你做朋友,不是因为你是“林太”,是因为你是你。我们并不在乎你是不是“林太太”。

 

这番真诚的话,打消了她的顾虑,也让她收获了经历住考验、相交至今的好朋友。


除去家人、朋友的支持,玲玲姐坦言在台湾还有一位“老师”,也是她的精神导师之一。“人难免都会有低潮或困惑之时,我不是那种一个人埋在心里自己压抑的人,我会找我信任的、我认为有智慧的人倾诉,也会很谦虚、诚心地听取他给出的意见。”

 

我的好友余培刚抓拍的玲玲姐,最是那一抹温软柔软动人心。


一个真正有自信、有底气、有智慧的人,才不会过于强调一个“我”字吧。


他们善于适时向外界求助,不会将自己与世界孤立;他们也从不掩饰自己获得过的外界帮助,相反,他们心怀感恩,念念不忘自己收获的点滴善意与关怀,并且,愿意用同样的爱去帮助关怀他人。


我想,这也是玲玲姐非常乐于慈善事业的原因之一。这些年来,她在内地捐办多所希望小学,义卖自己的画,积极参与多种慈善活动。



其实,我们助人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渡己。

 

当我们在助人的旅程中确认了自己于社会、于他人的价值,我们自身,未尝不是收获了巨大的生命满足。

 

这才是对个体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最高肯定。

 

从“林太”到“谢小姐”的转变中,玲玲姐的身份重构之旅,不止是一个失婚女子完成自我救赎的凤凰涅槃之旅,更是一个女性如何超越“小我”,活出“大我”的旅程。


玲玲姐英姿飒爽出席慈善舞会



关于玲玲姐的人生故事,有太多太多值得书写之处。我们也的确聊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可惜这次的主题与篇幅所限,此番不能一一道尽。

 

与玲玲姐相识时间虽不算长,但从平时的点滴互动到对话交流,我已深切感受到她待人的诚挚、周到、体贴,以及,从骨子里散发出的极好教养。


用“如沐春风”形容她给人的感受,真是再贴切不过。也因此,我明白了,为何江湖之上,无人不说她好。


肖像摄影:肖全

介绍我们认识的好友说,玲玲姐给她最大的感受便是:温柔和真挚。“明明走的是女强人的路,可举手投足、音容笑貌却都如此温柔,完全看不出一点刚硬;明明为人处事方方面面周到圆满,却又毫无圆滑世故之气。”


她,原本就是极为看重“品德”的人,对孩子的教育之中,最看重的也是这点。

 

五个儿女虽然都学业有成,但她最常叮嘱孩子的,仍旧是“品德比知识更要紧”。


“品德,才是自己选择和习得的。家势财富、美丽外表与聪明才智或许都能靠传承得来,但一个人的品德则必须要自己努力修习与坚持。”

 

她常跟孩子们说的便是,“做人要坦荡,因为这个时代已经没有秘密了,唯一能不落人话柄的,就只有做好自己,问心无愧。”


她也会特别让孩子格外尊重那些所谓社会经济地位不如自己的人。比如,要格外尊重家里的司机、阿姨等等,不止是出于教养,也因为大家朝夕相处,彼此深度嵌入对方的生活,都是生命里非常重要的人。说实话,茫茫人海,能悟到这一层的人,非常之少。

 

大概,正是因为母亲的谆谆教诲、以身作则,我们看到,不止是玲玲姐自己热衷于慈善,她的儿女们也莫不如是。


玲玲姐与二女儿林爱儿


比如她的二女儿林爱儿、小女儿林心儿,很小就到内地山区去教英文。


她的大女儿林恬儿也是自小便开始做义工,曾在暑期时孤身远赴贫穷的国家做志愿者,去帮助别人油漆房子,去养老院照顾老人……回到家里时,满脚都是被蚊虫叮咬的包。


参与女儿林恬儿举办的慈善晚会


如今,林恬儿不止成立了环保慈善团体,还成立了Empact28投资公司,专门投资女性创业者。她希望帮助到那些有能力却苦于无资源的女性们,在这个尚未实现两性平权的社会中获得更好的创业资源。


顺便说一句,林恬儿也是一位多次被国际权威媒体报道过的杰出女性,还是一枚勤奋好学的学霸,一路名校毕业。尤值一提的是,在生完孩子之后,好学如她,居然又回到母校哥伦比亚大学,拿了第二个硕士学位。之后有机会再给大家分享下她的故事吧。

 

最后,回到本文关于“身份迷失与重建”的主题,我想说,这其实是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也无法回避的人生命题。诚如阿兰·德波顿在他的著作《身份的焦虑》中所言,“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逃避对自我身份和社会地位的焦虑。”

 

重要的,不是焦虑本身的存在,而是,我们如何应对它。


谢玲玲画作


寻找与重构自我的旅程,本质上,是一场关于“自我标准”的重建之旅,是对人生价值优先级的重新确认与再次排序。也因此,一破一立之间,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痛楚和焦灼,以及自我怀疑。甚至,很多时候,引发“重启”的原动力,也正是源于我们亲身遭逢的“挫折”或者“痛苦”。从这个意义上说,痛苦,也正蕴含我们成长的契机与动能。

 

我想,玲玲姐的自我重建之旅,对于我们每个人思考这一问题,都深具启发意义。


她的人生,也让我重新思考了关于“人格”的定义。

 

在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约翰·华生的经典名著《行为心理学》中,他介绍了行为主义者对“人格”的定义。行为主义者不相信人格是一种遗传与天赋,他们相信“人格只能靠塑造得来”——


“人格”本质上是一种“行为”,是个人行为的综合。


玲玲姐让我相信了这一点,我们的“人格”,的确是可以由我们主动选择、后天构建的。


祝每位女性都能活出真正的自我,活出自己想要的人格面貌。


                              编辑助理:Amelie


非非马

定居伦敦。写女性,写电影,写生活。个人微信号:feifeima778。


欢迎关注非非马FM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