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非答|她在武大读化学博士很痛苦,却无法决定是否该放弃

非非马 非非马FM 2021-05-30


亲爱的非姐:


我是武汉大学化学学院2020级的博士研究生,2018年6月本科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保送研究生并硕博连读。但我现在最大的困惑是:我读博读得十分痛苦,却无法决定是否该放弃。


我从小到大一直都很努力,有一种寻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本能。


在读博之前,我曾获得很多荣誉,一直是旁人眼里的好学生、好干部。


我毕业于东三省最出名的重点高中,在武大读书的前6年,学生工作的光环和荣誉就没断过——班长、合唱团长、毕业生委员会主席、暑期社会实践队队长、优秀本科毕业生(遥遥领先的票数最高)、优秀招生宣传学生大使,还是兼职辅导员&助理班主任、优秀党员、抗疫先锋……


我很努力,在学习和学生工作中,寻找与建设自己的安全感、获得感和自我价值感。


后来我顺利带着各种荣誉、光环,也带着自信与骄傲,稀里糊涂地走进了学术世界,结果,遭受到科研的“毒打”。我的实验总是做不出成果,我担心毕不了业,也不知道这日子何时是个头。


我是读了博之后才发现,博士学习和之前的学习截然不同,小学、中学,乃至本科的学习基本都是照葫芦画瓢,但读博却要创新。我觉得自己在科研上的问题很明显:缺乏深入的思考,不太会整理与分析结果。伴随着巨大的学习压力,我的休息时间、生活空间都被实验和科研无限制地挤压,我时常感到无限疲惫。


过去,我被太多人说过能力强、很优秀,可也正因此,我的挫败感就格外明显。


然后,我发现自己开始喜欢“比较”,并且在这种“比较”中越来越失落。


我与化院的研究生同学们比较,我没文章、没实验产出、没结果;我与非化院的研究生同学比较,我比他们更辛苦、疲惫,可工作没他们好找,还没他们赚得多;我还与已经工作的同龄人比较,他们工作后纷纷结婚、买房、买车,可我26岁了还不能经济独立……这些负面情绪耗散掉了我很多时间与精力。


我一度以为自己只是暂时的怠惰和厌倦,经过充分的休息就会好起来,但并不是。在持续的痛苦、崩溃与烦躁中,我开始不断问自己,我到底为什么要读这个博士?


关于未来的工作规划,其实我并不想做科研,也不想留在高校做科研教学老师,也不想从事制造业。我目前有个想法是去中学当老师、做教育,我觉得自己更适合做“人的工作”。


 当时之所以读化学专业,一是因为高中时化学功课好,二也和招生限制有关,因为我是理科生,不少我更感兴趣的专业在我们那只招文科生,而且我妈也认为那些专业未来不好找工作。所以,在一种比较懵,对专业并不真正了解的情况下,我选了化学环材。

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这么长时间已经投入了进去,而真要我现在放弃武大化院的读博机会,也的确有很多“放不下”。


我们都被告知了太多读博的好处:一辈子被别人称为“x博士”而不是“x女士”,还有高学历高起点所带来的高薪资高福利、更好的平台、更多的资源、更多的选择,而没有博士学历,以后求职、升职,都可能会被“卡脖子”。


师友们告诉我,相对于社会,学校不管怎么说还是相对温和与简单的。做什么工作都会有职业倦怠,好好珍惜读书的时光。


我很信赖的一位师兄帮我分析,因为我是硕博连读,从时间上讲,我如果再转硕士毕业,多半需要4年时间,还不如花五、六年时间把博士读下来,后者的“性价比”更高,虽然要承受更多的痛苦。


我身边有不少声音在说,“苦熬这三年就是为了拿到博士学位而已,仅此而已。苟下来,坚持下来,博士毕业了,就能去做自己真心喜欢的事情了,有更多的选择和可能。”倒是我妈一直在和我说:读不读博都行,只要我开心快乐就好。


身处各种声音的漩涡之中,我非常困扰、痛苦、焦虑,很希望请教非姐:我该怎么分析和做选择?非常感谢!


信任你的荆棘鸟



亲爱的荆棘鸟,


感谢信任,感谢如此坦诚的交流。


从此前咱们零星的沟通中,我就对你的优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生活的热爱印象深刻。看了这封信,更多地了解你之后,我才发现你比我想象得更优秀,也更敏感纤细。


果然,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成绩不好的学生才烦恼。所有人,都是各有各的困扰与痛苦,各有各的问题需要面对、解决。这很正常。


感谢你信任我、征询我的意见,我也思考良久,但我认为,我并不该用“我的答案”来回复“你的人生”。我可以做的是,向你提出恰当的问题,引导你自己思考分析,最后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答案。这才是真正属于你的选择与成长。


你的困境,我觉得不妨从以下几个点去提问与分析。


  • “我”,到底为什么要读博?


你在信中细数了很多“读博的好处”,which我都能理解,但问题是:


正如你自己所言,这些都是别人告诉你的好处。所以,那其实并算不得“你的读博理由”——你只不过是看上去“接受”了别人“灌输”给你的理由。


所以,“你”,为什么要读博?


诚然,每个人读博的理由各有不同,无论是出于学术兴趣、还是出于一些实际的目的,这都无可厚非。但有一个“常识”,其实一直被忽略了:


博士,固然代表着一种高学历认证,但博士学位的创立,其真正的出发点,是让有兴趣、有志于学术研究的人,在专业的指导下继续深造,并且,在学术(科研)上真正做出独特的学术贡献。是这一点,而非“学历”认证,才是读博士的最核心本质。


也所以,博士教育与本科、研究生教育,可谓天差地别;读博和读本、读研也不是一回事儿。


从我的认知看,只有对做学术(科研)真正有兴趣的人,或者未来有志于从事需要高学历工作的人,才需要去读博士。


那么,你有真正的学术兴趣吗?


如果没有,你又是否接受自己忽略本质,只是为那些读博附加的所谓“好处”去读博?


更进一步地,你既无心未来从事科研,也不想在高校做教师,那么你期望通过读博所获得的“好处”,比如我们私下沟通的“在职场更有竞争力、赚更多钱、过更好生活”,是否必须通过读博来实现?


你是否了解过,在职场上,一个职场人最核心的竞争力究竟是什么?你又是否调查了解过,一个职场人的收入,和学历之间的关系?博士学历,到底在什么程度、什么范围,会影响员工的收入?


如果要谈我个人的一点经验,我想说,在博士学历并非必需的那些领域和岗位中,最终决定职场发展与收入水平的,恐怕并在于你是否有一张博士文凭。以目前普遍的教育现状看,高学历也并不必然意味着高素质。对此,你可以进一步做自己的求证与分析。


  • “我”真得适合读博吗?


如前所说,读博的本质,在于做出独特的学术贡献,它要求一定的学术天赋,也要求很强的学术能力。而这种学术能力,和能够“通关”我们从小到大所习惯的那些个“考试”,并不是一回事儿。


在中国当下普遍的本科教育中,本科成绩足以保研,善于做学生工作和管理,其实都并不能有效证明一个人具备优秀的学术能力。


这可能是你带着无数光环和自信去读博,却在科研世界遭遇重挫的重要原因。


但是,我们也要有信心,人的学术能力是可以培养和提高的;甚至学术天赋也是有潜力可挖掘的。


那么,你是否能够找到有效提升的方式?你需要多长时间来完成这种提升?


如果你打算继续读下去,你是否能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完成这种转变,并顺利做出实验成果,拿到你想要的博士文凭?


  • 怎么看沉没成本,是否要及时止损?


很遗憾,你当年选择化学时,是一种很“懵”状态下的选择。但经过7年时间的学习,你现在应该能清楚判断:自己是否“爱上了”它?并且,有志于以此为业?如果不是,那么过去的付出,就是你在专业方向上的“沉没成本”。


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巨大的沉没成本。当然,你还是在这7年里有别的收获,比如思维能力的提升,做管理工作的能力与经验等等,这些是你未来做任何工作都需要的基础素质。


好,接下来要问了,沉没成本如此巨大,你是应该用“及时止损”的思维,果断转换跑道,还是说,干脆继续原先的跑道,避免让过去的付出沦为“沉没成本”?


从人生规划的角度说,人从内在calling出发选择自己所学,并能学有所用、持续在一个领域一个方向上积累知识、经验、资源,这可能是最理想的选择。


所以,如果直击本质的话,是否继续读博的问题,其实最核心的本质是人生方向的选择问题。想明白了这一点,会有助于你看待“沉没成本”。


我现在的所学所求,和我想要去往的“目的地”,是一个方向吗?



  • “我”,究竟想做什么工作?


不可否认,我们大部分普通人,到了26岁的年纪,不论是在读书还是工作,会有择业就业的压力,也会有经济压力。


某种程度上,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就是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在高校做老师、做科研,又或者做律师、金融、销售、广告等等,意味着走向不同的“道路”。也所以,这是一个需要慎而又慎的选择;也最需要——诚实扣问内心。


“我”,未来到底想做什么工作?


这个问题和上一个“人生方向”问题,息息相关、不可分割。而真正想明白了自己的职业方向,会帮助你做出“取舍”。


你的学术方向和想要的职业方向一致吗?如果它们是两条平行线,你是否有必要把宝贵的三年光阴花在这里?


而你的博士学位,能帮助你在工作中做出更好的成绩吗?


另外,我还想提醒的是,如果你寻找到心仪的职业方向了,还要问自己一个“为什么”:得出这个结论,经过广泛、深入地调研了吗?还是只出于“想象”?你还要问自己,我足够了解这个工作的正反利弊吗?又是否准备好了接受它的“AB”两面?这些都是你该去思考的问题。


虽然我并不能帮你选择职业方向,但有一个择业的基本原则挺好用:在自己喜欢的事儿、擅长的事儿,和社会需求之间,找一个结合点。


那么,不妨再问问自己,你最喜欢的事儿、最擅长的事儿是什么?是否能在目前的社会中找到相应位置?


  • “我”,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人做选择、做决策的过程中,每一个“具体问题”的背后,其实往往都指向一个“根本问题”: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度过怎样的一生?


是否要继续读博士,也可以归结到这个问题上。


它实在不是个好回答的问题。事实上,“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是我被咨询、被问到最多的问题。


而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清楚什么呢,自己的性格特征、所长所短、遭遇挫折时的反应与修复机制等等。面对外部环境的压力、各种世俗的评价标准,我究竟能有多“彪悍”,足以自我坚持、面对和应对这些挑战?


一句话,人要先充分认识自我。不同的人,对应着不同的人生“解药”。


而了解自我这个事儿,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功课与修行。


好了,希望这些话能够让你展开充分的思考,找到属于你的特爱。


希望你过得开心、快乐,继续闪闪发光。


Yours 非非马



写在后面:


希望这封读者来信回复,对其他有困扰的朋友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许你面对的不是读博是否该继续,可能是职业方向的选择问题,但我想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方法都是一致的。


如果大家觉得这样的形式挺好,欢迎向我“咨询”,我会以这样的“回信”方式来提供一些建议。


谢谢阅读。祝每一位朋友都安好!


非非马

媒体人出身,而立之年赴英攻读电影研究硕士,后为著名文化国企英国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现事写作和中英文化交流。

个人微信号:feifeima778。


  • 更多文章


欢迎关注非非马F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