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横评 | 盘点国内外9家建筑竞赛平台

UniDesignLab 2022-04-2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LOOP设计圈 Author Loop设计圈

 ○关注我们, 请点击屏幕上方 UniDesignLab


以下文章来源于Loop设计圈


对于痴迷建筑竞赛,想要靠设计找到自己职业生涯王道的小伙伴,应该会时常都陷入到找不到合适竞赛主题的困局。有的竞赛主题夺人眼球,但却是营销下的产物;有的竞赛报名费亲民,但却容易陷入骗方案的漩涡。经过多年竞赛的洗礼,作者总结建筑设计竞赛一般而言有三类:

商业平台发布的竞赛
以盈利为目的(95%有报名费),平均每个平台每年会发布3-5个,甚至更多的竞赛 ,例如YAC,bee breeder等平台;

公司企业赞助的主题竞赛
以宣传为目的(大多免费),平均每年一届,例如 eVolo,Velux,霍普杯等;

政府、公司项目推广的竞赛
以宣传为目的(免费),依据项目周期,时间不定。

在查找竞赛时,大家会倾向于竞赛信息分类平台,比如bustler,archrace等,但有时候他们也难以覆盖所有发布的“建筑竞赛”。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有趣靠谱的国内外商业建筑竞赛平台(第一类)。看看什么样的竞赛平台最符合你的气质。

整理编辑Loop 设计圈

(国际篇)


YAC
YAC (Young Architects Competition)最初由3个年轻的工程师在2013年在意大利创办,后与博洛尼亚大学建筑系合作,开始运营和筹划竞赛。从2015年开始正式接受委托筹办竞赛。5年多的竞赛主要以意大利本土的议题和基地作为蓝本,后逐渐扩展至全球,比如今年的西安火车站竞赛。后逐渐发展为教育向的机构。

参赛者多为学生或年轻设计师,获奖方案在小型概念尺度比较出色,但在大型题目上还是比较容易翻车(比如西安火车站的参赛项目)。

Loop主观评分
推荐人群:学生,青年设计师
推荐指数:★★★★☆
官方链接:https://www.youngarchitectscompetitions.com/

HYPERLOOP DESERT CAMPUS | WINNER
Kwang Hoon Lee, Sungchan Kim, Woowon Chung, Suk Lee, Hyemin Gu

TREE HOUSE MODULE | THIRD PRICE
Andrea Maltinti, Giacomo Cozzi

HILL OF THE ARTS| WINNER
Jorge Arturo Gomez, Adrian Camilo Mariño Estepa


Bee Breeder【英国】
bee breeder能够了解到的背景资料较少。公司注册自2011年,平台自2017年之后较为活跃,脸书的平均维持在7w的关注。从领英官方的信息来看,平台应该是起源自英国,平台每年举办并且承接各项设计竞赛10-14场,平均每场竞赛有80-120组选手(相对国内竞赛,竞争较小)。对于想要前期冲刺获奖的同学,推荐参加。

Loop主观评分
推荐人群:学生,青年设计师
推荐指数:★★★★☆
官方链接:https://beebreeders.com/

SKYHIVE 2020 | WINNER
Daniel Hambly

The San Francisco Affordable Housing Challenge | WINNER
Martin Pretorius,Raphael Trischler


Reuseitaly【意大利】 
ReuseItaly是作者近期关注到的一个竞赛平台,顾名思义以重新利用意大利的“遗迹”作为连续的竞赛主题。平台成立只有两年之久,但是对于喜欢做古建复兴项目的小伙伴来说真是福地。因为除了竞赛题目之外,主办方还准备了丰富的场地背景调研,包括3D模型和航拍文件等等,即使作为作品集或studio的主题项目也是非常的推荐。前期参赛人数并不是很多,但提案的水平已经有了一定保障。

Loop主观评分
推荐人群:喜欢古建新修的学生,青年设计师
推荐指数:★★★☆☆
官方链接:https://www.reuseitaly.com/

Reuse the Roman RuinSimone | First Price
Baccaglini, Marco Agosti

Reuse the Roman RuinSimone | Second Price
Alessandro de Cadilhac, Lorenzo Gaveglio

Reuse the Roman RuinSimone | Third Price
Maura Pinto, Piervito Pirulli


opengap【西班牙】
作为早期的设计竞赛平台,opengap起源自西班牙。有很多为人熟知的竞赛系列,比如INNATUR 系列。现如今发布竞赛的频率较bee breeder而言较慢,基本保持在一年三次左右。但由于运营时间较早,平台的累计人气较多。

Loop主观评分
推荐人群:学生,青年设计师
推荐指数:★★★☆☆
官方链接:http://www.opengap.net/

COMPETITION INNATUR 3 | First Price

QUANG LE


COMPETITION INNATUR 4 | Second Price

Songkai Liu



DesignClass【美国】
这个听起来就像是一家教育机构的公司,大家或许感到陌生。它的前身名字叫做Go Architect, 现在作为控股公司运营DesignClass平台,发布竞赛和课程信息。发布的最有名的竞赛应当算是巴黎圣母院的重建竞赛,可谓在建筑圈一炮而红,之后被争议为“野鸡”平台。其实作为商业运营的竞赛平台,就模式而言,没有所谓的“野鸡”和“正统”,大家可以理性对待。但平台如今转向教育发展,后期的竞赛质量有待观察。

Loop主观评分
推荐人群:学生,青年设计师
推荐指数:★★★☆☆
官方链接:https://www.godesignclass.com/

Notre-Dame Design Competition | Winner
‍‍Zeyu Cai & Sibei Li

Covid-19 Community Memorial Design Competition | Winner

Liu Yihuan, Zhang Xingwang, & Lin Zichun


(国内篇)


《城市·环境·设计》(UED)
《城市·环境·设计》(UED)2004年创刊,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从2016年开始,多次承办国内的包括霍普杯,Q-city,义龙未来城市等竞赛。竞赛主题大多以城市或区域复兴为主题,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展开。宣传力度等都较大,影响力较高。但缺点是相对于商业竞赛平台而言,UED的业务较为广泛,竞赛发布的连贯性不强。

Loop主观评分
推荐人群:学生,青年设计师
推荐指数:★★★★☆
官方链接:http://www.uedmagazine.net/

2017 义龙未来城市竞赛 | 一等奖, TAKENAKA Corporation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是由规土委发起的、相对独立运作的公共非营利机构。作为事业机构的一种改革探索,设计中心一直致力于整合政府、企业和设计资源并力图以创新的方式改善现状。在最近几年的运营中,得到了很多建筑师的关注。整体比较偏向于招投标竞赛,青年设计师和学生群体较难参与。作为专门针对学生群体发布的“小美赛”,更偏重于装置设计。希望未来设置有更适合与青年设计师参与的方式。

Loop主观评分
推荐人群:公司,学生
推荐指数:★★★★☆
官方链接:https://www.szdesigncenter.org/

世茂深港国际中心国际竞赛 | 优胜方案, MVRDV


AIM
AIM竞赛平台成立于2010年,旨在通过竞赛的方式,从年轻设计师中选拔优秀的人才,希望能唤起更多的青年设计师对设计的热情和投入。平台发布的竞赛全部为免费竞赛,对于青年设计师和学生较为友好。平台的运作建立在与政府、院校、媒体、公益组织、事务所、设计师、开发商等多方的合作关系。现阶段由于品牌支持方的局限,竞赛的主题较为单一,希望以后可以更加丰富。

Loop主观评分
推荐人群:学生,青年设计师
推荐指数:★★★★☆
官方链接:http://www.aim-competition.com

开封空间场景竞赛 | 一等奖, 杭州虹宇建筑工作室



A8设计中心
A8设计中心,是去年年底才进入公众视线的平台。坐标麓湖,通过寻找挖掘麓湖内有趣或有研究意义的命题,启动讲座沙龙、教育合作、设计师招募、竞赛及设计展览等系列活动。初期竞赛主题以四川地区展开,同时具有落地性的装置设计竞赛也吸引了参加者的眼球。平台状态较为初期,期待有更好的发展。

Loop主观评分
推荐人群:学生,青年设计师
推荐指数:★★★★☆
官方链接:A8设计中心微信公众号

川西林盘传统民居改造设计竞赛 | 一等奖(基础A),石舜



国内外竞赛平台的对比分析
对比国内外的竞赛平台,能够明显感觉都其运营机制的不同。比如国内竞赛平台较依托于主办方的赞助支持,使得竞赛可以以免报名费的形式开放,并且有一定的可落地性,但缺点是主题会较为单一,缺少了对广义建筑环境的思考。而国外竞赛平台更偏向于独立运营,题目的设置会更加多元,注重了对建筑多元问题的思考,可是竞赛大多有报名费,而且只偏向于概念阶段,较适合学生或青年设计师。 

文章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可以在更丰富的获奖提案中提升自己。如果大家有其他靠谱竞赛平台,欢迎留言补充。

—END—
更多优选竞赛推荐
欢迎大家关注交流


末尾跟上公众号旧闻链接,欢迎了解更多其他相关资讯。

百家观点


百家观点 | 大型模(抄)仿(袭)现场!我们真能接受这样的设计吗?

百家观点 | 为什么法国建筑师不画施工图?

百家观点 | 为什么建筑师的培养成本越来越高?

百家观点 | 为什么法国的建筑设计事务所都那么小?

百家观点 | 为什么把建筑设计得具象化是一种很 low 的行为?

百家观点 | 为什么大家都在热烈讨论建筑师王昀和他的作品?

百家观点 | 为什么我们的城市里丑建筑多?

百家观点 | 为什么欧洲设计师都特别注重前期分析?

百家观点 | 为什么书店越来越像会所、咖啡厅?

百家观点 | 为什么设计公司创始人要学习“设计经济师”?

百家观点 | 如何用数字化定制未来社区?

百家观点 | 街道店铺设计只能被和谐了吗?

百家观点 | 建筑师如何进行星际设计?

百家观点 | 高冷的建筑学,何时能走下神坛?

百家观点 | 乡村书店是怎样助力乡村振兴的?

百家观点 | 中国建筑师如何丢失了中国建筑的“黄金十年”?

百家观点 | 国外的建筑师们,在项目里都干了些什么?

百家观点 | 土博与海归,何时能平权?

百家观点 | 城市设计竞赛的未来在哪?

百家观点 | 还有什么小众博物馆适合我们打卡?

百家观点 | 让时尚巨头们欲罢不能的建筑长什么样?

百家观点 | 国产INS风的廉价潮流何时死去?

百家观点 | MAD设计的24万一年的四合院幼儿园是什么样?

百家观点 | 后疫情时代国内外建筑圈的我们到底都经历了什么?

百家观点 | 建筑师如何保护自己的著作权?

百家观点 | 中国建筑师值不值得被尊重?什么才是后浪建筑师真正关心的问题?

百家观点 | 当我们讨论乡建时,我们在讨论什么?

百家观点 | 丑陋的建筑,为什么总是层出不穷?

百家观点 | 设计使人破产,高危职业建筑师为何深陷法律纠纷?

百家观点 | 学金融的人眼里,学建筑的是怎样的存在?

百家观点 | 我们该如何行使“观看”的权利?

百家观点 | 纵观建筑史,西方的公共空间都发生了什么?

百家观点 | 那些明星建筑师的失败作品都有什么问题?

百家观点 | 建筑学的基本功是什么?

百家观点 | 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理,如何做一个不用做设计的建筑博士?

百家观点 | 关注同理心的建筑学,能带来空间正义吗?

百家观点 | 笨与不笨的界限,浅谈中国建筑教育的优势和劣势

百家观点 | ABBS大佬关于建筑改行杂谈

百家观点 | 质疑王澍的建筑学教育

百家观点 | 贝聿铭这一片命太好的花瓣

百家观点 | 张雷:主人、文人、匠人、家人、大人——五个人的城乡

百家观点 | 王澍在同济谈乡村振兴:“中国的城市已经异化,仅存一大片光鲜的垃圾....”

百家观点 | 王澍:50年后,人们都会住在村子里

百家观点 | 设计院的现状(一)

百家观点 | 建筑师一定要读建筑系,可能是个伪命题!!!

百家观点 | 叹“伪现代主义”,金融危机影响导致怀旧与超高层

百家观点 | 那些想和地产小白分享的事......

百家观点 | 聊聊设计公司潜规则

百家观点 | 《人民日报》批评中国建筑缺乏文化自信,评论里的建筑师们坐不住了......

百家观点 | 当代建筑设计忽悠话速成指南

百家观点 | 为政治服务的建筑

百家观点 | 参与性景观,张唐景观实践手记

百家观点 | 江一燕获大奖那天,有家设计公司的方案被方丈“化缘”了

百家观点 | 建筑的空间形式已不只有人类才能说得算啦!

百家观点 | SOM的城市设计做的确实很牛,但我也看到了套路

百家观点 | 就算顶级艺术家,也不可能跨界搞建筑

百家观点 | 巴黎圣母院“重建竞赛”:一场中国媒体自娱自乐的狂欢

家观点 | 在圣诞节建造一棵圣诞树才是正经事

百家观点 | 建筑与时装屋

百家观点 | 今天就想聊聊《丹行道》

百家观点 | 别人跑去京都买房子 他从京都搬到贵州造村子

百家观点 | 在Mantova我和三个陌生人的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