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日常生活与诗意栖居
——广州市五山地区开放空间规划设计
“日常”是普通的人类经验中的元素。在每日、每周及每年的活动的环境以及节事之中,我们可以发现丰富和美妙的空间、社会及美学的意义。可谓是,日常生活构成了社会体验的所有基础。因此,如何在城市的日常生活中创造诗意地栖居的场所,成为了当代风景园林师的研究与实践的前沿。
本课程是4学分96学时,每周上2次课,每次课4学时。每4个学生组成一个设计小组,每位教师各辅导3个小组。在教学中,综合运用了理论讲授(讲座)、实地调研、设计讨论(桌面评讲和挂图评讲)、案例考察、专家评审(中期评审和终期评审)等方式。每个小组并没有预先设定的教学任务,需要自我发现和制定。作业成果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可以根据各自研究课题的需要而确定,但是这些成果需要完整或深入地展示小组和个人的规划设计内容。
在课程中,学生以日常可及的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的校园及其周边的五山、元岗、兴华等街道的社区的开放空间作为设计训练的场地,通过设计研究,观察场地现象、研究场地背景(context)、发现场地难题(problem)、定义设计问题(question)、明确设计对象、提出设计概念(idea)、明晰设计愿景(vision)、发展设计策略、确定功能分区、组织场地布局、形成概念设计,探索融合各种媒介(media)的设计表达方式,探究当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理念、技术与表现。
本次展览集中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的2020级48位硕士生的成果,他们是4位指导教师和27位评图嘉宾持续指导和评审的结果。这些图纸既是本课程的教学交流文件,更是五山高校片区发展蓝图的畅想。
指导老师
林广思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教授
萧 蕾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副教授
李敏稚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副教授
许自力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讲师
终期评审嘉宾
常毅恒
GVL国际集团景观集团景观设计总院副院长
高伟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风景园林专业主任
何志森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副研究员
江海燕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副院长
林丹薇
AECOM景观设计师
刘宇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教授、系主任
骆建云
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研究院院长
孙连坡
华南理工大学后勤处处长
吴旭
华南理工大学基建处副处长
姚维
华南农业大学后勤处副处长
余定
澳大利亚IAPA(艾帕)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
邹楠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所副总规划师
庄少庞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副教授、副系主任
(按姓氏拼音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终期评审时间
2020年12月18日13:30-17:30
作品展览
地点: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27号楼北厅
展览时间:2020.12.17-12.27
各组简介
A1组
金盛 王楠 黄钰婷 陈微微
《社区街道共建指南》
熙熙攘攘的综合市场,喧嚣的大排档,药店挂满气球在做促销,算命先生把弄着手里的道具,一会儿喷火一会儿嘴里念叨着,看得路人一阵又一阵惊呼。这就是长湴东街,走进她,生活的味道扑鼻而来,整个场地中无序中带着有序,有序中透着无序,甚是有趣。
我们选择了长湴东街作为调研设计的场地,想要留下这份动人的烟火气,同时,思考着能为这条街道做点什么,让这的居民能够拥有品质更高的环境,从而能够更持久的拥有这份活力。
城中村、城市小区和农贸市场交织在这条街上,注定会产生众多的空间矛盾和纠葛:宽阔的街道却没有一个座椅,街上为数不多的小绿地无人问津,夜间喧嚣的大排档商铺白天空空荡荡......
“为居民们制定一份协商指南,让他们通过协商,创造多元活力的社区街道空间吧!”经过对场地不断的调研,分析和实验,来确定居民真正的需求和场地问题。我们希望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通过制作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以协商作为主线,空间作为主体,为长湴东街的居民、商户、管理者和摊贩写一本小小的共建指南。引导大家参与到街道建设中来,这就是我们的《社区街道共建指南》。
A2组
万紫千 何颖霞 杨扬 简慧妍
ATM传递计划
——五山收纳街区,引导良好行为计划
五山地铁站附近存在人与人的冲突、人车冲突、物品摆放较为混乱等问题。
场地动线存在混乱交叉的现象——人和非机动车在人行道的冲突;私人属性和公共属性推拉与冲撞。人的行为乱停自行车、不走人行道、随意占用公共空间等等。私人物品占据公共空间,公共物品阻碍了公共空间。
根据破窗效应,我们思考:人的行为和空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有序的空间能改变人的混乱行为,灵活的空间能创造活力的行为。
我们以街道物品为突破点,利用场地物品重新构建空间,以更好用的使用空间来梳理场地交通和动线,打破“点层面的破窗——线层面的动线交叉——面的空间物品流线错位”的恶性循环,引导自发的良好行为。以面带线,以线带点,形成最终的ATM系统——Good Arrangements lead to good Manners.
我们以三维收纳法作为ATM计划的策略,将场地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对主要物品进行收纳,对现成品进行回收利用,引导人产生良好的行为。
A3组
马小芳 闻欢 邓文珺 刘鸿儒
银河置换计划
——银定塘地区改造设计
本方案以五山区银定塘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扬·盖尔的《新城市空间》理论,对场地中公共关系冷漠以及公共空间不足的问题,探究“公共关系—公共活动—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提出“置换”概念,以公共活动为切入点,扭转场地中三大要素的恶性循环,促进社区良好公共关系的形成,进而对公共空间进行改造推动公共活动的发生,最初回应公共关系,实现良性循环。
B1组
曾令婕 陈晨曦 何静 欧阳宇昕
温暖从未远离
——高校社区边界空间平疫转换设计
门,是沟通的桥梁;墙,是生硬的阻隔。从疫情下东莞庄门到墙的转变出发,了解到疫情下高校与周边社区之间存在着信任危机,如何在疫情期间保障安全,又能体现人文关怀,重拾高校、社区之间温暖成了最主要的难题。
基于疫情常态化的时代背景,本方案的设计概念为“温度从未远离”,目标是实现高校与周边社区边界空间的平疫转换,以东莞庄与西秀村的边界为设计起点,辐射至高校各个出口的公共空间。温度,指人的生理温度、心理温度,也可指场地物理温度;距离,即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或是心理距离。
“平”时,场地热度高,居民拥有热闹丰富的社区生活,人与人之间的物理与心理距离近。
“疫”时,通过温情设计,虽然人与人物理距离有限,却也能拉进心理距离。
在平疫转换中,距离的量在改变,温度的量不变,变的是温度的质,从外而内,从身入心了。
B2组
艾锦辉 罗越 连紫璇 王慧
河流共同日志
——共享视角下的沙河涌元岗段设计
河流本应作为城市日常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喧闹的广州城中却有这样一条河流。本次设计场地为沙河涌元岗段,选取了设计范围河涌长度1.3km,设计面积10.2公顷,它位于天河区、白云区交界处。城的杂乱,与人的复杂,让很多普通人对沙河都存在偏见。地图上的它,像一块被啃断半截的筒骨头,扭曲交织在一起公路线、铁路网把这里的空间切割得四分五裂,毫无秩序感可言的建筑群,密密麻麻地填满了这片弹丸之地。不仅是场地的割裂,本应成为生活日常的河流却加大了周边居民的隔阂。我们聚焦于沙河涌城中村与居住区两类人群,明确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通过慢行网络和重要节点设计转换沙河涌城市背立面角色,使周边村民、居民、上班族更好地共享丰富的日常水岸生活并促进人群交流?根据前期场地调研,明确设计策略,以河涌为载体,基于景观公正理论,提出了共建-共享-共生的理念,制定了河流共同日志计划:根据过程公正,搭建沙河涌共建、共治的公众参与机制;根据分配公正,进行分期规划,联系上下游产业与生活,增设活动空间,调节可达性;根据互动公正,通过滨河交流空间设计、活动策划激发人群社会性活动,构建人与河流的日常生活场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加强人与河涌的联系,实现人人、人河共生。
B3组
陈珊漫、陈甜甜、庞文君、尹亚森
迷雾拾光
——华工校园户外解压与疗愈空间营造设计
在这个社会竞争愈发激烈的时代,我们时常会感受到困惑、焦虑、烦躁、压力等负面情绪,像是被困在一团阻碍着我们前行脚步的迷雾之中。通过在华工校园里的问卷调研与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大学生群体普遍认为与自身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校园户外空间目前未能达到较好的解压效果。我们通过文献阅读和深入调查,基于康复景观循证设计模型,探究重要的解压景观要素类型,设计实验探究具体景观要素的解压效果,明确解压与疗愈空间的设计导则。在总体设计层面,我们根据场地调研确定了解压环线和四大主题区,通过动区与静区、开敞与私密、主动解压与被动解压等不同角度考虑不同解压活动方式。在节点设计层面,我们选择了“寻梦之环”(运动滨水区)和“星夜之丘”(静谧高地区)进行深入设计。我们以迷雾时光为设计主题,完善照明系统,增设休憩设施,置入互动景观,设计植物景观,提升场地景观品质同时希望为学生群体营造一个解压疗愈场所,一个心灵的栖息之地,找回自信与希望,重拾内心的光芒。
C1组
林静儿、莫子健、谢薇、杨萍
融合•共生•校园百景图
——当代高校校园边界活化探索
21世纪初,开放共享型校园在全球兴起高潮,从无边界教育到无边界学习,校园开放也将是未来的必然趋势。高校本身就是生长于城市里,并无边界。设计回归校园共享开放的本貌,从华南理工大学与华南农业大学校园边界出发,探索当代高校校园边界活化的更多可能。
两校原同属国立中山大学,围墙建立形成至今两校分界线,割裂了原本的校园空间格局,边界也成为两校间“互不触碰”的消极角落。设计通过探寻两校间的潜在联系,化界为域,使边界成为两校融合·共生的空间,增强校校与校城之间的吸引力以及资源共享的机遇。
设计通过呼应原有校园空间格局,逐步打开边界,构建活力、创新、历史、交往四大组团空间,并通过空间置入与活动组织,使边界转变为校园间有温度、有厚度的场所,勾勒出一幅融合·共生的校园百景图。
C2组
陈心盈、宋銮鑫、王亭亭、谢宏立
街道C100
该组的研究区域是五山路(五山地铁站-华师地铁站)。这条横亘华工校园的城市道路如今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最首要的问题就是场地复杂的交通状况,五山路的现状仅仅是作为一条城市“道路”,而非“街道”。五山路曾是华工学子记忆中的林荫道,是牵手相拥的浪漫,是肆意奔跑的畅快。但随着五山片区的发展,五山路逐渐演变成一条城市干道,大量的车行交通,单一的商业业态,不佳的步行体验等各方面的问题都导致了五山路的活力逐渐丧失,曾经在场地中活动的身影也渐渐淡出。所谓华工景观中轴的五山路俨然沦为了一条嘈杂却沉默的车行道。
而五山路如今迎来了新的机遇。在五山路和广园快速路交叉口即将建成广州科技图书馆,作为一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图书馆将给场地的交通流量、人群结构、使用频率带来极大的变革。本组以此为契机,多次走访场地并深入了解场地现状,最后提出“街道C100”的设计概念,在这样一个College/Community/Commerce并行的空间里,要解决场地大量的Car带来的交通问题,以Culture为介入手段,营造一条Charming street,带动片区Culture Complex发展,畅想场地未来发展的100种可能性。由设计概念生成具体设计的过程中,采取“系统重构”与“文化+”的策略框架,首先梳理解决场地交通系统问题,通过转移车行交通释放出完整的人行空间,在五山路构建出一条完整的人行“绿轴”。在重新塑造了场地的物理空间基础上,提出“文化+科技”、“文化+科技”、“文化+人群”、“文化+建筑”、“文化+活动”等一系列的文化设计策略为场地赋予文化属性,重新激发场地活力
C3组
吴伟枫 张静怡 韩加米 吴雪琳
城市复写本
——从失忆到诗意的东莞庄片区更新设计
面对华南理工大学疫情封门的威胁,产业高度依附于华工的东莞庄片区正面临着业态低迷、人口流失、空间没落等诸多问题。而究其本源,是东莞庄片区在长期的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被不同用地主体割裂了土地的整体性,从而导致在后工业时代不同权属利益冲突大、土地开发困难等根本性问题。
以此为背景,我们将选题范围定为华工西秀村小区、东莞庄村以及南海机械厂三大片区。总体规划将依托高校的学术资源,以企业、高校、村集体组建片区创新联盟,解决片区发展矛盾,打造一个服务于高校产学研办公需求、社区社会服务需求的未来城市创意触媒区。
在设计概念上,我们以城市复写本为概念:挖掘场地历史记忆层,以景观复写历史记忆节点,并通过功能置换以激活片区的城市记忆,从而实现东莞庄片区从失忆到诗意的城市更新。规划以一廊道三片区四节点为规划结构,通过打造一条历史记忆廊道,串联西秀村高校生产教育记忆片区、东莞庄村鱼塘果林记忆片区、机械厂工业生产记忆片区。在节点设计上,结合场地历史记忆与当下使用需求,布置西秀村智慧社区中心、科创鱼塘、记忆廊道、创意工坊四大节点,通过交互式装置来实现使用者与场地历史记忆层的互动,来实现场地的复兴。
D1组
戴天树、马晓旭、祁琪、张翔
叒见炊烟
——东莞庄南街“人间烟火”记忆再现
初见炊烟,丘陵起伏,水光涟涟,这里是溏泮升起的几缕炊烟;
再见炊烟,市埠繁荣,熙熙攘攘,这里是街边缭绕的人情烟火;
又见炊烟,门庭冷落,巷道清泠,这里何能再绘记忆里的温暖画面?
百年历史,“烟火气”一直是东莞庄南街独有的印记,直至年初新冠疫情,铁门封闭,店铺关门,东莞庄的活力逐渐丧失。如何保护肌理,提升活力,再现东莞庄南街的“人间烟火”?
我们提出了结合“初见、再见、又见炊烟”营造序列,打造快速通行系统;设计自然柔性边界,实现形态肌理保护;友好更新街道空间,实现街道活力提升的三大策略。根据功能需求将场地划分为四大分区进行详细设计,结合场地原有特色设计社区农场,西秀驿站,乡野快速路等节点,希望能够以此深度挖掘场地价值,实现疫情常态化情况下的安全防护,减少人群活动对西秀村居民的干扰。最终为东莞庄南街焕活,再现“人间烟火”记忆提供动力与支持。
D2组
郭哲良、钱敏燕、张碧媛、钟文蕙
快晴喜雨
广州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显著,夏季高温晴雨无常,冬季温暖阳光充足,应对特殊的气候特征应有着相应的街道空间设计方法。本方案基于亚热带气候特征,对场地物质空间进行充分调研,强调设计的地域性和落地性,并希望通过设计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体验、提升街道空间品质。
我们场地位于五山街道五山地铁口附近,调研过程中突如其来的大雨将小组成员分散在了场地各个角落,短短的几十米的距离变得十分遥远。而一个小时以后场地再度暴晒,场地再无无一人停留。
可以说“晴雨”二字是场地极具特征的体验,它蕴含着广州地区的气候特征。因此,本方案以“快晴喜雨”为设计主题:快晴即以晴为快,喜雨即以雨为喜。我们以解决晴雨出行不便为前提,对场地进行适应亚热带地域特征的城市街道改造,并提升市民对自然风物的感知力。希望通过我们的设计达到快晴喜雨的目的,给大家一个晴雨天能出行的理由。
D3组
郭信一、戴璐璐、杨幸、汪伟思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元岗城中村的夜与昼
本次设计从团队成员小郭在元岗城中村居住一个月的体验入手,以人文关怀来认知场地。小郭一个人来到这个城市,住在学校附近的元岗城中村中。与许多城中村不同,元岗坐拥交通便捷的区位,加之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广州城市建设中得以良好发展,保持着较高的活力。这里有流传百年的祠堂、三处广场绿地、四通八达且充满活力的街巷以及特色的握手楼。
小郭初到此处时,常常感觉到害怕与孤单,但元岗的烟火气慢慢感染了小郭,使之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他每天早上8点出门实习,晚上7点回到这里,回到家放下包裹,就准备出门吃饭,开始了一天中真正属于自己的时光——夜生活”。街上到处都是和小郭一样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多在青年时期便离开家乡,暂居在物价低廉、房租便宜的城中村中,对他们来讲,家或许是一个遥远的概念,它既不是那个早年就已离开的小乡村,也不会是城中村中小小的三十平方。他们游荡在城市中,如浮萍一样无根无依。
小郭的生活,映射出许许多多城中村中的“无根者”。他们在白日为生计奔走,仅在夜晚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与此同时,他们的居住空间狭小功能单一,只能承载睡觉的功能,因此公共空间便成为了夜间活动的主要场所,具有极高的活力。我们对比理想单人居住户型,发现大多数人其实是将家中的其他活动拆解到户外空间中去。而元岗的公共空间便逐渐替代了夜晚“家”的功能。因此,本次设计与研究对象就聚焦承载着“家”这一概念的三处广场绿地和街道空间。
我们将视角聚焦在居民对夜晚公共空间的评价与需求,通过实地探访、问卷调研,同时结合杨盖尔外部空间理论,得我们发现夜晚具有高强度的活动需求,但居民对现状夜间空间环境的评价较低,主要体现在照明不足、不便捷、不安全、活动受干扰等因素。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从夜生活出发,在全时维度下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完善基础服务设施的总体思路。
再次感谢各位评审老师参与课程作业的讨论与指导
中期评审嘉宾
陈崇贤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
陈坚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讲师
何志森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副研究员
赖文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副教授
魏立华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
庞伟
广州土人景观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首席设计师
翁奕城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讲师
吴隽宇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副教授
邢君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讲师
(按姓氏拼音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终期评审预演嘉宾
陈坚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讲师
芶皓
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
古德泉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讲师
邱建发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何镜堂建筑创作研究院副院长
翁奕城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讲师
吴翠平
GVL怡境集团文旅院广州公司总经理
邢君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讲师
晏忠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环境艺术设计一所副所长
赵渺希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副系主任
(按姓氏拼音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该课程属于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秋季学期《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一)》研究生课程终期评审与作业展览
欢迎老师和同学们参加!
告别2020,迎接2021
祝大家新年快乐!
华工建院风景园林系明境社
我们是由本硕博学生联合运营的团队
致力于建立师生共享平台
实现学校-学生-社会的多方联动
共同筑建华工景观
文案/林广思
图片整理/尹亚森
排版编辑/吴伟枫
海报设计/叶家杰
一审/林广思 萧蕾 尹亚森
二审/申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