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同济仕院生|济南泉道驿站设计竞赛成果展

UniDesignLab 2022-04-2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同济设计四院 Author 仕院生

○关注我们, 请点击屏幕上方 UniDesignLab


 

火热的夏天阻挡不住创作的热情
头脑风暴
思维火花碰撞

仕院生们为济南泉道驿站开启了创意的设想


竞赛内容详情

项目背景:项目基地位于山东济南大明湖北侧生产路街道,项目以“泉道”为主题展开,旨在提升大明湖北侧空间品质,注入社区街道空间活力。
设计内容:本次泉道驿站竞赛区改造片区以四个点位展开,分别为:生产路地铁站驿站,立交公园驿站,创意园驿站,北关北路街角驿站。各个片区各具特色。

济南泉道场地图片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设计要求:
1、从泉做起,泉水是从大明湖溢出来的泉水,让人能感受到泉,泉水可以再转译成其他的手段。
2、驿站不仅是打卡点,还可以置入餐饮等聚集人气的功能,链接文化创意,文艺创作,形成充满活力创作空间。
3、驿站面积在200-500㎡左右,如有设计与建筑相呼应的构筑物,面积不计入其中。
4、竞赛提交内容:A0一张,内容包括:方案的效果图,平立剖面,分析图。


竞赛作品详情

01

岳婧欣

同济大学  建筑学研二
设计说明:基地位于泉城济南,和大明湖相近,泉不同于一般的水,其特点在于“涌”和“蓄”,因此本设计由此出发,将“涌”化为形式语言,以鲜明的造型特点使人第一眼就理解与感受到泉城;以“蓄”作为功能内核,通过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散布,使其在不同的场所中容纳不同的活动。在本基地中,再结合景观设计使各个驿站路径相连,活化消极空间,使基地变为即使无水也处处有泉的城市活力带。


02

林瑾如

同济大学  建筑学研一

设计说明:在济南,泉水是一个寻路归家的孩子,她曾被丢弃在现代化城市的阴影面里。在这样一个遗弃点我们发掘人泉重新相遇的场所,高架下方,一个绝佳的休憩戏水的纳凉地。驿站帮助人们重拾水的记忆。


03

钱红

爱丁堡大学  建筑学研一

设计说明:本设计以济南泉水的来源生成有感生成形体,有诗云:趵突泉从平地起,濯缨水自半山来。自上而下辗转的线性形体作为带子般泉水的表达转译,具有很强的视觉流动性,汇聚底部的水池象征文化与内涵的内在汇聚。

04

程新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建筑学研二

设计说明:“泉回浅石依高柳,径转垂藤闲绿筠”。本方案选取北关北路街角地块,以“泉径”流动形态为主题,多条泉径交叠建立富有张力的空间秩序。踏径而来,寻幽而去,泉径驿站带给游客别样体验。

05

郑婉营

哈尔滨工业大学  建筑学研二

设计说明:济南以泉为情,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这座城市的灵秀和静隐因泉而生。本次设计以环为母题,不同圆环相扣形成散落的公共空间与室外景观,再通过屋顶步道与廊保持形态流动,以涌动的姿态形成提供多重体验的游客驿站。不出城郭可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却想林泉之致,处“林泉之中”,永顾泉水盛景。

06

刘明浩

武大大学  建筑学研一

设计说明:用泉的意象生成跌宕起伏的旋律。此次设计选址于街角空间,场地一面向湖,有良好的景观面。另济南有七十二泉,但多数仍较少为人所知。因此希望借助泉的意象,建成景观塔的形式,以律动的坡道连接,游客在登塔过程中可与交互装置互动,更加了解济南泉文化。此外,建筑还为周边提供了便利店、公共卫生间等服务设施,对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

07

曹静

大连理工大学  建筑学研零

设计说明:本方案先将各泉道进行规划连接,形成三股主要人流,而场地中建筑如同被泉水冲刷的小石头。驿站由盒子错位叠加,层层收分,形成泉水向上喷涌的动势。且驿站位于高架之下,包裹在绿茵之中,呼应“明月松间照”的意向。
08

丁自立

湖南大学  建筑学研二

设计说明:功能业态:驿站既作为创业者的茶室,又为居民提供观影活动,旨在缔结创业人群与大众的联系;场地关系:将高架桥看做一个亭子,建筑漂浮在桥之上,以水平向延伸的轻盈的姿态介入;泉水转译:建筑像泉眼一样从桥的一角涌出。保留场地内粗野的气质,营造济南传统山水泉城的意境之美。
9

李杨阳

华南理工大学  建筑学研一

设计说明:方案紧邻顺河设置驿站,以动态的泉水为原型进行体块交接与扭转,成为游览线路上的一个休闲节点。结合城市绿道和泉水资源,将整个游览体系串联一体。人们可以不进入建筑从屋顶向前漫游,或停下脚步在驿站内小憩。
10

付康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研一

设计说明:此次济南泉道驿站设计,以“桥下之水,桥上之流”为构思出发点,以泉水微观形态水滴为切入视角,将泉水喷涌形态演绎成建筑的支撑体系,通过空间螺旋楼梯联系在一起,丰富建筑体验的同时,隐喻泉文化的独特生命力。
11

杨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研一

设计说明:驿站利用西泺河上桥下水的空间优势,建筑形体以泉为原型,像飘带一样延展开,驿站则是泉道的高潮部分,以泉道为导向设计“泉眼(泉起)-泉道-泉过-泉站-泉落”的序列空间,如同泉水向上涌起的动势。
12

徐旭临

同济大学  建筑学研二

设计说明:本方案依托高架公园现状为基础,以“一轴一点”的规划设计,打通由北园大街割裂的南北两片区,激发公园活力。驿站建筑的主要结构由“泉”的造型转译而来,铺开散落于公园中,与周围绿化相融,置身其间似漫步于林中。



此次竞赛答辩暨仕院生结业汇报

将于8月27日下午3:00通过两个直播平台进行播出

届时仕院生们共同向与大家分享其竞赛设计内容及实习感悟

以及带教导师们的精彩点评


直播平台一

同济设计四院微信视频号

直播平台二

四时方院B站




点击图片,了解同济仕院生暑期训练营

点击图片,回顾2021首届仕院生导师见面会


End

本期责任编辑:程新宇  钱红(2021仕院生)
品牌运营团队:黄金甲、魏楠、邱楚懿
欢迎其他公众号平台合作、转载
联系微信:1183911376


四时方院源自“同济设计四院”感悟四时之诗意 · 体察方院之胜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