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一粒种子开始,构建生生不息的完整IP——阿飞森林主题乐园

UniDesignLab 2022-04-2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麦稞MIC Author 麦稞

○关注我们, 请点击屏幕上方 UniDesignLab



  自创  |    资源    |   视野  

 Cases · Cooperation · View 




故事的起端是:

一粒种子醒于幻夜,

破土而出。

If a seed Awoke From the Illusion.




全屏 开始游戏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l31556wc1u5  



而我们即将踏上

AFI(种子)的生长循环旅程……

萌芽、生长、开花、传播、凋敝

生生不息……




当种子还在土壤的温床沉睡时,蚯蚓们便不停的在周边挖洞,土壤变得疏松起来,空气和水来到了种子的身旁,种子破土而出,探出小芽。


When the seeds slept in the soil hotbed, the earthworms were still digging holes in the surrounding area. After soil became loose, air and water came to the side of the seeds. And that made the seeds could grow up and sprout through the soil.



 蚯蚓虫洞



蚯蚓虫洞,是根据蚯蚓在地下挖出的不规则洞穴而设计。我们将蚯蚓挖出的洞穴放大200倍,利用地形的下沉弯道,半覆土的小空间,顶部开口的小穹顶,形成一条不规则线路。在这个不规则环线中又设定了三个洞穴节点和一个种子兑换处。


节点上,我们做了一些相应的科普观察内容,如蚯蚓墙壁蚂蚁洞穴,儿童可在其中观察到它们的行为。在另一个洞穴中,设置了种子深渊,是一个种子展示装置,将种子埋在地下,通过镜面反射原理,将观察到一个不见底的深渊。在洞穴旁边设置了种子兑换处,游客可在场地内兑换到真实的种子,并可在一旁的种子试验田种下一粒“专属”种子。







“种子”刚从地底冒出小脑袋,便听见轰隆隆的雷声响过耳边,雨水随之从天而降,形成溪流,流进了月亮湾(水库)。在没有雨水的时候,水闸被打开,种子依旧可以喝饱水。


Hearing thunder as soon as Afi (one of the seeds) came out of the ground, rain fell down and gathered into a stream. Later on, the Moon Bay (reservoir) collected all the swarmed streams. When the sun came out, the sluice was opened and seeds could still drink.


 微缩水利



微缩水利,既是对大自然水循环的再现,又是对农事的模拟。在这里我们设计了一条由若干个游玩景观连接而成的溪流,溪流总长为150米。


微缩水利的游玩过程与水流的方向相反,游客们可自下而上游玩。先经过转转漩涡,了解水从哪里来;随着水流的方向往上寻去,会看到用来控制水流速度和方向的小水坝


而再往前走,便能看到一个月亮湾水库。水库作为农业灌溉的重要科普点,为了让其变得更加有趣,我们将水库底面做了不同高度的处理,让不同水位在不同时段所看到蓄水范围不同。这样蓄水的过程便如同月亮从弯月到满月,而放水的过程则如满月至弯月,“月亮湾”也因此得名。



▲转转漩涡©华侨城



最后,游客会经过一些泵泵水井,来到水源瀑布,在这个半埋藏在地面下的人造瀑布里,孩子们可以近距离感受水流瀑布,想象最终寻找到的答案——水从天上而来。


当然溪流沿线也设有降温喷雾,提升景观趣味性的同时,为夏日水系游玩降温。







不管是雨水,还是河水,“种子”在不断的浇灌下,身体也不断的生长起来,形成繁茂的枝叶。


No matter rain or stream, seeds could get the irrigation consistently. As the result, the bodies grew up, forming luxuriant branches and leaves.



 竹林迷宫 ©华侨城



竹林迷宫,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极具生命力的植物,同时也是眉山当地的特产。而基于项目中法合作背景,我们邀请了法国艺术家Etienne Favre以竹子为元素,共同参与这个区域的设计和建造。





竹林迷宫的主体是由400根竹子在一片斜坡上相互搭建组成。再将竹子切成不同规格的小段,添加葫芦、勺子、金属碗等物品串联其中,形成一组组帘子,每当人们掀开“帘子”就会发出各种声响,在迷宫穿梭中,解锁各种神奇的音乐装置:有橡皮铝管琴、捏手套奏竖笛、内部塞满种子的滚筒、转动时发出沙沙声的车轮子,随时来一场竹林音乐会,为孩子们带来丰富的感官体验。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e3155apuz03  





雨天之后终究会放晴,在晃眼的太阳照耀下,“种子”蝶变成了绚烂的花朵,吸引来了各种昆虫,好不热闹。


It eventually cleared up after the rainy days. Under the dazzling sun, the seed turned into a gorgeous flower, attracting all kinds of insects. The place became really lively.


 旋转花园



旋转花园,由各种花朵与昆虫组成,依照自然原有状态,设计不同玩法、游玩器具。


金钟木马是旋转花园的核心,也是阿飞森林的颜值担当,玩法源于旋转木马的原理,顶棚设计为倒挂金钟形态。倒挂金钟花蕊是朝下的,小朋友乘坐的座椅设计成昆虫形态,当花朵旋转起来,犹如蜜蜂采蜜般。





旋转木马的转动并非由工作人员来控制,而是由一旁的蘑菇自行车提供启动动力。


在这个游戏中,家长需踩踏蘑菇自行车,儿童所坐的昆虫座椅才会启动旋转,通过这样的协作,试图去促进亲子间的互动。


 旋转花园立面图



金钟木马周边围绕着一排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铃兰花朵造型的叮当秋千。叮当秋千的花朵由金属制成,随风飘荡,可以敲击出叮叮当当的声音,较矮的叮当花可以作为单点秋千供人爬上去乘坐;较高的叮当花则需要家长抱着小孩子才能够到。不同于一般的秋千,叮当秋千的座椅是巨大的花朵,难以自己用脚蹬地面,因此需要其他小朋友帮忙推动才能让秋千荡起来,这样的设计试图让游玩者之间相互帮助,促进游戏互动。



 叮当秋千



除此之外,旋转花园还有马蹄莲传声筒虎尾兰叶子大瓢虫攀爬丘等设施,既起到游玩等作用,也是氛围景观的一部分。



 花花会说话





花朵开放的盛宴之后,随之而来的却是花瓣的凋零,果实和新种子逐渐形成,新种子会通过各种有趣的方式去传播,喷射、滚动、水力、哺乳动物的帮助等,踏上新的旅程。


After the splendid blooming, the petals withered, the fruits and new seeds gradual formed. Those seeds were spread in various interesting journeys by spraying, rolling, drifting, and talking a ride by forest mammalian friends.




 大喷瓜



种子有动物、风、水、弹射、机械等诸多的传播方式。在场地中,我们所设计的大喷瓜喷射装置,游戏原理便是源于自然中喷瓜传播种子的方式——当喷瓜的果实成熟后,将向远方数十米喷射出种子。


大喷瓜是一个需要多人参与的游戏,在游戏设计中,我们试图让亲子间、伙伴间形成协作。

游戏分成四个步骤:

1 找到橡皮球(种子),装填在大喷瓜的杆茎中;

2 摇动手柄,通过滑轮将“种子”运送到瓜头;

3 由另外一个人控制喷瓜的朝向,瞄准前方洞口;

4 拉动手环让种子喷射而出。



 大喷瓜分解玩法

 大喷瓜立面图



“种子降落”的洞口设置了对应分值,可随时来一场家庭协作赛。洞口底部设计成空心,当击中时,会发出自然的鼓音,在洞口有预埋管道,结合缓坡地形,小球将回滚到发射边缘,让游玩者可以循环游玩,也以此减少了管理成本。


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通过操控,观察到小球的物理运动、发射、得分、声音反馈,在多维度的体验上获得科普和游玩乐趣。





风滚草场的灵感来自于一种叫风滚草的植物传播方式,这种植物靠风力翻滚来传播种子。为了增强游玩性,我们将整个场地打造成弹珠(pinball)游戏,一个放大50倍的游戏盘,与风滚草结合形成风滚草弹射器。



 风滚草场



风滚草场由风滚草球轨道、盘山路径、山体滑梯、攀爬柱、机械弹珠发射器等玩法组成。结合原始的长矩形10米高差的斜坡地形,小朋友们可以扮演大自然中“风”的角色,推动竹编模拟的“风滚草”在坡道上下相互搬运,成为一种既可各自游玩,又可促进互动的游戏。



 风滚草场斜坡面 ©华侨城



弹珠游戏的底部一侧是一个巨大的风动弹珠发射器,拉动发射杆,将风滚草球弹射而出。从弹射器滑出的球随机撞击柱子后,再回到原地。







新种子离开了,原有的植物失去了生机,形如枯木,或许明年的春天,枯木上又将生长出新芽,生命再一次获得重生,生生不息的繁衍……


When the new seeds left, the original plants lost their vitality and looked like dead trees. Next spring, there might be a nursery for new buds growing. The life will be reborn again and multiply endlessly.



 枯木乐园



植物总有走向枯萎的时候,这是生命牺牲个体,保存基因延续的伟大一面。枯萎是生命循环的一部分,它并不完全代表死亡。枯木乐园便是以这样的理念设计而成。



 枯木乐园 ©华侨城



枯木乐园的枯木枝组成了内部可攀爬的空间,攀爬空间又组成了两个塔楼,塔楼再衍伸出一系列游玩内容:高塔伸出的螺旋滑梯;二层的短滑索;另一个塔楼延伸出的开敞滑梯;两个塔楼之间衔接的荡桥;从地面去到塔楼的曲折网桥,我们将这些诸多的综合玩法浓缩在了这个500平米的立体场地中。





同时枯木乐园占据着场地的最高位置,在它的最高层可俯瞰整个阿飞森林,抵达这里,其他游玩过的场景一览无遗,如同对生命之旅的回顾。



 阿飞森林 ©华侨城





种子是农业乃至万物生生不息的起始,契合中法农业科技园“大地共生体”理念,阿飞森林(自然主题无动力游乐园)在一粒种子的设定下诞生。在“种子”主题下,有了阿飞(AFI)IP形象的设定,和“生生不息”价值观的确定。


 生生不息 概念图

 IP形象设定



为了构建一个完整的主题游乐园产品体系,而非单纯的某一项设计,我们从场地游玩、景观、游玩设备、氛围营造、VI、导视系统、视觉系统、IP形象、IP衍生商品开发、动画宣传、运营模式构建了一个“生生不息”价值观的立体化IP体系输出。



 氛围营造

 IP衍生商品

 门票体系



通过整体打造,我们希望最终能给孩子们带来一个自然主题下的沉浸体验,给予孩子们,甚至亲子间寓教于玩的科普体验——阿飞森林。






阿飞森林(主题乐园)

委托单位:华侨城(中法农业科技园)

项目地点:成都·眉山

设计单位:麦稞文化创意(AtelierMic)

项目面积:7000㎡

设计时间:2018年

服务内容:运营策划、法国艺术家引进(至建造结束)、场地设计(方案)、游乐设施设计(至施工图)、导视设计、氛围设计、VI设计、IP设计、文创衍生品设计(含打样跟踪)、宣传动画片

项目阶段:建造完成


设计团队

项目主持:吴计瑜、吴伟

项目主创:吴伟、董晚璐

创意策划:朱敏贤、马箐

景观设计:刘堃、黄宁、梁琳鸿,胡鑫,赵俊

游乐设施设计:吴伟、董晚璐、赵慧敏、赵煜、杨云帆

氛围包装设计:吴伟、忻恺

IP形象设计:任潇宇

IP衍生及视觉设计:董晚璐、任潇宇、程可馨、黄麟涵

IP商品制作品控:李晓菁

动画宣传片制作: 左明之、洪啸

装置艺术家:Etienne Favre、Simon Drouin、颜杨、刘文章

艺术家项目助理:朱玺蓓、陈舟

儿童心理学顾问:陈华

景观施工图设计:纬图设计机构



内容策划 / 无济瑜事、朱师傅

    撰文 / 无济瑜事、大哥    

手绘图/ 大哥、小云南

摄影 / Eric、朱师傅、大哥



Cooperation Opportunities

类似项目合作


如有意进行场所使用的策划、设计或改造,

请在后台与MIC麦稞取得联系 marketing@ateliermic.cn。



-END-

本文系麦稞 ©Atelier MIC原创内容,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Recommend


麦稞作品 | 当一颗种子醒于幻夜(主题乐园动画视频首发)

麦稞作品 | 指尖上的游园攻略,带你云游阿飞森林主题乐园





文化内容的IP制造者


麦稞文化创意公司(Atelier MIC,简称MIC)作为文化内容的IP制造者,拥有丰富的国内外跨界资源,提供符合现代商业趋势下“新生态”文化内容的运营策划、内容输出、场所设计、品牌打造及落地运营咨询等业务。我们拥有一支策划、建筑、设计、艺术、策展、广告、动漫、教育等复合型专业团队,服务于儿童引领、文化再生领域,致力于建立场所价值体系,带动场所再生。目前,总部位于中国上海,在汉堡(德国)、成都(中国)设有分支机构。


市场:marketing@ateliermic.cn

人事:info@ateliermic.cn

品牌:media@ateliermic.cn

商务洽谈:15095806640(朱女士)

微信:MIC-studio

微博:MIC麦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