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满贯同时保研东南大学,这作品集是什么水平?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Archs Growing wild Author BLACkkkkk
○关注我们, 请点击屏幕上方 UniDesignLab
01受访嘉宾Interviewees
作品集前后标化对比
英语:IELTS 6.0 | IELTS 6.5
软件:SU RH GH VRAY | SU RH GH VRAY
绩点:3.8 | 3.8
实习:上海某民营设计院
02初次见面The First Meeting
大家好,我是李昂,来自福州大学,喜欢绘画、平面设计、CG艺术等,做设计注重寻找理性和感性的平衡点。
是什么促使你选择了出国留学这条道路呢?
选择出国第一是因为国内太卷,保研可能无法去到理想的院校,无奈之下准备出国。第二是因为国外院校从审美、理念到技术,都比国内先进,许多国内院校先锋课程的内容在国外甚至仅是基础。
在同时申请到国内和国外知名高校的情况下,又出于什么原因选择了东南大学呢?
我也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对于这件事我纠结了很长时间,至今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从内心而言,我是想出国学习的,因为在艺术领域,国内外高校还是有差距的(这一点从国内高校老师都送自己孩子出国读就可以看出来)。但是最终选择东南,更多是出于职业规划方面的考虑,因为在东南可以申请研二出国交换,进可攻退可守。
实际上,我是抱着去打工的预期去读研的(选择的是实践型导师)。这可以让我在这两年中尽快了解到以后实际的工作状态,并且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出国,乃至是转专业or转行。但这样选择的缺点就是时间成本太高,不能尽快投入工作。所以选择的好坏很难评判,利弊要自己权衡,我承认我有赌的成分。
03作品集访谈Portfolio interview
同时斩获国内外多所名校offer的作品集势必有不少过人之处。我们发现作品集中含盖了许多地域性的改造和设计,这些选题的灵感和最终主题是如何确定的呢?
我的选题多源于国内的设计竞赛,或是老师与同学的建议。比如《福地洞天》方案的选题就来自于指导老师的建议,当时大三的指导老师是个很有想法的人,提出了改造福州本地案例的想法。《NEW DREAM OF OLD TOWN》方案的灵感则源于对上海城市肌理的研究,我们在研究卫星图的过程中发现老城厢的肌理和上海大部分地区不同,遂对此处进行改造设计。
作品集的个人风格及特色是如何构思和营造的呢?
我的风格源于五年来一直收藏的图纸。收藏图纸的过程会帮助大家慢慢发现自己喜欢的风格,并最终呈现在自己的图纸里。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但风格的确定需要多加练习,直到稳定。另外,要多看图,潜意识会帮你收集你喜欢的图,慢慢形成格调。作品集的风格就像“人设”,有人设,审核官才会记住你。
往期图纸排行:
「排行榜」据说 99% 的人都想知道这张图是怎么做的,终极炫酷插画效果图教程来啦!
追问:作品集采用了精致线稿+偏黑白风,颜色运用比较克制但却很有层次,现在很多同学都偏爱黑白风格的图纸,那么是如何灵活运用黑白色调的?
线稿与黑白色调这种风格和渲染图、拼贴、填色三种不同,后者的这些风格可以运用光影和不同颜色,但黑白线稿的维度很少,只有填充,灰度,线宽可以控制,因此要在这方面做好准备:
1.填充图案(Hatch),2.确定填充的灰度(填黑色,灰色(30度灰or50度灰)),3.确定线宽(最常见手法:外轮廓加粗)4.选择渐变(可以用,但是不常用)。然后合理调控这三者,在图面上做出变化和层次,切记不要只用一种线宽和填充。
同时,发现好的图纸可以打印下来,把它画图的思路写出来,构图要素拆分出来,想想都可以从哪里拿到,分析分析,这也是一种学习。
算了,以上都是废话,上网站:
https://www.textures.com/
https://hdrihaven.com/
http://www.koozarch.com/
https://archidose.tumblr.com/
http://www.cutoutlife.com/
还是那句话,多收集素材,建立自己的素材库。
往期网站整理:
(作品集节选)
作品集中想传达的个人设计观点/建筑观是什么呢?
设计应当给与人新的体验,尽力摆脱众多建筑的“无趣”的状态(虽然有点刻意,但是也是无奈)。建筑不一定总是以建筑的形式呈现,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建筑应当像戏剧、电影、绘画、文学作品一般带给人精神层面的价值(建筑作为文化产品)。总之,就是建筑同时作为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
作品集不管是设计内容还是图纸绘制,细节部分都很精彩,是如何考虑和打磨细节的呢?
以《NEW DREAM OF OLD TOWN》项目为例,该项目的建模仅在配景方面就打磨了很久,这需要有一个很丰富的素材库,因此平时要注意去收集一些自己喜欢的模型,包括人,车,树木,家具等,并不断积累更新。贴图也要积极收集,混凝土材质,金属材质,木材,拉毛材质等都要有库存,并且要熟悉材质的各种参数,以便在使用时可以熟练地调整。这种行为说到底,还是广义的“绘画”。
(作品节选)
04项目详解Analysis of Projects
基地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老城厢,这里是上海开埠前的老城区,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是上海现代城市生长发育的根脉,是上海的起点与基石。老城厢内有很多修建于民国时期的建筑,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基地区位分析)
但近代以来,随着上海开埠和外滩租界的发展,老城厢逐渐衰落,现代上海的建设更使得这里与上海整体的差距越来越大。虽然老城厢拥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是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却十分低下,许多居民还住着木板房屋,排水、通风、采光、起居等设施都不完善,甚至存在着地面沉降、开裂与火灾等安全隐患。因此,上海市政府对此区域的整改工作十分重视。几次开展对居民的宣传走访工作,劝导居民有序迁出。
(上海老城厢现状)
如今,上海的老城厢已经与新上海的繁华格格不入。寻找适合于该地区的,不同于传统拆迁或者改造的城市更新方法,便成为了本方案的重点。
方案前期,我们分析了影响该地区改造的影响力量,这包括政府,开发商和居民。政府希望的是对该区域进行城市更新,降低危房造成的潜在风险,同时提升上海的整体城市形象;开发商希望的是通过开发建设,产生新的经济价值;而居民的期望则是保留原有场地的居住权,且保留原有的居民社会关系,同时得到生活质量的提升和更完善的配套设施,包括医疗,商业,消费等。
(居民活动分析)
进而我们反思了传统的城市更新方式:传统的城市更新就是拆了完全新建,或者打造成历史街区。但这些模式都过于常规和武断了,因此我们将本方案的核心设定为:找出一种结合居住,商业,历史街区的新模式,以满足居民,游客,政府的多重需求。(当然我承认我做的不够好,形态上浮夸了)
我们对现存的一些可采用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
Ⅰ 民房拆除后,居民不回迁,提供征地补偿后新建商品房。该策略的优势在于,可以使场地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该区域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黄浦区,地处黄浦江西岸,对岸即是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寸土寸金。新建商品房并配套商业功能,可以使得该区域的经济价值得以充分利用。但该策略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比如原有民房拆除后,居民需要迁至其他区域,无法享受原有位于上海中心区的便利,且需要支付高昂的补偿金。另一方面,这种方法也直接抹去了老城厢的文化和社会结构,这对于上海的文化保护来说,将会是一笔无法挽回的损失。
Ⅱ 民房拆除后,居民回迁并新建安置房。该策略的优势在于可以满足居民对原有场地的需求,且不必支付高额征地补偿,但缺点也十分明显,因为安置房的经济效益过低,不适合在上海中心区进行大规模建设,若建设则是对土地价值的一种浪费。另外该策略同样会影响原有社会结构的遗留。
Ⅲ 不拆除民房并进行社区微更新。该策略的优势在于可以对居民原有生活条件进行提升,且不必将居民迁出。但也存在着很多缺点,最主要的缺点是无法彻底解决场地存在的种种矛盾,包括安全隐患,区域建筑功能缺失等问题。
(传统城市更新方式分析)
新的方案提出一个与以上三种策略不同的改造方法,希望找出一种平衡政府、开发商、居民三者诉求的一种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进行激活,改善公共空间品质。
(新城市更新方法)
新的方案中,建筑的功能定位为商业+文化+居住:商业保证该区域的改造的经济效益;文化则满足该区域的文化传承诉求;居住则满足居民的回迁需求,保留原有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社会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筑还将提供充足的公共空间,促进居民和到访人群的交流。
建筑在的空间关系上与传统建筑进行了呼应和结合。这主要体现在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图底关系在建筑中产生了院落和天井。
(建筑功能及空间分析)
建筑的架空首层和三层作为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餐饮、交流和休闲,衣物晾晒,绿化等功能。首层公共空间可放置长桌和座椅,作为聚会场所和公共食堂,同时配备便利店和蔬果店,为居民餐饮提供菜品。三层可进行盆栽绿化覆盖,增加绿化率,结合座椅和遮阳伞等设施,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空间,也创造了交流的机会;阳台和露台提供了专门的衣物晾晒空间,老年人也可以在此进行日光浴。
(一层平面图)
(效果图)
传统学校的教育模式注重将知识打包传递给学生,由此产生了阶梯教室这样的空间来配合教学制度,这是一个从观念到实体空间的过程。但是值得反思的是,教育的本质真的是如此吗?或者说,如果我们将现存的各种经验性空间清零,重新思考教育空间的形式,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Meta school方案试图采用一种新的模式来探究学校教育:从行为开始设计学校,将传统学校的传导式教育转化为主动的探究式教育,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这个项目是对建筑功能本质的探索。
(教育模式与空间重构)
在这种情况下,我重新思考了教育的本质,从教育所需的活动开始,逐步推导空间需求,并最终形成空间组合的基本模型。
具体来说,教育所需的空间包含授课,交流讨论,实验室,自习空间,辩论空间等。针对这些空间的不同需求,我设计了不同类型的胶囊模块以及大型公共空间(从私密向公共过度),再通过模块化的交通链接体将这些空间组合,形成了当前的建筑形式。
(各类教育空间模块)
(效果图)
在建造模式上,为了和自由组合的理念相匹配,我采用了模块化生产部件,并通过通用接口将其对接,生成了包括活动课空间,模拟空间,室外活动空间等在内的多种空间,提高了建筑的可定制性和可回收性。
(模块化生产部件)
学校建筑建造在水上,通过管道和周周边宿舍楼相连,从而保证交通的便捷性。同时建筑群落与水岸景观结合设计,人和自然得以充分交流,使师生可以享受到优美的自然环境。
(内部空间)
05作者寄语Author's message
早了解,早准备,早发现,早治疗。
最好大二大三就开始了解,要明白,国内高校很多老师的水平是有限的(尤其是审美)。早准备,早想清楚,觉得自己行就自己搞,不确定就去找最好的机构(找靠谱的老师,最好是意向院校的硕士,本科国内985或者国外名校者更佳)。
多看自己意向院校的作品集,比如UCL的Summer Show,净化自己的眼球。等审美和格局提上去,再去搞技术,学习RH,GH等各种插件,乃至Python,Maya,C4D,都要了解甚至掌握,不要觉得国内大环境不要求就不重要。对了,多看谷德的《在海外》,他们是你的榜样。
总之,好的作品集:格局要有(尺度、概念),审美要够(多参考顶尖院校的东西),专业过硬(平立剖构造图),技术过硬(PS绘图、GH之类)。能达到以上要求的50%,你就超越90%的申请者了。
另外,出国学习要不忘理想和初心。务必要把国外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学回来,提高国内建筑圈子的审美和技术。我们国家的建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内主流建筑圈的审美和创造能力仍有待提高。中国建筑如果想要走出去,需要更多马岩松式的叛逆人物,但也要避免出现过多偏激的“纸上建筑师”。
别的话不多说,出国的同学们,师夷长技以制夷,未来的二十年,中国建筑会走向世界,未来是你们的舞台,加油!
编辑:BLACkkkkk
校对:Mocandi
投稿邮箱:53963608@qq.com
末尾跟上公众号旧闻链接,欢迎了解更多其他相关资讯。
高校设计课项目赏析:
1. 本科作品
北京服装学院环境设计专业2017级设计课:13步走向媒体建造
北京林业大学2019级梁希班课程作品展丨鼓楼外大街城市广场设计+菜市场改造
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2018级课程设计展丨西家大塘社区美术馆设计
上海交大设计学院建筑学系2019级《建筑设计及原理 (1-1)》课程评图及学生作品展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2017级课程设计:循环综合城市
天津大学城乡规划学2019级课程设计:社区中心组群规划与建筑设计
浙江大学建筑学系2018级课程设计作业 | 逆向迭代——五联西苑的有机更新
RCA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建筑系2021WIP(Work In Progress)展
UCL Bartlett 优秀建筑作品 | 以色列城市构想-通过水资源管理促进和平
UCL Bartlett 优秀作品 | 非考古学手册The Manual to Un-Archaeology
AA建筑作品集 | 城市的权利 Right to the city
AA DRL 建筑作品赏析 | CHRYSALIS 蛹(创业和发展科技公司的孵化器)
AA RIBA Part II 项目分享-以韧性之名:建筑版“人民的名义”
AA建筑项目分享 | 具有地质意识的建筑设计方案到底好不好?
谢菲建筑RART 2作品分享 | 分裂的城市“麻烦代名词”如何用建筑手段治理?
STUDIO成果分享 | 纪念性景观 Memorial Landscape- Poetic
2. 研究生作品
高校录取项目赏析
UPennxTUDxNUS录取 | 治愈底层生活中被遗忘的场所
UPennxTUDxNUS录取 | 拯救来自世界尽头的岛屿——基里巴斯
TUDxUMichxCMU 录取 | Beyond the visible,空间权力的寓言
竞赛项目赏析:
1. 国内竞赛
“向海而筑”佳兆业国际乐园生态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漂浮的蓝洞
开封竞赛获奖作品赏析:清园春韵---“新宋潮“特色文旅体验中心设计
Q-City品质城市国际青年设计师竞赛(唐山)三等奖作品:深夜食堂-模块夜市
渭南竞赛获奖作品赏析:银色田茂 情动预愈--全龄友好的村落式银发小镇再塑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银奖作品 | 生活与生鲜——平疫结合的菜场改造:东南大学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铜奖作品 | 围墙5.0——健康社区神经末梢: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金奖 | 移动城堡——平疫结合的疗养院设计: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金奖作品 | 多维共生的模式语言: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昆山之路·美好朝阳” 城市设计竞赛街区更新设计项目作品展示
2020第六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金奖作品赏——未来神仙城市设计
2019第六届紫金奖·金奖作品:船底之歌——船底人聚落空间重塑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银奖作品:第三幼儿园——住宅架空层遐想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铜奖作品:荐读 | 巷世界——书院门巷景观更新设计
2019年AIM安宁金方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竞赛入围作品:涟漪菜市场:水滴落入安宁的水面
2019年广州人民桥北桥头堡桥底空间设计第一名作品:红色港湾
渭南竞赛获奖作品赏析 | 多功能适老购物车:属于老年人的便利购物方式
2. 国外竞赛
科索沃普里什蒂纳体育馆(PRISHTINA SPORTS HALL)设计竞赛
Alison Brooks Architects 赢得剑桥霍默顿学院入口建筑与图书馆设计竞赛
UIA-霍普杯 2020 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二等奖深度解读——衍聚-倚巷折坊(10°空间)
舒适谷(Coziness valley)国际竞赛获奖作品—Moving Fish Park
UIA-霍普杯 2020 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三等奖深度解读——迷宫城市(骆肇阳)
2021普利茨克奖得主LACATON&VASSAL曾经的广州博物馆投标文本
上海国际设计周未来之星中国设计奖 TOP 100 LIST 正式发布!
2019年幸福古村泛博物馆竞赛一等奖作品:Below the river
2019年塞内加尔KAIRA LOORO“和平馆”国际建筑竞赛提案作品:同一个屋檐下
项目分析:
麦稞作品 | 露香园·缘起:交互影像下的“园”中传奇“顾事”
森林Park+,共享垂直校区 | 重庆柏溪校区九年一贯制学校方案
Diller Scofidio + Renfro:“最不可思议”的建筑
DA!作品《引力的影子》落天长江文化艺术周,以艺术之名 “还重庆以蓝天”
2021英国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新作问世 | 即BIG,隈研吾之后再塑温哥华天际线
GWP 新作 | “放飞梦想,快乐成长”— 杭州临安·风之谷户外自然学校
矛盾之“间”|The ‘room’ between of contradictions
初生牛犊不怕虎?看新锐设计师如何在Benoy新作上讲海豚故事
Masdar城市入口设计,对自然的敬畏,对古典美学精神的追求和对技术革新的认同
最新行程 | 寻美杭州8大地产项目,探索极致美学空间【环球建筑】
设计师项目:
高田浩一新作:上海太阳能树市场,32棵太阳能“树”供电的有机建筑
MUDO 孙树瓅:当你运气不太好的时候——两个以退为进的设计故事
杨东子:疫情下的设计思考——MILESTONE里程碑|广设学院新春巨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