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益职业还要不要选?这两位公益圈的同届校友“diss”出真心话

毛豆 发展简报 2019-07-27


“在一个自己所热爱的行业深耕5年后离开,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这个话题好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5年工作经验似乎也显得太单薄,但如果是献身公益行业,“体验”被书写成4000多字的长文,你是否有兴趣关注呢?

最近,一名叫做“骑士的蒙太奇”的(dou)(ban)网友,在日记中分享了自己从大学毕业进入公益圈5年来的感想。

 

文中提到,他从项目官员做起,在机构里“除了财务的工作基本都做过”。而5年的工作经历中,正好赶上公民社会的末期和公益市场化的萌芽,接触到中国公益行业经过的“参与式发展-公民社会-公益市场化”三种主流叙事的转移。

《我为什么离开公益行业,兼谈公益行业中的职业发展》

原文链接:

https://www.douban.com/note/692101490/

此外,他站在自身角度分享了对公益行业中项目官员方向、资助方向、筹款方向、行业第三方、企业CSR等职业发展的理解。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公益人深耕如此,想必都积累有自己独特、深度的思考,也易引起圈内人的共鸣(毕竟圈子也不大)


如网友“Kay”在该文评论区留下链接,提出了不同观点(洋洋洒洒又3000多字,不服点开看)

回应《让人失望的公益行业,兼谈公益行业中的职业发展》

原文链接:

https://www.douban.com/note/692212100/

有趣的是,“骑士的蒙太奇”与“洪峰Kay”竟然是老朋友。在“Kay”文中提到,二人原是同届校友,只是之后的职业发展有所差异。


在公益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不同经历,职业发展的不同规划,以及个人思考的不同角度,两位好友之间观点的碰撞,究竟会产生怎样的火花

骑士的蒙太奇

充分接收社会资本与政府资本的「公益市场化」,将自身素质薄弱、核心价值观模糊的公益组织推入滚滚洪流,流向歧途。就像被资本催化的共享单车一样,热热闹闹却又不堪一击。

 

公益市场化是完全不可取的吗?当然不是。腾讯公益、蚂蚁公益这样的大平台确实解决了很多机构开源的问题,但流量的逻辑,始终不能让公益组织在解决社会问题的道路上,回归到「人」本身,回归到「动员社会」本身,回归到「社会问题」本身。”

 

“规模化是不可取的吗?当然不是,甚至国内也有所谓「标杆案例」。但无论好公益平台如何努力培养机构的规模化能力,始终无法解决机构管理水平低的问题。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管理混乱的企业可以成功的快速扩张。

kay

公益机构的软硬件条件的确参差不齐,在目前的发展阶段,玩法很多、花样层出不穷,但真正能玩出名堂的、打破自身发展瓶颈的有多少呢?我整体的感觉是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当所有的聚光灯都照在了舞台上成功的“明星”,舞台下有多少或是翘首期盼、又或是游离在外、满不在乎的一大群“看客”?“明星”具有榜样作用,但能作为榜样的一定是那几个“明星”吗?

“关于公益行业”

骑士的蒙太奇

行业第三方遇到的是甲、乙两方不专业的问题。甲方的专业体现在「清楚自身需求」和「对内对外沟通」,乙方的专业体现在「能帮甲方清晰需求」和「稳定输出」。

 

甲方不专业。本以为公益组织作为基金会的长期「乙方」,会对乙方的角色有更深的理解。但听闻的是,公益组织有时是很恶劣的甲方。有一年腾讯公益在99公益日,为一些合作良好的公益组织对接4A资源,希望4A可以为公益组织的传播提供支持,结果很多因为沟通问题流产。

 

乙方不专业。来源于甲方客观上无法承担溢价,导致乙方无法找到好的人才,流动性大,有时候比甲方还像公益组织。当然,也存在很多乙方高估自己能力,欺负公益组织不懂的情况。

kay

我目前所在的机构似乎是“甲方”,因为我们要购买第三方服务或者与他们合作。但我从来都羞于以“甲方”自称,更愿意称呼彼此为“工作伙伴”。原则是:共同目标下的效果最大化、效率最快。也因此极其配合对方的工作,反而觉得从对方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

 

之前听过一个段子:乙方吐槽甲方:你们说不清自己想要什么、又没有预算,还要求那么多!甲方暗骂乙方:你们不能多动点脑子了解下我们,能不能对自己的作品负责,精益求精?

 

已经不仅仅是沟通问题了,那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呢?我自己反思下我作为“甲方”时的心态:的确,有时候我也搞不清我们老板要什么,我说的也不算数,我自己也提不出什么好的需求,我也不知道如何清晰表达需求。但有时候,乙方设计的作品真的很烂,把自己以为很好看的东西拿给我们,是否有认真研究过我们过往的风格呢?

“关于行业第三方”

骑士的蒙太奇

国内6000+基金会中,只有不到50家是资助型基金会。资助是一件极其有价值的工作,很多机构都是从零开始,在基金会的资助和陪伴下成长起来的。但这几年,老牌优秀资助型基金会的风向令人忧虑。

 

基金会的资助越来越保守。在基金会资助的名录上,看来看去都是熟悉面孔。这种代价是,过去几年草根机构在基金会资助下成长起来的路径,变得不可复制。

 

基金会的资助专业性开始变低。最有力的证明,就是运作明显非常不专业、模式非常不靠谱的「黑土麦田」,居然能连续获得扶贫基金会、爱佑基金会、三一基金会、博世中国等一众行业公认的优秀资助基金会的资助。是丢失了资助的专业性,还是为了追赶精准扶贫的风口?不得而知。

kay

的确,我国的资助型基金会少的可怜。我觉得数量多少不是问题,因为这和我们基金会生长环境有关——从出生起就不是以资助为导向,最早成立基金会其实也是为了更方便地接受国内外捐赠。当然,这两年,相关法律法规已开始有了鼓励资助型基金会的倾向。

 

真正的问题正如所言:“资助的专业性”。但我不太认同的是,以今年下半年发生的个别事件来做出“基金会的资助专业性开始变低”的结论。

 

首先,不同基金会的资助流程、标准不同,用什么标准来评估它们对同一个项目的资助,我倾向于信任大的资助机构的专业水平;第二,《慈善法》、前段时间热议的“三大条例合一”等政策迹象表明,资助型基金会的数量会不断增多;第三,还有多少资助项目未被我们知晓?

 

相比国外,我国的资助型基金会数量少、资助型官员偏年轻化、资助方面的能力建设和培养供不应求,资助的时间太短、资助的领域十分基础不够大胆,这好像都在说:唉,中国的资助型基金会不行。但我更好奇的是,为什么这样?是不像“从前慢”,慢到陪你一起跳坑一起成长?还是对于“风险”的预估和抵御越来越不自信?我也没有具体答案。

“关于资助方向”

从以上精彩言论,读得出两人对公益行业的“爱之深,责之切”,也是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真心话不论观点对错,带给我们困惑的,恰恰正是从一开始所选择的道路!继而才有了思考,以致于启发更多后来者,让这条“路”少些荆棘,多些彩虹。

对公益行业,你有什么想说的?

在留言区,大家一起来讨论~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