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竞赛】日月光控股将在台美无缝挂牌上市;台积电千亿盖新研发中心

2018-02-26 集微网 集微网


  1. 日矽合并最后一里路:日月光控股4月30日台美无缝挂牌上市

  2. 台积电强攻3纳米 千亿盖竹科新研发中心

  3. 全球电动车全产业链竞争加剧,原料战愈演愈烈

1. 日矽合并最后一里路:日月光控股4月30日台美无缝挂牌上市


日矽并修成正果,日月光、矽品合组的日月光控股将于4月30日新出发在台美无缝接轨挂牌上市,图左为日月光董事长张虔生,右为矽品董事长林文伯。



日矽合并最后一里路,随着日月光与矽品于2月12日的股东临时会,双双通过合组控股公司,新命名的日月光控股公司将于4月30日挂牌上市交易下,已逐渐迈向成功之路。届时,这家被法人圈冠上的“IC封测业的台积电”也将正式诞生。


这家名为日月光控股公司订于4月30日挂牌交易,而两家在台湾与美国Nasdaq挂牌的股票下市同时,这家控股公司无缝接轨于台美两地挂牌上市。这将是国内半导体业史上最大桩合并案。


日矽并历经二年半来的努力,过程高潮迭起,2015年全球陷入股灾,日月光趁所有公司股票大跌之际闪电出手,宣布以每股45元在公开市场收购矽品25%股权。随后矽品一路的反击,包括与鸿海股权交换结盟、办理私募让大陆紫光认股结盟,但最终分别因股东的反对及投审会的驳回而告吹、撤件。


2016年5月矽品股东会上,握有约33%股权的日月光丢出代表善意的橄榄枝,对矽品股东会上的所有议案全部投下赞成票,促成双方能够往合意合并之路迈进,两家公司董事长张虔生与林文伯在证交所召开记者会上,共同宣布双方签订同组产业控股公司意向书。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台湾、美国、欧盟及中国公平会相继核准日矽结合案后,终让这桩全球最大IC封测厂的合并案落槌底定。


日月光说,日矽成功结合,为两岸与全球半导体作出贡献,同时也会根留台湾。


日月光集团董事长张虔生:社会责任4力 实践集团永续


日月光集团董事长张虔生表示,作为全球半导体封装测试服务领导者,日月光打造智能工厂、整合供应链响应节能减碳,意谓着集团内化企业社会责任将会反映在每一个务实行动上。


当今环境生态退化、能源与天然资源短缺、气候变迁加剧、政府管制趋严,以及信息科技缺乏革命性突破等面向,对企业成长与转型所造成的压力和挑战,一刻都没有停止。他表示日月光集团本着谦卑与诚信负责的态度,用实际的行动持续推动集团在永续发展上的作为,也一刻都没有停止。

在智能手机、物联网等终端产品朝高效能、低成本、低功耗及小面积等产品要求发展下,为满足终端市场高整合与产品即时上市的要求,在晶圆级的平台上提供标准化封装制程,并进行异质整合,已成为封装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课题。


扮演绿色及低碳经济先驱


日月光集团董事长张虔生表示,日月光为全球半导体封装测试服务领导者及主要的系统与核心技术整合者,在全球转型至绿色及低碳经济的过程中扮演先驱的重要角色。为满足智能产品发展的要求,日月光除取得扇出型晶圆级封装 (Fan-Out WLP) 制程技术及专利授权外,也投入大量资源研发异质整合及超低功耗特性之高阶封装产品,例如系统模组封装SiP(System in Package),并打造智能工厂。同时,日月光也有效整合材料商、设备供应商等上下游供应链,提倡跨界合作使产业产生群聚效应,也积极与主要客户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和新制程技术。


绿建筑员工宿舍+电动接驳车


员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日月光高雄厂于2017年正式启用,可容纳3,000人且使用太阳能的绿建筑低碳女子员工宿舍。同时,工厂派出接驳车直达宿舍,以维护员工上下班之交通安全,并将于今(2018)年全面转换为电动接驳车,响应节能减碳。这项台湾科技业的创举,意谓着日月光集团内化企业社会责任将会反映在每一个务实的行动上。他强调,在全球永续发展的关键趋势及日月光的价值创造模式整合下,发展出属于日月光的永续发展长期策略框架,以低碳使命(Low Carbon)、循环再生(Circular)、社会共融(Inclusive)与价值共创(Collaborative)做为日月光的四大永续策略主轴。


永续治理成效获国际高评价奖


以人力资本的发展及管理作为推动核心,借由持续性、跨面向的创新能量, 擘划长期价值创造的方向,强化永续风险管理与策略拟定,进而量化及展现日月光集团的企业无形资产,并与各界共同寻求达成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 (SDGs)。


自2014年,日月光集团大力强化永续治理,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在2016年看到了初步的成效,日月光入选道琼永续指数(DJSI) 的“世界指数(DJSI World)”与“新兴市场指数(DJSI Emerging Markets)”之成份股、获得CDP气候变迁评鉴A级评价,同时也得到“2016 AREA亚洲企业社会责任奖”及“2016 TCSA 台湾企业永续奖” 等奖项的肯定。


以谦卑与诚信实践每个承诺


张虔生说,“这一切都只是开始而已,我们仍要本着谦卑与诚信负责的态度,用每一个扎实的实践行动与具体成果,来履行我们在永续发展上所做过的每一个承诺。”经济日报


2.台积电强攻3纳米 千亿盖竹科新研发中心


台积电冲刺先进制程,已向竹科管理局提出土地需求申请获准,启动竹科新研发中心建设,最快明年下半年动工。配合未来量产5纳米以下新晶圆厂启用,台积电将稳居全球晶圆代工龙头,持续成为苹果、高通、辉达等大厂释单首选。


业界预计,台积电竹科新研发中心总投资高达上千亿元,加上元月下旬动土的南科新建晶圆18厂将投资5,000亿元、竹科总部5纳米厂与竹科新研发中心投资,以及后续3纳米投入的资金,台积电未来在高端制程将投入逾1兆元新台币。


台积电表示,虽然未来先进制程难度更高,台积电仍会持续扩大在先进制程的研发能量,维持在晶圆代工的领先优势。


台积电申请的新研发中心土地,紧邻竹科总部,将是串连先进制程生产与研发的重要中枢。台积电对董事长张忠谋先前预告,四年后推动3纳米制程量产。


据了解,台积电目前竹科研发与生产大本营-晶圆12厂是在2002年起陆续建设,迄今已迈入15年,现已面临产能与空间不敷使用的状况。


台积电考量竹科12厂为发展更先进制程,每年需搬迁数百部机台设备,平白增 48 35540 48 17325 0 0 7515 0 0:00:04 0:00:02 0:00:02 7516巨额搬移机费用及产能与业绩损失,因此向主管机关提出新建竹科超大晶圆厂研发中心,以达节省建厂时间与成本的综效。


台积电提出申请后,行政院已核定,由竹科管理局启动“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宝山用地)扩建计划”,将扩增紧临竹科三期近30公顷土地,主要供应台积电使用。


竹科管理局表示,这次扩建基地的范围是紧临竹科南侧,面积约29.86公顷,已展开都市计划及环境影响评估委办手续。


台积拼研发 带旺精测


台积电冲刺先进制程,对周边设备与耗材需求也将增强,股后精测正强化研发,紧跟台积电成长,今年业绩挑战持续创新高,受惠大;应材、科林研发、ASML等国际大厂也将沾光。


精测是目前台积电晶圆测试解决方案的一线供应商。法人指出,精测生产的晶圆测试板和探针卡等解决方案,是半导体高阶制程发展的周边关键材料,可望随着台积电先进制程比重拉升而大幅受惠。


精测去年合并营收31.1亿元;毛利率55.4%、优于前年的52.2%;税后纯益7.36亿元,每股纯益23.51元,创新高。


精测总经理黄水可强调,精测持续投入研发,近年来营收占比不断提升,已从15%增至17%,今年会持续加码。


黄水可对今年营运成长深具信心,预期上半年可较去年同期佳,今年7纳米晶圆制程比重会比10纳米高。为加速研发脚步,精测已启动24小时全天候的研发计划,早上讨论、研发,晚上则进行实验,有了新的结果,再提到隔天的早上讨论。


精测看好,移动运算、高性能运算、车用电子、物联网等科技业当红应用,加上5G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逐渐成熟,将带动高端应用处理器晶圆测试和IC测试需求增加,对精测有利。


业界认为,台积电强化研发能量及扩大投资规模,对供应链采购比重将持续拉升,位居台积电设备和材料采购排名前茅的应材、科林研发、ASML等国际大厂,也将受惠。经济日报


3.全球电动车全产业链竞争加剧,原料战愈演愈烈


      吉利集团近日宣布,已通过旗下海外企业主体收购德国车企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全球汽车厂商近期对电动车布局呈现加速之势,除了自身加大研发投入和生产,全球车企之间的合作日渐频繁。在全球政策层面不断助推、市场需求持续上升等利好背景下,稀有金属原材料的争夺战也正在上演。


  主要车企加强合作


  吉利集团24日宣布,已通过旗下海外企业主体收购德国车企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目前,该交易尚需通过中国监管机构审批。外媒援引接近德国政府人士消息透露,德国监管当局将不会干涉这项收购。


  电动车业务的合作意向主导了中国最大的私营汽车企业和德国第一大豪车生产商达成收购协议。


  “很高兴能在戴姆勒未来发展道路上伴随其成长,助力其成为电动出行和线上技术服务领域的佼佼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将完全遵守戴姆勒公司的企业章程和治理结构,尊重公司的文化和价值取向。针对此次投资的战略思考,李书福表示:“必须刷新思维方式,与朋友和伙伴联合,通过协同与分享来占领技术制高点。”


  巴登伍腾堡州银行分析师对彭博社表示,吉利收购戴姆勒股份将增强合作,并在电动车生产技术领域获益。


  有报道称,熟悉吉利战略的人士称,吉利收购戴姆勒股权是渴望接入戴姆勒的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并希望在湖北武汉建立一家电动汽车合资企业。在电动化上,戴姆勒一直比较激进,具有深厚的技术能力。它计划未来在电动车领域的投资规模超过100亿美元。除了对电动车制造进行投资以外,还将额外投入10亿美元资金用于电池产品的生产。


  吉利集团曾公开表示,从2019年之后沃尔沃推出的新车型将全部装配纯电动发动机或者混合动力发动机,以顺应从传统燃油驱动向电力驱动的转变趋势。


  近期在电动车生产领域跨厂商合作不断。德国汽车制造商宝马集团23日宣布,计划在中国生产电动版紧凑型汽车MINI,可能的合作伙伴是中国长城汽车。


  法新社援引宝马的一份声明说,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的宝马计划“在中国合资建厂”,双方已长期探讨此事,并签署了合作意向书。


  日本车企方面在电动车领域布局近期也较为频繁,《日本经济新闻》援引日产汽车在华合资公司本月发布消息称,2022年前将向中国市场投资600亿元,包括投放20款以上纯电动车。到2022年,将在中国市场投放40个以上车型,其中一半将是纯电动车,包括通过发动机发电、以马达驱动的“e-power”配备车型。


  丰田公司也有较大合作举动。在纯电动汽车的基础技术开发方面,丰田汽车2017年秋季与马自达和电装建立了新公司,之后铃木和斯巴鲁等也加入进来,在电池领域敲定与松下合作。


  丰田计划2030年将混合动力车(HV)和纯电动汽车等电动车辆的销量提高至目前的近4倍,达到550万辆。


  主要车企的合作是为了迎合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趋势。从全球市场来看,新能源汽车销售量从2011年5.1万辆增长至2016年的91.4万辆,5年时间销量就增长16.9倍。


  政策助推产业发展


  出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扶植创新技术的目的,多国政府正在出台政策普及电动车,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统燃油车的发展,并推动汽车生产商转向电动车生产。


  法国日前启动了欧洲最大规模的电动公交车采购招标,总价值最高达4亿欧元。据悉,为在2025年实现清洁能源公交车全线覆盖,巴黎公共交通公司与巴黎大区公共交通管理局日前启动招标程序,计划两年内购买250至1000辆电动公交车。


  在德国,限制燃油车的政策也在酝酿出台。据德国《莱茵邮报》报道,德国政府计划在紧急情况下允许对某些线路实行燃油车禁令。


  本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她希望避免燃油车驾驶禁令,重点是将出租车和公交车换成电动车以及采取其他措施。但她也强调,需要尽快为受影响的城市找到解决方案。


  欧盟层面对电动车领域的资金扶持也在加码。在23日结束的第二届欧洲工业日论坛上,欧盟科研与创新委员卡洛斯·莫达斯称,欧盟创新理事会将作为初创企业和大公司之间的纽带,推动合作和创新。


  莫达斯还在论坛上宣布启动欧盟创新理事会的“电动车电池创新奖”,奖励那些研制出安全且可持续电动车电池的人1000万欧元(约合1230万美元)。


  原料战愈演愈烈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不断扩大,各企业也在积极抢占原料供应源头。有业内担忧原料将陷入供给不足的状况。钴的国际价格在最近两年里上涨至3倍以上,锂价格自2015年以来已涨了两倍。


  据日经新闻社报道,德国宝马和大众正与矿业企业进行协商,希望确保长期供应。丰田和松下也于2017年12月宣布,围绕纯电动车等车载电池用钴,商讨包括开发在内的事宜。


  按照国别来看,钴需求增长明显的是中国。一家日本商社的钴采购负责人表示,“中国政府正在推动普及纯电动汽车,今后中国的采购估计会增加”。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电动车制造巨头特斯拉公司或涉足锂电池原材料,正与智利锂矿巨头SQM商谈,据悉这是该公司首次涉足锂电池原材料领域。


  报道称,特斯拉正与智利最大的锂矿生产商SQM公司就锂电池原材料的供应进行谈判。智利政府产业发展机构的执行副主席比特兰称,特斯拉可能同意在智利建立一座加工厂来生产其电池所需的高质量锂。若成功的话,这意味着特斯拉将首次涉足锂电池原材料领域。


  SQM是全球老牌锂生产商之一,此前SQM公司引得中国上市公司杉杉股份、天齐锂业等参与竞购。杉杉股份收购SQM部分股权的交易于2016年8月底宣布终止,而天齐锂业2016年9月底曾成功购买SQM2.1%的股权。SQM的股价在2017年中上涨了71%。


  全球汽车制造商都开始锁定原材料锂的供应,来扩大电动汽车的生产规模,以实现各家雄心勃勃的电动车生产计划。丰田集团旗下负责海外投资和贸易业务的丰田通商日前以2.82亿澳元,换取澳洲锂矿商Orocobre公司15%的股权,资金将用于扩大Orocobre位于阿根廷的碳酸锂的年产能,计划从2017年的17500吨提高143%至42500吨。此外,丰田通商还与Orocobre打算在日本福岛打造氢氧化锂厂,预估年产能可达1万吨。


  电动车制造商为巩固锂的货源,直接入股锂矿公司似乎已成为最保险的方式。比如,中国电动车制造商比亚迪,以及长城汽车近年来都有类似的投资事件。


  据调查公司Darton Commodities统计,以锂电池为首的充电电池用钴占全球钴供应量的一半以上。调查公司富士经济的数据显示,2016年面向锂电池的钴需求量为4.59万吨,预计到2021年将增至7.5万吨。


  由于需求增长,钴的价格持续上涨。作为国际指标的伦敦市场现货价格在2月下旬徘徊在每磅38美元左右。经济参考报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