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增长】艾为2017年净利增153.64%;联想控股获紫光集团增持217.53万股;北京君正主业连4年亏损资产负债率仅2.76%

2018-04-18 集微网


1.艾为电子2017年净利增长153.64%,申请23项集成电路布图登记;

2.北京君正主业连续4年亏损资产负债率仅2.76%被指有圈钱嫌疑;

3.联想控股获紫光集团增持217.53万股 涉资逾5400万;

4.恒坤股份拟募资6500万投资半导体新材料;

5.北方华创:半导体设备龙头 进口替代乘风而上;

6.屏下指纹快速上量 安全性依旧是考量;

1.艾为电子2017年净利增长153.64%,申请23项集成电路布图登记;


集微网消息,艾为电子日前发布2017年财报,财报显示,公司2017年全年实现营收5.22亿元,同比增长58.99%;实现归母净利5111.35万元,同比增长153.64%。截至报告期末,艾为电子总资产为4.42亿元,净资产为2.03亿元,现金净增加额为1.19亿元。


艾为电子称,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原因是公司客户群体已经基本覆盖了国内手机品牌公司和给全球品牌做 ODM 的方案公司,以及知名的智能硬件 IoT 产品,公司的市场范围正在从以手机为中心延展到物联网等智能硬件,并已与一线的品牌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如华为、OPPO、VIVO、小米、中兴、联想、MOTO、魅族、TECNO、亚马逊、JBL、NOKIA、LG、B&W和全球最大的玩具品牌商Mattel等。

从产品角度看,艾为电子2017在原有产品线上不断推陈出新,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针对智能手机、平板、可穿戴、智能音响和IoT物联网等智能硬件新兴市场。


从研发和知识产权角度看,随着国家对集成电路行业支持力度的加大,集成电路行业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技术研发是公司的生命线,艾为电子自成立以来注重技术创新的同时也非常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在知识产权方面,艾为电子积极主动保护自主创新产权,每年及时申请各项专利,2017年获得了4项发明专利授权和23项集成电路布图登记证书。


艾为电子主要致力于音频、电源和射频等功能芯片的模拟和数模混合电路的设计和销售,这类产品是各种电子设备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不仅可应用在智能手机、平板、可穿戴、智能音响和IoT物联网等智能硬件新兴市场,其功能的应用还可以延续到其他电子设备中,这一整体功能性的需求将伴随着各种电子产品和设备持续地存在下去,仅会在具体的指标和功能组合上不断地演进和变化。


目前来看,许多基础功能的集成电路品种生命期已经延续了20多年,只是在各项性能指标上随着功率集成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得到改进提升。因此市场对这类集成电路的长期需求和市场延展性,将是艾为电子持续经营的外部驱动,同时结合艾为电子在产品、研发和知识产权方面的优势积累,整体增势明显。(校对/范蓉)


2.北京君正主业连续4年亏损资产负债率仅2.76%被指有圈钱嫌疑;


本报见习记者 向炎涛 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北京君正(31.920, 1.00, 3.23%)正经历转型阵痛期,上市七年以来,这家上市公司似乎并未享受到资本带来的红利。4月16日晚,北京君正发布2018年一季度报告,虽然净利润实现了44.46%的增长,但扣非净利润持续亏损势头,为-456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51.91%。


  而其日前发布的2017年年报显示,扣非净利润亏损1844万元,这是北京君正自2014年以来主业连续四年亏损。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北京君正2011年上市前曾创造了三年扣非利润增长70倍的业绩神话。然而上市首年净利润就下滑了27.64%,至2017年净利润相比2011年已缩水92.68%。目前北京君正利润主要来自理财收益和政府补贴,而其2011年上市募得8.2亿元资金仍有过半闲置。同花顺(47.500, -2.66, -5.30%)iFinD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君正资产负债率仅2.76%,截至4月17日,在已经公布年报的1831家上市公司中最低。


  持续亏损


  事实上,在2011年上市之前,北京君正曾迎来了一段高速发展期。根据北京君正招股书显示,2008年至2010年,公司净利润分别较上年增长了809.13%、51.50%和27.08%。上市前夕,2010年公司净利润高达8881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也有8174万元。


  然而,上市以来,北京君正利润就呈现持续下滑态势。上市首年即出现了业绩下滑,营收减少18.39%至1.68亿元;扣非净利润减少35.98%至5233万元。2012年扣非净利润大减85.2%至773万元。到2014年,公司营收仅上市前三成不到,扣非净利润更是首次出现亏损达1437万元,即使算上理财收益和政府补助,当年净利润仍然亏损后持续亏损1275万元。之后在理财收益和政府补助的维持下,公司虽然避免了ST风险,但扣非净利润持续亏损至今。


  对于上市以来公司业绩持续低迷的原因,北京君正董秘张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上市之前其实发展得一直很好,但由于全球产业格局发生变化,安卓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兴起,公司产品面临软件兼容性问题,从2011年开始收入下降,导致公司发展遇阻。2013年公司开始努力寻找业务方向,面向可穿戴设备转型,但并未达到预期。之后公司又开拓了包括智能家居在内的物联网和安防市场,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公司进入时间晚,相对来说毛利率较低,导致利润没有体现出来。


  据了解,北京君正早期CPU芯片产品曾先后进入指纹识别、学习机、点读机、电子词典、PMP、电子书、上网本、学生电脑等多个细分领域。但随着智能手机兴起,教育电子被学生平板替代,北京君正从2013年开始面向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领域转型。


  张敏表示,公司一直在进行业务方向的探索,目前公司主要包括微处理器和智能视频两大业务板块,其中,2014年开始新开辟的智能视频是公司目前在重点发展的业务领域,公司看好安防市场,虽然目前盈利没有体现,但是会继续推广持续拓展。除此之外,公司今年开始也会增加相对高端芯片型号,以提高毛利率,整体来说公司整个业务在向前发展。


  投资谨慎


  一边是业绩坐上了过山车,另一边却是上市募集资金的闲置及募投项目的更改。2011年,北京君正上市募得8.2亿元资金,但时隔7年过去,当初承诺的5个投资项目已经有三个进行了变更,且仍有4.4亿元尚未使用。


  此外,《证券日报》记者查询同花顺iFinD发现,2017年北京君正资产负债率仅2.76%。截至4月17日下午,在已经公布年报的1831家上市公司中最低。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整体法计算下,2017年集成电路板块资产负债率为50.61%。


  长期以来,北京君正一直保持极低的资产负债率。2011年上市以来,公司资产负债率一直保持在4%以内,其中2013年和2014年均只有1%。而在上市之前,2010年北京君正的资产负债率也仅13.56%。


  “对于这样的公司来讲,不但没有IPO必要,而且还存在较大的圈钱嫌疑。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过低,说明仅仅依靠自身的盈利能力就能够拥有较多的自有资金,根本无需进行较大的外部融资。与此同时,还可能存在公司缺乏明确投资方向、战略不清晰等一系列问题。”经济学家宋清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某券商计算机行业研究员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募投资金都没有投完,说明原来一开始募集资金就没有很好的投向。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投资风险较大,投资周期长、投资金额也大。


  半导体研究机构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表示,北京君正的投资确实是有些谨慎,不过因为IC设计这个行业确实不确定性也高,慎重对待募集资金也可以理解。在没有很好的募投项目的时候,也只能暂时作些理财增加收益。


  张敏坦言,北京君正在投资方面是偏谨慎的。“IC行业变动比较大,早期我们看不清楚,也不太敢贸然收购。如果有合适的并购也会关注,但是目前国内集成电路设计厂商合适的不是很多,希望从安全性上有更多考虑。”


  2016年底,北京君正曾推出“蛇吞象”式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北京豪威100%股权、视信源100%股权以及思比科40.43%股权,股份支付总价高达104.77亿,希望通过豪威科技以及思比科两家公司覆盖图像传感器的高、中、低各领域。但最终由于“由于国内证券市场环境、政策等客观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一重组在2017年3月终止。


  研发不足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上市之后,即使募集资金闲置,北京君正的研发投入也并未有明显增长。 2015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237人,占比80.89%,而2017年研发人数为182人,数量占比77.45%;研发金额也仅从2015年的5100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5674万元,占营收比例却从72.75%降低到30.76%。


  张敏表示,研发人员数量减少是由于2016年公司处置了一家子公司,在合并报表中也就相应减少了研发人员数量,而研发投入金额比重降低是由于营收大幅增长所致。目前公司研发投入是根据现有项目的研发进度需求来规划人员架构,目前公司业务主要包括智能视频和微处理器两块,未来业务方面如果有更多可能也会增加研发人员。


  前述券商人士表示,虽然从公司本身来看,研发投入占比已经不低,但是相对于人才资金双密集型的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来说,每年数千万元的研发投入难以起到太大的作用。


  在集成电路研究机构集邦咨询分析师张琛琛看来,北京君正面临的困境实际上是国内SOC(系统芯片)设计企业的一个缩影。对于微处理器厂商来说,选准有规模效应的市场应用方向非常重要,但目前新兴的终端应用朝着多样化发展,企业面临市场分散化、碎片化挑战,企业很难选准兼具规模效应和持续成长动能的应用方向。微处理器领域的IC设计企业数量也众多,面临激烈的竞争,大部分国内芯片设计企业主要面向中低端市场,利润空间有限。


  顾文军也表示,国内半导体行业,尤其是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起步较晚,从而导致国内整体产业水平在国际市场中相对落后,在技术领先性、企业规模、研发投入、产业地位、业界影响力等很多方面,与国际一流的企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类企业要发展壮大,还是要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加强自己核心技术方面的积累,不断地寻求新的市场发展机会,当然,也包括好的并购的机会。”顾文军表示。证券日报


3.联想控股获紫光集团增持217.53万股 涉资逾5400万;


港交所最新资料显示,联想控股(25.15, 0.25, 1.00%)(03396-HK)获紫光集团有限公司于4月13日在场内以每股平均价24.9951港元增持217.53万股,涉资约5437.18万港元。增持后,紫光集团的最新持股数目为3229.8万股,持股比例由7.69%升至8.24%。香港财华社


4.恒坤股份拟募资6500万投资半导体新材料;


  4月17日,恒坤股份(832456)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10元/股的价格,发行股份不超过650万股(含),预计募集资金不超过6500万元(含)。


  据悉,恒坤股份此次募资是为配合国家集成电路发展战略,涉足半导体新材料领域,拟投资建设半导体材料TEOS(正硅酸乙酯)特殊气体工厂而实施的。犀牛之星


5.北方华创:半导体设备龙头 进口替代乘风而上;


  北方华创是由七星电子和北方微电子战略重组而成,是半导体设备龙头。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半导体装备、真空装备、新能源锂电装备及精密元器件四大业务。公司自2016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之后,业绩显著增长。2017年公司营收为22.23亿元,同比增长37.01%;归母净利润为1.26亿元,同比增长35.21%。2017年,半导体设备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50%以上;电子元件业务营收占总收入的35%。公司2017年预收款项同比增长180%,存货同比增长72.58%,表明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未来业绩增长有保障。


  半导体设备:进口替代,乘风而上


  中国大陆地区是全球第三大半导体设备市场,但国内半导体设备自给率不足15%,进口替代空间巨大。公司半导体设备涉及集成电路、先进封装、LED、MEMS、电力电子、平板显示、光伏电池等半导体相关领域。目前,公司Etch、PVD、单片退火设备、立式炉、清洗机等在内的多项12英寸关键集成电路装备实现了在国内龙头代工企业和领军存储器企业的应用,8英寸设备也全面进驻国内主流代工厂和IDM企业。


  其他业务:齐头并进,稳定发展


  公司的真空装备、锂电装备以及精密元器件业务齐头并进,稳定发展。真空装备:光伏单晶炉为西安隆基提供了绝大部分产能供应。锂电装备:目前,公司已经为全国95%以上的锂离子电池研究院所、生产企业提供了电池制造装备。精密元器件:公司通过自主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以优异的性能获得各界客户的信赖,不断实现进口替代。光大证券


6.屏下指纹快速上量 安全性依旧是考量;


指纹识别模块厚度、功耗继续降低 安全性依旧是重要考量


屏下指纹识别应用于全面屏手机中的一大挑战就是模块的厚度及功耗。Synaptics营销副总裁Godfrey Cheng表示:“ Clear ID功耗低,适用于Android低功耗模式。第一代模块的垂直高度仅为0.69mm,对于如今的智能手机来说,使用是没有问题的。放眼未来,我们将继续降低模组的功耗要求,并减小其物理尺寸。”


敦泰电子集团·敦捷光电总经理林瑞建表示:“aTOM onFlux ID方案不追随习知的穿透技术舒适研发方向,而以自主专利的纳米微光机电指纹感测技术,尽量避开全面屏手机中较为敏感的空间位置,如AA显示区下方空间全部让给电池,并以破坏式创新的光波导引方式取像,带来了低功耗、小模块面积不占电池位置、没有失真与不受强光影响、反应速度快、成本结构合理、不需改变面板设计、也不影响面板制程等等明显优势。当然,任何破坏式创新都要有全方位技术宽广度与技术深度的掌握,其中MEMS设计与SiP系统级封装技术就是敦捷要在2018年量产超轻薄、低耗电之aTOM onFlux ID全面屏屏下指纹方案所100%自主掌握的核心关键技术之一。”


因此,在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下,符合全面屏手机尺寸、功耗、功能要求的屏下光学指纹产品逐步推向市场。但指纹识别作为手机中的生物识别方式,不可避免地会用于解锁及支付的场景,因此安全性也不可忽视。林瑞建表示,由于手机开机安全验证以及支付验证在不同应用层级之重点要求不同,所以aTOM OnFlux ID在力求安全验证稳定性与用户体验舒适度之外,也可依应用不同强化更高安全度的生物安全验证;例如在支付验证时加入生医信息(心率等)活体生物识别技术以强化安全度,在开机安全验证时则采用实时人工智能假指纹识别技术以增加客户体验舒适度。


Godfrey Cheng介绍:“Synaptics是FIDO联盟的创始成员之一。Synaptics SentryPoint安全套件中包括同时支持TLS协议、ECC身份验证和AES加密的SecureLink技术。这种高度安全的传输采用最新的行业标准,可以保护数据从指纹传感器到主机的端到端传输。Synaptics Quantum Matcher技术则用于指纹模板的匹配和认证。”


屏下指纹将快速上量 未来与3D人脸识别融合提升安全性


可以看到,不同的指纹识别芯片厂商在解决屏幕穿透、识别能力、尺寸、功耗、安全等问题上都有其特有的解决方法,量产的进展也不相同。搭载Synaptics Clear ID的Vivo X20 Plus UD已全面投产,该量产机型也可以实现在屏幕特定区域的指纹识别。林瑞建乐观推测,onFlux方案有会在一年内快速上量,并有最好机会成为未来手机产业中最为广泛使用的屏下指纹个资安全与支付验证方案,特别是LCD手机屏下指纹方案。


国内指纹识别芯片厂商汇顶科技也积极研究屏下指纹技术,在Computex 2017台北电脑展上通过改装的三星Galaxy S7 edge展示其屏下指纹进展,不过只能在AMOLED屏幕上使用,解锁的速度也还未达到传统触摸式指纹的程度。MWC 2018上,汇顶科技发布其第二代屏下光学指纹技术,特点是性能更优异、用户体验更佳,预计2018年内实现大规模量产。


除了光学屏下指纹阵营厂商的快速推进,瑞典FPC也在2017年11月发布可以在手机显示面板上任意位置捕获与识别使用者指纹的方案,据悉该in-display技术基于超声波传感器技术,可以穿透2cm厚度的玻璃获取指纹信息,支持OLED和LCD显示屏,不过目前还未看到搭载该解决方案的手机发布。


可见,伴随着全面屏渗透率的提升以及主要指纹识别芯片厂商屏下指纹方案的规模量产,2018年我们将看到安卓阵营全面屏加屏下指纹成为主流,不过量产的初期成本问题难以回避,在手机上更大规模的应用仍然需要时间。


最后,对于屏下指纹与3D人脸识别谁将成为手机生物识别主流的问题,两位受访专家都表示未来是多重生物识别的时代。林瑞建表示:“为了增加个资安全与支付验证的稳定性与安全度,同时也为了在增加生物识别安全度的同时兼顾用户体验舒适度,未来将是多模式生物识别的时代。以我们对aTOM onFlux ID竞争力与成熟度之掌握,未来无论是iPhone新机型或Android阵营中高端机型,都可能往屏下指纹识别与3D人脸识别双模式生物识别的方向推进。从人机交互用户体验的经验习惯角度看,屏下指纹识别应用在全面屏手机中将比3D人脸识别扮演更关键性角色。”Godfrey Cheng也表示,Clear ID使用方便、拥有卓越的安全性,并且解锁速度是3D面部解锁的两倍以上。未来,多重生物特征融合引擎将会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华强电子网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