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建设经验谈】《应用化学实验》:弘扬民族工业,培养环保意识,激发探索精神
弘扬民族工业 培养环保意识 激发探索精神
一、课程简介
《应用化学实验》是为我校化工与材料学院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课程,为校级一流建设课程,共70学时,任课教师:张晨曦、陆福泰、张洪锋,教学实验内容围绕具有我校轻工特色的精细化学品、合成材料助剂、精细有机合成、日用化工(香精香料化妆品、洗涤剂等)、新型环保涂料、绿色表面活性剂等方面开设。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选定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北京理工大学的《精细化工实验》作为教学的线上资源,根据专业的轻工特色教学需要,融入思政元素,从理工交融,建设新工科的理念出发,增加和改进精细化工的一些特色实验,比如护手霜、洗发香波、洗衣液的配制等相关的实验视频和单元测验。
二、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思路
1.挖掘思政教育与应用化学实验各个实验项目的结合点。
2.在课程教学、实验操作中植入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3.在线上学习、线下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课程全方位开展思政学习。
4.在课程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的第三点体现课程思政的要求:结合课程思政,熟悉并严格遵循精细化学品开发、生产和使用中的道德责任,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培养立足轻工行业领域,具备在多学科背景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职业道德、科学伦理和社会责任感,厚植家国情怀。
三、课程思政教学特色与创新
立足应用化学专业知识,挖掘课程思政结合点,精心设计应用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植入思政教育,让学生以化学工程师的身份置身于精细化学品配方设计优化中,通过真实配方案例的评价和优化过程,真实体验、感受配方设计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体会由于对原料种类、性能、配伍性、生产过程等因素探究不周,所造成的产品性能不可靠的科学问题,从而警示学生在未来职业中必须不断进行科学探索、精益求精,培养化学化工工程师的严谨、审慎、负责态度、客观、公正、科学的求实精神。
四、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1:民族品牌通过科技创新,自主研发,可以打败进口品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科研的不断探索精神。
在国产洗涤剂公司立白集团成立的时候,全国洗衣粉市场基本被外资品牌所垄断。为了在夹缝中生存,立白集团迅速打开了全国市场,从区域品牌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找到一个靠品牌、品质不断新生的道路,进而奠定立白集团成为民族日化领头羊的基础。国际日化巨头宝洁也连续多年把立白集团列为其在中国市场上的四大竞争对手之一,除了立白集团,其他三大竞争对手都是外资企业。立白集团的成功之处在于科技引领绿色健康。“创新是立白集团的核心竞争力。立白集团每年都会将销售收入的3%用于研发资金,大部分产品的配方均能保持每两年升级一次。通过这个案例的介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家国情怀和对科研的不断探索精神。
教学案例2: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在衣用洗涤剂实验配方设计时,引入案例,部分表面活性剂的添加会导致水体富氧严重,从而产生水体污染。引导学生进行洗涤剂与水质污染关系的课程思政体现讨论,增加学生对环保问题的重视。洗衣粉洗衣液内的主要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物质一是表面活性剂,二是磷。磷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会打破原有的水生态平衡,造成蓝藻等的疯狂生长,在阻挡氧气进入水体的同时大量耗氧,排出二氧化碳。水体溶解氧的降低,是造成水体变黑变臭的原因之一。表面活性剂的大量使用不仅造成了土壤、水质的严重污染,甚至对人体也会带来危害。因此表面活性剂的降解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欧盟对表面活性剂的降解性作了严格的规定,要求对用于家用洗涤剂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初级生物降解度应不得低于90%;而且逐步用无毒(或低毒)、易降解的表面活性剂取代传统合成的含苯环、且较难降解的表面活性剂。引导学生在配方设计时注意上述两个问题,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衣用洗涤剂的使用与目前的水质污染有没有什么联系?目前洗涤剂是否存在造假问题?合理配方设计对我们治理水污染、建设美丽中国有什么积极的作用?可以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洗涤剂的配方和使用与水质污染密切相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获得洗涤剂使用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大数据关系,对治理水体污染,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实施成效及学生反馈
课程思政的实施丰富教学手段,在实验中融入课程思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将专业实验课中承载的德育元素和传统精神融入到理想信念的教育中去,充分发挥专业实验课程的德育功能,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图文来源:理学院
编辑:王静
审校:李瑞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