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思政建设经验谈】《物理化学》:探求自然规律,培育哲学思维,激发爱国情怀








一、课程简介


物理化学是从研究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来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化学、化工、材料、生物、环境、轻化、食品等专业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物理化学包含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较多的数理知识,能够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物理化学教研室目前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党员5人,承担了全校40余个班级/年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任务。教研室积极响应“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研室全体教师积极参加线上课程思政培训,全面了解思政元素,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认证标准》,修订教学大纲。新的大纲注重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在建立物理化学课程素材库的基础上,再度深入挖掘一些案例中的思政内涵。


二、课程思政设计


1.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通过我国老一辈物理化学家的经历及成就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文化自信。如在讲解相平衡内容的时候可以引入黄子卿院士的例子。黄子卿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化学教育家,是我国物理化学的奠基人之一,其毕生从事物理化学的教学和研究,在溶液理论和热力学方面的研究成就尤为突出。黄子卿院士曾精确测定了热力学温标的基准点———水的三相点,其测定数值(0. 00980℃)被国际温标会议采纳,定为国际温度标准之一,其本人也因为该项成就被选入美国的《世界名人录》。该案例能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为了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对该案例教研室教师又进行深入挖掘。黄子卿院士生于内忧外患、多灾多难的年代,但他一直认为是中华民族养育了自己,立志要报效祖国。他在国外拿到博士学位后,正值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前夕,身边人都劝他暂时不要回国,但他却认为:“我是中国人,要跟中国共命运”,毅然决然地回国效力。之后,他第三次出国求学,面对美国政府的各种威逼利诱,最终毫不犹豫地再次回到了祖国,为我国的化学科研发展以及教育工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与单纯的理论知识介绍相比,通过这样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今后报效祖国的决心。




2.培养学生唯物辩证的哲学思维,树立正确的三观


物理化学课程理论性强,被誉为“化学中的哲学”,课程中蕴含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这使得物理化学课程在推进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解和践行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熵是系统无序程度的量度,功是有序的能量表现形式。一个自发过程的熵是增加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做功,使系统变得更有序,这凸显了劳动做功的意义。社会发展,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只要我们都为此做功付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高度有序的强国就能够建成。



通过化学热力学方法可以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能够发生,解决了可能性的问题,而反应的快慢和反应的具体途径需要靠化学动力学解决,即动力学解决的是现实性的问题。这里凸显出可能性与现实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3.培养学生生态环保的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电化学”一章,教师通过给学生分析电池的能量利用效率远远高于热机效率的原理,解释电池在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的原因。课程讲述锂离子电池在手机、笔记本等方面的应用,还特别引入了电动汽车的案例。近年来国家通过补贴的方式鼓励居民购买使用电动汽车,除了能量利用高的原因,还因为电动汽车没有尾气排放,符合生态环保的要求。由于还存在充电不方便,电池低温性能衰减等缺点,电动汽车并没有得到大范围普及,还需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行车安全性、低温稳定性,进一步降低成本,相信不远的将来电动汽车一定能够走进千家万户。教师还结合宁德时代等先进的电池生产商的介绍,为学生从事科研或就业提供指导。


如今社会上推广垃圾的分类回收,我们教师也要做好宣讲员。生活中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需要投入指定的垃圾箱。哪怕是简单的一句话,对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也是十分有益的。



三、总结


物理化学教研室的课程思政工作刚刚起步,教师们在学习中不断摸索、总结。我们要求教师将思政内容融入课堂的同时,要避免与专业内容脱节,要做到自然地引入,且篇幅适宜,为理论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思政内容融入理论课教学后,学生既学习了专业知识,又受到了良好的思政教育,放松了脑力,增进了思考,提高了学习兴趣。





编辑:王静

审校:李瑞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