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思政建设经验谈】《婚姻家庭法》:弘扬家风美德,树立正确婚姻家庭观

课程简介


《婚姻家庭法》是法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课程内容属于民法的部门法,对应民法潘德克吞体系中的亲属编和继承编,即我国《民法典》中的婚姻家庭编和继承编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司法执法实践等。我国自古以来就以婚姻家庭法律关系(身份法)为基础构建了以《唐律疏议》为代表的中华法系。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1950年婚姻法的颁布和实施,我国逐步构建了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婚姻家庭法律关系。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导论、基本原则、亲属关系、婚姻的成立、婚姻的效力、婚姻的终止、家庭关系、继承法概述、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等部分。


本课程秉承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将课程思政贯彻于教学的全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有机统一,潜移默化地融入课程思政要素,既以课程思政相应内容为课程的知识点进行讲授和说明,又通过知识点的学习,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律观和婚姻家庭观。


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思路


从革命根据地到新中国,从陈独秀、毛泽东等人婚姻家庭主张到习近平法治思想,从法律规范具体内容到立法司法实践,本课程存在着大量的课程思政元素。本课程对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有如下思路。




1.讲好课程案例
讲述婚姻家庭法立法司法执法中的真人真事,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婚姻家庭法法律实践的体制机制;讲述婚姻家事的真实案例,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婚姻家庭法律规范的适用和运行情况。例如通过妾的法律地位及相关司法解释,说明社会主义社会一夫一妻制是真正的一夫一妻制;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1950年婚姻法的立法过程与立法内容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婚姻家庭法的历史演变;通过离婚冷静期的立法争议与解决,说明我国民法典所体现的社会共识的凝聚及其体制机制;通过婚姻当事人在离婚案件中的实际纠纷、婚姻家庭相关热点事件,说明我国婚姻家庭法律规范适用的中国特色与时代精神。





2.引好课程名言
中国共产党人对婚姻家庭制度有不少科学、进步的言论和主张,习近平总书记对婚姻家庭制度也发表了重要论述。这些名人名言直接引入到课程内容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接触、理解我国婚姻家庭法治中涉及的思政元素,更好地树立世界观、人生观、法律观、婚姻观。






3.做好课程科研
课程科研,是指主要以教学为目的开展的科研,通过对课程内容的科研来满足课程思政等课程教学需要。课程科研服务课程教学,一般不产生可绩效考核的科研成果,但却为课程教学所必须。例如在介绍革命根据地时期到新中国婚姻法变迁的历程中,目前法学界缺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婚姻家庭制度特点的总结概括,对相应规范制度的说明也缺乏一定条理体系,这就需要任课教师通过课程科研来实现。本人将其总结为进步性、革命性、民族性、时代性、人民性、实用性等基本特点;此外,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婚姻家庭法治变迁的启示也需要任课教师进行分析总结。通过特点、启示的归纳整理,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更便捷、更直接、更体系地接受相关知识点和课程思政内容。




三、课程思政教学特色与创新

1.课程思政和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在新时代,包括婚姻家庭法在内的各个部门法都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法律表达,学习掌握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学好、用好婚姻家庭法等法律部门的前提和基础。对本课程而言,课程思政的内容和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课程思政内容的学习,既是立德树人的需要,也是准确理解掌握知识点的需要。课程思政与课程内容的关系类似于“灵魂”与“骨肉”。例如讲授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一夫一妻、保护弱势群体、道德原则等婚姻家庭法基本原则时,既是作为知识点讲授基本原则内容和规则,也是作为思政元素讲授婚姻家庭制度的中国特色、时代精神和实践品格。




2.课程思政和世界观、人生观、法律观、婚姻观紧密结合婚姻家庭法律关系具有普遍性、伦理性,其法律规范会直接引导和评价当事人的行为。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其世界观、人生观、法律观和婚姻观都会受到直接的影响。通过课程思政的学习,促进学生建立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符合学生自身健康成长成才的世界观、人生观、法律观、婚姻观。



3.课程思政和社会热点、法律实践紧密结合婚姻家庭法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层出不穷,婚姻家庭法有关的法律实践十分丰富。婚姻家庭法的课程思政建设应当与社会热点相结合,与法律实践相结合。通过社会热点的关注和分析,引起学生兴趣,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和相关知识点的掌握;通过立法、司法、执法等法律实践,帮助学生学习课程思政和相关知识点。




四、课程思政经典教学案例

1.从革命根据地到新中国婚姻家庭制度的变迁


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1950年婚姻法为例,介绍革命根据地到新中国婚姻制度的变迁,并介绍邓颖超等重要历史人物及其对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现代化的历史性贡献等内容。并通过雨课堂留有课后作业,让同学们学习和评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的文本和制度意义。




2.中国特色的亲等制度:从“五服”到“代”亲等是亲属关系学习的难点。相较于寺院法和罗马法的亲等计算方法,我国不论是古代中华法系的“五服”,还是1950年婚姻法到民法典“代”的规则都独具中国特色。“代”的计算方法则更具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五服”和“代”等基本知识点的学习,阐明亲等计算的中国特色、实践意义和时代精神。








图文来源:文法学院

编辑:王静

审校:李瑞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