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建设经验谈】《传感网原理及应用创新》:智慧中国 培养科技自信
一课程简介
传感网原理及应用课程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是用工程化方法指传感网搭建的一门课程,内容覆盖传感网节点的选择、拓扑结构、覆盖、组网、支撑技术、接入技术相关的理论、技术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传感网搭建的过程,树立传感网相关项目研发的系统观,掌握传感网大家的方法,熟悉搭建过程中应遵循的流程、标准和规范,了解传感网的研究发展方向,具备一定的传感网项目策划、研发和组织管理能力,为将来从事物联网或传感网领域的开发、维护以及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秉承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有机统一,潜移默化地融入课程思政要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担当意识和爱国情怀,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引领作用。
二教学团队
本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共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团队主要承担《传感网原理及应用》《物联网通信技术》《RFID原理及应用》《物联网数据处理》《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与设计》等本科课程以及《机器学习》《面向对象方法学》等研究生课程。团队多年采用先进的多媒体互动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慕课、智慧树、雨课堂等教学软件进行线上教学,在线下开展多种翻转课堂式教学尝试,并积极培育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三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案例1:介绍智能体温测温手环在疫情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在第一章《引言》中在介绍传感网应用时,引入智能体温测温手环在疫情中的应用案例,向同学介绍中国在疫情中做出的有效措施以及先进技术在疫情中的应用。
随着多地中小学正式返校复课,校园安全防疫刻不容缓,然而学生数量庞大,人工登记和手动测温方式会大大降低效率,不仅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和物资,测温数据也整理困难、人员追溯难,因此为校园提供学生智能测温手环,结合智慧校园管理平台及家长端APP解决校园防疫难题。
“蓝牙实时测温体温手环”直接配戴在休养宿舍健康管理者的手上,可以即时回报个人体温情形,严密追踪,无线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非接触性自动识别系统,在疫情发生时,是医院体系用来做防疫隔离追踪方面相当成功有效的设备。
案例2:以智能垃圾箱房为例,让学生树立建设美丽中国的意识。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一起为祖国大地绿起来、美起来尽一份力量。
在第二章《WSN开发环境》中在介绍传感器时,以智能垃圾箱房为例,向同学介绍中国在建设美丽中国采取的措施,以及每个人的义务,并让学生分析涉及的传感器模块、供电模块、通信模块和处理器模块的选择。
案例3:以“5G+智能矿井”为例,介绍5G技术以及矿井的无人化、智能化,引导学生在工程实践中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在第四章《WSN通信与组网技术》中,以“5G+智能矿井”为例介绍出传感网的通信技术。
矿井下,阳煤集团新元煤矿500多米深的机电硐室内,小巧敏捷的巡检机器人正在进行360度视频监测、音频采集、红外热成像等工作。矿井上,新元煤矿调度中心内工作人员利用电脑,即可通过电子屏幕实时监测井下瓦斯浓度、温度等数据。
从人工巡检到电脑远程操作,传统矿井的生产作业方式被颠覆,无人化、智能化成为5G赋能智能矿井的新模样。此举标志着阳煤集团在“5G+智能矿井”商用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将对推动煤矿行业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升级产生积极作用。
案例4:以“北斗”定位系统为例,介绍中国的科技创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在第五章《WSN支撑技术》中,以“北斗”为例介绍中国定位技术的发展,让学生了解中国科技的创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武汉东湖高新区投入了1000辆“北斗高精度测试用车”,每辆车都配备了北斗导航定位芯片。北斗高精度测试用车上安装北斗终端后,运营方依托北斗系统的高精度定位功能,可精准定位车辆位置;并通过电子围栏和“车+框”同级精准定位技术,准确了解车辆是否停入指定的停车区域,用户只有把单车停在指定的停车区域内,才可关锁结账,进一步规范了用户停车行为。
案例5:以中国移动OneMO为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在第七章《WSN接入技术》中在介绍NB-IOT时,介绍了中国移动OneMO,向同学介绍中国强大已成趋势,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国产化方案”是物联网行业的新锐热点话题,自主可控国产化是大势所趋。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能自主研发、生产、销售的国产化方案,能够为客户带来更优秀的性价比和更稳定的供应保障。中国移动OneMO近年来一直围绕“国产化方案”进行探索,邀请并联合多个行业伙伴参与“国产化方案“的研发和应用落地,与金卡智能就全国产化NB-IoT通信模组MN316达成百万级合作,标志表计行业“国产化”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也掀起了表计行业向“国产化”发展的新的风向标。
编辑:王静
审校:李瑞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