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纽漂”的故事

华晔 陌上美国 2022-03-15
陌上美国Telegram channel,欢迎订阅(下载app修改privacy设置;拷贝地址用浏览器打开(微信打开无效);点击“join/进入”):

https://t.me/MoshangUS

陌上美国YouTube频道(email登录YouTube,订阅):

https://bit.ly/2Xg3NNF

陌上美国推特 

https://twitter.com/MoshangUsa





汤姆版的“人在纽约”


这个夏天,对于汤姆一家来说,双喜临门,意义非凡。


儿子四年寒窗落幕,从著名大学毕业即将开启新的人生旅程。

女儿就职于华尔街一家投行。由于工作出色,这几年不断晋级,前不久晋升了投行VP。

在美国出生长大的一对儿女,学业有成,成熟懂事,让汤姆和太太欣慰欢喜。于是全家出动,从纽约出发跨州旅行,去参加儿子的大学毕业典礼。

虽然途中天气多变,大雨滂沱,可是到了儿子的学校,雨停云散,碧空如洗,彩旗飘扬,掌声雷动,学子欢腾。师生们都打了疫苗,今年的毕业典礼不搞网络虚拟,恢复了传统庆典模式

此次出行令汤姆心情大好,一扫这一年多来疫情带来的阴霾。




汤姆是我的老乡,来纽约打拼三十多年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拥有领先科技实力和强大创新能力的美国,让全世界的寻梦者趋之若鹜,许多人想尽一切办法走出国门,掀起了几波移民浪潮。年轻的汤姆背着行囊,漂洋过海来到纽约。

汤姆比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里的主人公王启明赴美的时间还早几年。他曾在故事里阿春的餐馆打过工,当年剧组在纽约拍摄外景地时,他还帮摄制组开过车,接送演员,运送服装道具。

电视剧里,王启明和郭燕夫妇刚来纽约,住在东村一个不起眼的地下室。和电视剧里描写的情节差不多,初来乍到的汤姆,在纽约皇后区和众多自费留学生合租了一间简陋的小屋。

那时候大家挤在一起,舍友白天上学,晚上到时代广场帮游客画人物肖像,他们中有些人后来成为画家和音乐家……汤姆边读书边打工,虽然辛苦,但很快克服了水土不服,在纽约扎下根。

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图片来自网络

当初让无数电视观众唏嘘不已的东村破旧的地下室,曾经是陈凯歌、谭盾、李安、陈逸飞、冯小刚、顾长卫等一大批著名艺术家“纽漂”的落脚处,他们的梦想就在那里酝酿和启航,后来这些人都成为电影界和艺术界响当当的人物。

曾经的东村治安不好又脏又乱,如今的东村已经成为年轻人聚集的时尚街区,周边有各种书屋,鲜花店和咖啡馆。

汤姆告诉我,初来纽约,打过餐馆,送过外卖,做过服装,食品进口……他还在“时报广场”附近一家日资企业工作过,后来这家日企衰败倒闭了。失业后的汤姆凭借这些年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加上吃苦耐劳的精神,瞅准机会,1995年,自己创办了一家文化旅游公司。

踏实肯干,勤勉厚道,汤姆的公司做的有声有色,为中美大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办公地点设在寸土寸金的五大道。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1年9·11恐怖袭击、2003年SARS疫情、2008年金融危机都对公司产生了重大冲击。在汤姆苦心经营下,公司都坚强地挺了过来



转眼到了2020年春天,新冠疫情席卷纽约,曼哈顿再无往昔的繁华。

经济萧条之下,餐饮业一蹶不振,旅游业更是备受打击。没有订单业务,还得支付房租。苦苦撑到去年下半年,汤姆撤掉了公司总部设在五大道的办公点。

虽然打拼的经历起起落落,和《北京人在纽约》的主人公王启明颇为相似,但故事毕竟是故事,很多故事的结局是丰润和圆满的,而现实生活往往是缺憾和骨感的。面对百年未遇的疫情,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汤姆希望等疫情过去,重振旗鼓。

回到纽约长岛的家中,汤姆并没闲着。热爱公益的他,为争取华人权益,参加了支持首位华裔竞选皇后区区长的活动。他分享疫苗接种的知识,增强大家打疫苗的信心。他利用人脉,旅游搭台文化唱戏,推动中美文化的交流。他身为几个海外微信群的群主,帮助刚刚赴美的学子融入美国生活,帮助中国公民寻找海外失联的亲人。


这些年因着做旅游和文化交流的便利,汤姆无数次去帝国大厦的观景台眺望曼哈顿惊艳的白昼和黑夜;去华尔街摸摸铜牛祈愿公司顺风顺水;去百老汇感受经典音乐剧的魅力;去时代广场跨年,看水晶球落下,看烟花漫天飞舞。

他接待过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团体和游客。对于很多人来说,流光溢彩,物欲纵横,喧闹拥挤,热情包容的纽约,只是一处风景,或者一个驿站。

但对于怀揣梦想背井离乡来纽约打拼的汤姆来说,纽约有他的奋斗与挣扎,有他的无助与彷徨,有他的喜悦与满足,有东西方文化冲击下的成长与成熟。

青春,爱情,事业,家庭......在这座爱恨交织的欲望都市里,汤姆演绎着自己的悲喜春秋。

纽约,有他为之奋斗的全部。



女文青的斑斓四季

一早接到朋友Christina的电话:等你打完第二针疫苗,来中央公园找我玩哦,你不知道,这里夏天的云彩有多美!

隔着手机屏幕,我感受着女文青的热情和浪漫。我的朋友圈里,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天天坚持去中央公园走路健身摄影发呆的,除了Christina,还真找不出第二个。

住在公园附近,守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在这片四季分明的天然氧吧,她拍摄冰雪世界,释放着童话般晶莹剔透的美丽情怀;她拍摄盛开的樱花,记录粉樱装扮的春天灿若云霞;她是野生动物保护者,用镜头捕捉了那只罕见的雪鸮在时隔130年后再次造访中央公园的呆萌瞬间。





雪鸮,图片来自网络

Christina走遍了中央公园的每一个清晨和日暮,享受着湖光潋滟、冰雕玉砌、绿树成荫、花海缠绵。

Central Park是纽约的绿肺,也是纽约客的乐园。不同肤色的人们在这里闲聊、野餐、跑步、遛狗、恋爱、街舞。

你能撞见骑着复古自行车的潮人、各种行为艺术、茱莉亚音乐学院学生的现场演奏......诗人、作家、画家、演员、名模等,也常常在这里被人们“偶遇”。





疫情之前,Christina常去林肯中心看剧,参加电影节。她去古根海姆博物馆,那些抽象的艺术品总是令她着迷。她多次游览大都会博物馆,对原始艺术、欧洲雕塑、中世纪绘画和埃及古董情有独钟。她带着自己的摄影作品去参加New Museum艺术交流会,她喜欢新当代艺术博物馆为艺术家和热爱艺术的草根们搭建的展示平台。

这一年,她很少去逛街买新衣服,却用攒下的钱淘了一些艺术真迹。她参观了佳士德春拍大展,去欣赏梵高画作的神秘意境,探究作品背后的故事。她上网课,学习最新潮的科技艺术创作。她借助摄影、绘画的交流平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体验了纽约的多元文化和开放包容,感受了历史和现代碰撞出的火花,欣赏了纽约艺术的饕餮盛宴,女文青却说:其实,纽约最动人的风景,是人。

纽约不代表美国,却是一个地球村,把全世界不同文化和肤色的人糅合在一起。纽约绝对不完美,但是她很神奇,再牛掰的人,来了纽约就淹没在浩瀚人才的海洋里;再平凡的人,只要肯努力,也能过上平静滋润的小日子。

美国独立日前夕,做了20年“纽约客”的Christina归化入籍了。她说,纽约对于纽约客来说,是自由,是梦想,是痛苦,是追求,是过去,也是未来。无论你是白人、非裔、拉丁裔还是亚裔,无论你是富有还是贫穷......

来了,你就属于纽约。






纽约有八百多万人口,有各种版本的移民故事。“纽漂”并不都是励志小说,有成功和失败,有幸运和心酸。纽约客的经历天差地别,个中滋味,冷暖自知。这里没有天堂那么美好,也没有地狱那么可怕,纽约是所有纽约客的家园。

这两天下载了几首和纽约有关的歌。听到那首由Frank Sinatra演唱,爵士风格的“New York, New York”,立刻沦陷了。这是纽约最具有代表性的歌曲,也是电影《纽约, 纽约》的主題曲。

 I want to be a part of it,New York,New York ......If I can make it there,I'll make it anywhere。

我想成为它的一部分,就是纽约,纽约啊......如果在纽约我能成功,在世界上任何地方我都会成功。

老旧的城市,崭新的开始,小人物带着梦想来到大都市,希望有一天功成名就......歌曲给了世人来纽约闯荡的无限遐想。

每一个锲而不舍的灵魂,都值得尊重。每一个追梦的纽约客,都值得点赞。

【作者简介】华晔:旅美华侨,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资深媒体人,美国自由撰稿人。作者公号“大苹果花园”。





     
前文导读

返美这几天

年轻人正在用文化救美国

喜闻三位中国年轻学子成为MIT教授

前途与钱途

美国铁案—傲慢权力的耻辱之败

美国华裔建筑师林璎设计越战纪念碑后所面临的歧视

一个让党棘手的少数族裔

好消息:美国新冠的住院率和死亡率持续下降

走进美国法庭

一个三线球迷的自白:欧洲杯意大利点球胜英格兰

从耶鲁到牛津剑桥(上)

川普在WSJ发文:我为什么要起诉大型科技公司

推动美国疫苗接种时是否必须再打辉瑞第三针?

 陌上美国 客观快捷的时评,和美国生活资讯。欢迎扫码或者点击开头蓝字关注。如何联系我们?

工作号微信ID: moshangUS

Email:hiusnews@gmail.com

【陌上美国】电报频道: 

https://t.me/MoshangUS

Telegram加群(下载app修改privacy设置;拷贝群地址用浏览器打开(微信打开无效);点击“join/进入”)

https://t.me/joinchat/AAAAAE-W0yNiS6DIlGHsKA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