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还是中国人最会吃

闲人电影 闲人电影 2021-03-13
闲人电影电影,应该更有意思。


关于吃这件事儿,中国人放眼全世界都不怵。


地上跑的、海里游的、天上飞的,只要肉眼能看到的,都可以成为口中的佳肴。


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可以支持我们从早上睁眼吃到晚上闭眼,且不带重样。


一早一晚也就成了中国人唇齿留香的时刻。



早餐,自然是这两个时刻中最重要的一环。


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数不清的早餐,它可能是大隐于市的江湖至味,也可能记忆深处的味觉密码。


而由陈晓卿担任总顾问的短纪录片《早餐中国》正是为了揭开这一“密码”而来。



每集五分钟,今年四月份已经上线了第一季,如今第二季也已回归,而且评分也由之前的7.9分涨到8.8分。


至于味道怎么样,一品便知。




新疆烤包子是当地的特色美食。


说是包子,其实更像把中间掏空缩小版的馕,但味道绝对不会逊色。


皮薄酥脆,一口咬下去,香气在舌尖跳动,整个味蕾都达到了高潮,就算排队排了几十分钟也心甘情愿。



馅料选用的是上等新鲜的牛里脊,加入孜然、洋葱等配料,再撒上浓香的羊尾油,最后用小麦皮包起来。


放在果木碳炉里烘烤25分钟,在高温的作用下,皮逐渐变金黄,油滴慢慢往下落,听着“滋滋滋”的声音,简直就是听觉大保健、耳膜马杀鸡。


静静等待出炉的时间已经有大批食客赶来,一经上桌,便被一抢而空。



最好的羊肉在宁夏,相对而言,最好吃的羊杂碎也在宁夏。


而识别宁夏羊杂碎是否正宗的关键是面肺,如老人们所言,杂碎里面没有面肺就不能称之为杂碎。



‍但制作一道上好的面肺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光把羊肺掏干净就得一个多小时,因为前后要经历六次清水洗透。


然后把小麦淀粉水灌到肺子里,灌的时候要把握尺度,太硬太软都不行,最后在大锅里煮两个小时即可。


这样出来的面肺有弹性,可以使羊杂汤的味道尽数吸入其中,吃起来就两字——贼香。



怪不得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对节目组吐槽他的家人,家里人不让他多吃羊杂碎,害怕三高。


但是他却解释道自己并没有多吃,只不过一个礼拜吃五天而已。


恐怕只有这份傲娇才能说出来,“自己的机能里缺这个,才要吃啥补啥”这句话



山东的鲁菜是中国的八大菜系之一,在这层盛名之下,他们的小吃反而被人们关注的不多。


如山东潍坊的火烧,虽然不是什么名菜大菜,但在好吃届必须拥有姓名,也是潍坊民每天早上必吃的早点。



这个先煎后烤的肉饼,必须要趁热吃,因为烫嘴才美味,如果凉了,味就不一样了。


香酥的感觉,搭配一碗可口的豆腐脑,就算拿琼浆玉液或是给个神仙都不换,可谓是“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一个简简单单的烧饼为何被捧得如此高,在于它的烘烤工具。


用粘土和环保煤面制作的土炉子分为三层,最上面的铁烙进行慢煎,保证火烧外皮起酥。


煎的稍微硬一点后,放入二三层可旋转的炉里面烤,五到十分钟后,有了淡淡的烟火味,才算完成。



这样的美食要经过不止个晚上的辛劳。


其实在每一个饕鬄的背后,都有我们看不见的辛劳,毕竟开饭馆是个熬人的活儿,如做庆小面的老赵。


九岁丧父,十七岁开始做餐饮,每天都是从凌晨四点钟忙到下午三点,中间连上厕所时间都没有,几十年来一直如此。


而这正是《早餐中国》里有最真实、最自然的市井烟火气,不弄虚作假、不娇柔做作。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种叫做家乡的味道。


这种味道一直羁绊着我们,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走得多远,只要一提到或一吃到这种味道就会下意识地红了眼睛。


如同《中餐中国》的slogan 一样:只需早起,你就能找到故乡。



在故乡,或许没有动辄万钱的山珍海味却有生活中叫人吃到开心的稀松平常。


因为无论到什么时候,吃什么、在哪里吃这些问题远不如“和谁吃”来得重要,最好吃的终归是人,人情比美食更有嚼头。



如北京的豆汁儿,现在的民间小吃豆汁儿曾经也是宫廷御膳。


外地人第一次喝豆汁儿根本不会习惯那味儿,又酸又涩,尤其是那犹如泔水般的气味直叫人难以下咽。


可本地老北京人却对它爱不释手,到了顿顿都不能少的地步。



在北京街头的老尹家豆汁儿店,是老少爷们最喜欢光顾的店。


四周胡同内的大爷大妈天天来,就算不舒服了,都得爬起来,否则感觉一天都没有精气神。


可每天凌晨三四点起来,一忙忙到下午的老尹想过放弃,但是每天早晨看到那些排着队的老人以及从远地方赶来的老主顾,他又坚持了下来。


用他自己的话说:“那些老人一来,一坐那跟我们一聊天,就跟亲人似的。”


再多的累都被这份真情打动,变成了每天必须要做的事儿。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老宋家的稍麦卖了有十三年,也是因为一个“情”


这个稍麦和我们熟悉的烧麦是两种不同的食品。


内蒙古的稍麦的和南方的传统小吃烧麦外形类似,但是所用馅料不同,内蒙古地区的稍麦只用牛羊肉和大葱,南方烧麦馅料种类繁多。 



来他们家稍麦的顾客都是十几年的老主顾,慢慢处就处成了朋友。


有天天来吃的老人,有刚退休的老汉,有爱开玩笑的大叔,大家都不见外,一有时间就一起闹笑话。


这样的真情,才是最好吃的人间风味。



中国人讲究“念”,被牵挂了就不会轻易忘记,这也是这些店能够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原因。


因为跟最爱的亲人、最好的朋友在一起,在热气腾腾中,无论是诉说、倾听,还是风卷残云、推杯换盏,都不会如坐针毡、食不甘味。



然而世事并不是皆如人所愿。


如福建闽南,陈阿珍的面线糊小店


她在这里卖面线糊卖了差不多30年,周围的邻居只要一有时间就会过来吃,很多人都是从小吃到大。


老板娘热情好客,性格爽朗,和许多食客都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更重要的是即使现在猪肉价格很贵,她的面线糊依旧不涨价。



她的面线糊的做法和别人的不一样,会在面线糊将熟之际加入葱头油、猪油、花生油,使面线糊不会过于黏稠且丝滑。


南方人喜欢吃甜食,老板娘就会在面线糊里加入猪血,但不是熟的而是生的,这样会激发猪血的甜味。


如此用心的考究,生意自然好到不行,所有的食材每天都会卖空,每位食客都是乘兴而来,载兴而归。



好吃的秘诀是什么?


在于它的所有配料都是新鲜的,而且卖相也特别好看,比如猪肝,是一瓣一瓣的,煮起来很漂亮,色泽也不会黑黑的。


还有面线糊的配料极其丰富,有肉羹、瘦肉、五花肉、肉筋、海蛎、猪腰、鱼皮、猪肝、鸡蛋,基本上做到了加什么就加什么。



可是这样的美味有可能吃不到了。


老板娘在节目中说:“这里要拆迁了,但是现在时间还没到,那我就继续做,拆了就不做了。



这几年全国上下都在进行风风火火的旧城改造与城市净化运动,正在把一个个生机勃勃的早餐摊驱逐出去……


更多的早餐成了便利店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包子、夹饼、玉米……,以及爱心早餐车上牛奶、面包、豆浆……,再多一点也是门店里的包子、馒头、烧饼……


过来过去都是在重复那几样吃食,本该丰富的早餐,却成了每天厌烦的反复。


城市,让我饥肠辘辘,也让我的记忆面目全非。



但是换个角度想,这本来就是个两难的抉择,城市进程需要经济发展,势必会与民众思想产生冲突。


旧城改建、城中村拆除,都是为了让城市的规划更好更完善,只是过程中遇到了经济、法律、教育的问题。


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改革本就任重而道远。


推荐阅读



期待你分享到朋友圈

加小编微信rongcyr,进闲人电影用户交流群

获取及时的电影资讯,独到的观点,线下活动信息

还有更多福利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