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不配拥有动画,这种言论太荒谬

闲人电影 闲人电影 2021-03-06
闲人电影电影,应该更有意思。


众所周知,审核制度是一门玄学。


它会毁掉一些经典,也会铸就一些经典,但令人不解的是,这个所谓的制度似乎并没有条框式的标准。


以动画片为例,90后小时候看的是《黑猫警长》、《十二生肖》、《鸭子侦探》等参杂暴力、血腥、犯罪的题材。


而现在的小孩,环绕在他们周围的动画尽是《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类,可后者却已消失不见。


中国的小孩经过几代的延续,好像失去了风餐露宿的抵抗力,变成了温室里的花朵,受不起风吹雨打。



若以《黑猫警长》到《熊出没》来推测审核标准,会发现8090后的童年笼罩在一片让大人们担忧的乌云之下。


《名侦探柯南》的故事成了七尺男惨遭毒手变侏儒,痴情女真情不变仍同居;《蜡笔小》是无耻幼童整日胡言乱语,终日猥亵年长女性为乐。


《大力水手》更甚,直击生产消费环节与黑社会性质犯罪,即男人误食劣质罐头,吃了以后暴力无比。



国产动画也遑多


《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是孩子脑积水,父亲脑萎缩,残障父子快乐生活;尔兄弟》是两少年人穷志不短,仅着内裤环游世界。


《葫芦兄弟》是八名坦胸露乳的未成年欺负一个穿着暴露的少妇;哪吒闹海》是顽皮小孩虐杀珍惜动物遭报复命丧黄泉。


尽管这样理解有些偏驳,但如果按照没有英雄人物,没有中心思想,没有弘扬民族文化,没有正能量就要被禁的立场来看,这些动画无一可以幸免。



年代的演进会把一时的流行送进历史的回收站,幼小的观众也总有长大成人的一天。


回首当年,他们对小时候的记忆肯定是历久弥新的经典,而非除了催眠,再无其它特色的动画片。


因为小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充满乐趣、天真、寓教,并不是空洞的说教与价值观的强行灌输。


从小学习善良,长大后即使经过社会的毒打,还是会懂得善良,但若是年幼时见证一些黑暗面,他们的成长只会越来越窄。


动画片意义在于此。



挑毛病每个人都会,问题在于现实怎么去做。


是不知变通,继续输出继光英传》、《雷锋的故事》这类画质低劣、故事幼稚的残次品。


还是痛定思痛,推出更多的老少皆宜,蕴含中国元素还兼具成人向的《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


目前来看,国产动画的形势一片大好,所以中国不配拥有动画,这种过于荒谬言论可以终止了。


毕竟,中国动画的家底太厚,只要奋进一点,不仅折腾不完,还能够起到发扬光大的作用。



曾经世界闻名的中国学派,是全球动画界难以逾越的高峰。


这座“大山”是国际动画艺术界对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动画艺术家探索具有浓厚民族风格动画所形成的整体艺术风貌的最高赞誉。


老一辈艺术家们将中国民间文学、儒家文化观以及传统美学思想融入到动画创作之中,很多作品都有鲜明的中国元素。


由此催生了一批新的动画片种,如剪纸动画、折纸动画、水墨动画、木偶动画……



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是诞生于1958年的《猪八戒吃西瓜》。


随后《济公斗蟋蟀》、《鱼童》、《金色的海螺》、《人参娃娃》、《丁丁战猴王》、《葫芦兄弟》相继出现。


这些剪纸动画所塑造的空间和形象通常不强调写实的结构,注重对各种视觉要素的概括。


那些看似无内在关联的形象组合起来,具有充足的艺术美感,且主题明确,大多以歌颂与追求美好事物为主,是朴素民族精神的一种载体。



1961年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取材自齐白石绘画形象。


影片开头处,银幕上是一本素雅的中国画画册,看到的是一副幽静的荷塘小景。


镜头渐渐向画面推去,伴随着悠扬的古琴和琵琶乐曲,把观众带进一个优美抒情的水墨画世界。


随着水墨在宣纸自然渲染,一个个场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画,浑然天成。


次年,矛盾看到此片后给出了“莫笑故事诞,此中有哲理。画意与诗情,三美此全具。”的评价。


诸如此类的还有《牧笛》、《鹿铃》和《山水情》,都将水墨画独有的清秀、淡雅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相融合,使影片呈现出一种诗意的美。



相较于水墨动画和剪纸动画,更受人们喜爱还属木偶动画,也是8090后的童年记忆。


木偶动画是用木头、竹子等材料制作成人物形象,以此来表现故事情节以及主题思想。


木偶的肢体关节依靠机械或软性的铜丝等金属材料操控,在操纵者的指引下做出一个个动作,然后逐格拍摄,形成影像。



中国的第一部木偶动画是1947年陈波儿导演的《皇帝梦》,紧随其后的《长恨歌系列拉开了木偶动画的序幕。


其中流传最广的当属1981年的《崂山道士》,影片以昆曲唱腔为基调,以水墨画为背景,人物形象、服饰,精致仿古,布景小而美。


可以与《崂山道士》相媲美的还有《镜花缘》、《眉间尺》、《神笔马良》、《擒魔传》等。


它们皆是中国传统美术、音乐、戏曲、美学的集大成者,虽然有许多局限性,却不乏对人性的探讨。



除此之外,还有借鉴北方年画风格的《抬驴》,采用汉代画像砖艺术形式的《南郭先生》。


以及应用敦煌壁画的色彩语言和绘画技法的《九色鹿》,与将木偶动画与粘土动画结合起来的《阿凡提的故事》。


这些动画形式都将中国美学发挥到了极致。



如果说动画的不同题材形式是“身”,主题故事是“神”,那其艺术风格就是“韵”。


身是基石,不管是传统的木偶动画、皮影动画还是水墨动画,又或是随着科技发展而来的3D动画,这些硬件都是作画的材料。


有了这些远不够,还要赋予其思想,一个好的故事可以立起整部影片,是故事的支架,也是精神所在,是立“身”之本。



“身”、“神”兼备后就要追求“韵”,“韵”是一种特性,简言之,就是一种艺术风格。


格调清新、洒脱、空灵、飘逸、虚中有实、实中带虚,将中国诗画的意境和笔墨情趣融进了每一个画面里,以景抒情、情景交融。


这个“韵”可以看作为中国元素,但中国元素不等于将传统文化进行简单的排列组合


只有去粗取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让中国元素更好的走出国门。




推荐阅读




期待你分享到朋友圈

加小编微信rongcyr,进闲人电影用户交流群

获取及时的电影资讯,独到的观点,线下活动信息

还有更多福利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