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森林》的剧情平淡如水,为什么能得到9.0的高评分?
“点击上方关注我”
《小森林 冬春篇》与《小森林 夏秋篇》一样,镜头主要有长镜头、空镜头和固定镜头构成。
这种镜头组成方式让摄影机不再参与叙事,而是以记录的的身份出现,不再强调镜头语言,讲究如实记录,所以在画面上又较强的写实感。
可是写实主义带来的则是平淡如水的剧情,波澜不惊的故事,没有矛盾冲突,没有戏剧张力,只能靠唯美的构图撑起两个小时的时长,那这样的电影还算是好电影吗?
《小森林》一共两篇,春夏秋冬四季。
每季时长一个小时,剧情就是吃吃吃、做做做,尽是留白。
可这样的电影却在40多万人的打分下得到了9.0的高分,实属不可思议。
其中的生活哲学和返璞归真的生活美学也不一定能获得所有人的认可,那么《小森林》究竟好在哪里?
或许是一句台词、一个画面,亦或是某个演员、某段剧情,只要其中有一点可以令观众触动,那这在观众心中就可以算作好电影。
看这种慢电影需要静下心来,感受片中的涓涓细流与心灵鸡汤。
也许听起来有种故作高深的感觉,但这却是换一种生活的方式,因为活不单单是为了生,也要学会怎么享受生活。
一日三餐,一年四季,每天都要吃东西,但不应付、不凑活,即使食材廉价,也要偶尔尝试一下精致,让生活多一些仪式感,才能体会到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
不然整天忙碌,回家倒头就睡,那生活就成了混日子。
时间一长,自然厌倦,积极也就被慢慢消磨,在城市一角得过且过,一辈子就这么日复一日下去,还感叹平凡可贵。
《小森林》并不是号召城市里的打工人放弃工作,回到乡下田园牧歌。
而是让为工作劳累的所有人活得有意义,能够看见身边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别为错过而后悔。
虽然片中不论任何时候都是诗情画意,料理也从不随便。
但是每一餐都经过了多日的劳作,以及按时按季的播种,这才有了美味佳肴的上桌,与友人因好吃而满足感爆棚。
最好吃的东西从来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而是看跟谁吃,吃的是一个“情”字。
跟好友在一起,即使是随处可见的野蒜,也能成为珍馐,和家人在一起,就算是简单的蛋糕,也能变成多年难忘的味道。
正如白居易在《偶吟》中写的那样,“便得一年生计足,与君美食复甘眠”,只要一年中赚到钱了,就要相约好友出来吃饭,才能睡个好觉。
毕竟受到普罗大众喜爱的美食,从来都不是动辄万钱的山珍海味而是生活中叫人吃到开心的稀松平常。
它可能是大隐于市的江湖至味,也可能记忆深处的味觉密码,因为无论到什么时候,吃什么,在哪里吃这些问题远不如“和谁吃”来得重要。
最好吃的终归是人,人情比美食更有嚼头,有了人情才会被牵挂,被牵挂了就不会轻易忘记,这才是真正的人间风味。
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开始逃离城市,就是因为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里缺少了情,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淡漠。
一个人吃饭,吃的再好也无人分享,这种独孤感远不是社交平台上几个隔着屏幕的点赞所能弥补的。
就像《小森林》里的村庄小森一样,村民们不那么富有,可他们不会抱怨,每天辛勤劳动。
用自己的双手赚钱,日子过得充实就知足,每家每户都认识,大家的感情不靠金钱维系,而是真正的友邻。
所以市子才会在一年后暂时离开小森。
她不想自己因逃避而回到家乡,这样的心境并不能让她得到释放,逃避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
于是,她转了一个大圈带着家庭再次回到小森时,不再彷徨、迷茫。
因为她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真正的家,而非避风港,避难的地方终会离开,但家永远不会分离。
有时候,走一些弯路,离开一段时间,也许会让自己看得更长远,当乡愁不再是犯愁时,故乡才是最好的留下来的地方。
在片中,市子、纪子他们从不玩手机,也不发朋友圈,甚至连电视机的画面都不易见。
小森村似乎完全抹去了互联网时代的痕迹,联络仅靠寥寥书信,剩下的就是自己默默耕种、收获、烹饪、享受。
这种活在当下,莫问前程的生活态度,让小森远离世俗的打扰,每一天都是快乐无忧的日子。
到了中年的我们都会变,变得不修边幅、变得满口黄腔、变得头发稀少、变得只顾利益曾经最不想成为的样子,一旦落地接了地气就变得油腻。
经社会毒打前,每个人都爱《小森林》里的生活。
可当生活有了茶米油盐,时光催促着年轻,慢慢变老,生活便有了条件,落差与不对等便很难用清新填补。
因为没人会当都市丛林中一辈子的行吟诗人,我们都是计较金钱与人情的俗人,诗和远方终究抵不过眼前的苟且。
毕竟,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就算梦再纯真也免不了烟熏火燎,逃不开朝九晚五,长大了,梦想就不存在了。
ps:百年中国崛起系列视频版点击公众号菜单“百年中国”即可观看。